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商务部宣布对中兴解禁,此举在美国受到猛烈抨击,但针对中国高科技的强硬措施接踵而来。6月15日,美国公布对价值500亿美元中国入口高科技产品征25%关税。6月18日,国务卿蓬佩奥指责中国的发展是“掠夺经济学101”(predatory economics 101),盗窃知识产权的严重性史无前例。本周,白宫将出台限制中国投资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清单。
笔者曾经论述,中美贸易战由三个派别──重商主义派、全球派、战略鹰派不同的诉求混杂而成。当中战略鹰派最看重的,是中国在高科技产业与美国的竞争,因此对他们来说,制裁中兴并非杀鸡儆猴,而是切切实实的事关国家安全之举。在战略鹰派的压力下,特朗普又不得不宣布对中国500亿高科技产品开征关税。虽然中美贸易战的最终结果难以预料,是否真会征税实属未知之数,但中美科技战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美国战略鹰派相关诉求以“301调查”为出发点。301调查有关“知识产权”,但战略鹰派最关心的,已经不是以前的核心问题(如商标、外观设计、影音印刷品版权),而是以“中国制造2025”为最大目标的中美科技竞争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如果在5至10年内不能阻止中国,那么中国高科技超越美国之势就不可逆转了。
美国的担心并非毫无依据。二战后,美国的高科技研究与产业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美苏对抗期间,苏联也不过在非民用项目上与美国接近,民用产业则不是对手。但近年来,中国在高科技产业的“高端产业”上努力追赶,已经有渐渐赶上的势头。中国近年来喊出“弯道超车”的口号,又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十个重点发展的领域,全面形成“自主”的“产业链”与“产业生态”,意图完全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