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风物
深度解析影视、文艺、生活现象,让文化流动打破地域与领域的阻隔。
《岛屿协奏曲》专访:小岛可以避世吗?三個香港女生在台灣
浪荡漫步 闯新天地 看各样神秘 期待碰上更多 浪漫突破 跳进更多禁地 Serrini 《可爱的东西》,《岛屿协...
诺奖得主孟若之女童年遭继父性侵,如何引发文坛辩论?|端闻 Podcast
多年前就遭起诉的性侵案件,为何至今才进入公众视野。
评论|
开心麻花《抓娃娃》,如何制造了票房、混乱与虚无
现实议题与爽文期待的对撞,批判喜剧与空洞内核的极致拉扯,《抓娃娃》走向了舆论的“失控”。
巴黎奥运的平行世界:飞涨的物价﹑被驱逐的人﹑与未竟的发财梦
同为跨越近9,000公里来到法国的“异乡人”,奥运对他们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巴黎奥运:塞纳河里的风波|端闻 Podcast
巴黎人对于重回塞纳河游泳仍有一种情结。
评论|
21世纪难民“交换”:英国“卢旺达计划”,“低端人口”与死魂灵生意
英国也不是独一个。
封锁塞纳河、驱赶露宿者,巴黎奥运还“为所有人举办”吗?|Whatsnew
巴黎奥运开始时想办得与众不同,但现实总是有诸多限制。
专访李立峯,谈香港媒体过去五年的变化|端闻 Podcast
过去五年,最大的转变是,香港社会已没有“反对声音”
香港书展2024见闻录:国际书区彻底消失,都爱北上消费,谁会留港买书?
与书展同在的,竟是食品和运动用品;而万般难处下,小出版社依然带来暖意与人流⋯⋯
艺术家怎么生活,我在艺术节寻找答案
在这个展览多到看不完、文化艺术节多到泛滥的地方,当艺术陷入被异化的他律,我们要如何获得艺术存在的可能?
面对审查,伊朗电影人在国际影展做出了转变
为何伊朗政府的百般阻扰之下,国内的电影人似乎有无法抑制的力量不断在国际影展上发出声音?
还可怎样说故事?《月明星稀》编剧陈炳钊:去创作就知道了
30多年来,他曾以剧作回应香港,又或纯粹地探索。尔今的环境使他疲倦,但他仍想继续创作;只不过一切回归聆听自己的内心。
1
…
19
20
21
…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