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社交媒体
台湾嘻哈圈的“牛肉”事件:一场流量与厌女争议下的混战|Whatsnew
台湾饶舌论战从流量转移到“厌女”,饶舌歌手杨舒雅以〈Rule男 Freestyle〉强力回击,对抗嘻哈文化中的厌女与父权文化
评论|
特朗普重掌白宫,属于进步派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端对谈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他们觉得可以不再去关注政治,或者通过不投票来抗议。人们希望超越这种仅仅投票选一个总统的结构。
TikTok难民的小红书之旅:在美国你无关紧要,在中国你是超级巨星
“我好像觉醒了,从《黑客帝国》中醒来,从宣传机器中醒来。所有对中国的先入为主的看法,都被抛到一边。我之前为什么要害怕中国?”
网络观察:欧美新纳粹和ISIS混入小红书:他们如何突破中国审查?|Whatsnew
在友好的交流氛围之外,中美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也出现了开始接触、互动的势头。
评论|
回望中国2024,我们是否正在经历“历史的垃圾时间”?|端对谈
忘记了疫情三年的历史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好像没有历史的时间,或者没有时间的历史。
网络观察:“印第安人”是贬义称呼吗?美洲原住民在小红书|Whatsnew
美国各地的原住民在小红书找到彼此,中国网友则单方面向美国原住民认亲,认为彼此“原是一家”。
B站、推特与跨性别医疗:中國青少年药娘的生存之旅
药、社区、生存的方式与方法——源源不断的信息化作一股安全感,由手机屏幕发起,逐渐外化,时刻跟随她们。
十年前的“社会摇”突然风靡中国高校,网红经济让文凭变得无用了吗?|Whatsnew
一度被官方定性为低俗视频的社会摇再度于中国互联网兴起,折射出青年文化和心态的悄然变化。
美国“TikTok难民”为何涌入小红书?中美网民相遇聊什么?聊不聊政治?|Whatsnew
“洋抖难民”可以适应中国互联网规则吗?中国网友如何“维护社区生态“?
中国产能过剩大环境下极越汽车崩盘,员工集体维权为何成功?|Whatsnew
中国汽车市场的残酷竞赛,或要到2030年之后才能初定格局。
“看网红了解新闻资讯”,正成为全球年轻一代趋势|Whatsnew
政治人物也越来越多寻找具影响力的网红合作,以此来扩散资讯。
信息夹缝里的“贺锦丽”
可以投票的中国第一代移民占比不高,但官方针对华裔的宣传材料很难触及他们。 人们更常用微信、抖音和中文推特。
1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