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炒兰花、买宝马:战后台湾的经济奇迹,如何改变山地部落?

这场肮脏又迷人的金钱游戏,随经济奇迹而生,也随经济泡沫而亡。

炒兰花、买宝马:战后台湾的经济奇迹,如何改变山地部落?
高山上的奇莱喜普鞋兰,一直是采集者追求的目标。图:作者提供

在长久以来试图与自然共存后,人类活动撼动了大自然的过程,从早期的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爆发,再到现代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每个时代都对地球造成了独特且深远的影响。有学者给了这个地质年代一个极富争议的称号:“人类世”。人类作为相对年轻的物种主导了环境变化,但即便有些人认为人类与别不同,我们从来没有脱离过我们的“物种起源”;自然的故事,仍然是人的故事。端的栏目“人类世”是一个观察、评论、报道的视角,在面对海平面上升、物种大规模灭绝,气候变化等危机的21世纪,我们在这里重新思考我们与地球和其他物种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千万种可能。请按此订阅“人类世”栏目。

那个夏日午后,铜门部落一块私人菜园里,Agao 正悠闲地坐在简陋的工寮底下抽烟,啜饮刚从杂货店买来的冰凉维士比。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先生是部落有名的兰花猎人,年轻时四处采集野生兰维生。 有位阿姨听说我们要采访,指着 Agao 喊道:“他是兰花王子吶!”

尽管已经二十年没上山采兰花了,谈起那段如梦似幻的岁月,Agao 松垮的眼皮下仍透出一丝神采。 “龙涧上去、哈仑那条溪旁边啊,我以前找过一棵寒兰,叶子细细的,跟这个香烟一样。 卖了多少钱你知道? 6万块,一芽而已哦!” 他特别提醒我:“那时候钱很大,可以买很多东西,三、四个月都用不完。”

那是“台湾钱淹脚目”的1980年代。 当时台湾经济发展过于快速,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热钱(游资)大量流向地下签赌、不动产、黄金珠宝、艺术品等市场。 同时,一些投机客也将目光放到兰花身上——这种美丽、高雅、深具文化底蕴的植物,对于一夜暴富的社会而言,反倒是令人垂涎的装饰品。 1980年代末期,兰花的投资风潮达到巅峰,一株兰花屡屡喊出千万台币的天价。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