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积电千亿赴美投资:技术外流隐忧与利益拉锯下,台湾如何取得主动权?

面对台积电巨额投资美国,台湾该如何衡平自身利益与风险?
2025年3月6日,台湾总统府,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出席记者会,获总统赖清德称赞其公司对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的计划是「台美关系历史性的时刻」。摄:陈焯煇/端传媒
北美 台湾 国际 人工智能 商业 地缘政治 政治 科技 科技公司 经济

2025年3月3日,美国迎来历史上一笔单笔金额最大的海外投资案,主角来自台湾。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于白宫,协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台译:川普)、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共同宣布将投资美国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厂与一座研发中心,总价值共约1000亿美元。

美国舆论欢声雷动,认为此投资案保证美国重返半导体制造大国之路;不仅振兴因全球化而陷入低迷的本土制造业,也提供别于依赖台湾的另类选择——半导体将能在美国制造、封装,并直送客户。台湾方面却呈现一片风声鹤唳:技术被掏空、矽盾被拆解、台积电被迫成为“美积电”等质疑声浪,不绝于耳。

台湾总统赖清德随即邀请魏哲家召开总统府记者会,安抚民心。记者会上,魏哲家强调最先进制程产能、技术仍根留台湾,而且预计于美国新设的研发中心,其规格也难比台湾,功能仅止于协助当地产线强化既有的制程,而非独立于台湾总部独自推进前沿技术。或许有人担忧台积电“讲得太白”,但如此大动作向公众释疑所展露的自信,其实正显现台积电,乃至于台湾半导体先进制程在当代“台-美-中”三角博弈格局中,举足轻重之地位。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