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助理苏利文在上周五表示俄罗斯的入侵迫在眉睫,甚至可能不等北京冬奥会结束。而一直以来就对俄罗斯入侵的可能性公开表示怀疑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略带讽刺地说也许2月16日就是开战之日。显然,牵动大国的危机不是喜剧舞台,就算总统本人是乌克兰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也不例外。在澄清自己的“预测”只是针对西方的警告开的小玩笑之后,泽连斯基继续宣布2月16日是乌克兰全国团结的日子,各地应张灯结彩,歌唱祖国和人民。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二(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德国总理舒尔茨会谈后表示,虽然美国和北约持续忽视俄罗斯的“核心安全关切”,他仍希望通过外交努力促成局势改善。与此同时,俄罗斯国防部宣布,部分完成演习的军队即将从俄乌边境挪回。这是几个月来俄军首次发出有意降级危机的信号。国际油价应声下落,主要股指亦开始反弹。资本市场对和平的期盼是殷切的,任何通向缓和的信息都会被充分地(如果不是过度地)参考。全球市场已然在全力招架COVID-19大流行与供应链堵塞带来的挑战。此时此刻,它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场在东欧腹地点燃的巨大地缘政治危机。
普京的意图
普京所恐惧的、并援引为干涉乌克兰理由的场景,亦即乌克兰对内部俄罗斯文化认同的肃清,正是由于他自己的行动而逐渐变成现实。
泽连斯基对入侵是否“迫近”的怀疑与国际市场的放松并非无理由的乐观。从此次危机起始,外界对普京的真实意图的猜测就分为两个显而易见的方向:要么他只是想通过炫耀武力榨取西方和乌克兰的让步,要么他打算通过实际的军事行动实现基辅的顺服甚至政权更迭。俄罗斯总统本人公开散布的信息模糊而留有余地,像旧时代的沙皇一样把自己隐藏在迷雾之中。但俄军大规模的、从三面包围乌克兰的军事准备一直在加速进行,引起美国和北约广泛的忧虑与不断升级的警告。
反对俄罗斯会有实际入侵的分析家认为,从理性角度分析,大规模入侵乌克兰会给俄罗斯造成不可承受的成本。无论是西方可能的集体制裁还是在战场上的军事损失都会让本来就脆弱的俄罗斯经济进一步承压,损害普京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在充满敌意的乌克兰领土(至少是其西方部分)长期占领更是缺乏实际可行性,会给整个欧洲带来深重的苦难。更何况,当前的僵局尽管让所有人都不满意,却多少是可忍受的。战争不利于所有人,而普京是一位富有野心却懂得克制的地缘政治操弄大师,他不会允许自己重蹈苏联1979年在阿富汗犯下的错误。
这一分析有其无可拒绝的合理性。我们可以据此大致推测,2014年明斯克协议签订后持续至今的低烈度冲突,为何既没有通向顿巴斯地位的彻底解决,也没有升级到全面战争。然而,同样的逻辑无法解释俄罗斯为何突然开始进行持续、全面的军事准备,并对北约提出大量唐突且强硬的要求。如果现状是稳定的,那么变化就是不可能的。如果现状出现剧烈变化的迹象,就反过来意味着出现了令现状难以为继的新发展。上面这个推理将是我们理解俄罗斯和普京行为根源的一把钥匙。
最可能刺激普京的变化,莫过于乌克兰与西方盟国持续深入的经济、军事合作。按照现有轨迹发展下去,乌克兰将成为西方插入东斯拉夫世界心脏,毗邻俄罗斯核心的一枚楔子。不管欧盟和北约如何试图强调和乌克兰的合作纯粹是防御性的,是为了让类似2014年俄罗斯与分离派的突然袭击不会再次得手,从普京的视角来看,都全然不可相信。
根据俄罗斯广为流传的观点,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曾经在1989年和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尔达成口头默契,美国同意北约不再东扩,而苏联可以放任柏林墙倒塌,东欧脱离苏联直接掌控。北约从1997年开始的一轮一轮扩张,不但欺骗了戈尔巴乔夫,还利用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软弱,把这一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同盟开到了俄罗斯家门口。从纯粹的历史真实来看,这个叙事并不站得住脚,但这不妨碍俄罗斯的统治精英和相当一部分民众由此逐渐滋生针对北约和西方盟国的受害者心理与防御心态。
2014年乌克兰的剧变在普京总统及其圈子眼中,是西方的萨拉米香肠战术最新一步。俄罗斯的激烈回应不是对自己邻国主权的冒犯,反倒是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无奈之举。从2014年到2022年,西方染指基辅的活动毫无缓和迹象。如果乌克兰也沦陷了,俄罗斯就是下一个。再者,正如普京自己在去年7月撰文指出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来就是血肉相连的“同胞民族”,让俄罗斯把自己文化认同的起源,罗斯之母基辅所在之地认作是“外国”,难道不是强人所难的歪理?侵犯成了保卫,进攻成了防守,俄罗斯和西方相左的颠倒认知并不仅仅是克里姆林宫对内虚假宣传的工具,也反映了莫斯科(一部分)真实的决策心态。
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罗伯特·贾维斯曾令人信服的指出,现实世界中的决策者不是按照博弈论损益表计算的决策机器,而是有自己的情感、偏见,在压力下会犯错的真实人类。外部尤其是西方观察者惯于把普京总统及其伙伴塑造成只看重权力和现实利益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却忽视了在犬儒的外表之下,俄罗斯(普京)有着一颗跳动的血肉心脏。
更何况,局势愈是拖延,对普京就愈是不利。乌克兰的年轻一代正在自下而上的充分发明自身独特的乌克兰身份认同。普京所恐惧的、并援引为干涉乌克兰理由的场景,亦即乌克兰对内部俄罗斯文化认同的肃清,正是由于他自己的行动而逐渐变成现实。掌控乌克兰经济与政治版图的亲俄派势力随着时间流逝会进一步丧失力量,乌克兰与西方的军事合作正在全面改善其战斗能力。假以时日,就算是俄罗斯的军事入侵都未必能降伏一个不肯低头的乌克兰。到那个时候,留给普京的选项将更为有限。
真实的利益与虚假的威慑
到如今这个阶段,普京的俄罗斯已经十分清楚,只有真实的军事打击才可能带来他所欲求的政治结果。继续花费巨额成本保持威慑态势,仅仅用作表演没有任何收益可言。
理性的决策者会计算自己的损益,但决定损益为何的往往是他自己的世界观和激情。这意味着西方有可能系统性低估普京对一个“亲西方的/西方化的乌克兰”这一前景的厌恶,而对手之间预期之间的落差往往是走向冲突的第一个征兆。
分析家接下来或许会申辩,即便普京在乌克兰有他不可能放弃的利益,他也完全可以通过威慑而不是真实的入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因此,恐吓、宣示力量而不是真实进攻才是目前俄军大规模军事聚集的理由。这个推理同样存在逻辑缺陷。威慑(deterrence)的核心就是可信度。不管决策者是否真的想要针对假想的场景有所回应,有效的恐吓必须让对手和观察家相信你的决意,而这就包括发射带有成本的信号。
虚晃一枪、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苏联/俄罗斯的历史上确实广有先例。90年代的解密文件指出,苏联并不打算不计一切代价挫败波兰的团结工会运动,他们可以接受团结工会终结统一工人党的统治。但苏联在1968年、1979年果断的对外军事干涉已经建立了可信的前例,波兰国内和西方就此普遍相信,华约成员国1981年的“西方81”大规模军演是真实入侵的前奏。华约入侵的可信威胁,直接导致波兰危机走向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偏强硬的雅鲁泽尔斯基将军上台,镇压团结工会,开启了戒严令时代。普京当下的处境和1980年的苏联大大不同。正是因为大家都普遍预测他只是在炫耀肌肉,军事集结的象征意义完全消融了。
不管是北约还是乌克兰都没有因为恐惧军事入侵的可能性,就对俄罗斯的核心要求(北约不再东扩、按照俄罗斯的解释“落实”明斯克协议)做出让步。让乌克兰严格中立的折中方案甚至没正式浮出水面就已经夭折: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莫斯科进行调停工作时据说提到了乌克兰的“芬兰化”,然而单是仅仅模糊放出这一可能性,马克龙就招致了剧烈批评。他本人也在访问基辅时不得不亲自“辟谣”,表示自己从未向普京提过类似建议。
笔者曾专文撰述何谓“芬兰化”,抛开世人的恶评不谈,“芬兰化”到底是坚守民族独立的成就还是对强权的屈辱折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无论如何,要实现这一政治安排需要极其严格的条件与机遇。面对苏联的威胁,芬兰民众一方面同仇敌忾,没有给真正的外国代理人任何插手机会,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国家领袖赋予了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得以在处理对苏事务时采取最大限度的灵活。这种团结与信任是政治版图破碎的乌克兰无可享用的政治资本。
泽连斯基脆弱的执政地位表明他无法说服心向欧洲的民众,(表面)的屈服是真心为了国家大义。政府的任何让步都会成为政治对手发起攻击的弹药。而民众的怀疑也并非毫无根据,来自乌克兰官方的退缩,的确会给俄罗斯代理人的政治操弄与外国干涉大开方便之门。说到底,法国总统也不像是他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可以扮演一个诚实的掮客的角色。在结束和普京五小时会谈后,他刚刚宣布自己从莫斯科要来了“局势非升级”的保证,克里姆林宫就迅速予以否认。
换言之,到如今这个阶段,普京的俄罗斯已经十分清楚,只有真实的军事打击才可能带来他所欲求的政治结果。继续花费巨额成本保持威慑态势,仅仅用作表演没有任何收益可言。假如他不想真的开始军事进攻,那么他就该尽快调整自己的进攻部署。如果后一个场景没有切实发生,前一种场景变成现实的危险就与日俱增。但随着俄罗斯和北约互相公开交换自己近乎不可动摇的“红线”,“服软”的代价也在节节攀升。
谁更难承担后果?
仔细观察之下,缓和迹象更多只是姿态而不是实际的信号,乌克兰和北约对此表示合理的谨慎并不意外。
根据经济学家罗伯特·鲍威尔的形式模型分析,边缘威胁活动(brinkmanship)的结果取决于谁在豪赌中有更深切的利益。感到自己有切身利益在其中的一方,会愿意承担更多风险。正如许多主张克制的学者所分析的,这场斗争对美国和俄罗斯来说并不对称。乌克兰是普京的核心利益,对美国来说则没有十分切近的重要性。设若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带领北约向俄罗斯的条件让步,那么他在欧洲霸权地位的声誉必将受到影响。但考虑到乌克兰本来就不是北约盟国,并且处于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之内,这一“出卖”的损害终究是有限的。这种“理性分析”恐怕也是俄罗斯开启这一轮危机并预期能达成目的的信心所在。
但是,愈发被顺服亲信包围的普京总统可能同样陷入了某种误判。他大概没有意识到,对于刚刚承受阿富汗撤退的惨剧、国内立法受阻的拜登总统来说,对俄让步可能是他不愿也不能承受的政治成本。美国和欧洲的强硬态度与激进反应多少出乎俄罗斯意料之外。危机之所以在近期进入了加速状态,是因为博弈进入了自动升级的正反馈。每一方在自己的立场上都施加了更多筹码,这导致彼此对胜负得失的计算与和平时期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就算“发起进攻得不偿失”这一判断在没有危机时确是事实,在危机如此紧张的当下也不一定还能成立。更何况,克里姆林宫是更加输不起的那一方:假若在这一赌上核心利益的斗争中,普京都因惧怕战争(的后果)而放弃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无异于宣布俄罗斯坐实了相对于美国的“二流国家”地位。俄罗斯这些年靠强硬的姿态与运用武力的果断所建立起的信誉将荡然无存。这对普京孜孜以求的美俄之间冷战式“大国对等”会是致命打击,他所苦力维持的俄罗斯势力圈将会加速崩解。就此说来,一向视自己为俄罗斯民族、东正教文明的救星,在乎自己历史地位的普京总统,是否会选择“安然走入那个良夜”也是大可质疑的。
那么,他能否承受实际入侵的后果呢?对此给出一个绝对的“否定”回答,同样只是在重复未经检验的假设与印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询问:西方盟国的制裁和乌克兰军事力量的抵抗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威慑(deterrence)?拜登总统自己的“红线”足够红吗?
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军队和预备役在北约帮助下已经有长足进展。为了应对最近的危机,西方盟国也开始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包括“标枪”和“毒刺”导弹。不过根据乌克兰军方自身评估,现阶段乌军只靠自身仍然难以防御俄军的全面入侵。二战后苏联的对外军事干涉既有阿富汗式难以收场的失败,也有平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干净利落的成功。考虑到俄罗斯军队在2008年入侵南奥赛梯和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表现,一场迅速的惩戒式打击在军事上并不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假若俄罗斯再熟练运用自身的拿手好戏“灰色战争”(grey-zone warfare),把军事攻势与电子战、信息战结合起来,其实际的军事损失可能会进一步降低。通过军事行动扶植亲莫斯科的新政权固然很好,但退而求其次,让乌克兰陷入内部分裂和虚弱并非不可接受:一个不属于任何人的缓冲区总好过一个坚定的西方盟友。无论如何,两个选择都不要求俄罗斯军队长期的军事占领,这就避免了阿富汗式的困局。
北约从一开始就不考虑直接派兵与俄罗斯军事对抗的可能性,直接排除了俄罗斯最为担心的后果。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对俄罗斯能源和出口市场的依赖,也限制了经济制裁的范围和深度。美国将不会对俄罗斯施加类似于给伊朗的那些惩罚——比如切断其与国际美元结算网络SWIFT的联系。拜登显然是经历了一番挣扎才说服德国共同行动,把切断北溪2号(Nordstream2)输气管道作为俄国入侵的潜在惩戒措施。这固然是很大的一个动作,可也实在说不上能对俄罗斯经济、对普京本人造成什么致命伤害。
俄国在2014年的危机中承受着低油价和西方制裁的双重打击,卢布一度跳崖式暴跌。即便如此,普京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受到显而易见的削弱。俄罗斯经济在渡过困难的时期后也逐渐稳定下来。转回头来看2022年的俄罗斯,其国内的反对派相比于2014年愈发凋零,当权者应对西方制裁更有准备。与此同时,国际油气价格亦居高不下。普京假如真的从2014年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教训”,那也是抢先一步制造既成事实,总有办法收拾残局。西方在2014年的手段没有劝阻他,若是说事情在2022年会有所改观,就需要强大的理由。而这恰恰是主张入侵不会发生的分析家目前还没给出的。
如果我们相信白宫的警告——俄罗斯的入侵会以制造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挑衅”作为借口,克里姆林宫反复强调的“对话还将继续”、“无意入侵乌克兰”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俄军确实撤回部分屯兵克里米亚的部队,但大军仍然保持了对乌克兰的包围态势。仔细观察之下,缓和迹象更多只是姿态而不是实际的信号,乌克兰和北约对此表示合理的谨慎并不意外。
本文的分析并不试图“预测”俄罗斯的入侵不可避免——权变只掌于普京总统一人之手,而他很善于让外界保持猜测。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支撑目前普遍的乐观展望的,与其是坚实的分析,不如说是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引导人们局限地观察事实、接受有缺陷的推理。乌克兰危机最终的走向即将迎来解谜时刻,保持对各种可能性足够的警惕和预备,是每一位应对这一动荡时代的你我都不可或缺的训练。
只是速記。還是Maslow 的需求層次延伸。物質和能換算物質的權力無疑極重要,但信仰,或原則或云對手眼中的偏見,也可以是國際以至各式關係更難調和的地方,即更難討價還價。而動用信仰企硬的,從來不乏。博奕時,不能不考慮對手信仰為何,對手又願為信仰付出多少。
好文,剖析战争的可能性很是有说服力。以及我也在乌克兰离心俄罗斯,俄罗斯强行要拉回的描述里看到了海峡两岸的影子😂
請問您是怎麼讀出來作者採用了「文明衝突」的模型呢?
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马克龙的态度和行动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美国和西欧在乌克兰问题上并无一致的战略目标。文章在分析中简单地把所谓的“西方”当做铁板一块的战略主体,不加批判地采用早就被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拒斥的“文明的冲突”模型,恐怕有些不妥。
只要所有人都是贏家,包括花大價錢買了十年能源的某大國
很精彩
“出席了一个活动于乌克兰统一日”这语法也太机器翻译了
好文章。有理有據。
哈哈 中间俄罗斯和乌克兰人的身份认同那一段 乌克兰人因为俄罗斯的进逼而更加反弹 何其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