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流转:在2024台北国际书展寻找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内容

毋需直接将香港当代境况与复杂南洋的历史情境进行直接接驳,南洋与香港的离散脉络、状态与模式,终究大相径庭
台北书展 东南亚 台湾 出版 文学 语言 风物

2024年迈向第32届的台北国际书展,其主题“阅读造浪”既呼应了今年主题国荷兰的航海时代,也彰显了台湾作为海岛国家接通八方、融会贯通的海洋特质。这似是近年来台北国际书展现场的一个趋势,即愈加体现台湾文化的强大包容性,而今年国际馆的规模也比往年看上去更有能量。当今世界情势,若说台北国际书展可以被视为聚散最广泛、知识流通最自由的华文书展,也并不为过。而这篇文章里,我们就来看看本届书展中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华文内容。

季风带文化:亚洲知识网络的串联

“当年台湾对马来西亚还是很陌生的。我们遇到的一些读者,甚至不知道马来西亚有华人,还会说华文。所以最常收到的回馈,就是为什么马来西亚出版社会用华文来做出版。”

既在台湾拥有实体书店、也是最积极促进台湾跟新马双向互动的出版机构“季风带文化”,取名巧思来自新马两地的季候风由北方和西方吹来,暗示这一地带长期受到台湾、中国代表的北方,和欧美的西方所共同影响。然而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这片土地上的汇通、流转,也意味著知识网络势必也得来回往返地输入与输出。

他们曾在2016年创办《季风带》文学评论季刊,2017年将新马出版品引入台湾,更在2018年与2021年在台北、吉隆坡两地开设“季风带书店”。自2019年,季风带开始发展自家出版书籍,在推广新马内容之外,进一步走向知识生产与出版的道路。秉持著对区域视野如何重构地方知识的理念,季风带的内容出版在短短几年内交出了可观成绩。

自2018年参加台北国际书展,季风带在展场中一直都是小而重要的展出单位,只因他们拥有最多、也最全面的新马出版品,不少是代理两地出版社的书籍,但也不乏他们自两地亲自挑选、带来台湾贩售的好书。马来西亚出生、台湾成长、目前定居于新加坡的季风带创办人林韦地,回想起早年参与台北国际书展时表示:

“当时马来西亚的大将出版社与三三出版社,带著一众优质马来西亚出版品远赴来台参展,当时台湾对马来西亚还是很陌生的。我们遇到的一些读者,甚至根本不知道马来西亚有华人,还会说华文。所以我们最常收到的回馈,就是为什么马来西亚出版社会用华文来做出版。”

2024年2月22日,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22日,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台马华文学”相对容易获得台湾读者的目光,但“在地马华文学”至今仍然需要依靠文化代理中介来协助流通——不管是学者的研究和评价,抑或出版商的引入和推广。季风带也因此开始思考进一步策略。有感于一年只来参展一次,对台马两地内容交流根本没效率,林韦地在多方咨询下成立了季风带文化,为的就是采取台湾在地的经营,长期规划、定期引进新马出版品到台湾。

“长期作为文化接收国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读者可以买到台湾书,但台湾人却买不到来自新马的书。为了平衡这个过程、展开更双向的交流,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出版品引入台湾通路。像主要的网路书店、三民书局等,让这些平台都能买到马来西亚最新出版品。如果独立书店对相关出版品有兴趣,也能透过‘友善书业合作社’进货。”慢慢建立起在台湾的新马内容品牌,林韦地希望季风带能够成为读者只要想买到新马书籍就会想到的平台。

关于新马内容在台湾出版的方向和策略,不同地域读者的认知差异与阅读习惯其实不同,所以新马相关内容如何针对台湾读者去做调适和变化?季风带自家出版品专门针对台湾市场规划设计,才有可能卖得好一些。对他们而言,守备范围的设定明确,市场定位才会清楚。所以几年下来,虽然大环境不是很好,但季风带在台发展新马内容的业绩,还是有所成长的。

过去一年季风带也交出过不少出版佳作,如书展现场专门售卖的《香港制造:跨太平洋网络与全球化新史》,刚刚“出炉”,是历史学者韩墨松(Peter E. Hamilton)的重磅大作,由季风带总编辑、香港学者邝健铭翻译。这本书研究了香港过去如何因为“跨商策略”在中美与国际关系之间斡旋或给予推动助力,并在二战后全球政经体系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也有曾经留台的马来西亚藏书家萧永龙,将四年来刊登于香港与马来西亚不同平台的学术性书话,集结成《南洋书话:香港、南洋、民国旧书刊记述》,探究香港、南洋两地及民国时期旧书刊,这些稀世珍品包括刘以鬯、张爱玲、董桥、西西、金庸、倪匡等港台马作家的早期版本比较,甚至研究张竞生的情色小说,也从各地政宣刊物中看到历史缩影。

新加坡公共卫生学者林方源著、林韦地亲自审定的《病有所医:新加坡医疗体系之理想与现实》,虽然是非常专业的医疗体系学问,但也能够在台湾出版。同样曾经留台、如今长居于新加坡的三位作家,也在过去一年交由季风带出版了亮眼新作。其中由学者、作家陈志锐主编的《双岛记:从宝岛回狮岛》,收录十五位作者从狮岛新加坡到寳岛台湾留学与生活的篇章,道出跨国经验在记忆、意识和身体上所留下的深刻烙印。

新马书刊有分为简体字跟繁体字两种出版模式,也大大影响读者的喜好程度。简体字出版品是为一大硬伤,因其并非港台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容易被误认为是中国出版内容。

重要的青年马华作家牛油小生(陈宇昕),以人类与自然生态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写出十四篇短篇小说整合成《那些进化了的,以及⋯⋯》。翁弦尉(本人为学者许维贤)的诗集《蜗牛起义》,集结了十多年来发表在中、港、台、新、马多地报刊的诗作,题材多元、形式多变。

台北季风带书店店长黄亦萱表示,他们往年参展的摊位最多只到两个单位,今年一口气拿下四个单位,一方面不仅让读者更舒适自在参观,也能展示更多好书,其中不乏季风带经销代理的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出版社作品。如大将出版社(马)、有人出版社(马)、三三出版社(马)、大河出版(台)、槟城岛读书店(马)、《城视报》(马)、石磐文化(香港)、《声韵诗刊》(香港)、草根书室(新)等。

不过,新马书刊有分为简体字跟繁体字两种出版模式,也大大影响读者的喜好程度。简体字出版品是为一大硬伤,因其并非港台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容易被误认为是中国出版内容。此外,新马的政治题材出版内容也较难在新马以外的地方推广,反倒是纯文学作品,更能没有隔阂跨越多地,被读者共享。

相较起往年,今年为了更大程度上推广这些出版内容,一共在展场规划了六场座谈活动,包含两场官方讲座、四场独立出版联盟的“读字沙龙”,以此增加曝光度,也希望能够带动买气。

2024年2月22日,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22日,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地与外人的马来西亚研究方法

今日的“东南亚”之称虽然看似以亚洲东南方作为中性的命名,但其总体概念仍然是冷战下的称谓指认。而广为所用的“南洋”一词,概念上除了是地理空间向度的,也是历史与时间性的。

如何以一个网络概念来定锚新马一带的联系,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与论述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今日的“东南亚”之称虽然看似以亚洲东南方作为中性的命名,但其总体概念仍然是冷战下的称谓指认。

虽然后来亦有研究试图以回溯文献中的“努山塔拉”(Nusantara)、“马来世界”(Dunia Melayu),以至于当代研究透过广泛区域上的“南岛语系”、“全球南方”、“华语语系”等,不外乎都是在试图借由族与族、国与国、区与区之间的差异个体,相互连结出结盟意识。

其中,广为所用的“南洋”一词,概念上除了是地理空间向度的,也是历史与时间性的。不过,这个历来诸多流变又暧昧的指认,在今天还能有什么样的崭新研究取向?

留台后留美,目前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黄贤强教授,新作《伍连德新论──南洋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医卫》由台大出版中心出版,以跨地域和跨学科途径研究了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的马来亚华裔伍连德,他不仅是传染病学的防疫专家,也是现代口罩的改良者,并致力于说服清廷推动火葬。此外,他亦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多重身分:公共知识分子、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文史学者等;可说是世界防疫医疗史、南洋华人史,及现代中国知识生产和交流史三者互动的枢纽人物。

而且伍连德的旅行足迹众多,也串联出南洋与中国的种种绵密关系。做人物研究最大的挑战,除了要考量历史文献与历史证据的有效性,也仰赖如何穿透不同时代情境、避免成见地去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痕迹、行动轨迹。这本“新论”非常值得在今天一读;不只是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个历史人物,也让读者反思学界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出路。

长期研究南洋华人民族志的人类学家白瑨(Jean DeBernardi),写于2004年的专书《归属之仪: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群的记忆、现代性与身分认同》,在面世廿年后,终于由左岸文化出版,译者徐雨村亦为人类学、东南亚研究学者。白瑨自1979年开始于马来西亚槟城进行当地华人社群、民间信仰、秘密结社的研究,并以宏观的国家现代化与殖民历程,端视槟城华人社会的主体性与价值观建构。

虽然历经二十年的研究、又二十年后的出版——其时间跨度对地方研究来说仍然有时过境迁的疑虑,不过本研究的珍贵之处,得益于白瑨积极融入其中却又拉出一定距离的纵观外部视角,才能合纵连横地去连结多方立场与态度,甚至以跨国比较的方式,对照出台湾闽南人与槟城福建社会的历程变化。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研究员的莫家浩,写出了首本个人著作《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图:作者提供
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研究员的莫家浩,写出了首本个人著作《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图:作者提供

在台港人出版社出版的“新南洋史”

须留意勿直接将香港当代境况与复杂的马来(西)亚历史情境,作出直接的概念接驳与指认。无论从时间性或空间性而言,南洋与香港的离散脉络、状态与模式终究大相径庭。

由在台港人成立的“一八四一”出版社,过去数年内出版了许多关于香港时代精神的重要力作。他们随著“读书共和国”参与了今年的台北国际书展,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带来了一个月前刚出版的全新书系“新南洋史论述”系列的两本作品,都是马来西亚青年学者的马来半岛研究。

出生于新加坡、留学台湾的马来西亚人白伟权,目前任教于大专院校的东南亚学系,长期研究马来西亚史地。他的新作《拜别唐山:在马来半岛异域重生》,重探马来半岛这片土地上的华人生活,并聚焦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拿律(Larut)地区的历史现场,尤其是华人社群与其他族群之间,以及国家政经环境的互动关系。

离乡背井的南洋华人,能否真正“拜别唐山”?另一本则是先后留学中国与香港,现为马来西亚历史文化研究员的莫家浩,写出了首本个人著作《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以马来半岛南部的边佳兰及新山的历史个案,谈论人群关系、传说记忆、符号仪式等的中心与边缘论,并涉及“神、鬼、人、兽”的身分流动,揭示了不同角度所臆造出来的“南洋”。

有趣的是,莫家浩在导论中提到1984年由新加坡广播局制作的历史电视剧《雾锁南洋》——讲述从中国第一代下南洋的华人,来到新加坡后接著面临英国与日本殖民时期,一直到战后的身分与国族认同建构历程。作为新加坡第一部大规模制作的电视剧,幕后功臣是从香港丽的电视牵引过来的专业影剧团队;其中包括《狮子山下》编剧、制作人之一的香港资深电视人梁立人,以及香港电影导演江龙等。

专业与系统性的摄制工作方法由此被导入到新加坡的文化生产,同时也让新加坡电视剧被传播到海外去——说明了戏里戏外的“南洋”,从未停止过其动态连结的网络化历史工程;更别提在电影产业上,中、港、台、新、马彼此之间历经一百年的跨地流转。

但也须小心留意的是,倘若读者在未认真阅读两本著作内容之前,容易从书面文案上直接将香港当代境况与复杂的马来(西)亚历史情境作出直接的概念接驳与指认。无论从时间性或空间性上而言,南洋与香港的离散脉络、状态与模式终究大相径庭。

若要认真对照和比较出港、马两地复杂且难解的命运与来生,恐怕还是得回到两位作者的个案研究、理论系谱、认识论上的洞悉,才能让“离散”一词在历史与当代、南洋与亚洲的互动中双向汇通、折射出多面且丰富的意涵,并留待读者继续反复思考我们共同或殊异的未来去路。

2024年2月22日,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2月22日,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摄:陈焯煇/端传媒

将自身陌异化的旅程

这里的“跨境”作为彼此凝视与对望的况味,甚至带有超越物种的意味,或上升到与现行动物收容制度与社会系统的相衡与对峙。

马来西亚策略资讯研究中心(SIRD)出版的《谁是“沙巴之子”?:Sino与土著地位的距离》,是曾留学新加坡与台湾,家族拥有客家人、杜顺人(沙巴原住民)和日本人渊源的吴佳翰,用了十年酝酿出的第一本关于“Sino”的人类学研究专著。

“Sino”是南岛语系原住民族(卡达山杜顺群)和汉藏语族(马来西亚华人)的双重认同模式下所产生的新族群,而本书就从历史建构论的角度,结合当代田调的素材,试图去理解Sino族群、当地/当代原住民的概念生成,如何引发出身分与文化的认同问题。对于长期饱受族群争议和认同危机的马来西亚而言,我们长期所观照的研究取样案例往往来自马来半岛,却鲜少望向“对岸”的婆罗洲。这本著作不仅弥补了长期以来的研究对象缺漏,也有助于我们摆脱纠缠多年的族群标签,以重新陌生化自我而得出另一种反思身分的方法。

同样有关原住民,台湾图文书出版先驱之一的大块文化,最新图文集《我们如水流动》以面对大自然时最纯粹的感受力度,有别于“南岛语系”的血统论连结,进行了一场跨境的心像旅程。在台马来西亚动画创作者刘静怡,因为到花莲Makotaay生态艺术村进行驻村创作,被阿美族人与自然的共存与共生所感动,诱发出创作的感性泉源。石头原为地质学分裂出来,大小形态不一的物质也让她萌生出石头“外刚内柔”的感念,她用停格动画来拍出石头像水滴一样柔软的超现实画面。

这个出版计划至少在成书上有几层“跨境”意义:首先,是马来西亚当代创作者进入跨文化的陌异之境——台湾原住民场域作为创作生产原点;其次则是以台湾出版社作为创作输出端;再来就是文字与图像的跨美学语言形式的对话、沟通、激荡与协商;最后,则是承先启后的意涵——无论是刘静怡曾自陈大块文化出版的几米绘本是其重要的创作想像启蒙之一,还是作为前辈的马利积极提携晚辈,成就了双向的互助与互益。

延续著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与悲悯,在台马来西亚图文作家马尼尼为的新作《今生好好爱动物:宝岛收容所采访录》,以两年时间的自身实际参与,加上采访动物收容所志工与工作人员,最后透过逾150张画作及9万字的大篇幅,由新经典文化出版成一本厚达400多页,也是台湾第一本动物收容所纪实报导作品。

这里的“跨境”作为彼此凝视与对望的况味,甚至带有超越物种的意味,或上升到与现行动物收容制度与社会系统的相衡与对峙。另外,这种图文并茂的纪实特性有个在工具性上的翻转——当摄影和动态影像暂时退出纪实的视觉证据效力,以文字书写和图像绘画的手作劳动方式为输出方式,事实上也具备了一种将自我与其他人彼此经验交织予于档案化与文件化的感性潜力。

台湾-马来西亚双边漫画品牌

为了搜罗世界各地的题材,团队在筹备前期进行资料研究,必然以陌生他者的身分去学习异文化,转化成培力下一代的知识。有趣的是,系列中有不少马来西亚多个在地城市为背景的故事题材。

​最后,我们将视线从图文书转向童书漫画。多年来畅销亚洲多地的儿少冒险漫画《X寻宝探险队》,是来自马来西亚角川平方集团的团队所创作。1994年时一开始由广告公司起家,后来在扩展出版业务后,于2001年创办以漫画出版为主的“GEMPAK STARZ”,至今仍然是马来西亚儿少与青年漫画与图像小说出版的最大巨头。2015年加入日本综合娱乐企业“角川集团”后,才易名为现名“角川平方”,并开始跨足动画、游戏、多媒体内容等不同领域。

“角川平方”团队最重要的系列作,就是从2010年开始发展的《X探险特工队》系列。这一系列漫画以一群冒险伙伴,在不同集数形式中跨越世界各地,历经一个又一个富含地理人文知识的旅程,本质上是极为热血的奇幻冒险漫画。为了搜罗世界各地的题材,团队必须在筹备前期进行资料研究,必然以陌生他者的身分去学习异文化,也学习将发现与所得以通俗且具备科教性质的方式,转化成培力下一代的知识。

有趣的是,系列中有不少马来西亚多个在地城市作为背景的故事题材,而去年团队也特别为台湾读者策画了“台湾专篇”与“台湾番外篇”——以理想上看来,台湾和马来西亚的儿少读者借由这样的双向内容,或许能为孩子们建立起双边国度彼此认识与理解的第一次基础工程。

《X探险特工队》的团队成员基本上以华人组成,但出版品除了华文,亦有马来文、英文版本,以在国内因应不同语言市场的需求用翻译作出跨越族群的知识对接。目前全系列至今在全球总销量突破1200万册,并已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作品IP授权于台湾、日本、中国、泰国、印尼、韩国、美国、西班牙等;其中由台湾角川出版社旗下童书书系“小角落文化”代理后更名为《X寻宝探险队》,也顺利在台湾掳获大量国小与国中生芳心。

以其国际市场销售力、传播度和影响力而言,著实非常惊人。这系列漫画团队“太阳兵团”负责人、编剧李国权,以及参与角色设计、漫画绘制的彭俊雄,也将于书展与一众铁粉见面,也是他们首次的海外作者签书会。而“小角落文化”也卯尽全力,规划一系列周边活动与互动体验,完全展现出当红漫画与读者互动的派头。

2024年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图:作者提供
2024年第17届台北国际书展。图:作者提供

读书,让彼此点滴认识

在台湾的我们述及新马时,认识通常比不上中国、香港、日本等,对西方欧美世界的了解,也甚至多于在历史上与我们有著千丝万缕关系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本年度台北国际书展大奖的小说奖首奖,由婆罗洲华文文学作家张贵兴的长篇巨著《鳄眼晨曦》获得。这也是他继2019年《野猪渡河》以后,第二度获书展大奖小说奖肯定。在得奖致词时中,他提及自己从年轻时来到台湾,历经并浸淫在大大小小的台湾社会脉动与变迁之中,都化为了他创作生命中的养分。人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岁月在台湾度过的他,能够在台湾持续书写南洋背景的小说,也有赖于台湾的文化环境和土壤。

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在台湾出版而得以发光发热的马华文学,同样也是华文文学板块上重要的一环。虽然“在台马华文学”和“在地马华文学”终究有著不一样的景观,但无法否认台湾作为华文文学的流通重地,确实在超过半世纪以来扮演著直接性影响的角色。

历来的马华文学和新华文学研究,非常适合作为从认识论、方法论上,来理解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创作”与“华文创作”,乃至国族、族群与身分认同的重要入口。这不仅是有赖于多年来的众家论述积累,也包含新马华人与华文创作(无论是文学、电影、剧场等各种艺术与文化生产),今天在面对更紧密的交流、互惠的情境下,势必需要重新检视的知识网络。

为何要强调知识网络,一方面是在台湾的我们述及马来西亚或新加坡时,对这些地方的认识通常比不上中国、香港、日本等邻近周边国家,对西方欧美世界的了解,也甚至多于在历史上与我们有著千丝万缕关系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问题也将导致台湾对新马内容的研究、论述、理解,往往只有少数案例作为零星冒出的“点”。

而当一滴一滴落下的水点变多,我们才更有可能按图索骥牵连成“线”,进而共构成象征著一整个“面”的知识网络。纵使因为各种现实条件,无法常常出入国内外,但投资一本书籍的内容,却可以透过如此经济又最低限的方式从中照看世界另一端,以至于穿梭于知识网络中的各个平行宇宙。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謝謝端的目光也注視到「南洋」。請教了一位在新加坡的學者,他說「寫的很精確。不過南洋作家在迅速凋零中,可能只剩10年就會沒了,因為中文能力的問題。」

  2. 好鍾意😊感謝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