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时代的隐匿童年:在“黑户”阴影中成长的一代,重新定义亲人

如今,想到“family”这个词,TA第一个想到的是朋友。未来,TA想要建立的家庭,也是与朋友们一起的,酷儿式的家庭。
2004年8月24日,当台风艾利逼近上海时,一名女士和她的孩子在多云的天空沿著外滩漫步。摄:China Photos/Reuters/达志影像

【编者按】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自1982年确认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在计生时代出生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如今多已成年。为躲避计生执法与超生罚款,他们中不少人的童年活在“黑户”或“黑女”的羞辱中。也因为这段“被边缘化”的经历,成长过程中,他们更早开始思考政策与人的关系,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并重新定义父母与家庭。

被藏起来的孩子

那个张小灵叫做“婶婶”的人,其实是她的妈妈。

1994年,张小灵出生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个小镇,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一出生就被打上了“非法超生”的标签。小镇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情网络丰富而复杂。至今,人们依然保留着不打招呼就串门拜访的习惯。

张小灵出生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仍在严格执行。严厉的计生执法和高额的超生罚款,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童年,张小灵家也不例外。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检查,家人不得不千方百计隐藏她的存在。

年幼的时候,只要门铃响起,家人就会立刻把她藏进卧室,等客人走了才放她出来。张小灵经常被要求待在家里,不要外出被人发现。妈妈只敢在夜晚带她出去散步,选择那些没什么人经过的路线,跟着月亮走,只有一团蚊子跟在后脑勺。

每次出门前,妈妈都要反复向她强调,在外一定要叫她“婶婶”,如果被问起爸爸是谁,就说乡下叔叔的名字。

如果遇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她就会被送往舅妈家住一段时间。她的户口也挂在了舅妈那里,她俩单独一个户口本,在关系那一栏,写着“其他”。

初中以前,她没有和家人的合照。小时候,张小灵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和妈妈、还有哥哥坐在一个辆三轮车的后座上,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把她丢掉。

2016年10月28日,中国北京的阿依大学,妇女在浴缸里抱著塑胶婴儿,参加培训成为合格保姆的课程。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16年10月28日,中国北京的阿依大学,妇女在浴缸里抱著塑胶婴儿,参加培训成为合格保姆的课程。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张小灵的哥哥姐姐都有着很特别的名字,唯独她的名字,一个“小”字加一个平常的字眼,全国重名的可以找出很多,她觉得这是父亲对自己不够重视的体现。初中时她和家人聊起过改名的可能性,姐姐和妈妈都热情地参与,帮她一起翻字典,找到几个不错的备选后,张小灵去找父亲商量。父亲一脸严肃,说,名字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可要想好了。

像是一盆冷水浇下来,张小灵再没有和父亲提过改名的事。她心想,既然名字是一辈子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随意地给我起名?后来她想到,改名的手续需要父亲处理,可能牵扯出家中有超生的事实。多年过去,父亲仍然惊恐。

汪静和张小灵有着相似的童年,她们都是“计生时代”被藏起来的孩子。

她出生于1988年河南的一个县城,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孩。她大一点后听说,父亲知道又生了一个女孩的时候,连看也不看,就要把她送去附近的公共汽车站,“看老天爷的意思。”前来帮忙接生的,是母亲乡下的姐姐,她于心不忍,就将汪静抱回了农村家中,和同为农民的丈夫收养了她。这位“大姨”由此成为了汪静的母亲。

那时,母亲已经年过四十,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都生于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一孩政策”实施前。汪静是家里第五个孩子,是“黑女”——这是当时用来形容超生没有户口的女孩的词语。

汪静一直记得,七八岁的一个下午,她和其他四个“黑女”一起被关在家里的卧室,因为“查计划生育的”来了村里,要找的就是她们这样的孩子。那些“黑女”中,有三个和她年纪相仿,还有一个才刚刚一岁多,被姐姐抱在怀里。每个人都好像自小就学会了把自己藏起来。那个下午格外漫长,没有人哭闹,只是静静看着窗外,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查计划生育的”是汪静自小最害怕的人。小时候,只要有些风吹草动,汪静就会被送往别处。她时常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时是在外公家,有时是在干妈家。在她的印象中,外公一点都不亲切和善,因为她是个女孩,对她不闻不问;干妈则是个严厉、冷漠的女性,连她起夜去厕所都会抱怨她。

她总盼着家人来接她,整日盯着大门,盼星星盼月亮,却总也等不到。后来很多年中,她发现自己和别人说话会有意无意地看向门口,接受心理咨询后才明白,这一下意识的行为和小时候这段经历有关:她好像永远在等着什么人来接她回家。

1997年,汪静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去乡里开会,乡里说要给这些“黑女”解决户口问题。她在一个午后和堂姐玩耍,堂姐突然提起,你爸要给你上户口了。那是汪静第一次听到“户口”这个词,她并不十分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只是朦胧觉得好像自己要有一种堂堂正正的身份了。

中国农村会按每户人口分配土地,一旦因婚嫁、取得非农业户口等原因迁出户口,其所使用或承包的土地会被收回,重新分配。汪静虽然有了户口,乡里却说村里的土地不能分给“黑女”。她仍然被村里人嘲笑,笑她没有地。她不服气,指着村里的荒地,和那些笑她的人说,谁说我没有地,这就是我的地。

2002年8月30日,北京,一个女孩在计划生育的宣传牌前玩耍。摄:Andrew Wong/Reuters/达志影像
2002年8月30日,北京,一个女孩在计划生育的宣传牌前玩耍。摄:Andrew Wong/Reuters/达志影像

“查计划生育的”来了

最先藏起来的,其实是母亲。

怀孕的月份大了之后,张小灵的母亲开始整日待在家中,不再出门。家里采买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父亲或是知情的亲戚买回来。

母亲出生于1950年代潮汕地区的一个重男轻女家庭,外婆常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她是家中的长女,要承担许多家务,读了两三年书便出去打工,生了第一个孩子后就成了家庭主妇。张小灵出生前,母亲已经生过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分别比张小灵大12岁和5岁。

生二胎姐姐的时候,家里交了巨额罚款。意外怀上张小灵时,父亲正好在政府机关获得了一份工作,如果被发现超生,父亲会失去这份不错的机关工作。但母亲喜欢小孩,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为此,她不得不躲过众人的视线。这在潮汕的社会,并不容易。

为了藏起来,母亲从未在医院做过产检,就连生产,都是请了一位有接生经验的朋友来家里帮忙。

那时她已38岁,是高龄产妇。生产当日,婴儿的脐带缩回了母亲的阴道,导致大出血,还好产婆朋友发现后眼疾手快将脐带拿了出来,才让母亲捡回一命。

事后,接生的朋友心有余悸,她嘱咐母亲,“年纪大了,别再生了。”

这个经历母亲和张小灵讲过很多次,母亲至今仍感激那个朋友。

张小灵是个吵闹的婴孩,哭得很凶。父亲在一旁黑着脸,眉头紧锁,他担心邻居听到有婴儿的声音去单位举报。父亲高中毕业,和妈妈出生在同一个村子,经人介绍认识、结婚。在来到城镇之前,他做过很多其他工作:兽医、仓库管理员。得到政府内的工作不易,这令他原本不想要这个孩子。

父亲的脸色让母亲很焦虑,她只能尽全力去哄这个婴儿,让她停止哭泣。

2012年11月14日,计划生育的诊症室的轮候人士。摄:Imagine China
2012年11月14日,计划生育的诊症室的轮候人士。摄:Imagine China

从汪静生长的村庄往东北500多公里,是许陌的家乡。2000年,TA出生在山东的一座县城,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超生意味着他们会双双失业。

2008年以前,县城的房地产业还未兴起,大多数家庭都住在胡同街巷中的平房。许陌的家是一间常见结构的四合院,推开院门进去,正对着的便是客厅,卧室和客厅连着,院子的两侧分别是厨房、厕所,还有一间杂物室。院子中间有三棵树:石榴树,柿子树和葡萄树。到了石榴成熟的季节,硕大的果实会拉着树枝垂下来,七八岁的小孩也可以毫不费力地伸手摘到。

母亲原本在当地学校做老师,为了生二胎,她主动选择调去了县卫生局的行政岗位。第一次怀孕的时候,她托关系找熟人做产检,谁知对方医术不精,怀疑她是宫外孕,推上了手术台,划了一刀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一胎流产了。

35岁那年,母亲又怀上许陌。医生曾嘱咐她,流产后三年内不能要孩子,但母亲说,“为了要孩子不怕受罪”,没多久就怀孕了。怀孕的大多时候是秋冬,冬日平均气温只有四摄氏度左右,母亲早早便裹上了羽绒服,把隆起的肚子藏在羽绒服中,就这样瞒过了所有同事。

那时,县上计生检查仍非常严格。母亲说,当时在体制内,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有没有怀孕。如果被查出来超生,不仅失业,还要罚款。怀上许陌时母亲刚从学校调去卫生局,档案还没有转过去,趁着这一年多的空挡,才把孩子安全生下来。但这三个月一检查的政策,一直维持到了母亲50多岁才结束。

那是位于华北平原四省交界处的一个县城。县城交通发展缓慢,至今未通火车,要想去往那里,需要在邻近省份城市下车后,再转汽车。新的观点、事物也一样难以抵达,整个县城因此显得古旧。

小镇地处平原,街道如北方大多数城市一样,东西南北,纵横相交,十分齐整。母亲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只在生产前一周以春节为由提前请假回家备产。

当时,胎儿未足月,但偷生的孩子很少等到足月才生产,有的甚至七八个月便剖了出来,许陌也是九个月时剖腹产的。生产时,他们托关系用了别人家的二胎(注:农村户口第一胎是女儿,可以生二胎)准生证,才能进医院生产。因为害怕被人抓到,手术后第三天,母亲便被拉回家了。

许陌出生后,母亲形容自己“成天都提心吊胆,一听到说‘查计划生育的来了’,就吓死了”,每天早上起床,她先打开门看看胡同门口南边是不是有人,北边是不是有人。确认没人,才敢让许陌出来玩一会。有一天,母亲打开门看到南边来了四个人,拿着本子,去完一家再去另一家,赶紧让许陌父亲把TA送去一个空地上待着,等人走了才来接TA。

许陌的儿时记忆中,有一些时刻,家中的氛围会突然变得紧张。父母站在院中,语速飞快又刻意压低了声音,商量着什么,脸上带着一些慌乱,那就是“查计划生育的”来了的时刻。TA很早便发现,有很多事父母也无法控制,在他们之外,有更有力、令人惊慌的东西。

“查计划生育的”来了的时候,许陌要么被舅舅带出胡同——舅舅会把TA带去附近一处荒废了的戏台,让TA在那里玩一下午,等到妈妈给舅舅的小灵通打电话,才带TA回去;要么,就在自己的卧室藏起来,TA藏在床下,双手抱头,眼睛望着门口,心脏扑通扑通地跳。

对TA来说,这样的时刻像是一场紧张的游戏,TA不知道输了会发生什么,只是侥幸每次都赢了。

1999年,中国南京的一张计划生育海报。摄:Paolo Koch /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1999年,中国南京的一张计划生育海报。摄:Paolo Koch /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谁是亲人?

许陌和父母一直都不亲近。妈妈觉得是和过去的经历有关,时常愧疚。她想了解孩子,许陌离家上大学后,她在百度上搜“中国大学的社会学是学习什么的”,然后在饭桌上努力和许陌分享自己的理解。

父亲在官场工作,少不了喝酒应酬。每次带家人参与的场合,都是比许陌大11岁的哥哥出席。山东官场的人脉与秩序,在觥筹交错间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哥哥毕业后回了家乡,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延续着父亲的生活。

而许陌,生理为男性,原本也要承担起主流刻板印象中男性的种种义务:结婚、生子、子承父业、光宗耀祖,但因为是“超生”,一直被藏起来,不被外界所知,许多亲戚都不知道TA的存在——直到爷爷过世,TA才第一次和父亲回了老家。这样的藏匿让TA侥幸逃离了那样的生活。许陌的自我认同是非二元性别、泛性恋,留着长发,性格温柔、细腻、敏感。TA如今在上海读大学,习惯了独来独往。

童年被藏起来的经历,让TA习惯了将外界分为“不会举报我的”和“会举报我的”。

舅舅家的二胎便是被人举报,不得不交了罚款。以前胡同中超生的孩子多,邻里之间相互照应,举报鲜有发生。初中之后,房地产大规模开发,胡同被拆去,TA随家人搬去了新的小区,邻居都是不认识的人,TA和家人对周围人更加警惕。在楼下遇到刚下班的父亲,许陌也会假装不认识扭头走开,绕一圈再回家。

至今,这些经历对TA性格的影响仍然存在。认识新朋友时,许陌会下意识将他们分为两类:对“不可信”的人充满戒心,对“可信”的则无条件敞开心扉。TA总会试着在陌生环境中寻找让TA觉得安全的人,害怕被冷落、被遗忘。只有在亲密朋友和伴侣的视线中,TA才感到安全。

对许陌来说,原生家庭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家。从小,父母没有接送过TA上下学。到了期末,别的同学都有家长帮忙把一学期的书搬回家,但TA永远只有一个人。也是那个时候,TA开始结识非主流家庭的朋友:超生的、外地的、单亲的,这些没有家长来接送的孩子们一起上下学,分享青春期所有的秘密。

如今,想到“family”这个词,TA第一个想到的,是朋友。未来,TA想要建立的家庭,也是与朋友们一起的,酷儿式的家庭。

与原生家庭的疏离曾困扰了张小灵很长一段时间,她一度觉得自己没有妈妈。

妈妈以前总和她开玩笑,说她是领养的。学校填家庭资料,她牢牢记着要写乡下叔叔的名字。大人的玩笑话和躲躲藏藏的经历,在她心里种下了恐惧的种子。童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常常梦到被母亲抛弃。很多年过去,认识新朋友时,她会刻意回避向他们提起自己的家人。

直到最近几年,她才渐渐意识到,她不是没有妈妈,而是有很多个妈妈。

2021年6月1日,妈妈与儿子在北京兴隆郊野公园。摄:林文清/端传媒
2021年6月1日,妈妈与儿子在北京兴隆郊野公园。摄:林文清/端传媒

上幼儿园时,妈妈怕被发现,不敢送她去上学,便请了一位女性好友每日接送她。从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到大班,每天来回四趟,持续四年。

阿姨总是提前在楼下或幼儿园门口,等着她,然后牵着她的手上学、回家。这位阿姨和妈妈年龄相仿,也是一位家庭主妇,那时,她有一个已经上小学的儿子。张小灵上小学后,她又生了一个孩子。

印象中阿姨留一头短发,每次见到她都笑得眼睛眯起来,路上阿姨会和张小灵温柔地聊天,细心地观察她这一天的状态。有一次,妈妈觉得每天接送四趟太辛苦,让张小灵中午留在幼儿园吃饭,下午才接回家。张小灵不习惯幼儿园的饭菜,被老师说了几句。阿姨来接她时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不开心,回家和张小灵妈妈说,孩子可能不习惯在学校吃饭,还是中午接她回家吧。于是,继续像往常一样一天四趟地接送张小灵。

张小灵现在回忆,阿姨在接送她上下学的路上,心思全在自己身上,像妈妈一样密切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舅妈是另一个张小灵视同为“母亲”的人。在舅妈家的日子,舅妈总是亲切地搂着张小灵,她的身上香香的,让张小灵很有安全感。她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下着小雨的一天,舅妈一只手拉着她,一只手撑着伞。她们用潮汕话聊天,她问舅妈,你最喜欢什么天气?舅妈指着天空和她说,我喜欢雨天,特别是像这样下着小雨可以不用打伞的天气。张小灵不喜欢下雨,舅妈的伞是为了她撑的。

张小灵有时会错把舅妈叫成“妈妈”,舅妈就笑,“你刚刚叫我什么?”张小灵不好意思地笑。

如今,在张小灵心里,为妈妈接生的阿姨、送她上下学的阿姨,替母亲照顾她的舅妈,这样一个由女性好友组成的网络,在一起为妈妈分担着母职。这些女性,都是自己的妈妈。

从认为母亲不爱自己,到确认母亲的爱,汪静用了十余年的时间。

初中时住校,汪静只在周末回家。那时妈妈有了孙子,每天屋里屋外地忙:做家务、做饭、带孙子。她想让妈妈多陪陪自己,却等不到她闲下来的时候。她有强烈的被抛弃感,觉得自己是妈妈的累赘。原本学习很好的她,成绩一落千丈。大专毕业后,离开家乡,去了北京工作。

2017年,父亲过世,母亲也在不久后因病去世,汪静度过了一段极端灰暗的日子。妈妈过世前,她曾把妈妈接到北京小住。在汪静家里小住时,妈妈总念叨着,自己没用了,会拖累她。这时,她会想起童年时自己也有过同样的想法。她开始重新理解母亲,理解她们的关系。

妈妈12岁时父母离了婚,她和9岁的妹妹跟着母亲嫁去了新的家庭。和所有有相似经历的家庭一样,她们在新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受继父的冷言冷语。到了18岁,有人上门说亲,妈妈急切地想逃离那个家,没多想就决定了自己的亲事。嫁的男人脾气暴躁,稍有不顺便对她又打又骂。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家暴是没有人可以逃脱的命运。他们就这样过了一辈子。

汪静的妈妈在匮乏中过完了一生,却尽她的全力不让孩子继承匮乏。汪静细数着母亲的付出,努力试着稳定情绪,但眼泪最终无法抑制。

她说她常梦到妈妈,梦里她依然忙忙碌碌,没有闲下来过。她想起,初中时每个返校的周日下午,妈妈会送自己。有一次,她走了好远好远,一回头,妈妈还站在原地,和她挥手,夕阳就在妈妈的身后。

这个画面她记了许久。回头看,她才确信,妈妈很爱她。

2021年5月25日,浙江青田火车站广场,一对双胞胎姊妹在玩耍。摄:林文清/端传媒
2021年5月25日,浙江青田火车站广场,一对双胞胎姊妹在玩耍。摄:林文清/端传媒

尾声

张小灵上初中时,同家人和另外一家人一起吃饭。那家人有几个小女孩,但想继续生儿子。每次几个小女孩一起坐电梯,如果电梯里有陌生人,她们会按不同的楼层,假装是不同人家的孩子,等陌生人走了,再一起回家。

那次吃饭,其中一个小女孩突然趴在张小灵耳边说,妈妈和妹妹都躲在家里。

张小灵知道,历史在重演着。

近年来,随着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加重,中国的人口政策开始缓慢转变:2013年,政府开始提倡“单独二孩”,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释放“三胎”政策。

然而,“一孩政策”带来的威慑对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家庭仍产生着影响。记者尝试采访许陌与张小灵的家人,都遭到拒绝。他们仍然担心身份曝光,会被人“秋后算账”。

张小灵读研究生时,曾和同学聊起家里的情况,对方说,“你家超生不觉得羞耻吗?”她听到后大为震撼,也非常受伤。她也听别人在无意间笑道:潮汕人怎么那么能生,是母猪吗?

小时候,汪静总是听人提起“计划生育”,每次不听话,家人就用“计划生育的把你抓走”吓唬她。那时候,她以为“计划生育”就是抓小孩的,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小孩抓走。初中时候,她第一次在历史课本中接触到了“计划生育”这个词,她跟随教科书的观点,觉得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因而需要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当时却从没想过,自己和这个政策有何关系。

前些年,她在媒体报道中无意间了解到“失独家庭”群体,才开始将计生政策和具体的人联系起来,更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命经历也与这个政策有关。

2014年12月1日,中国北京,一名残疾的中国退休金领取者站在一个宣传广告看板旁边,广告看板上展示著描绘人民大会堂的画作。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14年12月1日,中国北京,一名残疾的中国退休金领取者站在一个宣传广告看板旁边,广告看板上展示著描绘人民大会堂的画作。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计划生育在她现在看来,“没有人性”,造成了许多骨肉的分散,她想提醒自己和其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女孩,“不要忘记自己经历的一切。”

因为儿时的这段经历,张小灵对生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她现在在读博士,研究的课题和生育有关。她从自身的经历感受到,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宏观的老龄化、经济方面的可以用数字描述的影响。很多时候,它对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都持续产生着影响,而这些影响,是用个体的身体在承担。

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张小灵想和妈妈说,你不用太担心你的第三个小孩,担心她身体弱、太内向、会晕车,现在她可以一个人去许多国家。

也不用总是叮嘱她要叫你“婶婶”,她都会记得。

她会在你生病的时候照顾你,倾听你;即使离家万里,也会两天给你打一次电话。你放心,很多年后你会说,“还好我生了这个小孩”。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读者评论 2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直到最近几年,她才渐渐意识到,她不是没有妈妈,而是有很多个妈妈。”她好厉害,一下子就治愈了自己。

  2. 计划生育时小姨二胎生了个女孩, 期初也想送人, 但后面不舍得在我家养了一年多, 现在弹指一瞬20年过去了, 现在长得亭亭玉立, 一家人其乐融融,还好小姨当年没有做那个决定(BTW, 小时候本人也是黑户,到了小学才上的户口)

  3. 计划生育时小姨二胎生了个女孩, 期初也想送人, 但后面不舍得在我家养了一年多, 现在弹指一瞬20年过去了, 现在长得亭亭玉立, 一家人其乐融融,还好小姨当年没有做那个决定(BTW, 小时候本人也是黑户,到了小学才上的户口)

  4. 沒有孩子應該要背負著”自己的出生是個錯誤”的想法長大 孩子們都辛苦了 國家政策的殘酷最終還是由鄉里的扶持 女性幫助女性的溫暖來補償 相當震撼且令人動容的文章

  5. 中國人,像韮菜般畸型生存,畸型成長

  6. 我很好奇的是,這樣的命運,有男性正在經歷嗎?從未聽聞過呢。

  7. 能出世已夠運了,假如孕婦被計生辦的人員捉到,會強行拉往醫院墮胎,嬰孩被拉出後若仍然生存,就用較剪剪死。
    (三十年前的報紙有報導過,我記得。)

  8. 如今,在张小灵心里,为妈妈接生的阿姨、送她上下学的阿姨,替母亲照顾她的舅妈,这样一个由女性好友组成的网络,在一起为妈妈分担着母职。这些女性,都是自己的妈妈。
    女性间的互助看哭了,就像楼下端友说的,是黑暗中的点点微光。把“黑户”共通的创伤写的这么感人,是我喜欢的好文章。

  9. “還好我生了這個小孩”

  10. 好感人。結尾這一段讓人想到張悅然的《大喬小喬》
    「張小靈讀研究生時,曾和同學聊起家裏的情況,對方說,「你家超生不覺得羞恥嗎?」她聽到後大為震撼,也非常受傷。她也聽別人在無意間笑道:潮汕人怎麼那麼能生,是母豬嗎?」

  11. 沒有這些偷生的黑戶小孩,中國的人口負增長應該會更加提前到來。

  12. 令人感动的文章,女性之间的互助,被藏匿的黑暗经历中存在的微光,母女之间的撕扯与和解令人动容。时代记不住,但又应该记得这些。

  13. 閱畢,眼角默默泛淚,謝謝分享

  14. 我听到过许多许多类似的故事。以后也许这会被称为社会实验,但被作为代价的人希望不要被忘记。

  15. 现实也是故事,你现在读到的有情节的文字都叫故事。这样叫没什么不合适。

  16. 「她不是没有妈妈,而是有很多个妈妈」,实在感人。

  17. 中國都改變計畫生育政策了,但是要為當年受害的家庭平反補償,怕是不可能了…

  18. 可不可以不用「TA」
    閱讀起來很不便

  19. 好家伙,ID叫谨言慎行之,然则一开口就不是人话。

  20. 真有人把别人痛苦的经历当作纯粹的故事消费啊…

  21. 这不是个故事,而是你国的现实

  22. 这个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好看的,这种故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