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犯罪
评论|
肆无忌惮的删帖时代,“谣言”才是抵达真相的途径?
真相在哪?这是一片让传播学理论失效的土地,“谣言”成了人们最后的武器。
评论|
吴志强:治酒驾用鞭刑?小心变成“阶级刑罚”!
在引进鞭笞刑后,想要看政府高官、民意代表、富少爷、有钱人被鞭的部分群众会非常失望,因为所见到被鞭笞者很有可能大部分是中低阶层的人民……
校园暴力亲历者:沉默的深渊无人幸免
“15年过去,我从没忘记过。欺负我的人,和坐在那里看的人,都已经走了。只有我留在那间教室里。”
评论|
李骏硕:奥兰多屠杀,被淡化与简化的同志身份
以“所有人的”或“文明世界的”去替代“黑人的”或“同志的”伤害,是典型自由放任主义对差异的漠视。
评论|
戴娜美:奥兰多屠杀,ISIS式恐袭为何难防?
社会想要消除这种危险已经不可能,因为它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它是生活的结果,是活生生的世界精神。
奥兰多枪击发生地Pulse,是间什么样的夜店?
这个十二年来一直保护着弱势群体的地方,在6月12日凌晨,被永久地改变了。
枪击案后看移民:到了美国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犯罪率上升、族群敌视、甚至恐怖袭击威胁,生活在美国的移民群体难道只能与这些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1
…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