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何方:蔡英文致电特朗普,北京如何思考?

北京论者对军事冲突的凝重忧思,和此刻台湾不分朝野的额手称庆,形成一幅令我骇然的对比

特朗普和蔡英文之间,打破中美关系37年默契的一通电话,让中国成为特朗普当选以来,第一个被瞄准挤兑的对象。

在台湾多数舆论惊而带喜的12月3日周六上午,北京的空气却一直紧绷而静默。在官方回应出炉前,没有什么境内媒体,擅自发布这个高度敏感的消息。

就连一向在涉外报导有较大空间的人民日报子报《环球时报》,在网上刊出消息后,页面又迅速删除。在一些关注此议题的微信群里,只有来自外媒和台湾媒体的网址或报导截屏频繁流传。人们在外弛内张的气氛下耳语著,揣摩中国外交部的可能反应。

北京回应的自制

时至12月3日近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才在一场活动的间隙,应记者提问,做出“这是台湾方面搞的一个小动作”,“根本不可能改变国际社会已经形成的一个中国格局”,“也不会改变美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的口头回应。

但这段只敲打台湾、未点名特朗普的回应,还不是完整的北京官方立场。显然,到了星期六中午,北京层峰仍在审酌,究竟该如何、以多大的力度,回应尚未正式掌权的特朗普。

12月3日下午近6时,新华社才终于发出,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名义做出的官式回应,并称“已就此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至此,中国官方虽以“提出严正交涉”表达不满,但仍未口出恶语,也未直接给特朗普此举定性。

美国传统外交建制派人士和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特朗普此举表现出强烈的惊骇和疑虑,并预期此举将导致中方愤怒。相对而言,北京的第一波官方回应尚称克制。

特朗普在与蔡英文通话一事曝光后,又接连在推特上发文,先是嘲讽各界的期期以为不可,继而针对中国在南海布建军事设施、对美国商品课税、调低人民币汇率等事,大表不以为然。相对而言,中国在面对特朗普这个仍不可测的新对手时,似乎更步步为营,不愿轻易破坏双方刚摆出起手式时的张力。

就连直接由国务院外宣办主管、最接近官方欲传达口径的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也只在社论中强调,无须过度诠释这通电话的意义,意图使境外读者感受到:中国政府在拉长了脸,表示不以为然的同时,还带著几分“不以为意”的自信。

新总统就职前后,言行无法切割

然而,许多人都同意: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美国官方以不承认台湾政府的官方地位,以换取非官方的实质性交往空间以来,在北京、台北和华盛顿之间,交往的套路、形式和默契,可能比交往的实质内涵还要重要。

有人认为,特朗普此举是由于还没上任,还不够熟悉这些套路和形式的“红线”,不够了解其对北京观感与中美关系的影响之巨;也有人认为,他打从心理根本就不在乎这些“红线”,甚至觉得它们只是华府外交建制派,给美国总统套上的紧箍咒。

不过不管是哪种状况,在北京心中,此事都已牢牢种下了一个初始印象:对过往近40年来围绕台湾问题的中美政治默契,特朗普心中是轻慢的、不慎重的,甚至是不在乎中国观感的。

而他们清楚:特朗普正式就任后,这种不按传统套路出牌的惯性,还有极大可能延续。在12月5日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便指出:“我并没有说过要把特朗普先生现在的言行和他执政以后的政策区分开来”,“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对特朗普当选总统及其团队一些作法背后的原因作揣测”,“只对已经发生的具体事实表明态度和立场”。

可见,在北京的心目中,尚未就任的特朗普所做过的事、所提供的行为分析参数,断然不能和日后的特朗普总统脱钩。故此,北京很可能将比原本更提前调动筹码,缩短自5月20日以来对蔡英文政府的“冷观察期”,进一步收紧两岸关系可能转圜的余地,并坚决守死台湾在其他国际空间外交突围的防线。

甚至,目前正在蕴酿中的“中梵谅解”,或北京与巴拿马、巴拉圭等指标性台湾邦交国的接触,亦有可能因此判断而加速推进,作为对台湾方面的施压和反制。

两岸转圜空间走向紧缩?

其中第一个可观察的指标是:在台美通话前,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在桂林释出的弹性信息,是否还会在短期内被其他渠道重申。

11月30日,周志怀在主持一场两岸学界的对话会时表态,大陆并不反对在“九二共识”之外,另行建立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替代性共识”,使两岸间在攸关政治基础的问题上,得以形成新的共同表述。

也就是说,只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核心元素得以体现,那么,是不是非得用“九二共识”四个字作为两岸政治共识的代名词,大陆并无特别坚持——即便,连周志怀本人也认为,当前就连建立这一个“新共识”的时机和条件,尚未成熟。

历经蔡英文与特朗普对话的冲击后,北京这一释出更大回旋余地的说法,是否在近日内仍会被公开重申,或者在更小范围的二轨智库对话中被重提,是最值得观察的指标。其体现了北京对特朗普与蔡英文三方未来关系的想像,以及对台美两方恐日益靠近的事态,所做出的恶性评估。

放眼今后一段时期,在“两岸同属一中”这道政治密语没有被台北复诵前,北京势将以更大的力道,防堵台湾在各类政府性、半政府性,甚至非政府性国际组织,以及国际多边框架中的存在。其压制程度,很可能会超过从5月20日到“特蔡通话”发生之前这段“冷观察期”,直接升高到李登辉执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期的水平。

如果届时北京在各国际组织中发挥力道,美国会像奥巴马主政期间,对台湾口惠不实地“深表同情”,还是能真枪实弹地调动更多筹码,对北京的封堵意念予以反制?这有待台北的政策界人士,持续向新的美国执政当局摸底。

台湾这张牌,会用得多重?

从北京的氛围来看,这通电话,已使特朗普当选近月以来的“乐观派”偃旗息鼓。

特朗普有商人背景、被众多美国精英和媒体塑造为一个“毫无原则的跳梁玩家”,甚至还有人曾用他“让盟国多付点安全成本、美国不当免费午餐提供者”的政见,来揣测特朗普是否具有某种收缩主义的倾向。

但从特朗普当选以来的简短表态,以及其人事团队的组成面貌观察,北京已经越来越明确感受到:新一届的美国政府至少在执政初期,不大可能仅仅为了缩减支出成本,就贸然从东亚抽身,减少在区域内的军事部署。

甚至,在离北京决策层略有距离、也一向不乏对台湾怀有同情理解的中国自由派圈层里,也不免激起了某种疑虑与悲观——他们担心特朗普以台湾问题为支点向中国政府出手,而非其他如汇率、贸易关税等问题;此举,咸认将撼动中美关系基盘。

如果特朗普这次对台湾的“运用”,不只是盲从强硬鹰派幕僚的随性之举,也不光是对军火商集团选举助力的口头回报,而是带有战略转向意义,将带出一波攻势的开场鸣镝——那么,台湾这张牌接下来还会被特朗普用得多重?台美关系的靠近还会走得多远?

共和党甫将里根时期传下的“对台六项保证”写入政纲;随特朗普当政,内部权力平衡又重新洗牌。一旦共和党主流与非主流大幅易位,接下来在特朗普执政团队周边,又会聚起多大一股“扬弃一中政策”的声浪?甚至是否会浮现,鼓吹悍然承认台湾国家地位的“对华政策修正主义”势力?

短短几天内,这些考量和潜在的局势推演,已成为北京关心涉外涉台舆论圈内热议的焦点。而无可避免地,人们也开始讨论:如果特朗普将“台湾牌”越打越勤、朝中国底线越逼越紧,究竟到哪个点上北京必须武力反制,对台动武又要动用到什么程度?

短多长空的电话

不过,不论身处北京舆论圈光谱何处,多数论者大抵都认同:如果特朗普政权未来对台湾的力挺,上升到在法理上承认其国家地位、或公开扬弃系守近40年的“一个中国”政策,届时台湾不随棍而上、喜闻乐纳的可能性几近于无。然而,那也恰恰正是北京方面不得不摊牌,图穷匕现的凶险时刻。

北京论者间对潜在军事冲突的凝重忧思,和此刻台湾不分朝野的额手称庆,恰恰形成一幅令我骇然的对比。

在台北,不分蓝绿的政媒精英承平日久,对台海军事冲突的可能评估,长期维持在低档。不然,就是直接照搬1996年的台海军力对比和中国经济形势,假定台海一旦有事,中国将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成果,加上外资将结伙撤出制裁,对中国是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在北京,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流行想像版本,是俄罗斯的先例——俄罗斯先后在2008年和2014年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发动两次战争,却未对俄国民生伤筋动骨;西方经济制裁似乎效度有限,北约更是未敢发一兵一卒。

对美国来说,台湾固有可能成为,在太平洋西陲标示美国势力范围前线的浮标;但另一方面,台湾问题也已经是,且将长期属于北京一再宣示、攸关政权可持续性的核心利益。

事到如今,不论台湾人民愿意或不愿意,也不论当初台美高层通话的撮合者是否想像到,台湾已经成为新时期中美交锋第一回合的擂台,被拱上了两大板块摩擦错动的火线。对台湾来说,这可能是一通短多长空的电话。

而这个短,或许会很短;这个长,恐怕将很长。

(何方,媒体人,现居北京)

读者评论 5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廢文一篇,
    跟我小時候寫作文一樣,只是結論不一樣,
    我小時候寫作文不管是寫抒情文還是論說文,不管題目是我的志願或是郊遊感想,作文最後一段一定要寫到殺朱拔毛.作文的分數才會及格.
    隨著日子的成長,有改變的是小學寫殺朱拔毛,到了國中就是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再來到了高中只剩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了,直到上大學的國文課,老師威脅說再寫這種廢文就不准我寫作文只能寫造句,情況才停止。
    我小時候的作文結論是殺朱拔毛,這位的結論是台獨必敗,統一必勝,雖然文字不一定是這樣子寫,意思到了就是了啦.

  2. “北京當局應該思考,他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在反對兩個中國還是反對台獨”
    真是笑伤,中国政府一直在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你在这里提出“两个中国”就是台独的一种形式。
    “應立刻和中華民國建交”
    “建交”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很可惜的是两岸间不存在这种可能。

  3. 确实是小动作 因为斗争起家的中共不会不明白 一切的一切 归根到底还是看实力 台独对中共执政的威胁是根本性的 现今的现实是 中国在台湾海峡 相对实力在美帝之上 而美帝会否为台湾这样一颗原离本土的棋子出兵 可能性是不大的

  4. 北京當局應該思考,他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在反對兩個中國還是反對台獨,
    對台灣人而言,中華民國政府釋出了無限善意,而北京當局卻全力壓迫,台灣和中國只會愈走愈遠,
    如今已沒有人會承認或認同中華民國為正統中國,一個中國政策極其荒謬,
    又或者中共將走上以往的敵我道路,樹立一個以台獨為名的敵人只是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
    望北京當局明白,若真的是為政權的穩定考量、為兩岸的統一考量,
    應立刻和中華民國建交,改善兩岸關係,統一近在眼前,
    否則視人民為敵寇,恐怕是中國與中共之悲劇。

  5. 台湾意欲在外交层面试探大陆的底线,这是十分危险的举动,一旦触及大陆底线,台海和平将不复存在。在台湾经济下滑态势之下,蔡英文多次试险,她也是担不起这责任的,很有可能会导致蔡英文的下台,到时候民进党断然溃败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