跳至內容

與三谷龍二談生活工藝:經濟泡沫爆破後,日本人怎樣療癒自己?

經濟泡沫時的享樂不是很虛假表面嗎?現在需要在人家看不到的地方過得豐盛⋯⋯

曾幾何時,在日本說起「藝術品」,通常只是指與集藝術之大成的茶道相關的器皿,日常所用器物則是平凡物,是「粗品」。而製作藝術品的才能被稱為「X藝家」——陶藝家、木工藝家、金藝家,漆工藝家⋯⋯他們製造盛茶的茶碗、放抹茶粉用的茶棗、裝廢水的水指、插花的花器,而他們就是不造用來盛豬肉味噌湯的湯碗,裝薯仔燉肉的大盆子,這情況一直持續到相對傳統工藝的「生活工藝」出現。

其實「生活工藝」這個詞很早便存在,但它的興起則晚近至2000年。那一年,木工家三谷龍二為金澤市策劃了「生活工藝展」,官方文案上首次出現的這四個字,令一個突如其來的生活文化現象名正言順起來。三谷龍二看來,「生活工藝」籠統包含古董、民藝品、由工藝家以個人名義發表的作品,其重點不在作品類型,也不在某些技術,甚至不論用途或定價,而只是在於它是否與日常生活「親近」。

生活工藝潮流的興起,令工藝品從裝飾櫃和展示架,走到櫥櫃裡;同時也令餐具從百貨店,踏進了藝廊與美術館。生活工藝含糊了家品雜貨與藝術品之間的界線——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擔當策展人,在自己的餐桌上策劃一場美味而美麗的工藝展。

安藤雅信的銀釉茶壼。
安藤雅信的銀釉茶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