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赖奕谕:“亚洲特朗普”胜出,菲律宾人盼什么?

后独裁时代的社会问题汇成菲律宾民意的回声细语,承诺带来变革的强人,成为了大选赢家。
2016年5月9日,菲律宾总统参选人杜特地(Duterte)在投票后的记者会中被传媒包围。

截至目前为止,菲律宾大选仍未开完所有选票。按规定,该国国会应于选举结束后一个月内正式公布选举结果。然而,在非官方统计票数上遥遥领先其他候选人的Davao市市长杜特地(Rodrigo Duterte,杜特蒂),已自行宣布当选为新任总统。消息释出以后,不少外媒纷纷以“菲律宾版杜林普”(亚洲川普)、“狂人杜特地”、“民粹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等字眼,来形容这一结果。然而,菲律宾国内的反应,显然与外媒态度大相迳庭。

我始终印象深刻的,是选前两天杜特地在马尼拉黎刹公园(Rizal Park)举办的造势晚会。当晚不仅涌入了55万名支持者,线上直播观看人数更超过百万人,远远超出其他候选人的动员人数。透过画面,每个参与的群众都正高喊着“DU30”(注一)和“Change is Coming”等口号,仿佛过了这天,菲律宾就会完全脱胎换骨一般。

外媒与菲律宾国内态度的落差,到底代表了什么?对大多数选择投票给杜特地的菲律宾选民来说,选出这样的总统,又将带给他们什么样的可能性?

穷人的心声只有穷人才能同理。(The cry of the poor is heard only by the poor.)

Calma, Hector《桥下的回声细语》导演

在2015年出品的菲律宾纪录片《桥下的回声细语》(Murmurs from the Somber Depths of Sta. Mesa)中,几位受访的人力车司机,说到对菲律宾近年来经济快速成长的看法:即便政府宣称这个国家越来越往好的方向走了,即便他们就住在菲国总统府后方不远,却无法在日常中感受到进步。他们每天只能在等待顾客的漫长无聊中生存(surviving),而非真正生活着(living)。

我从媒体公布的选举数据,检视纪录片中这个选区的选情:杜特地在该选区拿下将近44%的选票。这些片中主角,或许与许多我观察到的菲律宾人一样:纵使杜特地被赋予独裁者的形象,其言论也时常为人诟病,他仍有别于其他几位出身于马尼拉政治世家的菁英候选人,是地方背景长大的未来总统人选;人们期待他能够因此更加同理穷人的处境。

改变的力量:杜特地的胜选叙事

杜特地在选举过程一直不乏国内外的反对声音。因此当他几乎笃定当选总统之后,许多知识份子与评论家,开始将矛头指向投票给他的选民。他们认为,今天的局势多半是由这些低学历、愚蠢与疯狂的支持者所造成的。但倘若是以这样的观点理解杜特地的胜选,不仅无助于解释任何事情,也无法真正认识菲律宾当前的社会情况与氛围。

过去六年在总统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阿奎诺)的领导之下,菲国的经济平均成长率高达6.2%,是亚洲经济成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这些成果却并未真正改善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水平。菲国至今仍有高达三分之一人口,每日生活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贫穷线。多数资源与金钱仍然进到少数家族的口袋。

2016年4月5日,菲律宾基达帕万市,农夫参与诉求政府发放白米物资示威后被捸捕扣留。
菲律宾近年的经济成长,并未显著改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图为2016年4月5日,菲律宾基达帕万市,农夫参与诉求政府发放白米物资示威后被捸捕扣留。

教育是菲国人民心中得以出人头地的机会之一。但年年调涨的大学学费,却让越来越多家庭支付不起。学生因考试成绩欠佳,无法获得奖学金而自杀的案例,正逐年增加。

近年来,菲国政府推行学制改革(K-12 program):自小学三年级开始采全英语教学,降低菲律宾语授课时数。中学由四年改六年制,多增加的两年加强职业训练。减少菲律宾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授课时数。整套学制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劳力输出海外”的政策导向──让菲国人民不必等到大学毕业才有能力赴海外工作。但显然,出国赚钱的高门槛,却依旧是中、下阶层人民无法跨越的一堵墙。

相较于其他总统候选人,杜特地代表的叙事模式,对一般人民以及当前菲律宾的社会氛围来说相当具吸引力。由执政党推出的罗哈斯(Mar Roxas)是阿基诺理想的接班人。他是前总统罗哈斯的孙子。这样的政治世家背景,再加上人民对目前政府的失望,让他始终表现平平。曾经有段时间气势看涨的参议员柏吾(Grace Poe),一方面受到国籍事件的冲击影响而元气大伤。另一方面,大多数人民对她的印象来自其养父——菲国武打巨星老柏吾(Fernando Poe Jr.,在2004年因竞选总统失利抑郁而终),她的个人特质反而因此少被着墨。现任副总统毕乃(Jejomar Binay)曾任菲国首善之区,马尼拉都会区马卡蒂市(Makati)市长21年。虽然他誓言要将全菲律宾都打造成为马卡蒂市,却在宣布参选总统之后不断爆出贪污弊案,更被认为与总统阿基诺有心结而相互斗争。至于参议员桑蒂雅各(Miram Santiago)虽然在社群媒体拥有庞大粉丝群,却因为罹患癌症,而老早被选民排除在选项之外。

前文提到,选民对杜特地的印象,就是他较其他候选人更同理一般人民的困境,能够替菲国社会目前停滞不前的状态找到出路。这些因素,让他在宣布参选总统之后,人气快速攀升,蔓延至全国各地。

为什么人民会对他有这样的期待?

回顾杜特地的政治生涯与地域背景,他一路担任Davao市市长、议长,经营该市长达二十多年,期间从未输过任何一场选战,更让Davao市争取到“菲律宾最安全城市”的封号。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Mindanao,民答那峨)是个族群关系、政治秩序与治安相当恶劣的地方。杜特地可以把Davao这个棉兰老岛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给治理得有条有理──即便是以高压统治的手段达到成果,也足以让不少厌倦现状的人民感到改变的可能性。

长年以马尼拉为政经发展重心的菲律宾,从未出过来自棉兰老岛的总统。杜特地并非出生在南部,却已经于Davao市深耕多年。在历史上,棉兰老岛的总统候选人,其票源多半仍局限在棉兰老岛。杜特地却打破地域的限制,甚至在马尼拉都会区也囊括了大部分选票。他的当选对南部地区来说,有着实质与象征的双重意义。

就实质意义来说,杜特地当选后,有可能改善菲律宾各区域长期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比如他在选战中提出的“联邦制”修宪方案,便是为了使权力不要再过度集中于马尼拉;而象征意义,则涉及到南部地区被贴上的刻板印象标签。不少南部人希望杜特地的胜选,会扭转大家的想法──南部并非动乱不安的蛮夷之地,南部居民更希望能获得平等的对待。而对于棉兰老岛以外的人来说,杜特地引领他们,从马尼拉以外的边缘地区赢回中心,改变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本次菲律宾大选仍为政治世家所把持,五位候选人之中便有罗哈斯、毕乃与柏吾三位候选人受政坛豪门“许寰哥家族”(Cojuangco family)的支持。而从杜特地的胜选叙事切入,我们能看到人民对于贪污、治理失效以及既有家族政治结构的厌倦与不耐。这也是为何今年四月初在哥打巴托省(Cotabato)Kidapawan市爆发的大规模农民抗争事件(造成2名农民中弹身亡、10人受到枪伤、70余人遭违法逮捕以及359人受轻重伤),冲击了执政党与其他候选人的支持率。杜特地则反被认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人,而气势看涨。

无论他是个怎样的人,对多数菲律宾人民来说,杜特地都令他们看见改变的可能性。

人民力量革命30周年:缅怀黄金时代?

即便菲律宾的总统与副总统分开选举,候选人还是能够为了争取最大效益,而以搭档形式出来参选。不过,本次菲律宾副总统的选举焦点不是杜特地的搭档,而是争议性十足的副总统候选人小马可仕(Ferdinand ‘Bongbong’ Marcos Jr.)。

在写作本文的此刻,因为电子计票系统的争端,票数始终咬得很紧的小马可仕与执政党推出的罗贝多(Leni Robredo)还未分出胜负。在目前罗贝多票数小幅领先的情况下,选举结果的判定,将可能直接进入司法程序。尽管如此,小马可仕在选举过程中的网路讨论度,远远高出其他候选人——这全拜他老爸,前独裁总统马可仕所赐。

今年适逢菲律宾人民力量革命(EDSA revolution)30周年,阿基诺总统早在2月的纪念活动上便不断警告人民:别再让前独裁者的儿子有当选机会,否则可能会招致当年马可仕前总统实施戒严的惨况。然而,关于戒严时期的菲律宾社会,菲律宾人有着相当歧异的评价。

社群媒体与网路上的讨论,多半认为戒严时期造成菲律宾经济快速衰退、人权问题严重;反之也有人指出,前总统马可仕在戒严时期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合作,推动许多大型建设与开发计划,实际上是让菲律宾奠下良好的基础。

且不论马可仕和戒严时期的历史定位与评价。许多人在解释小马可仕本次得以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认为是年轻人从未经历过戒严时期,才对强人政治有着美好且浪漫的想像。早在选前,即有不少人反对小马可仕,认为年轻人必须觉醒并重新认识历史

小马可仕在选战中的搭档,是为戒严时期受害者辩护而名声大噪的桑蒂雅各。这个组合颇具争议──一位人权律师,却选择了实施戒严法的前总统之子当搭档。桑蒂雅各本人曾出面解释:选择小马可仕并不是因为其父亲的缘故,而是她在学校教授法律期间,曾经教过小马可仕,认为他有足够的专业素养为菲律宾人民谋福祉。至于小马可仕在面对这个争议时,坚持不替父亲认错,甚至认为他的父亲是菲律宾历任最好的总统。他主张,若不是其父在执政期间奠下的基础,今日他也不会这么受到人民欢迎。

显然,1986年革命之后主宰中央的政治势力,没能让菲律宾的种种问题得到解决。有舆论更认为,若是这组搭档双双当选,身染癌症的桑蒂雅各倘若在任期内过世,继任为总统的小马可仕将可能把菲律宾带往独裁国家的老路。然而,他们两位的支持者的立场,比独裁/民主的对立要来得更微妙。

从副总统的选情来看,一个是独裁者的儿子,另一位是黄色革命(人民力量革命)(注二)的继任者,我们的选举从86年以来一直都是重复的模式。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只要不支持独裁者那方就是对的了?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虽然我也曾经喜欢过小马可仕(BBM),我现在也不会堕落到认为他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我们该想想,黄色革命以后这些政治人物做了些什么伟大的工作吗?选情如此的发展并不是选民愚笨,而是错误的历史造就了这样的结果。

菲律宾大学碧瑶分校学生、学运成员Dave

部分年轻人或许因为对历史陌生而选择小马可仕,但从上述的引文,我们可以看到选民的选择原因可能远比想像中复杂。从选前菲律宾几家媒体与民调中心做的调查来看,小马可仕的主要支持选民,年龄层落在30到50岁之间,往往是社会经济阶层较高的人。海外移民、移工的不在籍投票,甚至一面倒地多半投给小马可仕。

这样的倾向令人讶异:菲律宾选民心里所想的,和台面上的舆论有些差距。选民投票给小马可仕,可能导因于他们不满1986年革命以后,掌握政权的主要政治势力。从阿基诺夫人接任总统,一直到她的儿子现任总统阿基诺执政以来,菲律宾社会问题依旧。我问了几位菲律宾友人,不少意见都认为,本次选举中,与小马可仕匹敌的罗贝多是执政党推出的人选,选择她等于接受了阿基诺政府这几年来的施政成绩。小马可仕现象不只是在缅怀过去的黄金时代,更代表人民对现在执政者的失望与不信任。

2016年5月5日,菲律宾大选中,副总统参选人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最后一场造势大会中展示胜利手势。
2016年5月5日,菲律宾大选中,副总统参选人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最后一场造势大会中展示胜利手势。

民间的回声细语

有别于多数外媒对菲律宾选情的评论,我尝试用更贴近人民声音的角度,呈现菲律宾社会面临的处境与挣扎。《桥下的回声细语》有一幕,是几个孩子在距离河面甚高的铁桥上跳水、嬉戏,危险的场面令人为他们捏了把冷汗。虽然想来让人有些心惊胆颤,却也像是在告诉我们菲律宾人民的心之所向。对菲律宾人来说,这一切不只是政治立场的选择那么简单而已。对比于他们一成不变的生活,杜特地即便看起来危险,却是这个时刻可能引领他们向前迈进的人选──或许徒劳无功,也许更加危险,但或许真有改变的可能。而倘若什么都不做、不给自己一个奋力一搏的机会,那就只能够一直无聊的等待下去。

六年前,阿基诺总统上台时,菲律宾人民也都满怀激情与希望。当时的阿基诺形象清新,以反贪污为号召。其母亲阿基诺夫人又于选前一年刚逝世,他在选民里的声望如日中天,人们无不希冀他能够带领菲律宾,回到人民力量革命时的荣景。

六年过去了,虽然菲国的政治世家仍掌握资源与人脉,继续推出候选人,人民却在有限制的条件下选出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人选。我们如果太快用“菲式民主”、“家族政治”等字眼去理解菲律宾的选举,是没有办法看到这些来自民间的回声细语的。

“就试试看吧!未来会怎么样也实在没有人知道。”谈到这次的选举结果,我的菲律宾友人这么告诉我。

不论是哪个国家的选举,谁不是对候选人寄予厚望,希望他们为国家开创新的契机?虽然菲律宾近年来的经济成长令不少人刮目相看,似乎早已逐渐走出积弱不振的困境,但显然,从民间社会的角度来看,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仍有许多的挑战。如此,借由这次选举理解菲律宾社会的处境与氛围,会更为重要。

(注一)DU30这个口号的由来,是因为菲律宾总统就职日期为大选后的6月30日。同时DU30也正好与杜特地的名字有谐音效果。

(注二)人民力量革命之所以又称“黄色革命”,是因为革命期间抗议群众皆配戴黄丝带上街。用黄丝带的目的,是为了悼念1983年被刺杀的反对势力领袖参议员阿基诺(Benigno Aquino),阿基诺的夫人在革命之后则继任为菲律宾新总统。

(赖奕谕,台湾大学人类所学生,长期关心菲律宾族群文化相关议题,目前专注研究该国原住民族抗争运动。)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