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路:欧洲的两难——维护市场竞争还是与中国举国竞赛? 欧盟面对中国的两难选择,正是当前国际经济体系的一个写照:经济玩法越来越“例外”的中国,即使本身没有颠覆国际经济体系的意愿,但正在迫使西方作出必要的回应。
一位匈牙利记者的“匈塞铁路”行:为何欧尔班如此推崇“一带一路”? 2400年都不能回本的铁路升级,匈牙利承担所有风险、中国获得所有好处……一片质疑声中,“一带一路”在欧盟内部的第一个大型基建工程,依然难产。
评论|邢福增:中梵协议“袋住先”?解读中梵关系正常化的虚与实 对于中梵协议,乐观者相信有助双方建立更密切关系,更正面看待中国宗教自由;悲观者则担心教廷为了争取签署协议,而甘愿进入“鸟笼”之中。我们该如何评估这次主教任命协议的意义?
评论|方可成:共产主义历史如何促进中欧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 要理解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现状,就必须回到共产主义的那段历史当中去。而昔日的共产主义和今日的右翼民粹主义之间,便产生了一种吊诡的联系。
“一号玩家”华为:在欧洲建构“高层关系”的中国企业 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企业前仆后继努力“走出去”。打响“中国制造”的名头后,它们中最成功的那些需要面对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如何“走进去”。与用性价比高的产品占领市场同样重要的,是懂得当地游戏规则,以西方熟悉的操作和语言,改写自己可疑的中国身分,逐步构建有利于自身的政商环境。华为正是尝试“走进去”的中国企业中的一号玩家。
评论|足球溃败移民背锅?中国式的欧洲错位想象 德国队从世界杯惨败出局后,归咎于移民球员的种族主义话语、及其背后一整套建立在谎言、恐惧和推卸责任之上的论述,却在隔岸观火的中文世界里再一次被当作主流话语来传播和引用。
十年建不起的“欧洲城”,当中国万达遇见“法式”抵抗 巴黎近郊的“欧洲城”,收下了中国万达集团投资,带有“万达城”的特征:集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超级构架。但在习惯了质疑大型工程的法国社会,来自中国的投资加重了“欧洲城”所承载的全球化象征,激化了反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