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劳工
印尼工伤事故13死,涉镍钢巨头青山“一带一路”工厂|Whatsnew
时值印尼大选在即,事故或引发对印尼发展和中国投资的更多讨论。
评论|
由“临时工”提供服务的社会:中国劳动就业的不稳定化及其后果
极致的不稳定性让经济发展陷入某种成瘾状态,企业变得更想“轻装前行”,而劳工则背负更多压力、恐惧和不安全感。
全球“去中国化”:在华外企降级、裁员,“卷”起来了
不是中国不需要这些公司,所以采取去“全球化”的策略,而是全球在“去中国化”。
右翼民粹能量暗涌,台湾反印度移工浪潮中的张力与微光
“关于移工,我们还要学的事情还很多。”
异乡人:在伦敦一间无家者中心工作,我看尽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失灵
当没有人问起、想起、说起我们的名字,我们还算有名字吗?
评论|
香港码头工人大罢工十周年:罢工与社运的相辅相成,在香港还能重现么?
这样大规模的罢工有可能再发生吗?码头罢工对于今天的劳工有什么意义?
北捷潜水夫症工伤者终获赔偿,仍持续面对生活难题|Whatsnew
周期性疼痛、高昂的治疗费用以及健保的不确定性,仍然是他们须持续面临的问题。
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胜利,但亦有重要诉求未能实现|Whatsnew
投票期间工人们仍然争论不断。新合同在工人中的投票通过率也并不算高。
“你最近好吗?”——公立医院精神科医生的五分钟门诊,以及背后的那些事
我每天看很多个“五分钟门诊”,介入他人的精神和肉身、疾病和人生,背后是病理、人、关系、系统、药物和价值的张力。
专访同志平权案主李亦豪:丧夫后,我要捍卫“我们是家人”的事实
他每天带着102页的法庭判词到处走,那对他和过世的丈夫来说是一个拥抱与肯定。
织一张接住所有人的社会安全网,谁来接住消磨殆尽的台湾社工?
“社工往往只做一个短期服务,时常看不到改变发生。尽管社工的工作很有意义,却很难得到正向回馈。”
评论|
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的胜利:困境中的工会,如何取得历史性的成功?
汽车工人联合会此次并不止要求提高工人待遇,更是针对种种分化工人、削弱工会力量的做法进行了反制。
1
…
5
6
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