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台湾将迎来第一波的大罢免投票,投票结果将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去留。选前一周,各地罢免团体组成绵延机车车队,志工们穿著鲜明的罢免背心、机车上插著旗帜,在城市的街道化成一道道鲜艳的车流。
与此同时,被点名罢免的国民党立委早已坐镇选区,组织一车车的车队巡游街坊,搭配一场场的造势晚会,支持者群聚呐喊,在最后关头,双方展开近身肉搏般的总动员。不到72小时后,首波的罢免投票结果,可能成为台湾选民对这一年多来国会僵局的集体回应。
2024年台湾大选后,执政的民进党打破历史魔咒,史无前例的取得总统第三任期,但国会则呈现朝小野大的格局,蓝绿白三党不过半,而国民党旋即与民众党组成蓝白联盟,凭借席次优势接连推动多项争议法案,引发反对者强烈反弹。从去年5月开始的国会职权修法争议爆发以来,立法会陷入冲突与僵局,各项法案在批评声浪中仓促通过,舆论忧心宪政体制遭受侵蚀。

去年底,公民团体陆续启动罢免国民党立委的行动,先是完成第一阶段的提议,在进入第二阶段的连署,城市街头开始出现连署站点,身著背心的志工开始举著看板、对著川流不息的车阵宣讲罢免的理念。尽管现场气氛不时紧张,有志工遭到辱骂、推挤、甚至殴打,但他们日日夜夜驻守街角,直到连署达标过关。
在最终截止日前,全台总共有32案罢免提案完成二阶连署,进入投票阶段。从初期不被看好,到数个选区甚至连署率大幅超标,这场公民发起的政治动员能量,让许多人很是讶异。
不同于台湾一般公职人员的定期选举,依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成功必须符合“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以及“同意票达原选区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两项低标,始能成立。也就是说,尽管通过1%的提议及10%的连署门槛后,罢免方仍要面对最终选票的双重挑战。一旦罢免失败,未来这些立委在任内将不得再被提出罢免。
这场台湾有史以来大规模的罢免运动,预计将延续至8月23日的第二波罢免投票,届时,还有七名国民党立委将登上投票单。11个县市、31名国民党立委的去留抉择,将在这场鲜有的夏季选战中逐步揭晓,或将成为动摇国会僵局的关键转捩。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