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香港法庭:黎智英案结案陈词;黄之锋串谋危害国安案再讯;三男被控分裂国家

女为“香港议会”拍宣传片,被控煽动罪;警危驾及袭击罪判社会服务令;学生因“侮辱国歌罪”被判180小时社会服务令;“高才通”申请人涉虚假陈述案;港府购“冒牌水”风波,涉案董事被控欺诈罪
2020年8月14日,黎智英在壹传媒大楼。摄:Paul Yeu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香港 法律 公民社会 政治 社会

黎智英案:控辩双方结案陈词

壹传媒(已停运)创办人黎智英及《苹果日报》相关的三间公司分别被控《港区国安法》下“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及或复制煽动刊物罪”,审讯在8月份进入控方双方结案陈词阶段

控方副刑事检控专员周天行陈词,指案中被告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持续勾结外国,是串谋犯案。周认为,控方毋须证明被告全盘知道协议内容,只须证明各被告依循协议行事。

就辩方在审讯过程中争议“勾结罪”的条文字眼,周指提出“请求”已构成勾结罪,毋须证明请求已获对方接收,而且“制裁”对象不限于国家,也包括官员。周进一步指出,黎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仍然对中国及中共作出“虚假描绘”,提出“香港已完蛋”、鼓励美国政府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等,即使没有公开呼吁制裁,亦已构成勾结罪涵盖的“请求”制裁、封锁等。

此外,控方质疑黎的供词不可靠,指黎承认《苹果日报》是“反共”、反对派报章,持“黄色阵营”观点,但又将《苹果日报》描绘成“香港核心价值的中立捍卫者”,说法属彻底误导。控方认为,《苹果日报》的立场与港人核心价值完全无关,黎试图将自身观点与社会观点混为一谈。相反,控方认为黎利用《苹果日报》背叛国家利益。

辩方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在结案陈词指出,控方似乎忽略了一些基本原则,或贬低人权,或暗示有人认为自己国家不好就是错误。彭强调,支持言论自由和人权、反对警暴、尝试说服政府改变施政、不热爱政府或国家等,从来都不是错误,也非犯罪。

法官杜丽冰打断彭的陈词,称控方是指当有行为违反国家利益便属犯罪,不爱政府非犯罪,但若采取“邪恶手段”则属错误,认为控方没有贬低上述基本原则。

彭指出,控方依赖涉案161篇文章,要求法庭推论黎参与利用《苹果日报》作平台发布煽动刊物的协议,但辩方认为相关文章无法达到举证标准。彭在庭上举出三篇文章作为例子,指三文纯属新闻报道。

不过,法官李运腾指161篇文章的严重程度不一,部份文章“更刺激”。李官还提到,辩方争议的涉案文章只是控方所指控的“公开作为”,法庭除了关注161篇文章,还会考虑涉案的许多 WhatsApp 讯息、饭盒会等证据。

另外,彭质疑控方引导法庭先假设黎有罪,再逆向思考证据。彭举例,控方列出黎与外国嘉宾的访谈内容,指黎的行为属于请求外国制裁或敌对行动,事实是黎与这些嘉宾是多年朋友,谈论香港和国际事务就如“饮茶谈论法律一样”。

彭另提到,黎在访谈节目上发表的只是意见,即使是向政府施压,提倡改变也不违法。然而,法官杜丽冰争议言论自由的规限,称美国有示威者因表达对巴勒斯坦的看法而被捕,认为这反映言论自由并非绝对,各国有不同容忍度。此外,杜官指黎的访谈节目对外公开,全世界都可看到,跟“两个老人在饮茶聊天”不能相比。

黄之锋“串谋危害国安案”再讯,9月5日作交付审判程序

正因“泛民主派初选案”服刑的香港众志(已解散)前秘书长黄之锋月前在狱中被捕,被控一项《港区国安法》下的“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8月8日被带到西九龙裁判法院应讯。总裁判官苏惠德应控方申请,将案件押后至9月5日作交付审判程序,并称案件将于高院原讼庭处理。

2021年3月2日凌晨3时55分,黄之锋被押解到荔枝角收押所。摄:林振东/端传媒

司法机构派出25张记者旁听筹及67张公众旁听筹,欧盟、美国等的驻港领事馆代表到庭旁听。

控罪指,黄之锋于2020年7月1日至11月23日期间,在香港与罗冠聪及其他身份不详人士串谋请求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或人员实施对香港特区或中国进行制裁、封锁或采取其他敌对行动,及对港府或中国政府制定和执行法律、政策进行严重阻挠,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三人被指为“香港民主建国联盟”成员、涉串谋分裂国家,首被告为15岁少年

警方国安处早前控告名男子,包括一名15岁少年,指他们为“香港民主建国联盟”成员,参与在台湾成立的、旨在推动“港独”的组织,涉嫌干犯《港区国安法》下的“串谋分裂国家罪”。三人于8月28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应讯

案中首被告为15岁黄姓男学生,次被告为26岁速递员陈泰森,三被告是25岁侍应伍始东。案情指,三人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间,在香港串谋分裂国家。

控方申请押后案件,待转交文件至区域法院审理。三名被告没有提出保释申请。国安法指定法官、总裁判官苏惠德将案件押后至9月22日再讯。

19岁女子蓝菲涉为“香港议会”拍宣传片,被控煽动罪

19岁女子蓝菲被指为“香港议会”拍摄宣传短片。6月从外地返港后,近日被警方国安处人员拘捕,后被控一项“23条”下的煽动罪,8月26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

控罪指,被告蓝菲于2025年3月至5月期间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出于煽动意图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作为,即煽惑和鼓励香港居民参与投票以成立一个名为“香港议会”的组织。

被告在庭上表示“明白”控罪。控方指,辩方需时阅读文件和索取法律意见,以决定答辩意向,控方同意押后案件。

被告提出保释申请,惟国安法指定法官、总裁判官苏惠德听毕双方陈词后,决定拒绝保释申请。法官将案件押后至10月31日再讯,期间被告须还押。

此前,国安处公布悬红通缉19名境外人士,指他们分别筹组“香港议会”及参与相关选举,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下的“颠覆国家政权罪”。

前警司陆振中因危驾及袭击罪,被判240小时社会服务令

前警司陆振中早前被裁定三项非礼及两项袭击罪名不成立,但一项危驾及一项袭击罪名成立。他于8月12日在区域法院被判240小时社会服务令、停牌6个月及自费修读驾驶改进课程。

陆振中被指在同僚饭局非礼女下属,及另一饭局醉酒后袭击下属、危驾。辩方求情指,本案摧毁了被告的警察事业,在案发以来三年饱受煎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深感悔意,不可能重犯。辩方提到,案发后被告妻子受网络舆论影响出现抑郁,子女受到欺凌,影响校园生活。辩方还呈上被告同僚撰写的求情信,形容被告为“明灯”、好上司,爱惜和保护下属。

区院暂委法官劳洁仪判刑时指出,相信被告有良好品格,不会重犯。法官提到,有案例指警员犯案属加刑因素,但相关案例的被告涉及更严重的性罪行,本案被告的罪责明显较低,案情不涉及滥用职权,明言不会因被告是休班警而加刑。法官反而指出,被告可能因本案失去工作和利益,十多年成果付诸东流,属减刑因素。

就危驾罪,法官指被告的行为受酒精影响,但车速缓慢,没有人和财物受损,其车辆大部分时间亮着警告灯,反映被告非蓄意伤人。法官就此罪判处被告150小时社会服务令及停牌6个月。

就袭击罪,法官认为被告非有预谋犯案,与受袭下属事前关系良好,相信被告是在混乱中作出超出合理水平的武力,就此罪判处被告240小时社会服务令,部分刑罚与危驾罪同期执行。

2024年6月6日,香港大球场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香港队对伊朗队的比赛结束后,香港球迷欢呼雀跃。摄:Yu Chun Christopher Wong/Eurasia Sport Images/Getty Images

19岁学生因“侮辱国歌罪”被判180小时社会服务令

2024年6月6日,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在香港大球场举行期间,一名19岁学生被指在奏播中国国歌时背向球场草地,被裁定一项“侮辱国歌罪”罪名成立。8月27日,他在东区裁判法院被判处180小时社会服务令。

裁判官林子康判刑时指出,被告没有预谋或串谋犯罪,涉案行为仅持续约一分钟。期间被告留在座位上,没有影响旁人,其对国歌的侮辱行为并非最严重一类,情节相对同类案件轻微。

裁判官还提到,被告没有刑事纪录,来自良好和稳定的家庭,性格孝顺、勤奋。被告虽然不认罪,但只因侮辱国歌罪属于较新罪行,而对涉案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侮辱有所保留;被告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重犯机会低。最终,裁判官判处被告180小时社会服务令,吁被告从中得到警惕。

法庭处理两宗“高才通”申请人涉虚假陈述案

香港法庭8月份处理两宗涉及“高才通”申请人作出虚假陈述的案件,引起舆论关注。

47岁中国籍男子孙琪唐被控一项“使用虚假文书罪”。控罪指孙于2023年8月21日或该日前后,诱使入境处接受一份虚假的中国大陆税收完税证明。此外,孙被控一项“为取得入境证而安排作出虚假陈述罪”,控罪指孙于2023年8月21日或该日前后,为取得一张“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入境许可,而虚报自己过去一年的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以上。

27岁中国籍男子周玉山被控一项“为取得入境证而安排作出虚假陈述罪”。控罪指周于2024年4月7日或该日前后,为取得一张“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入境许可,虚报自己在2021年7月获蒙纳士大学颁授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两案同于8月22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两案被告均缺席聆讯,裁判官莫子聪将两案押后至9月18日再讯。

2025年8月21日,元朗牛潭尾,易通安达物流公司的货仓堆满已清空的观音山桶装水。摄:邓家烜/端传媒

港府购“冒牌水”风波,涉案公司董事被控欺诈罪

港府为部门办公室采购樽装水,引发“冒牌水”风波 —— 政府物流署终止由“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向港岛及部份离岛部门办公室供应“鑫乐观音山”樽装水的合约。涉案公司本身为夫妇的两名负责人后来被捕,其中的61岁商人吕子聪被控一项欺诈罪,8月19日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

控罪指,吕子聪向物流署人员作出虚假陈述,称其就樽装水供应服务的投标所提交之资料和证明文件均属真实、完整和准确,并称其“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会向各政府部门供应由“乐百氏(广东)饮用水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的樽装饮用水,借此意图中标,诱使物流署批出价值 5294万港元的标书,令“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获利。

控方申请押后案件,以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署理主任裁判官张志伟将案件押后至11月11日再讯,期间被告须还押。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