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犯罪
台湾MeToo运动星火燎原,延烧政坛、艺文、影视娱乐各领域
台湾的MeToo运动仍在进行中,端传媒也将持续跟进。
评论|
乔瑟芬:台湾迟来的MeToo浪潮,民进党性骚事件何以成漩涡中心?
为什么长久以来,大家都“听说”过某些事,却无法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台湾政坛MeToo风暴:造浪者卷起的性骚浪潮,将把民进党带往何方?
“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这样算了,如果这样的话,人就会慢慢地死掉,会死掉。”
缅北诈骗园区逃离者自述:没有见过“割腰子”,但里面的人会被卖来卖去
“这种地方是更高明一些的监狱,强迫你学习一些心理操控的套路和金融知识,为的是让你当奴隶给老板赚钱。 ”
过去一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性别谋杀”
在中国大陆,亲密关系谋杀常被“情感纠纷”“家庭纠纷”等词掩盖杀戮的残酷性,将具有公共特征的暴力行为私人化。
评论|
专访学者陈效能:香港女性遭受暴力,很多时我们仍假设“家庭”很温暖
每4名香港女性中,可能有1名曾在亲密关系或家庭内遭遇暴力。
台湾国民法官新制:走进模拟法庭,感受司法审判的重量
论罪量刑的艰难,困扰著模拟法庭上的国民法官,这样的压力,更可能会在制度上路后,成为无法忽视的现象。
评论|
孙健智:社会阶级、诉讼成本与媒体效应——台湾国民法官的天平考验
司法的天平,在摆上公平正义的砝码之前,就已经先乘载了社会阶级、诉讼成本、媒体效应的重量。
美国中期选举前瞻之三:经济﹑堕胎﹑枪枝暴力--哪项重大议题能有效催票?
美国人逐渐从堕胎权转而关注经济问题,而这正是民主党的弱点。
评论|
V太太:校园文化与师生关系,如何将少女打造成性暴力受害者?
父权社会的性别规范,在男性教师和女学生之间打造了一组独特的互动模式。
Jingyao诉刘强东“庭前协议”结案,“误会”还是“分歧”的抗争仍在继续
不满于媒体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网民尝试传播她们认为更准确的措辞,并解释庭前协议的含义。这样的努力仍在继续。
评论|
V太太:性暴力作为“例外状态”——狼师与完美受害者的互为镜像
当群众将性暴力行为人妖魔化、描述成与常人毫不相干的存在时,也必然回头检查受害者的道德水准,以证成此“例外”是怎么形成的。
1
…
10
11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