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二十年,你的香港变了多少?小端找来讲述“香港”的二十本著作,二十种诉说——风烟往事,围城还是困兽?这个城市值得拥有的,岂止是记忆?而与其神话过去的经验,不如重回真实情境,在当年的选择题里,理解今日困境因何而来。
1
《我城》
作者:西西
素叶出版社
离开和留下,向来是香港人的重大问题,纠缠于文学艺术、更纠缠于上几代人的心。但对于《我城》里那个明朗纯净的西西似乎不成问题。香港,是经由西西和她一代的理想主义者命名为“我城”的,而他们的后后一代的年轻行动者,以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确证了这一命名。现在,我城早已不止是一本小说的名字,而是一种信念,由新的阿果和麦快乐演绎著,甚至感染了内地和台湾的年轻人。念兹在兹,如果可以这么理解,把一个过客之城接受为我城,那是对自己存在的确证。
2
《我这一代香港人》
作者:陈冠中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
陈冠中俨然已经是大中华区里对香港话题最有说服力的作家,他是香港时代变幻的亲历者,但又始终保持旁观的冷静与洒脱——这本混杂著回忆的评论集,正好说明了他为什么能如此。不同于他的同代人甚至后代人对老香港的一味怀旧,他更多反思与批判,乃至自我批判。理解那一代香港人的辉煌和狡黠,也许是理解这一代香港人的困顿和愤怒的必经之道。
3
《香港简史》
作者:John M. Carroll
中华书局
2013
在诸多打正旗号的香港历史书中,John Carroll的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可说是最广受欢迎的一本。这本书记录了从1800年代初到1997年主权移交的香港历史,尤其重视探索香港身份的独特性,以及它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作者John Carroll是在北角长大的美国人。他在香港读小学、中学,辗转居住20多年。但他说,自己在以香港为题做博士研究前,对本地历史一无所知。“殖民政府不想教历史,因为小孩会问,为什么我们是殖民地?”这一状况,在今天的香港教育中仍然没有改变。也因此,这本书的读者不止面向学界,John Carroll更希望可以面向普通读者。不同于一般学术书,本书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相对客观的立场与国际视野,一直令它广受好评。本书英文原本2007年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中译本。
4
《那似曾相识的七十年代》
作者:吕大乐
中华书局
2012
人人都怀恋的旧时光,当真美好?这一次,吕大乐把社会学者的冷眼,对准了香港的七十年代。作为亲历者,吕大乐为港人今天谈论起七十年代“想当然的印象”不以为然——比如“麦理浩善治”、“好时代”。他说:“我情愿冒著有可能犯错的风险,提出有可能被否定的看法,也不想见到太多有时是想当然的,有时是因为情感因素而产生的,或基于政治立场或主张而建构的‘定论’”,尤其是,“对七十年代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如何阅读和分析战后香港的社会转变。”对现实不满,怀旧就成了一个流行选择。然而修辞替代不了历史。香港前路何往?与其神话过去的经验,不如重回真实情境,在当年的选择题里,理解今日困境因何而来。
5
《香港80年代民主运动口述历史》
作者:马岳
今日在香港沦为政治不正确的“民主回归派”从何而来?过去三十年香港民间最重要的政治议程,从哪里源起?这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马岳的口述研究项目,通过对十个80年代民主运动参与者的详尽访问,记录香港民主运动的起源。被访者包括李植悦、冯检基、罗永生、叶建源、黄碧云、梁丽清、李柱铭、司徒华、朱耀明及夏其龙。他们有些人今天仍活跃在香港的政治舞台,继续参与历史轨迹的塑造,有些人退出,也有些人转入幕后扮演其它角色。
6
《香港:大英帝国的终章》
作者:Jan Morris
八旗文化
2017
一年,与一百五十年。一位英国传奇记者在1997到来前的一年,重访香港,记录下自己亲历的殖民帝国最后一页,并在其中,寻找她一百五十年历史的风采。“……中国政府就跟港英政府一样,对城寨的看法也是模棱两可含糊不定,他们一方面从未放弃过对城寨范围里所拥有的主权,而且不时拿这个做做文章;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要是特别对城寨小题大作的话,很可能反而等于承认英国对香港有完整的权利。这个贫民窟也就继续保持它怪异的提醒功能,宛若中国在香港的舞台,中国人以微妙的、耐心的、猫与老鼠般的方式,看著这个殖民地的进展。”Jan Morris华丽流畅的文笔,令人瞬间身临其境,重回历史中的香港。而她从英国出发的局外人关照,为我们读的诸多香港历史补上了一个视角。
7
《大江东去——司徒华回忆录》
作者:司徒华
牛津大学
2011
作为支联会和泛民的灵魂人物,华叔的回忆录注定不只属于他自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香港一代代人必须经历的转折、觉醒、妥协与倔强。当然也有大量政治历史的秘辛,读来唏嘘,为华叔也为身不由己的香港。
8
《香港三部曲》
作者:陈冠中
牛津大学
2013(增订版)
陈冠中书写的香港三部曲绝对不同施叔青等过客的香港三部曲,港式雅痞的调调掩盖著某种尴尬、某种虚无、某种香港悲歌。但陈并没有过多判断和暗示什么,他的角色拉你去共同混入历史的缝隙。港人CAN DO精神是本书的发明,来自虚构的一间金都茶餐厅,可见本书的辛辣和灵活。
9
《四代香港人》
作者:吕大乐
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
2007
以代际分野来划分本来就阶级分明的香港,难免过于一刀切,但奇妙的是这一刀又切中香港的病躯。四代之中,第二代势力最炎,第四代最灰,这一点本书出版十年了也没有改变,第三代菁英的渗透与反动,则渐渐成为香港变与不变的微妙关键。吕大乐本书当年影响甚大,可谓宏观审视香港纠结的必读书。
10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
作者:也斯
牛津大学
2012(修订版)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从欲望当中其实最能折射更隐性的议题,比如说殖民。也斯小说写到九七年,已经是老手,各种议题举重若轻。叙述不离地之余,同时又不忘艺术实验,嬉笑怒骂之余又能见沈痛,那一个时期的人心扰扰,今日看来更是心有戚戚焉。
11
《龙头凤尾》
作者:马家辉
新经典
2016
残酷的“当代史”要选择一个文本对应物时,发现最极端的类型小说才是最好的载体。香港人在香港史上的角色从来不是那么黑白分明,具体到这书,这里是江湖中人的摇摆,江湖中人很强调义,但这下子义字都可以变。书里面有讽刺、冷笑声,意图对那些传统抗战史完全正面的叙述进行一种颠覆——用的就是男性肉体的碰撞、情欲的恶魔性。
12
《地图集》
作者:董启章
没想到卡尔维诺能够完美嵌入香港野史,虚构与所谓的史实的界线本来就模糊,再加上董启章一本正经的描绘,此书可以架构另一个香港。隐藏在闲话絮叨中间的,是春秋笔法,也能隐隐看到九七的悸动和身份追溯,以传奇的名义。
13
《浮城述梦人:香港作家访谈录》
作者:廖伟棠
三联
2013
时代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时代,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文化爆发,一直没有人从文学的角度仔细分析过,而本书就由亲历爆发的当事人之口,谈论了很多时代导火索一般的秘密。谈论的前提在于作者和他们惺惺相惜,也同样怀缅那个火热的时代,以大时代的共振串连起同舟人的记忆网络。
14
《香港101——爱恨香港的101个理由》
作者:李照兴、曾凡等
皇冠
2000
当年爱恨某地的一百个理由的出版热潮中,香港也没有落后,并且多了一个理由。本书作者群均为时尚与传媒前线的潮人,一时之选,嬉笑怒骂,淋漓尽致地罗列了一个你未尝留步细看的细节里的香港。
15
《Hong Kong-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
作者:Richard Hughes
Deutsch
1968
这大概是关于香港最有名的一句Slogan: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它起源于1968年,长驻在东亚与香港的澳大利亚籍记者Richard Hughes描写香港的一本书。在书中,他坦承,这句被用来做书名的原话,出自著名作家、比利时与中国混血的韩素音。她1959年在《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挤于强敌狗咬狗骨之争斗中,只有寸土之香港竟能与之共存,原因令人困惑费解,但香港成功了,就在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
16
《黑暗之城:九龙城寨日与夜》
作者:Ian Lambot, Greg Girard
中华
2015
严格来说《City of Darkness》是一本人类学著作,只不过它考察的不是诸如太平洋岛民、最后的印第安人之类的香港人眼中的野蛮人,而是作为殖民主义成功样本的大不列颠帝国香港地的法外之民。西方理性主义者们的记录纤毫毕现地罗列了关于人如何生存于此的种种细节,不同于猎奇者的纯粹形式主义美学壁上观。《City of Darkness》里一个兢兢业业起早摸黑的工人和一个旁若无人地注射毒品的游民拥有同样篇幅,都作为八十年代前后香港平民社会的一个良好切片保留下来了。他们完备自得的生活状态,倒是不时暗示著我们去想像当时九龙城寨之外的香港。两者共存所拉伸出来的张力和矛盾,不是情结,而是香港人自身痛苦反省的一个纠结象征。
17
《世界中心的贫民窟:香港重庆大厦》
作者: Gordon Mathews
译者:Yang Yang
青森文化
2013
我们给迷恋香港特异风情的外地朋友推荐游览地标的时候,重庆大厦总是首选之一,当然因为它的混杂美学,各种香港的边缘文化、小众文化都在这里相遇,但我们的推荐无疑避免不了猎奇、避免不了标本化这一个活生生的生存聚落。正是本书提醒我们,重庆大厦是一个生长著的在地根系,它牵连出来的不只是边缘文化,其实还有香港主流价值千丝万缕的投射,以及反弹。重庆大厦固然是一个神奇地自足的小社会,类似当年九龙城寨一样的游离者,但这个社会的建立,未尝不是香港本身自愈功能的一种示例。
18
《四分之三的香港》
作者:刘克襄
远流
2014
刘克襄,一个香港以外的人来看和爱那鲜为人知的香港的践行纪。他比大多数香港人对那个非地产霸权下的香港熟悉,说到山山水水、村落和树林,他如数家珍,更难得的是这不是一本单纯的“行山”指南,作者处处不忘遭遇的人间景象、以及历史上的藕断丝连,这四分之三的香港非常立体,也饱含超越港台之隔的家园追溯,字里有根和叶。
19
《Architecture of Density》
作者:Michael Wolf(摄影)
2009
研究机构比较了全球378个主要城市的房产价格,香港曝出了惊人数字:平均楼价是收入中位数17倍。这一数字,直观地反应在城市景观上:那些密集排布、高耸入云的昂贵住宅,却有著令人叹为观止的无聊与单一面貌。“大量复制可以赚到最多的钱,所以设计就被缩减了。”在香港居住约20年的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说。2003年SARS期间,他送走妻儿,独自留在香港,开始思考这座超住宅密度的城市意味著什么。于是有了这本Architecture of Density。在令人惊恐的楼宇摄影中,他去掉了天空和地面,让整幅照片里填满了数千块窗户。“在这里,一切都是利润。”他说。
20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作者:Ackbar Abba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曾任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多年的阿巴斯(Ackbar Abbas)出版于1997年的这本专著,至今仍是国际学术界有关香港文化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作者从王家卫与许鞍华的电影、也斯的诗、香港的天际线去探究香港文化,一种后殖民的暧昧状态,一个“消失的空间”——不是“没有”,而是众人解读下的误认。更有趣的是,这本书的野心不止于写香港,也试图描述某种这一世代的全球趋势。
青鸟书店
地址:台湾台北市八德路一段 1 号玻璃屋 2 楼
电话号码:+886 2 2341 8865
营业时间:周一至日,10:00 - 21:00
端传媒会员优惠:店内饮料 9 折
水牛书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瑞安街 222 巷 2 号 1 楼
电话号码:+886 2 2707 7003
营业时间:周二至日,11:30 - 21:30
实验厨房供餐时间:中餐 11:30 - 14:30,晚餐 17:45 - 21:30
这个书单不错,有几本想入。
希望可以推出台湾系列ヾ(*>∀<*)
如果是香港本地生活了一段日子,從文學創作開始會比較貼近生活,由淺入深;如果是來自外地想了解香港的朋友,建議從紀錄歷史類別開始看,深入淺出,不然文學創作中很多讓人會心微笑、悲喜交集的內容會看不出來。
推薦書單時,應該把書的主要內容表達清楚,最好能貼上目錄。這裏對有些書的介紹,看完之後一頭霧水,還是不知道該書在講什麼。
這種應該多做啊 求推薦提升中國時政報導能力的書籍
會有台灣系列的書介紹嗎?
英文书勉强还能在bookdepository买到,华文版的就很难买到了... (Sad
如果能给出购买链接就更好了... 当然很多在在大陆这边不能买
看非虛構類應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