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随著2014年选举新制上路,之后选举分为地方与中央选制,相较中央选举选出新一任总统与立法委员,地方选举则合并九类地方公职人员的选举,四年一任,并于同日投票选出。
正因为地方选举参选公职类别多、投入参选者众,从地方首长、县市议员再到村里长不等,候选人除了透过中央选举委员会印发的“选举公报”让选民认识自己外,这场无声的宣传大战,更早于街头巷尾开打。举凡建物外墙、电线杆、人行庇护岛、甚至是人行道上,都能见到形制、主题不一的选举看板与旗帜争艳,视线所及,几乎被这些竞选看板及旗帜所占据,让原先就纷沓混杂的台湾街头更显生猛。
在多人投入竞选的激烈选区中,获取更高的曝光仿佛成为候选人胜选策略的重要一步;有曝光,也才有知名度,政策论述、人格特质才有被看见的机会。在短期的选战中,没有能见度等同没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再怎么条理分明、有政策远景、施政能力又如何杰出都是枉然,更难有选上、借由公职一展抱负的机会。
也因此,在选战期间就像是一场品牌行销的短期冲刺赛,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关注,进而让选民对自己有印象;而最能串起这一连串公式的,便是各式大大小小的选举看板。
在这样的选举经济商机下,每逢选举季节,台湾街景也自主换季,换上一幅又一幅广告看板,成为各候选人的印象战场;战场在抬头远眺之处,也在邻里近身之所。
候选人需要曝光,选民自然因此需求——无论是经济上、或是政治情感上——便将建物外墙出租给候选人。或是,在特定政治倾向的选区,选民基于地方头人的身份,“做面子”给候选人/政党无偿使用,透过这样的面子交换,对头人或候选人都是名利双收、皆大欢喜。又或是,选民自发性地联系竞选团队捐赠使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力挺”自身喜爱的政党,并表己身的政治认同与归属。
而每回台湾进入“选举季”,伴随竞选活动而来的选举相关产业也相应复苏,如印制大量文宣、面纸包装袋的印刷业;又如广告看板业,像是选举看板的一级战区,本是兵家必争之地,取下热门地点便等同攻下重要战略要地,广告商也在选举季到来前,早已清空版面好整以暇地等候选人主动上门开价,价位甚至是平常的数倍之多;也有选民会将自身看板空间待价而沽,四处寻价以求价高者得标。
在这样的选举经济商机下,每逢选举季节,台湾街景也自主换季,换上一幅又一幅广告看板,成为各候选人的印象战场;战场在抬头远眺之处,也在邻里近身之所。
一幅广告看板,即是一幅摄影作品;一则文字讯息,即是一项主张与立场,一个关于希望、改变、未来的隐喻,寄寓于色号与符号中。
一幅广告看板,即是一幅摄影作品;一则文字讯息,即是一项主张与立场,一个关于希望、改变、未来的隐喻,寄寓于色号与符号中。不同政党候选人的看板比邻,更是气势与声势的“拚场”,大大小小的竞选广告看板层峦叠嶂起伏出台湾街景的层次,五颜六色突兀却又饱含生命力,夹缝中生存的旗帜不甘落寞地希望换得短暂注目,灯柱上的海报总又在街角目送川流不息的人群。
候选人穿著白色上衣象征纯洁、朴实,穿上打火服装为民赴汤蹈火;时而托腮沈思,是思索城市未来的明喻,又时而摇指远方,远方是美好未来的隐喻。那些与高人气中央政治人物的合影,是自己被认可、关系好的表意,或是透过政治明星让自己被看见的指称。这是台湾候选人美学与资源的分布图,也是台湾社会文化与社会资本的倒影。
在选战倒数阶段,海量的海报文宣包围城市,城市也仿佛被这些看板贴得密不通风,政治介入都市地景、人民介入政治参与,这是台湾地方选战的独特风景。
選舉後這些海量的廣告價值歸零,可是地球要把他們消化掉的成本卻沒有算進去
這只是‘’陸軍‘’的一部份,比較容易拍到的風景,版子掛多也可能討人厭,空空的人設不見得強過親自拜碼頭。想選的人搞不清楚自己代表的人民有什麼特質,無法對症下藥,選不上也很合理。光有想做事的熱血是不夠的。
還想去台灣 可以賣政治廣告的地方還是很好啊
(為什麼端讀者們現在留言如此犬儒)
当广告牌子的开支突破天际,也就断绝了真正民意代表参政的可能性
做广告牌子的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