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女性与女权
评论|
女性主义的具体生活:正常人吃不饱不会踢冰箱,但母乳哺育BB就会这样
在亲职这条路上,喂哺母乳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份,它有医疗上的价值,而非道德上的价值。
“中国民间社会还没死”,他们把“铁链女”等性别议题带进联合国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us,但我们也在watching Big Brother。”
台湾政坛MeToo风暴:造浪者卷起的性骚浪潮,将把民进党带往何方?
“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这样算了,如果这样的话,人就会慢慢地死掉,会死掉。”
评论|
V太太:台大经济系学生政见歧视争议,“讲干话”与“长不大”作为一种特权
讲干话与“长不大”,其实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权,是只有拥有特定身分与资源的人才享有的自由。
评论|
对男性,是团结还是放弃:五年后,中国#Metoo新一页带来的策略难题
这种悄然发生的策略变化,是一个顽固的性别权力结构下的女权运动所要遭遇的必然。
善意或是压力?当“五成”纯母乳哺育率成为台湾政策的KPI
台湾纯母乳哺育的高数据,背后反映的不是真正的“支持”,而是对母亲的“压力”。
三家台湾性別书店的故事:当书架上出现了反同字条
女书店,自己的房间,瑯嬛书屋⋯⋯从北台湾到中台湾,性别议题不一定是街头运动,也可以是书香日常。
评论|
参与式审查:网络举报、酷儿粉丝与中国耽美文化商业化的特殊结合
所谓“参与式审查”,是指网络上的个人或群体,在国家政策和数字平台设计的推动下,积极地参与分散性审查的行为。
评论|
【女性主义的具体生活】刘芷妤:不只是子宫,也不只是女性主义者
在每次被视为一个子宫,被化约成一双乳房、一束长发,甚至是某个星座或某某主义者时,对我而言,那都不是我,都不够是我。
评论|
反思“戴锦华热”:中国特色限定版女权主义
“戴锦华”沦为自己曾激烈反对和批评的对象,这是一个屠龙少年终成龙的故事。
评论|
塔尔(TÁR)对谈:权力没有性别?艺术可以独立于艺术家吗?
虚构真空权力场,还是呈现了真实的权力问题?
过去一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性别谋杀”
在中国大陆,亲密关系谋杀常被“情感纠纷”“家庭纠纷”等词掩盖杀戮的残酷性,将具有公共特征的暴力行为私人化。
1
…
12
13
14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