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人文作者的意难平:迷茫的人如何编织爱、回忆爱?|爱欲录

这些女孩描绘了自己对爱情的想象与愿景,也写出很多激烈和充满波折的桥段,来倾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口诉说的委屈,和痛苦。
爱欲录 文化现象

J君再次打开自己的Lofter主页,是在她锁文三年后。

五年前,她看了一部名叫《非自然死亡》的大火日剧,爱上了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认为他们在一起很搭,于是自顾自地写起以主角二人为CP的小说来,发在中文博客Lofter上。那时,她更新小说随日剧同步,剧集完结后,有源源不断的新观众像她一样爱上了男女主CP,在往后多年,她的博客也都有读者来造访阅读。

“CP”与“同人文”在中文网络世界已不是生僻词汇。最早它们发源于日本动漫与小说游戏圈,作品粉丝将作品中的角色自行配对,赋予恋爱关系,完全没有交集的人物也可以组成CP,同人则指粉丝非商业性的自我创作。现在这些概念在全世界都已突破了地域和作品媒介的限制,从历史人物到虚拟形象,只要有人觉得配,万物皆可成CP。海内外有不少这样的知名同人作品集散网站,中国大陆有晋江和Lofter,海外有AO3、Pixiv、Tumblr。这些一度是同人CP爱好者小圈子内部自娱自乐,“圈地自萌”的亚文化,随着许多同人作品火爆出圈、甚至被搬上大银幕,同人作品也成为了主流文化中一个更具有创造力和延展性的分支,最典型的当属现象级色情电影《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的走红,它们的故事原是《暮光之城》(Twilight Saga)系列的同人小说作品。

J君小学时追欧美明星,初中看日漫,高中大学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化媒介,早已试水过同人创作。由于日剧观众基数在中文世界较小,中文同人作品读者有限,同人创作往往产量不高,大火的剧集和CP也不例外。J君所写的“法医组/堂澄”CP,已是《非自然死亡》的几个衍生配对里最火的,剧集在中文网络热度最高的时候是2018年初,同J君一样在写同人文的作者也有几个。

长篇短篇加起来,J君为法医组写了30万字的小说。她笔下的法医组的爱情故事,有的继续植根于日剧原作的世界中,有的被放置在她理想中的世界,两个人物除了名字和标志性的性格特征之外,职业与人生经历都被她改写,在剧情上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行文流畅,产量高,更新规律,J君一度是简中世界最火的法医组写手。尽管日剧CP少有火爆到世界级大IP的水平,在她还为法医组产出的半年里,这个粉丝少但热情与忠实度都很高的小圈子里,几乎所有粉丝都读过她的作品。在她锁上自己大部分文章以前,Lofter的“法医组”与“堂澄”标签下,热度最高的文章几乎都是她的,为方便读者找文制作的目录,一度也是标签上最火的博客文章。

为什么会写这么多法医组同人?J君的灵感源头其实是大三学年的单恋经历,喜欢的男孩B拒绝了她的表白,在那之后他们一直保持着友谊,而J君对他的单恋也一直未能彻底切断。B在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大半年后,《非自然死亡》播出了。她追着剧,一边看一边觉得男女主各自貌美又头脑清晰,人生虽各有波折,但都是站到最后的强者,简直天作之合,不谈恋爱太可惜了。于是《非自然死亡》成为了J君走出一段单恋的钥匙:那些她想要的爱情,如果她不能拥有,便可以让笔下的人物拥有。在创作的世界里,遗憾可以被省略,人物的命运落在心怀仁慈的作者手中,可以如Jane Austen所说过的那样:“我的人物会在历经一点波折后,拥有他们所求的一切。/ My characters shall have, after a little trouble, all that they desire.”

日剧《非自然死亡》剧照。网上图片
日剧《非自然死亡》剧照。网上图片

井喷的创作欲被点燃,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凑齐了:灵感、时间、合适的人物作为依托,缺一样,小说就写不成。而同人创作的方便之处在于,原作的人物已经有了一张张可以被赋予故事的脸,也有了一套既成的性格体系,这是同人作者在创作时的重要座标,省去了极大一部分需要作者费心构建的基础设定。只要有文字跃进脑海,有情节有故事,借助人物的性格管道,将某些台词附上合适的语气或转换表达,情节便开始发生、延展,最后编织成段落和篇章。法医组的两个人物在J君的眼中可以顺着人物性格有自然的发展,石原聪美和井浦新又都是好演员,两个人物的互动情景很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倘若是两个演技很差的明星,脸上没有被赋予故事的空间,恐怕创作就不会开始。换言之,一切都已就绪,想要写就爱情理想的旨意滚滚向前,需要做的只剩下敲打键盘。

如果问J君,她是不是在那些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J君会否认,因为角色的不平凡之处总是被作品放大,他们总是在坚定地对抗命运,而她看到的自己有更多软弱和平凡。也并不是J君喜欢的B和她同人创作里的男主角性格类似,事实上B性情温柔,但她同人作品的男主人公言语粗鲁,脾气暴躁。她只是把想象中的爱情被放置在她喜欢的角色上,替她实现未竟的爱情理想,让角色说完她没有机会在现实里对爱人说出的一切。

J君发出自己的文,吸引到了很多读者。有人后来组建了法医组同好群,J君也在里面活跃过一段时间。第一部小说连载完成,她的创作欲还没有被满足,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启了下一程,这次换了设定,将角色的法医身份改成了心理医生和调香师,全心写她理想中的爱情面貌。自己的创作卡住的时候也有,J君这时就去看看原作,从扎实的剧本里重新获得灵感,再继续创作。富有激情的创作时间其实很短,林林总总30万字几乎都在短短四个月内写就,大学毕业前的一个月她基本停笔了。高峰期过后,J君再没有发表过任何法医组或其他CP的同人作品。

缓冲期

随着创作欲一点点被降低,希望有人喜欢阅读的虚荣心也被满足后,J君退出了法医组同好群聊,逐渐淡出Lofter。同时期的法医组写手随着剧集热度减退,慢慢也淡出了这个CP圈,不断出现的只有刚看过剧、想来同人文社区找找“老粮”(指较长一段时间以前产出的同人创作)的读者。只要输入法医组标签,顺着热门分类找到文章和作者,就能进一步找到作者们的法医组合集,J君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法医组圈子里保持着热度。大学毕业之后她去了欧洲,偶尔在Lofter上更新一下自己的生活,但不怎么再看同人,也不再寻找类似的圈子冲浪了。

事实上,J君并不认为自己算是一个同人圈中的活跃分子。她只是刚好有话说,刚好看到别的CP很搭,刚好需要一个写作练习,而同人创作提供了这样的管道。她并没有什么每日都要做点创作的需要,也没有持续的灵感和动力。最重要的是,她不会看到一对似乎很配的人物就会激动得直接磕起CP来——别人很配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与此同时,J君遇到了新的男性V,并和对方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亲密关系。虽然对方明确没有想要谈恋爱的意思,也不承认他们在dating,但通过这段关系,J君切身经历了和一个男性交往的过程,深刻地体会了亲密带来的愉快和不悦。对方迷恋和她的肉体关系,但在平日对她满不在乎,在J君提出需要和意见的时候用低劣的话术躲避甚至指责她,而他的需求和态度则必须被满足与迎合。

两人在一场旅行结束后不欢而散,J君筋疲力尽地回国,第二天在家中醒来,她想起了B。B曾在拒绝了J君的示好后,继续以友善和关切的态度与她相处,甚至在一切时候会格外关照她,从不利用她的好感为自己谋取什么,让他们的友谊在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中得以延续。她感到被尊重。联系到现在的不幸遭遇,J君觉得一切都很滑稽,明明B都消失这么久了,她还要追到那么久远的过去,从里面榨取出一些温暖,让受到不良对待的自己缓和过来。

也许就是因为所爱之人是善良的人,J君才会写出那么多那么多作品。但J君没有去重读曾经的法医组创作。因为V的渣而想起B的好,这令她惊慌和警觉。她本以为自己写完同人便是做了了结,不再沉溺于过去了,但会自发想起来说明还是没有忘干净,这时去重温只会让遗憾更紧地缠住自己。她也不想提笔为V写下任何,因为冷静了没多久,J君便感到V已经从她的精神世界里走远了。也许是受伤太重到了厌恶对方的程度,所以无所留恋,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想要倾泄的感情。

那时,J君已停笔一年半,只是偶尔在Lofter上发现生活记录。但因为法医组,J君也结识了一些同好,并在自己停止创作之后的时间里还保持联系。闲聊时,J君发现几乎所有作者都是女生,在其他圈子也如此,她尚未在同人文创作者中结识到男性。

房间中一名女子坐在床上。摄:Hannah Peters/Getty Images
房间中一名女子坐在床上。摄:Hannah Peters/Getty Images

CP文背后的那些现实情感

这些女孩子在写作的时候,都描绘了自己对爱情关系的想象与愿景,也写出很多激烈和充满波折的桥段,来倾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口诉说的委屈,甚至是痛苦。她们创作的动机都很单纯,往往觉得一个CP很配就具备了开始的全部原因,但在之后的创作时间线上,她们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她们对爱情的理解,也在写作里揭示一部分自己生活的轨迹,比如不少作者有欧美留学工作的经验,故事的情节充满了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才会注意到的细节;写校园设定的则往往都是学生;特别的职场设定,比如律政与医疗背景,往往是因为一些影视作品的启发。

还有的作者在写作的同时,像J君一样,会分享一些生活碎片,在哪里游历、今天吃了什么、宠物今天更加可爱了、啃完了哪一本书。这些很多人都会拥有的细小日常给J君一种熟悉的感觉。联系到她们所写的同人故事,她感觉这些女孩子都活生生的,即便素未谋面,但她们的生活气息逸散在她们写下的全部文字里,人与作品的气质合二为一。

J君也发现,作者们下笔的动机、时间,以及对所写CP的执念各不相同。有的作者只是一时激情创作,过段时间就冷下来,文没写完也不会完成了。也有很多人并没有像J君这样,具体地将某段关系投射在文字里。还有一些人基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同人创作试水,最终目的是写出原创作品。同人画手似乎也是如此,虽然创作的方式不同,但她们在同人创作的世界里,以自己舒服的方式,满足创作欲以及其他感性的需求。

2019年,大陆的“清朗行动”(编注: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牵头、打击互联网传播违法信息等的行动)力度加大,Lofter陆续历经了几轮来自网络内容监督机构的审查,创作限制增多,许多公开发表已久的文章也被网站封锁。一旦修改过去发表的作品,更会直接触发审核机制,无论是重新编辑还是发表新内容都举步维艰。即便内容既没有色情又没有暴力,只要找不到是哪个关键词触了审核雷区,就意味着整篇文章都无法发表。

J君的诸多旧作也未能逃过,即便她已经将可能会触发封锁的章节从Lofter里拿掉,增添了站外链接,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读者来私信求文,触礁的篇章也因为一次次收紧的审核而不断增多。外链不便、审核疯狂,还有一些读者讨要某些章节时态度很不礼貌,内外夹击让J君不堪其扰。

紧接着来到2020年年初,大陆被新冠病毒冲击,J君被锁在家里,感觉自己的生活在一成不变的日常里被死死压抑着。她发现自己结识不到新的人,没有工作,没有什么可观的前景。只有大段大段的过去缠着她,连同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将她困住。她恐惧没有未来也没有希望的生活,急切地想要改变些什么。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得最严重的时候,带着想要和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做个了断的心情,J君决定回到欧洲念书。

2020年2月9日,北京一条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0年2月9日,北京一条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临出国前,她最后一次登陆Lofter,将全部的文章、连同她的全部日常记录和写给读者的说明,都改为“仅自己可见”,只留下一篇短篇。那篇作品有很多人表示有共鸣,甚至有不关注同人的剧粉也读过,是法医组标签下热度最高的文章,也是J君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留下它,除了人气的原因,还因为故事的情节是现实中发生在她和B之间的。而她写下这故事,也是某天晚上喝了酒之后,很久没有想起来B,突然占据了她的整个脑海。她舍不得。如果J君作为一个不真实的作者消失,这并没有什么可惜,但她生命历程里真实的、主宰她写下那些字符的爱与心愿,如果在这世上的最后一点痕迹都留不下,那就太残忍了。她于心不忍,还是想要有留有一处可以纪念,有人理解。

笔也许不是自己扔掉的

出国前,J君约过一个男性朋友Y,两个人一夜情后,J君发现自己对对方产生了好感。只是她都要走了,两人看似也没什么可能会交叉的未来,于是她没有表达什么就离开了,心想反正未来她会遇到其他人。而后她和Y偶尔闲聊,两人在诸多问题上意见相左,吵架次数多了,上升到了对彼此的厌恶上,J君被Y删除好友,她为此难过了很久,还不断在对方公开的社交网络上窥视他的近况。不到一年后,她和Y的共同朋友告诉她,Y和他心仪多年的女孩在一起了。

J君从来不知道Y还有一个心仪多年的对象,这个消息确实给了她不小的震惊和难过。她扪心自问是否真的了解这个人,哪怕她尽其所能去了解他,并在他们相处的那段不太长的时间里试图多交流,但她终究看不到对方的心里究竟藏了什么。她试图梳理为什么自己会对一个一夜情对象产生过多的遐想和渴望,继而发现有一个奇怪的圈她好像永远转不出去:她总是看不见站在她对面的男人,而更多地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

一年后,J君才慢慢走出Y的影子。回想她为了坚定离开过去的环境而不去表露心迹的决定,J君甚至有点恨Y,对方不仅没有如她所愿地早日从她心中离开,还再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困住了她。

和过去不同的是,她从未想过把她对Y的憧憬与爱写下来,连这样的冲动都没有。同时她发现自己很难对别人的爱情感兴趣了,对CP没有向往也没有厌恶,是完全没有感觉。怀着冷淡,难以编织出太好读的作品,要么是她笔力不够,要么是这种无望的单恋本身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笑话,她有点鄙视这种毫无希望、但又在无望里不断挣扎的状态,这不是值得写下的故事。

北京街上一双观看手机的情侣。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北京街上一双观看手机的情侣。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与B的关系里,她得到了善待,她有好的感觉,她写下希望。与V的关系里,她得到了教训,没有任何感觉留下,她不再回头。与Y的关系里,她被念了紧箍咒,自己无法解咒,流下的泪也像生理疼痛引发的哭泣一般,缺乏真正动人的感情,那更加无法写出好的作品,连编制出美好愿景的一根稻草都找不到。

笔也许不是自己扔掉的。她真正缺乏的,是一个可以憧憬爱情的对象。她无法写渣男,她会控诉,会勾起人的愤怒,会收集潦草的谩骂。她也无法写一些无心之过或咎由自取的伤害,自我折磨会令人不忍卒睹,不会让她变成更好的作者。同人CP作为憧憬的载体也不再对她闪光了,仿佛她不再期待的,是爱情关系本身。

J君开始怀疑。她为了出走去获得的自由,其实是她内心深处从未得到过的东西。在故事的最开始,她开始写作,是为了忘记B,由于害怕活在一个指望不上的人的影子里,她花了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忘记了对方。她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害怕压抑,害怕不能自由,但离开了故土她还是频频回头。

用Y折磨自己的日子里,她和身边的朋友在欧洲四处游历,也没有遇到任何走入她心里的人;但究竟是没有遇到对的人,还是她不允许人走进心里,J君始终得不出结论。在能自己掌控的时间里,和她聊天最多的人还是微信的使用者们,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关心着她,只是都不在她身边。爱火也不是没有燃烧过,但总是燃烧一瞬,立刻就被浇熄了。

爱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也可能是人生观的一个缩影。尽管她意识到,她可以活得更自我一些,但而后人生要怎么进行,J君很茫然。她生活也并未如她所愿有好的进展,艰难撑过毕业后,她试图在当地找工作,但屡屡碰壁。家里人看她挣扎,催促她要继续努力扎下根,但她就是找不到出路,也找不到投简历的手感。逐渐开始有人劝她回国看一看,现在旅行政策放宽了,可以回去休息一下再出来。出走尽三年的时间,她没有在外生根,也没有留住任何她牵挂的。

在这段努力追求但一无所获的时间里,她不再写同人文,也不读别人的作品,从前还会偶尔重温一下的小说她也不再找来看。她尽最大的可能活在当下,不去回头,但她依然有所留恋。

她再一次登录上Lofter。三年过后,她对这里感到陌生,摸索了一会儿才找到看私信和通知的入口。因为站内只显示三个月内的消息,更早的评论、求文私信、喜欢和推荐她都看不见了,但能看的更新和消息还是多到翻不完。她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法医组传说中的“太太”(同人创作者),还留下的那篇文一直都有新的评论、喜欢和推荐,被隐藏起来的作品活在更老一群读者的交口相传里,有没读过的新读者来私信求文,读过又想来重温的人还会发博询问。

J君找到当年结识的法医组同好朋友,聊起她消失不在的这段日子。朋友并没有像J君一样彻底退出Lofter,于是收到了好多试图找到J君的读者们的私信,很多人问:“J君还回来吗?”,朋友回答:“J君想留的都放在首页了,有的没看到的,可能只有随缘了。”

J君去看了看旧友们的博客,很多人跳到别的CP圈子继续创作了,也有的人像她一样离开了,博客的最新一篇文章也是几年前。法医组的标签页上并没有很多更新,这个圈子几乎完全冷掉了。

她重读了自己写下的全部法医组小说。有的作者多年之后回看自己的作品,会感到羞耻,批评过去的自己写得不好,甚至做出很大改动,但J君看到的不是仅仅是文章,而是那个年纪的自己。那些文字已浮不起B的脸,也许从一开始她就只是在写她自己,一切都和别人无关。她转而研究起自己的写作来,发现自己模仿其他作者写法是东施效颦,一眼就会被识破,而那些发乎于心的、全然属于自己愿与念的文字,反而是最好的。偶尔有些灵光乍现的句子,很有道理也有启发,在她阅读的过程中,像羽毛一样,轻轻刷过她的心底。

北京一双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情侣。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北京一双正在拍摄婚纱照的情侣。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她感到现在的自己比那时的自己更有经验,也更自信了,那时的迷惑而今看来都挺可爱。过去的J君没有印象中那么不起眼,尽管写下这些作品时,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注视,她总是很悲伤,但她也在某些时刻,有着意想不到的轻盈与自如,对未来怀抱希望。像一个普通读者那样,她可以理解和感受那时的J君和她的故事,也感激这些珍贵点滴的存续。

她打开草稿箱,里面有不知道是哪一年尝试重新动笔写的法医组,只留下最终未成段的几句:“人会对自己想要的事太执着,紧紧抓住不放。但实现的往往只是头脑中瞬间的火花,那些被攥得太紧的总是会溜走。许愿想要实现,就要许得很轻。”她想,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别无二致的,也许就是懂得这句话的真义,但从未用行动做出什么改变。那些她太想要的人或生活,无论过了多少年,还是在她不能放松的拳头里,一点点溜走,离她远去。

她发了新的博客,没有分享现在的生活如何,也没有说这几年都做了什么。她只是告诉大家,过去的文章不会再发了,曾经与众多读者分享过一段未成的爱情人生,是幸运的,但不必再将过去翻来示人了。留下分享的是永远值得珍藏的回忆,生活本身给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故事。

她本以为会有人来骂或闹着求文,说些诸如“我们等你等了这么久,怎么你回来就说这种辜负我们的话”之类的。但令她惊讶和感动的是,读者心存好多柔软和善良,一些熟悉和陌生的名字纷纷出现,开心地迎接她,感谢她曾经的创作,并祝她现在的人生一切都好。

读者评论 1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以同人女+写手的身份感觉非常微妙。报道选择短暂投入同人圈的写手做主角报道,着重点却不是同人文化,而是作者非常个人的感情生活,再单方面定义同人与写作者的爱情联系。作者不再写文后的男性交往与同人有什么关系?对同人作者真实心理的探讨还不如微博上的写手发言bot

  2. 老同人女读着很微妙➕2。我想看的同人作者是把对角色对CP的爱放在第一位,自己的情感当然是创作出发点,但是都喧宾夺主了这是写的什么…并且这个作者的创作时间太短了,我想看哪怕过了好多年换了好多坑也依然热爱同人这个爱好的故事,而不是作者自己的情感换了好几波还跟同人没什么关系的描述。 这个题材的采访我当然想看,但是建议下次选择更好的采访对象。

  3. 读到一半感到有点不适+1. 作者想分享一段关于爱的个人视角的经历没问题,但是和标题的同人文作者这个身份没多少关系。内容中的流水账“她如何如何”观感像是在看陌生人的私人日记……不好评价。

  4. 这……读到一半有点不适。我觉得同人也可以是通过自己的角色来与世界对话的一种形式。但作者的爱和同人的爱基本可以说毫无关系。。。既没有“我CP原地结婚”“无所谓,我会造谣”的新兴同人精神,也没有同人是与同好交流的早古同人社交欲望。哪边都不沾哪里还需要一个同人作者的标签(笑

  5. 下面好多苛刻的留言。人家標題有同人,不代表內文一定要是探討同人的論文吧。引子未必要是主角,「愛慾錄」系列又不是深度報導。我倒覺得這篇挺好的,很喜歡這種以冷靜筆觸呈現的私人視角生活描寫,看出一些平常難以覺察的心理活動。

  6. 老同人女了,看到标题时觉得有点微妙,点进来之前就觉得可能读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读的内容…而确实没有看到“同人”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必要。就像文中所说,这位J君只不过“刚好”选择了同人创作,以及她的创作来源刚好是她的个人感情经历。而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最重要的读者恐怕也只有创作者自己—就J君的例子来说,因为只有她才知道并在乎这些顶着其他文艺作品中角色名字起舞的文字背后的经历是什么。至于为什么要顶着这两个名字,除了给创作者省事之外,重要吗?如果J君的文字没有顶着这两个名字,还会从读者中收获同样的共鸣吗?至少从这篇文章来看,对J君来说可能只是些不重要的“刚好”。J君享受读者热烈回应的“光环”,“希望有人喜欢阅读的虚荣心被满足”,但是读者好像只是一些“收藏”“赞”的数字,一些“太太求粮”的留言。从J君的例子来看,同人创作是完全作者本位的行为,至于读者为什么会共鸣,似乎并不重要。
    如果J君当时没有选择写同人,我不知道会不会是不同的体验,不过这似乎不是这篇文章在乎的东西。至少我读完本文,我会庆幸自己不追J君写过的这对CP,没有当年读过J君文字的可能。

  7. 怎麼說呢,跟「同人」的關係不大,「作者」的關係多少有點吧……但當中的思考也未獨特到能專門在愛慾錄發一篇文的地步吧?本來滿心歡喜點進來,結果只能惆悵的左轉了。
    最近端的文真的弱了不少。

  8. 本篇內文提到的同人作品作者叫J君。
    而撰稿人的名字也叫Jen。

  9. 讲点别的,并不针对文章内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验:
    读过的一些文包含了作者过于私密、过于强烈、过于不能由外人评说的个人体验,在情感上缺乏必要的距离感。这种现象在自设同人上尤其普遍,我现在反正看到带自设的文就投降了。不是说这种内容这种表达本身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只是作为读者还是会感到很困惑: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同如此个人的情感体验共鸣呢?我不过是一个共情能力有限的人,我真的有能力通过如此有限的媒介共鸣他人极其私密极其复杂的情感么?以我短短数十分钟暴虎冯河的阅读体验,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夸赞这些文字呢?
    当然也确实是我比较别扭就是了……

  10. 不反對年輕記者寫自己熟悉的選題,但是不下功夫的結果是使許多報導變成流於表面滿足niche 外面讀者窺奇癖的文章。這是lazy writing。非常希望端現在的作者和編輯都能仔細想想今後這種feature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