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21日,台湾大学经济系学会会长选举公告公布,其中一组候选人因其提交的政见条条带著歧视,引起与论哗然。网路世代年轻人以极端言论博取眼球,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组参选学生自治组织干部的学生,之所以会踩到舆论巅峰,是因为这已是台湾在一个月内,第三起菁英学生以歧视言论作为活动宣传的事件。
相较于台中一中与台大言论月风波是针对原住民族群加分制度的攻击,这组候选人的政见是针对性别、族群、阶级、身分的“无差别扫射”。其恶意,激怒更多人,纷纷提到以美国顶尖大学的标准,这些学生应该被撤销学籍。目前该组学生已送性平会调查。
在上一篇报导,我们提到了性平三法与校园性平机制建置的脉络及其不足,彰显学生与被行为人以行动推动性别友善环境以及法制建立的勇气,这篇则聚焦在性平三法即将满20年的今天,这些已接受过完整性平教育的世代,所面对的性平环境为何,他们对于性平机制是否有足够的认知,是否能思考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防备武器,以保护自己?
端传媒透过三位分别遭受言语性骚扰、肢体性骚扰与性侵害之当事人自述,呈现这个世代学生的思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