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Q走线客:想做真实的自己,必须先躲进柜子里

在应对日趋严格的移民执法和盘根错节的犯罪体系之余,他们还要隐藏自己真实的性取向和性别身份,依靠自己和社群完成最后一里路。
2024年6月4日,墨西哥北部城市蒂华纳,来自墨西哥恰帕斯州的罗萨里奥·迪莉娅(左)和来自萨尔瓦多的格雷西亚·玛丽亚等待申请庇护,二人在移民庇护所外共度时光。摄:Robert Gauthier/Los Angeles Times via Getty Images
国际 大陆 美国 迁移

在墨西哥北部城市蒂华纳(Tijuana),32岁的湖南女生 Iris 站在公寓屋顶,任太平洋的风吹拂她的齐耳短发。今年五月从上海出发“走线”赴美之前,她特地把留了两年的粉色头发染黑,又把手机壳上可能暴露同志身份的彩虹贴纸撕掉。她畅想着抵达美国之后无拘无束、不用再处处隐藏自己的生活,但在那之前,她不得不在柜子里再躲一会。

“让人觉得你和别人没有不同,是对自己的保护,” 她说。

和多数中国走线客一样,Iris 从厄瓜多尔启程,穿越拉美七国抵达墨西哥,再一路向北往美墨边境前进。从2022年至今,至少有3.7万中国人穿越中美洲凶险的雨林赴美,是疫情前十年总和的100倍。仅今年前5个月,中国走线移民就超过一万人。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7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看到評論區被一種「何不食肉糜」的話語佔領還是感慨的,畢竟這篇文章的作者和主人公應該都是想要分享一些不同視角的故事以增加大眾對交叉性的共情

  2. 质疑为什么走线美国、不去更开放的国家的,你得考虑国内信息传播的渠道比如小红书的信息推送,人只能通过自己知道的信息行动。读书是很稳妥,但是也费时费力费钱,读完后还未必能留在想留的国家;投资移民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方面的信息就更少了(毕竟有钱人少)

  3. 我是觉得不想用谎言开启新生活所以用偷渡开启这个逻辑很怪啦,更何况偷渡路上对自己性向的伪装和那个不存在的男朋友何尝不是谎言?

  4. “只想走出柜子做自己,找一个对性少数群体友好的城市定居生活。”多么朴素、但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却很难实现的愿望。

  5. 選擇美國的原因是什麼?明明看到說「條件好的就投資移民,沒有錢的就找便宜的國家留學」,但最後卻是選擇了最危險的一條路,而且還是選擇對性少數歧視相對嚴重的美國(對比北歐,西歐,南美部分國家來說,美國的歧視還是相對嚴重的)。是還有其他的考量嗎?

  6. 感谢报道。一个观察:性少数群体在本国情感和法律上都不被认可,就算通过走线到美国边境也比异性恋更希望走合法途径入境,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被认可的追求。但这种追求也会让她/ta们经历更辛苦的等待。但柜子里的人,谁没有等待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