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 繁體
订阅支持
  • 会员中心
  • 简体
    • 繁體
  • 深度
    • 日报
    • 速递
    • 专题
    • 评论
    • 播客
    • 系列
    • 栏目
    • 互动页面
  • 多元
    • 国际
    • 大陆
    • 台湾
    • 香港
  • 社群
    • 订阅支持
    • 订阅新闻信
    • 参与活动
  • 最新
  • 地域
    • 国际
    • 大陆
    • 香港
    • 台湾
  • 速递
  • 专题
  • 评论
  • 播客
  • 活动

二二八、七十年

评论|陈芳明:北京纪念二二八,无法回避的自我讽刺

北京要扩大纪念二二八,也该解释:为什么所有中国境内的二二八参与者,都受到政治迫害?

评论|王宗伟:二二八、济州岛与马共──战后东亚反共格局下的悲歌

血腥不只是国民政府的专利,连最重视人权的英美,在介入战后东亚的反共战争中也是。

为二二八策展十年后,她写下这本书:我要让受难者重返荣耀

当年事情发生在台北市,为什么全台各地连动,就像电流通遍全体台湾人的心灵?我想建构那个深层的心理感受。

追记“二二八”反抗军:二七部队

大稻埕的枪声传到大台中地区时,情势已趋于恶劣,戒严令发,地方青年和大众各自组成保安、民军部队,负起维安之责。
  • 1
  • 2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订阅新闻信
  • 参与活动
  • 账户管理
  • 常见问题
  • App 下载
订阅支持
  • © 2025 Initium Media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