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跨女/女同纪录片:谁来定义,什么是“女性”?|2023台湾国际女性影展

“你以为你是真正的女人你高我一等?你以为你是黑人猛男你高我一等?在白人眼里,我们还不都是黑鬼。”
纪录片《KOKOMO:未至之城》(Kokomo City)截图。图:YouTube
LGBTQ+ 电影 酷儿 风物

性别学习是贯穿一生的功课,即使我们对性别的多样性已有一定认知,但跨性别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对大数人来说仍然陌生。今年台湾国际女性影展中有三部LGBTQ纪录片,为我们带来思考多元性别的重要角度:究竟谁是“女性”?谁又可以成为女性?生理性别能定义女性吗?

女性这一身分认同的背后,天然隐含了对于“边缘”的认同——相对于主流叙事的边缘和父权结构的边缘。而以女性视角切入LGBTQ主题,更能呈现出与男性视角截然不同的力量与温柔。

非裔跨女:破碎与生死攸关

“你用你的头脑,我用我的身体,我们都只是两个野心勃勃想活得好一点、想成功的女性,我们的牺牲一样大,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

纪录片《KOKOMO:未至之城》(Kokomo City),曾在今年的日舞影展“未来创新(NEXT)”单元获得观众票选奖。这部由非裔跨性别者D.Smith以超低成本完成的长片首作,不但对性少数群体和美国非裔女性的整体地位都有惊人洞察力,更有作品之外令人倍感唏嘘的残忍结局:片中一位受访的跨性别性工作者Koko Da Doll,今年四月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被枪杀。

跨性别女性(Trans Woman/MTF,下简称跨女)从事性工作,比一般性工作者要面对更高的生命危险。她们很可能遇到这种状况:发泄完性欲的男人转瞬对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羞耻,进而对她们施以暴力。这些男人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他们对跨女有欲念,但又觉得这样不够man,更害怕被人发现。

四位住在纽约和乔治亚州社区里的黑人“跨女”性工作者,面对镜头毫无保留地分享个人生活。她们的叙述,会带给观众许多反直觉印象。比如那些看上去很阳刚的黑人猛男,背地里会找跨女寻欢;甚至有些人就是偏好阴茎硕大的辣妹,他们对那种反差著迷。

纪录片《KOKOMO:未至之城》(Kokomo City)截图。图:YouTube
纪录片《KOKOMO:未至之城》(Kokomo City)截图。图:YouTube

非裔跨女在成为“女性”的道路上,要面对极为艰难的身分上的双重突围。

“你以为你是真正的女人你高我一等?你以为你是黑人猛男你高我一等?在白人眼里,我们还不都是黑鬼。”

就如片中受访跨女所说,黑人首先就一直深受白人主流价值观的桎梏,而没有真正从奴隶叙事中解脱。其次,非裔内部的社群文化又崇尚阳刚硬汉,对性少数的不友善程度远比其他族群更严重。这两层困境嵌套在一起难以剥离。也正因为在白人刻板印象中,黑人男性就应该是高大威猛的肌肉猛男,所以非裔内部才更厌弃与这种人设形象相悖的性少数。

片中的很多喊话,其实是“跨女”性工作者在和社群内部的非裔女性对话:“如果你的男人都能同时和我们做爱,觉得我们都是女人,为什么你觉得我们不平等?”

尽管她们也知道,对于来找她们的男人来说,“他真正尊重的是家里那个女人,他到我们这里只是付出很少的钱来玩我们。”但她们更在意的,是非裔女性能用平等、尊重的视角去看待非裔跨女。因为这是女性内部、社群内部团结的起点。

如果“黑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本来就是被白人的叙事所建构的,那难道彼此之间还要不断强化这种伤害吗?跨女会比一般非裔女性再多感受到一层来自男性的剥削与物化,因为她们每天冒著生命风险在工作。她们是“破碎的黑人女性”,随时会被客人开枪打死,而不是那些“自由黑人女性”。

两种女性之间的区别,用片中跨女的话说是:“你有资源,有能动性,有特权,而我从小在街上长大,我没有。你用你的头脑,我用我的身体,我们都只是两个野心勃勃想活得好一点、想成功的女性,我们的牺牲一样大,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

而且到底有几个沃克夫人呢?多数非裔女性的命运与地位能获得的提升始终有限。这是以跨女视角透彻看清的痛苦真相:“你以为你是真正的女人你高我一等?你以为你是黑人猛男你高我一等?在白人眼里,我们还不都是黑鬼。”

再进一步去追问,更普世而犀利的问题是“究竟有几个女人能够完完全全‘靠自己’?”沃克夫人当初也有重要的商业伙伴沃克先生。有多少成功女性是从没获得男性丝毫助力的?

这也是在跨女眼中,Black Lives Matter和women’s rights matter没能真正改写的残酷现实——社会的权力和上升通道,仍然在由男人和白人主导。又因为跨女在异性恋结构和白人叙事里都处在最边缘、最弱势的位置上,她们才更渴望先寻求自己社群内部的理解与体认。

纪录片《KOKOMO:未至之城》(Kokomo City)截图。图:YouTube
纪录片《KOKOMO:未至之城》(Kokomo City)截图。图:YouTube

片中受访者的敏锐洞见,都是从个人生命经验里凝聚得来。

当一位非裔母亲没法接受自己孩子的跨性别认同时,原因之一是作为女性,她又被抛弃了,她又一次被非裔男性伤害了——而她已经无数次经历过这种伤害。

当一位非裔母亲没办法接受自己孩子的跨性别认同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女性,她又被抛弃了,她又一次被非裔男性伤害了——而她已经无数次经历过这种伤害。非裔贫民社区里的常见故事,就是小孩从小在街头长大,他们根本不知道父亲是谁。而指望他们长大后能够保护自己的母亲,面对他们的“跨女”认同,面对他们想要做女人的选择,会感到再一次被背叛。

来自身边人的伤害,来自社群内部的不团结,最让人感受到背弃。非裔跨女的心情也是一样,来自非裔女性的有色眼光,最令她们难过痛苦。能量饱满的黑白影像,用截然不同于主流跨性别电影的诠释方式,强化了性别与族裔的双重张力。

片尾,一位“跨女”性工作者站在摄影机面前,坦然展露自己兼具乳房和阳具的裸体,那个镜头,会让人由衷赞叹她强悍无畏的身体力量与认同选择。

在今年的前四个月,亚特兰大就有三位跨女被枪杀。这个世界对她们充满仇恨与恶意,她们面对人生的态度却勇敢而坚定。“活出自己不要被别人定义”对她们来说,远不像口号那么光鲜亮丽。但她们却在最破碎的环境和生死攸关的工作场域里,拥抱并践行了自己的身分认同。

韩国女同:老去,素颜也很美

逐渐老去后被称呼为“姐”时,他们很不自在。

相比非裔跨女在美国的边缘地位,女同志在韩国的处境会更顺遂吗?

韩国DMZ国际纪录片影展的获奖作品《LESVOS:我们的家》(Home Ground),由关注边缘族群的新锐导演KWON Aram执导。LESVOS是韩国第一间女同志酒吧,目前的店主是头发斑白上了年纪的“明宇哥”。她(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内外场自己一个人打理。疫情期间没有客人手停口停,他只好去其他餐厅后厨打工维持生计。

空间的意义,是人的聚集。尤其对于性少数群体,能带来安全感的据点是悦纳自我身分和找到同温层的重要场域。纪录片从LESVOS切入,进而带出1970年代位于明洞的女同志咖啡厅、以及千禧年后新生代女同志彼此相认的“新村公园”。这三处地标,也串联起了半个世纪以来不同世代韩国女同志确认跨性别认同的生命岁月。

生理性别为女性的跨性别者,进行性别重置手术的动机或许没有跨女那么强烈,但他们的性别认同一样坚定。“明宇哥”和认识了四十多年的老友“把手哥”都说,逐渐老去后被称呼为“姐”时,他们很不自在。

纪录片《LESVOS:我们的家》(Home Ground)截图。图:YouTube
纪录片《LESVOS:我们的家》(Home Ground)截图。图:YouTube

青春期曾在明洞迷倒很多女生的“把手哥”,穿西装比男生更有型,后来混迹社会,也比男生更暴力。虽然导演并没有特别去放大两人的弱势地位,但从如今的生活环境来看,他们都是贫穷的劳工阶层。“明宇哥”更住在不方便让摄影机去跟拍的“半地下屋”里。

女同志在社经条件上的弱势,当然与其在身分上的边缘有关。韩国社会对LGBTQ群体的严重偏见,在疫情期间的“梨泰院男子确诊事件”中充分体现。同志酒吧当时被污名化为防疫破口,片中也捕捉到了性少数支持者在梨泰院抗议的游行现场,而梨泰院正是韩国跨性别文化的起点。

虽然导演并没有特别去放大两人的弱势地位,但从如今的生活环境来看,他们都是贫穷的劳工阶层。

无论是跨性别的文化地标,还是酒吧、咖啡厅或公园,这些空间的存在,让性别认同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人不再孤单,他们发现“和我一样的人原来这么多”。深受LESVOS影响的后辈女同志,也因为明宇哥这样的前辈一直在坚持维系酒吧存续,决定去打造更多性少数友善空间。

而片中最打动我的部分,是明宇哥说他觉得老去的自己“素颜也很美”。生活的困顿处境,并未磨蚀他对自我的肯认。我们无法揣测他一个人回到“半地下”的家时会否孤单,但在他和众人的另一个“家”LESVOS,他过著忙碌辛勤又幽默乐观的热闹人生。

波兰柏林异地恋:新型态家庭

选择离开还是留下,选择在哪里生活,以及选择谁成为家人——这些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都会遇到的课题,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去做出选择的,则是爱。

波兰的LGBTQ环境不见得好过韩国,但波兰创作者Marek KOZAKIEWICZ的纪录长片首作《成为家人的我们》(Silent Love),却是三部纪录片里最有爱意与暖意的一部。

纪录片《成为家人的我们》截图。图:YouTube
纪录片《成为家人的我们》截图。图:YouTube

我对这部作品的直观感受是,几乎感觉不到这是纪录片。细腻的剧情和丰润的情绪,与一般的同性题材剧情片根本无异。后来才知道导演和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前前后后用了三四年才完成该片。

主角是一对异地恋的女同志情侣:住在波兰的亚加,和住在柏林的玛雅。亚加的母亲过世后,她想收养正处于青春期的弟弟米洛斯,但波兰乡下氛围极为保守,她一方面要向法院隐瞒自己有同性伴侣,另一方面又希望玛雅从柏林搬来和他们一起生活。

整部纪录片是在讲一个新形态家庭的建立过程,而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选择”:选择离开还是留下,选择在哪里生活,以及选择谁成为家人——这些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都会遇到的课题,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去做出选择的,则是爱。

该片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几年前台湾导演郑有杰的剧情片《亲爱的房客》,不但都有收养情节,而且同样都在处理非典型的家人关系。能成为家人,一定有深爱牵绊,在这个层面上,同性和异性伴侣并无区别。但波兰的性别平等环境远不如台湾友善,片中对此也有诸多记录。

刻板印象从国中就被灌输给孩子们:“男孩就要像男孩,要能引领女孩。”“女生就是需要男生的保护。”教堂里的牧师强调:“婚姻能不能成功,3/4取决于男人。”同性婚姻被视为洪水猛兽,同性情侣也不能领养小孩。电视新闻谴责同志抗争,耳濡目染下,少年米洛斯也会无心讲出歧视话语。看上去强悍无畏的玛雅,则担心从柏林回到自己生长的波兰村庄会不被认可、会找不到自己。

2023年6月18日,波兰,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反对堕胎和支持保守价值观的游行。摄:Czarek Sokolowski/AP/达志影像
2023年6月18日,波兰,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反对堕胎和支持保守价值观的游行。摄:Czarek Sokolowski/AP/达志影像

玛雅最喜欢的电影对白是“怪诞的爱总好过没办法去爱。”这个家庭里,爱当然不怪诞,而且浓度还远高于许多典型家庭。

但玛雅陪伴米洛斯一起踢球、骑脚踏车、玩游戏的时光,以及亚加和玛雅的日常相处,则是对少年进行爱与性平教育的最好方式。有一幕是三人一起吃蛋糕,米洛斯看到姊姊和玛雅幽默地破冰化解了矛盾,也跟著开心笑起来。那是如此顺理成章的“爱的学习”,而摄影机温柔又准确地捕捉到了生活中灿烂的细节。

没有说教也不必强调,无声流淌的爱,让米洛斯懂得了LGBT是关于平等,也是关于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生活会很快乐。玛雅最喜欢的电影对白是“怪诞的爱总好过没办法去爱。”但在这个家庭里,爱当然不怪诞,而且浓度还远高于许多典型家庭。

创作者用从事田调的耐心,记录下了一对同性情侣克服重重阻碍并组成三口之家的生命努力。这部基调十分治愈的作品,也为性少数群体在不同国度和文化环境里所遭遇的歧视、苦楚与无尽困境,作出了一个暖煦注脚。

跨性别女性、展露阳光气质或是阴柔气质的女同志,她们都是女性,而她们也可以是“他们”。生理性别无法定义或框限谁是“女性”,性别的自在流动,赋予了所有人成为女性的权利。这大概也是在台湾国际女性影展观看LGBTQ纪录片会格外有感之处——在性平观念始终不断进步的此地,让我们再一次打破对“女性”的一切印象与想像。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關於性少眾的文章似乎太多了。

  2. 可以關注giloo這個影音平台,比較會引進小眾紀錄片,另外女影主席也有與他們合作策線上影展

  3. 不知道台湾影展之外是否有途径看到这些纪录片,每一部都是没太注意过但是其实很重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