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二十年,你的香港變了多少?小端找來講述「香港」的二十本著作,二十種訴說——風煙往事,圍城還是困獸?這個城市值得擁有的,豈止是記憶?而與其神話過去的經驗,不如重回真實情境,在當年的選擇題裏,理解今日困境因何而來。
1
《我城》
作者:西西
素葉出版社
離開和留下,向來是香港人的重大問題,糾纏於文學藝術、更糾纏於上幾代人的心。但對於《我城》裡那個明朗純淨的西西似乎不成問題。香港,是經由西西和她一代的理想主義者命名為「我城」的,而他們的後後一代的年輕行動者,以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確證了這一命名。現在,我城早已不止是一本小說的名字,而是一種信念,由新的阿果和麥快樂演繹著,甚至感染了內地和台灣的年輕人。念茲在茲,如果可以這麼理解,把一個過客之城接受為我城,那是對自己存在的確證。
2
《我這一代香港人》
作者:陳冠中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陳冠中儼然已經是大中華區裡對香港話題最有說服力的作家,他是香港時代變幻的親歷者,但又始終保持旁觀的冷靜與灑脫——這本混雜著回憶的評論集,正好說明了他為什麼能如此。不同於他的同代人甚至後代人對老香港的一味懷舊,他更多反思與批判,乃至自我批判。理解那一代香港人的輝煌和狡黠,也許是理解這一代香港人的困頓和憤怒的必經之道。
3
《香港簡史》
作者:John M. Carroll
中華書局
2013
在諸多打正旗號的香港歷史書中,John Carroll的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可說是最廣受歡迎的一本。這本書記錄了從1800年代初到1997年主權移交的香港歷史,尤其重視探索香港身份的獨特性,以及它在世界歷史中的獨特地位。作者John Carroll是在北角長大的美國人。他在香港讀小學、中學,輾轉居住20多年。但他說,自己在以香港為題做博士研究前,對本地歷史一無所知。「殖民政府不想教歷史,因為小孩會問,為什麼我們是殖民地?」這一狀況,在今天的香港教育中仍然沒有改變。也因此,這本書的讀者不止面向學界,John Carroll更希望可以面向普通讀者。不同於一般學術書,本書引人入勝的敘事技巧,相對客觀的立場與國際視野,一直令它廣受好評。本書英文原本2007年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2013年,中華書局出版中譯本。
4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作者:呂大樂
中華書局
2012
人人都懷戀的舊時光,當真美好?這一次,呂大樂把社會學者的冷眼,對準了香港的七十年代。作為親歷者,呂大樂為港人今天談論起七十年代「想當然的印象」不以為然——比如「麥理浩善治」、「好時代」。他說:「我情願冒著有可能犯錯的風險,提出有可能被否定的看法,也不想見到太多有時是想當然的,有時是因為情感因素而產生的,或基於政治立場或主張而建構的『定論』」,尤其是,「對七十年代的理解,會影響我們如何閱讀和分析戰後香港的社會轉變。」對現實不滿,懷舊就成了一個流行選擇。然而修辭替代不了歷史。香港前路何往?與其神話過去的經驗,不如重回真實情境,在當年的選擇題裏,理解今日困境因何而來。
5
《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
作者:馬嶽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12
今日在香港淪為政治不正確的「民主回歸派」從何而來?過去三十年香港民間最重要的政治議程,從哪裏源起?這本書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馬嶽的口述研究項目,通過對十個80年代民主運動參與者的詳盡訪問,記錄香港民主運動的起源。被訪者包括李植悅、馮檢基、羅永生、葉建源、黃碧雲、梁麗清、李柱銘、司徒華、朱耀明及夏其龍。他們有些人今天仍活躍在香港的政治舞台,繼續參與歷史軌跡的塑造,有些人退出,也有些人轉入幕後扮演其它角色。
6
《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作者:Jan Morris
八旗文化
2017
一年,與一百五十年。一位英國傳奇記者在1997到來前的一年,重訪香港,記錄下自己親歷的殖民帝國最後一頁,並在其中,尋找她一百五十年歷史的風采。「……中國政府就跟港英政府一樣,對城寨的看法也是模稜兩可含糊不定,他們一方面從未放棄過對城寨範圍裡所擁有的主權,而且不時拿這個做做文章;另一方面他們又覺得要是特別對城寨小題大作的話,很可能反而等於承認英國對香港有完整的權利。這個貧民窟也就繼續保持它怪異的提醒功能,宛若中國在香港的舞台,中國人以微妙的、耐心的、貓與老鼠般的方式,看著這個殖民地的進展。」Jan Morris華麗流暢的文筆,令人瞬間身臨其境,重回歷史中的香港。而她從英國出發的局外人關照,為我們讀的諸多香港歷史補上了一個視角。
7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作者:司徒華
牛津大學
2011
作為支聯會和泛民的靈魂人物,華叔的回憶錄注定不只屬於他自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香港一代代人必須經歷的轉折、覺醒、妥協與倔強。當然也有大量政治歷史的秘辛,讀來唏噓,為華叔也為身不由己的香港。
8
《香港三部曲》
作者:陳冠中
牛津大學
2013(增訂版)
陳冠中書寫的香港三部曲絕對不同施叔青等過客的香港三部曲,港式雅痞的調調掩蓋著某種尷尬、某種虛無、某種香港悲歌。但陳並沒有過多判斷和暗示什麼,他的角色拉你去共同混入歷史的縫隙。港人CAN DO精神是本書的發明,來自虛構的一間金都茶餐廳,可見本書的辛辣和靈活。
9
《四代香港人》
作者:呂大樂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2007
以代際分野來劃分本來就階級分明的香港,難免過於一刀切,但奇妙的是這一刀又切中香港的病軀。四代之中,第二代勢力最炎,第四代最灰,這一點本書出版十年了也沒有改變,第三代菁英的滲透與反動,則漸漸成為香港變與不變的微妙關鍵。呂大樂本書當年影響甚大,可謂宏觀審視香港糾結的必讀書。
10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作者:也斯
牛津大學
2012(修訂版)
飲食男女,人之大慾,從慾望當中其實最能折射更隱性的議題,比如說殖民。也斯小說寫到九七年,已經是老手,各種議題舉重若輕。敘述不離地之餘,同時又不忘藝術實驗,嬉笑怒罵之餘又能見沈痛,那一個時期的人心擾擾,今日看來更是心有戚戚焉。
11
《龍頭鳳尾》
作者:馬家輝
新經典
2016
殘酷的“當代史”要選擇一個文本對應物時,發現最極端的類型小說才是最好的載體。香港人在香港史上的角色從來不是那麼黑白分明,具體到這書,這裡是江湖中人的搖擺,江湖中人很強調義,但這下子義字都可以變。書裡面有諷刺、冷笑聲,意圖對那些傳統抗戰史完全正面的敘述進行一種顛覆——用的就是男性肉體的碰撞、情欲的惡魔性。
12
《地圖集》
作者:董啟章
沒想到卡爾維諾能夠完美嵌入香港野史,虛構與所謂的史實的界線本來就模糊,再加上董啟章一本正經的描繪,此書可以架構另一個香港。隱藏在閒話絮叨中間的,是春秋筆法,也能隱隱看到九七的悸動和身份追溯,以傳奇的名義。
13
《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
作者:廖偉棠
三聯
2013
時代離不開人,人也離不開時代,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文化爆發,一直沒有人從文學的角度仔細分析過,而本書就由親歷爆發的當事人之口,談論了很多時代導火索一般的秘密。談論的前提在於作者和他們惺惺相惜,也同樣懷緬那個火熱的時代,以大時代的共振串連起同舟人的記憶網絡。
14
《香港101——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
作者:李照興、曾凡等
皇冠
2000
當年愛恨某地的一百個理由的出版熱潮中,香港也沒有落後,並且多了一個理由。本書作者群均為時尚與傳媒前線的潮人,一時之選,嬉笑怒罵,淋漓盡致地羅列了一個你未嘗留步細看的細節裡的香港。
15
《Hong Kong-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
作者:Richard Hughes
Deutsch
1968
這大概是關於香港最有名的一句Slogan: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它起源於1968年,長駐在東亞與香港的澳洲籍記者Richard Hughes描寫香港的一本書。在書中,他坦承,這句被用來做書名的原話,出自著名作家、比利時與中國混血的韓素音。她1959年在《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擠於強敵狗咬狗骨之爭鬥中,只有寸土之香港竟能與之共存,原因令人困惑費解,但香港成功了,就在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
16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日與夜》
作者:Ian Lambot, Greg Girard
中華
2015
嚴格來說《City of Darkness》是一本人類學著作,只不過它考察的不是諸如太平洋島民、最後的印第安人之類的香港人眼中的野蠻人,而是作為殖民主義成功樣本的大不列顛帝國香港地的法外之民。西方理性主義者們的記錄纖毫畢現地羅列了關於人如何生存於此的種種細節,不同於獵奇者的純粹形式主義美學壁上觀。《City of Darkness》裡一個兢兢業業起早摸黑的工人和一個旁若無人地注射毒品的游民擁有同樣篇幅,都作為八十年代前後香港平民社會的一個良好切片保留下來了。他們完備自得的生活狀態,倒是不時暗示著我們去想像當時九龍城寨之外的香港。兩者共存所拉伸出來的張力和矛盾,不是情結,而是香港人自身痛苦反省的一個糾結象徵。
17
《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
作者: Gordon Mathews
譯者:Yang Yang
青森文化
2013
我們給迷戀香港特異風情的外地朋友推薦遊覽地標的時候,重慶大廈總是首選之一,當然因為它的混雜美學,各種香港的邊緣文化、小眾文化都在這裡相遇,但我們的推薦無疑避免不了獵奇、避免不了標本化這一個活生生的生存聚落。正是本書提醒我們,重慶大廈是一個生長著的在地根系,它牽連出來的不只是邊緣文化,其實還有香港主流價值千絲萬縷的投射,以及反彈。重慶大廈固然是一個神奇地自足的小社會,類似當年九龍城寨一樣的游離者,但這個社會的建立,未嘗不是香港本身自癒功能的一種示例。
18
《四分之三的香港》
作者:劉克襄
遠流
2014
劉克襄,一個香港以外的人來看和愛那鮮為人知的香港的踐行紀。他比大多數香港人對那個非地產霸權下的香港熟悉,說到山山水水、村落和樹林,他如數家珍,更難得的是這不是一本單純的「行山」指南,作者處處不忘遭遇的人間景象、以及歷史上的藕斷絲連,這四分之三的香港非常立體,也飽含超越港台之隔的家園追溯,字裡有根和葉。
19
《Architecture of Density》
作者:Michael Wolf(攝影)
2009
研究機構比較了全球378個主要城市的房產價格,香港曝出了驚人數字:平均樓價是收入中位數17倍。這一數字,直觀地反應在城市景觀上:那些密集排布、高聳入雲的昂貴住宅,卻有著令人歎為觀止的無聊與單一面貌。「大量複製可以賺到最多的錢,所以設計就被縮減了。」在香港居住約20年的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說。2003年SARS期間,他送走妻兒,獨自留在香港,開始思考這座超住宅密度的城市意味著什麼。於是有了這本Architecture of Density。在令人驚恐的樓宇攝影中,他去掉了天空和地面,讓整幅照片里填滿了數千塊窗戶。「在這裡,一切都是利潤。」他說。
20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作者:Ackbar Abba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曾任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多年的阿巴斯(Ackbar Abbas)出版於1997年的這本專著,至今仍是國際學術界有關香港文化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作者從王家衛與許鞍華的電影、也斯的詩、香港的天際線去探究香港文化,一種後殖民的曖昧狀態,一個「消失的空間」——不是「沒有」,而是眾人解讀下的誤認。更有趣的是,這本書的野心不止於寫香港,也試圖描述某種這一世代的全球趨勢。
青鳥書店
地址:台灣台北市八德路一段 1 號玻璃屋 2 樓
電話號碼:+886 2 2341 8865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10:00 – 21:00
端傳媒會員優惠:店內飲料 9 折
水牛書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 222 巷 2 號 1 樓
電話號碼:+886 2 2707 7003
營業時間:週二至日,11:30 – 21:30
實驗廚房供餐時間:中餐 11:30 – 14:30,晚餐 17:45 – 21:30
这个书单不错,有几本想入。
希望可以推出台湾系列ヾ(*>∀<*)
如果是香港本地生活了一段日子,從文學創作開始會比較貼近生活,由淺入深;如果是來自外地想了解香港的朋友,建議從紀錄歷史類別開始看,深入淺出,不然文學創作中很多讓人會心微笑、悲喜交集的內容會看不出來。
推薦書單時,應該把書的主要內容表達清楚,最好能貼上目錄。這裏對有些書的介紹,看完之後一頭霧水,還是不知道該書在講什麼。
這種應該多做啊 求推薦提升中國時政報導能力的書籍
會有台灣系列的書介紹嗎?
英文书勉强还能在bookdepository买到,华文版的就很难买到了… (Sad
如果能给出购买链接就更好了… 当然很多在在大陆这边不能买
看非虛構類應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