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记者圆桌:我们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纳,丑闻与争议不缺席

记者应该提前做功课吗?场内睡着了还能公允打分吗?如何看待影展起伏不断的争议?
欧洲 文化空间 电影 风物

前几年我们都以综述的形式持续对康城影展进行过专题报导。今年,我们有幸促成了两岸三地的资深记者们一同参与到本次的讨论里。我们希望能以圆桌的形式让大家以不同的经验和视角共同聊聊影展作为一个发声平台,除了展映电影本身之外,还牵扯到怎样的社会议题与政治议题。我们的讨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女性电影人的崛起、影展的争议与丑闻、以我们自身参与影展的经验出发对影片的评判标准、以及围绕得奖影片 The Zone of Interest 所引发的关于“大屠杀”在艺术作品呈现中的探讨,最后也聊了一些亚洲电影。希望这次三方对谈能够带来一个更有趣、更新鲜和更全面的综述,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整个影展,甚至一窥欧洲艺术领域目前的发展与变化。

潘泳辰 = (现居巴黎,笔名十二辰子,电影与艺术评论作者,端传媒欧洲电影节期间报导记者)
何阿岚 = (来自香港,记者、访问与评论文章散见两岸三地,兼任电影节目策展及制作。)
沈怡昕 = (坐标台湾,资深电影评论者、诗人、电影创作者,文章散见网路各处)

I 从金棕榈到入围片单,女性导演崛起的一届影展

:戛纳影展前天夜里已经落下帷幕,法国女导演 Justine Triet 凭藉 Anatomy of a Fall 一片拿下了今年的金棕榈大奖,也是迄今为止第三位拿到金棕榈的女性导演。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部影片的,电影的叙事方式和表现视角都很有力。比起前作《西比勒》,这部在节奏处理上显然更加具有掌控力。其中法庭戏中对于婚姻生活和自我的审视几乎占满了电影的大部分比重,却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想必各位也都看了这部作品,你们的评价是怎样的?

:Triet 新作 Anatomy of a Fall 表面上是一场审判,濒临离婚的作家夫妻冷战后,丈夫突然坠楼,眼盲的儿子不能为母亲作证,于是女作家 Sandra(Sandra Hüller 饰)必须在法庭上为自己的清白作证。实际上,这个故事讲的不只是受害人的“坠落”,更是女性在法国文化中、在文学创作上的“坠落”,导演 Triet 透过女主角的辩驳,用文字与影像替当代女性辟出一条崎岖却大快人心的逃逸路径。 Anatomy of a Fall 与“一种注目”获首奖的 How to Have Sex ,这两部片首奖作品定调了这个“女性”成焦点的年份,“女性”影像可能的切入角度。

:Justine Triet 的电影总让我想到要用 John Cassevtes 的一部电影戏名来形容,“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受影响的女人),那种影响不只是单方面受父权压迫,Justine 关心女性受影响下如何选择和带来的后果,女性亦不会是完美的受害者,而且好多时得到的答案,只是越踩越深而没有了自己。她电影里的女性,总是有意无意地越界。上一部作品 SIBYL 里对专业女性的焦虑,不停质问自己,又难以自拔介入别人的生活。事实与你对对方的想像如何分辨?因为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去创造一个自己的版本,并不是真的在努力寻找着真相,这是很当代的问题。

想提及一点,或者和“女性”无关,却令我去思考如何表现“专业”这回事,电影其中有大篇幅的法庭控办双方纠缠的戏码,检察官断章取义地使用证据,对女主角处处迫人检察官并不讨好,但到电影尾声时,听到女主角的儿子说的话时,态度软化,亦没有再追问下去,Justine并没有写一场戏去讲到检察官是一个怎样的好人或坏人,他由头至尾控方也只在法庭出现,但演员的演绎,即会改变了我们对他的看法,亦明白他只是在法庭做好本份。因此,更让我确定她是一位非常着重“对白”的创作者。不能不提 Sandra Hüller 戏中精彩的演出,令人相信她的角色,但电影本身又常常令我们质疑,她真的是这样?令人又爱又恨的一位主角。

Justine Triet《Anatomy of a Fall》。
Justine Triet《Anatomy of a Fall》。

:Triet的“对白”,或者说“剧本”的精细程度确实让人惊叹。这部作品实际上也是以悬疑片的方式叙述的,审判中只是婚姻生活的切片,并且导演刻意淡化了死亡的真相如何,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比较惊喜的。今年其实有七部女性导演的作品入围了主竞赛,在21部的总数里虽然不多但较以往已经算是比例比较高的一届,你们觉得其他几部入围主竞赛的女性导演作品表现如何?我记得阿岚在最开始说过,觉得大部分入围的质量并没有足够进入主竞赛的水平。现在整体看下来你的感官有没有什么变化?此外,其他单元也有不少女性导演的作品,华语片中唯一一部入围的长片《小白船》是来自大陆的女性导演耿子涵拍摄的。除了怡昕前面提到拿下首奖的 How to Have Sex,你们还有什么其他印像比较深刻的女性导演作品吗?

:记得当时这样说,是因为看了 Catherine Corsinii 的 Hocoming 和Maïwe 的 Jeanne du Barry 后,特别是前者,前年就拍了优秀的社会喜剧片 The Divide,今次好像只是将旧作 La belle saison 加上“种族”的目光,并没有新东西。“觉得大部分入围的质量并没有足够进入主竞赛的水平”这个说法也令你和另一位朋友感到不快,事后回想是一种偏见,而且说到失望,今届的男导演也有很多,连不抱期望的也让人失望,好像 Wes Anderson,还有不是竞赛的洪常秀(笑)。主竞赛电影中有一部塞内加尔导演的 Ramata-Toulaye Sy 作品 Banel & Adama,可以说持续了康城对非洲电影的关注。承言电影并非成功,但作为新导演,她抒情诗意地表现非洲女性生活,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小村生活里女性内心变化,比较少见努力经营视听语言的一位非洲导演,电影有很精致的一面,场景也很可观,这种探索是值得观众去了解。


Catherine Breillat 《Last Summer》。
Catherine Breillat 《Last Summer》。

:Sy 跟《钛》Julia Ducournau一样,都是法国知名电影学校 La Fémis 的高材生,要算半个法国人;然而,Ducournau 恐怕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Catherine Breillat 睽违多年的新作 Last Summer,把贫乏的原作《烈火偷情》(May el-Toukhy)改写为一部像是布纽尔拍不出来的中产阶级批判。这部片引起巨大争议,反应两极,但无论同不同意本片美学,Last Summer 连同 Triet 新作,这两部法语电影直接以女性角度讨论欲望与权力的游戏,会成为整年度被讨论的杰作。但法语女性电影的水准是不稳定的。Jeanne du Barry、Hocoming,这两部片影展结束后看来,恐怕都是空有争议,实际上电影本身的调度不如作者前作水准,且缺乏作者电影的印记。而,Jessica Hauser 的 Club Zero 和突尼西亚纪录片 Four Daughters 都相对让人失望,女性作者中,只有 Alice Rohrwacher《奇美拉》,尽管放在最后一天放,但还是能维持她一贯的美学方向。

:《奇美拉》也是我今年唯一一部二刷的作品,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影片。我很喜欢 Rohrwacher 将神秘学与神学元素融入到影片的呈现之中。比起拉扎罗,这次奇美拉的叙事结构确实更为复杂,但这并没有影响它的整体视听观感。我也很喜欢其中变帧、倒置的小巧思,让影片看起来更为自由。而另一部被很多影评人痛斥的 Club Zero 我个人也并不讨厌。Jessica Hausner 这次选择了用绝食和环保主义者的讽刺外壳来阐述父母与子女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她的符号化表达和与现实世界的抽离的这一套方式在我这里还很奏效的。

Alice Rohrwacher 《奇美拉》。
Alice Rohrwacher 《奇美拉》。

:现场不少人无法接受《奇美拉》前段的节奏,Rohrwacher 这次处理方式其实也与她过往的作品不同、带有风险的叙事结构。Club Zero 中有一幕引起所有人“争议”,我却不觉得那么恐怖。Club Zero 以厌食症为题尝试将饮食疾患、教育、信仰三者做连结,但我有点困惑要怎么解析电影最后的结局;相比之下 Little Joe 以疏离化美学在疫情前,就预言当代对“科技”潜在风险的脆弱,就清晰许多。从刚刚这样谈下来,感觉今年七部女性作者作品,确实是有的作品(《奇美拉》、《坠楼》、Last Summer)成就了不凡的尝试;比较无效的几部作品(Homecoming、Four Daughters、Club Zero),我对失败的几部片的批评大多都是停留在种族、第三世界、议题上比较浅层的窥探。

II 从争议到丑闻,风波不断

:其实,在这次戛纳电影节开幕前,法国电影届就有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法国女演员 Adèle Haenel 发表信函正式退出电影圈,称“我要将我从电影界退休的决定政治化,以谴责这个行业对性虐待者的普遍自满……以及这个环境与世界上令人厌恶的生态灭绝性种族主义秩序的合作方式。”这段话直指那些占据高位却深陷性丑闻的男性电影人们。而今年戛纳的开幕片令人没有想到的选择了 Johnny Depp 出演的 Jeanne du Barry,因为这似乎暗示了 Depp 已经很快从 cancel 丑闻中“脱身”,所以让很多人感到担忧与不安。福茂却回应说:“我不知道 Johnny Depp 在美国的形象⋯⋯我对 Depp 作为一个演员感兴趣。”并且在戛纳开始前,路边海报上的法国著名男演员 Gérard Depardieu 和美国著名导演 Woody Allen 的脸上也都被人打上了大大的 X 号。

Johnny Depp出演的《Jeanne du Barry》。
Johnny Depp出演的《Jeanne du Barry》。

:这确实是福茂的公关辞令,对于女性比例,他会说:反映了电影产业的状态,而他选片还是要回到电影本身的质量。对于争议导演、演员,他会说关心他们的作品。福茂实际上是非常在乎政治运动与影展的关系的,从2021年他弄了那个环保影片单元,他每年选的“特别放映”都是议题强的纪录片。另外,​​今年“一种注目”闭幕典礼他还放映法国的乌克兰人权组织“ Pour l’Ukraine, pour leur liberté et la nôtre !”影片,让 Charlotte Gainsbourg 出来针对普丁政府绑架儿童的控诉。福茂一直在西方自由主义的人道主义、人权价值,和作者电影、纯艺术的艺术家权力中间找平衡点。

:像去年在现场见证了好几场示威活动,Holy Spider 放映前,一大群伊朗女性今年看似少了这类新闻,今年除了零星人士的抗议活动,除了辰子你所说的之外,开节前反退休改革示威者声言要切断大型活动的电源,到入围电影 Hocoming 导演的性丑闻,以至影展尾声时,西班牙导演 Victor Erice 公开信指责艺术总监福茂。还有 Justine Triet 获金棕榈奖时,对马克龙政府的退休和艺术资助政策改革的不满。

:有看到新闻里面法国总工会说 CGT 的抗议者在23号中午把影节宫附近一条街道的天燃气切断了,导致几家餐馆无法开业。他们的理由是:“对于权力和金融的瘾君子,CGT 及其能源供应商决定提出一个象征性的能源清醒建议”。而且他们也切断了戛纳市区其他几处的电力,不过这个活动也很快就被中止了。戛纳市长还了推说:CGT 完全没有扰乱电影节。我们体感下来好像也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抗议行为的影响或讨论,相比起去年红毯上的示威活动也少很多。今年除了开幕时,本届主海报人物的法国传奇女星 Catherine Deneuve 通过朗诵乌克兰诗人 Lessia Oukraïnka 的诗句来“宣布”电影节的开幕,并向乌克兰表示致敬之外,本届在选片上的政治性好像没有以往那么强烈。前两年还会在伊朗、俄罗斯的导演入围的时候引起一些人权问题的讨论波澜。而今年除了王兵的作品之外,几乎没有太多政治或过于敏感的话题讨论。并且,王兵这部《青春》在处理社会议题上其实也是相对温和的;《黑衣人》虽然是选取的文革题材,但特意放置在特别展映单元其实关注度会小很多。这还让我想起前两年《时代革命》是作为隐藏影片在最后一刻才宣布的,戛纳其实在这些明显尖锐的话题上的表现是比较保守的,想要进行一些政治发声但又不愿意表达太过激进的立场。

王兵执导的纪录片《青春》。
王兵执导的纪录片《青春》。

:王兵《青春》对政治的想法相对“温和”吗?对我而言,亚洲电影处理“政治性”的方式,就算是同个导演的作品,都能有策略上的不同。《青春》连同王兵在法国拍摄的《黑衣人》却恰好相反,能在篇幅上有不同策略,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多重面孔。《青春》聚焦在年轻劳动者的个体面孔,导演王兵在记者会上强调本片不是描绘群像故事,却是从长江流域的地理特质出发。我会思考《青春》描绘劳动者的策略,是否可能某种程度上呼应中国电影的主旋律。《青春》的“政治性”有趣之处在于能在欧美、中国观点之间的灰色地带游走;面对不同观众能有不同灵活的策略,更能显现出一个大师政治与艺术观点强悍之处。

:如果说针对近期的政治事件,特别是针对法国国内问题,康城的反应让人感到很冷淡,不知身在巴黎的辰子会不会觉得在康城期间会否与平时有距离感,抗议马克龙的声音不见。但说选片依然有强的“政治性”,认同怡昕所说从中看到的电影有不同灵活的策略。

:说今年坎城冷淡,恐怕策展人 Thierry Frémaux 会气疯吧!总感觉他特别青睐在制作上、题材上出现争议性,尤其是性争议的电影。例如,开展前大家好奇伍迪艾伦、波兰斯基新作到底会不会亮相,又像是刚刚提到的 Hocoming 导演 Corsini 的性骚扰疑云、甚至开幕片找来了之前家暴官司缠身的强尼戴普走红地毯。影展结束后来看,我觉得银幕上“丑闻”变为电影的题材,让“丑闻”成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甚至还能兼顾一定程度的商业性,或许比开展前种种一闪而过的疑云,这肯定是选片人所乐见的结果!
:不过,很多消息过了一天大家都忘记了,消化了。谁会记得 Johnny Depp 连开记者会也要迟了一小时?(:这个是他在耍大牌吗?)加上拍摄时也常常迟到的传闻,都已经比电影极本身更精彩,影展需要八卦和丑闻来持续一定关注度,这方面坎城真是很会。

:我想起巴赞厅银幕比例不对导致的放映事故。

:哈哈哈,《怪物》放映,当时我们在场也傻了眼,可以连放三次也错,足足迟了半小时才开场。

:别忘了 The Regular Animal 第二场也是整个结尾重放…更别提不只一次字幕出状况。

是枝裕和《怪物》。
是枝裕和《怪物》。

III 关于影展,我们的经验与想法

:各位对这次影展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呢?怡昕自2017年以来共陆陆续续参加过5次戛纳,我自18年算起也已经连续来了6年,阿岚去年第一次来,这次是第二次参加。各位有观察到这些年的戛纳作为一个影展有怎样的变化吗?我个人最大的体悟其实是在证件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规模的变化。自19年出现三日证和影迷证之后,这几年参与到影展的观众越来越多,也使得戛纳在五月这个时间段的住房和物价都变得越来越贵。不过我总感觉影迷群体比记者群体参加戛纳过程中的热情要大得多。而且,中国现在基本上算是完全放开了,所以有大量的老牌资深电影记者从国内特意飞到了戛纳,所以整体上感觉气氛更加热闹了。

:很难想像没有网上订票前的苦日子。第二年来到康城现场,最大感受是实实在在地了解到影展工业化的一面。好像今年台湾电影虽然没有电影入围,但金马和片商都会来参与、文策院有广告展示近来参与的外国电影,更与其他国家的官方电影组织,组成亚洲电影联盟。另外是主竞赛和其他部门,片商们各有山头各有斗争,连场刊杂志的封面都是,Screen Daily 连续四天的封面也是韩国电影,我们私下也谈到中东国家的投资,是未来要留意的力量。之前和怡昕聊天时,你也提到一部主竞赛电影排在什么时间放映,影响到媒体和评价,媒体都只集中在主竞赛和红地毯女郎,当然以上不是康城独有,却是当中的模范和参考对像,全世界大型的、综合性的影展都走这条路,康城也乐见在大大小小媒体上出现。

:是的,因为来自美洲、亚洲的买家,通常不待超过坎城的第一个周末,所以像是《奇美拉》在公布入围后,才得知被排在第二周,也就是影展最后一天,应该很多亚洲“预购”本片的买家都心碎了。坎城内部因为所有坎城竞赛片都得有法国发行商的政策,会在片单公布前后在巴黎、纽约进行私人放映会。这些业界放映的反应,让影展评估一个电影未来的走向,决定最后首映的位置好坏。同时,影片不只是靠着本身参演的红毯女郎决定首映时间而已,明星所属的经纪公司与珠宝赞助商(同时也是影展的大赞助商)也有关联,赞助商当然会为自己代言的艺人在最好时间的走上红毯,露出自家产品。这是影展长期排片的潜规则。

:想问两位,经过多年参与康城看电影,或者大部分有竞赛性质的影展是怎样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密集地看一批电影,好像很容易就比较电影的好坏,但我们同时要报道,写短评,评价一部电影,老实说,我写得很心虚,说这部最好那部很糟好像很轻易,却是很不负责任。以主竞赛电影中的导演们为例,我们也不可能对每一位导演、类型,手法都认识,作为第一批观看到电影的人,如何判断一部电影好坏?得奖电影一定不是指最好,以意大利的 A Brighter Tomorrow 为例,他在场刊评价出奇地低,但相信我们三位都认为这不是一部质素差的电影,但电影排在影展后期阶段,记者都疲累了,又有谁有心思去看,这个情况在去年 Albert Serra 的 Pacifiction 也一样,排在最后一天,记者会也没有人去,电影对白多,沉闷冷静的调子,加上电影的长度。但电影后来又成为各大影评人的年度心头好,更在 César 拿了两个大奖。情绪和热度主导的气氛、睡眠和精神极度不足之下,我们有空间去判断一部戏是怎样好怎样坏吗?总觉得在电影节期间写的文章,违背了写评论的基本。

:其实在刚来戛纳前几年,主竞赛名单公布一公布我们媒体记者很多都会进行大量补片,为了能够保证对所有入围的导演都有最基本的了解。不过这两年我个人在这方面功课做得比较少,惭愧。而且,我其实会去思考对一个作品应该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去观看,得出的评价算客观,还是对一个导演的所有作品熟知才算客观,这个在我这里始终是一个疑问。现在,随着这几年经验累积,很多时候可以依靠之前的经历来聊。有些导演的作品上次入围的时候也在现场,那种记忆会比一个人在电脑上看完深刻地多,也丰富的多。

而说到奖项,或许电影节就是一个综合机缘的地方。去年 Ruben Östlund 能再次拿到金棕榈在我看来也有很大的幸运成分,虽然我个人还挺喜欢这部电影,但是这个奖项能颁出了很大程度是因为影展一众“焖片”中它显得格外轻松,现场气氛也最好。再过十年、二十年,后来的人再来这部影片或许未必觉得它值得拿金棕榈。就像我们自己去看很多年前被人推崇成大师的经典作品,或者对一个大师集中补片之后发现这些影片其实在当年是被美化了,会有一种“祛魅”的感觉。关于睡眠的问题我们在另一个平台其实有浅浅谈过,我自己是觉得如果我睡着了,其实是很难有资格从整体再去对一部影片进行评价了。但是影展期间的工作量和影片密度想要一场都不睡着也很难吧(笑)。

Pacifiction 这个我深有同感,我是几乎半年之后巴黎上映了才去影院看的,因为前方一直以“煎熬”、“闷片”给它定性,导致我期待非常低,结果出来却觉得意外不错。(:好看到不行,连看了两次依然觉得有余味,也是Serra 最亲民的作品)而像我们前面有聊到的 Sibyl,当年也是被放置在主竞赛的最后一天,这部节奏很慢的片子在几乎所有人精神都最疲惫的状态下放映,致使评价非常一般。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不需要太迷信前方的第一手评论和其他人的评价。奖项虽然确实能够代表一种评判的价值,但不能作为一个衡量的准则,更不可能就此给一部作品定性。我还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品味。而且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自己的感觉是,电影太浩瀚,不可能有人能全部20部竞赛、两个平行单元的作品全都照顾到。如果不是像这样的大年,经过适当的取舍,能提早做功课、适度的联络公关,确实能争取在第一线就以最集中的注意力阅读、报导认为有潜力的作者与作品。或许,影评工作跟选片一样,在首映之前,就需要下判断,需要取舍,而这个判断就是赌注。但,我以为这也是这份工作最有趣、迷人之处。

Jonathan Glazer 《利益区域》。
Jonathan Glazer 《利益区域》。

IV 回归电影,从《利益区域》谈及奖项与文化

: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来谈谈今年整体的片单与奖项。其实我最想聊的还是 Jonathan Glazer 的 The Zone of Interest,这部是我个人的金棕榈,但它最后略显遗憾只拿到了第二名即评审团大奖。这部作品在看之前我完全没有做功课,所以影片开始一段完全不知道会是什么故事。直到纳粹军官服饰出现之后,才意识到可能的年代与故事背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部不能剧透细节的影片,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呈现方式的精巧。巨大浩劫中的受害者全程在摄影机的视线中缺席,却从头到尾存在在叙述的每个瞬间。并且 Glazer 的摄影机始终处于一个全景的位置,从来没有靠近过任何一个我们称为的“罪人”。只有远方哭喊所带来的压迫感,画面前真正的恶却在群体性中消解。这部影片所呈现的一切平静与安详都只让我觉得脊背发凉,所以也是我整个影展最有感的一部影片。不过这部影片的“大屠杀”话题与讲述方式似乎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不知道二位对这部影片的态度如何?

:当全部影评一面倒的把《利益区域》当作是对汉纳鄂兰“平庸的邪恶”概念的展示。从朗兹曼《浩劫》(Shoah,1985)、续作《浩劫:未竟审判》(The Last of the Unjust,2013),我们已经看过这么多优秀的纪录片,为什么在2023的今天我们需要另一部以“平庸的邪恶”为观点的纳粹屠杀纪录片。更后设来谈,《利益区域》背后服务的利益,是谁?这也让我想到我与阿岚之前聊到,今年坎城前半段很多片让我们想到“实境秀”。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好像是在2023年,电影工业必须透过自我娱乐化来拯救自己的存亡危机。“政治”,无论是伊斯兰国(Four Daughters)、纳粹/反犹(《利益区域》)当然就是很能服务当今欧洲观众关心的宗教、新纳粹等议题。但,论议题,这些电影后面的论述真的能从对事实的纪录、历史的挖掘,进一步提出对当今社会有所贡献的观点吗?论影像,这些电影要怎么能比 YouTube 影片、Netflix 纪录片剧集更值得一看呢?对我而言像 May December 这样用贴近电影读者现实的故事去面向读者是更诚恳的作法。

:怡昕最开始提到 Catherine Breillat ,也引起一个问题,她过去因为激进的色情题材而受到非议,她在新作依然去犯禁,但似乎无法激起大家的反感了,似乎现在大家对“激进”、激起观众反感的理由已经不一样。因此谈到 Jonathan Glazer 的 The Zone of Interest 时,电影首映后的好评如潮令我有点惊讶,原来有关纳粹的题材也是如此,找到一个所谓新的方法去展现,大家很快地就去接受了。我想影评拉扯到鄂兰,只是急就章、又便利的写作策略,当谈到集中营、纳粹时,谁没有听过“平庸的邪恶”这句话?但就没有人要问为何导演要大刀阔斧斩掉原著的情节和角色,虽然有部份影评人对电影相当反感,好像 The New York Times 的 Manohla Dargis 形容他是一部没有灵魂的作品,个人对电影观感上相当矛盾,只感到对于纳粹为。题材的电影,需要有很加强批判,除了这是现代史上最惨烈的屠杀之一,更是对艺术创作相当大的冲击和分界线,我们谈到很多电影理论,都来至对这场屠杀后,如何和不能重现的问题。在接触到原作后,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导演重新塑造集中营的理由。

:其实我也有看到一些法媒批评这个片像是装置艺术,或许它的创作路径是适合作为一个以“大屠杀”为主题的展览的策展策略,只是还需要考虑具体呈现时的伦理道德问题。然而在我们已经从多种角度重复演绎犹太人的苦难之后,比起如何描述个人受害者的悲惨,这部影片通过他们的集体的缺席和不在场,以另一种角度触及到加害者的视野。它剥离了我们传统的同情感,取而代之的是提醒我们把反常的生活习惯成正常化是多么容易。这带来的警惕与感受无疑更为震撼。平庸之恶是在纳粹的个体上呈现的,画面却以一种距离感与个体疏离,这种个体与集体的对照的双重性也不失为一种巧思。

:我突然发现都没怎么谈到,锡兰、文德斯、Kaurismäki ,这三部都是得奖片。大家有觉得得奖片是一种《利益区域》没拿到最大奖的补偿结果吗?另外,大家对最后得奖名单中,包括了坂元裕二、役所广司、陈英雄、范天安(《金色茧房》)、余修善(《虎斑》),亚洲有强烈代表性,各位有什么想法?

:这可能是大家近年对欧洲影展的奖项共同的疑问,得到的那个奖项是不是电影本身应得的,坂元裕二能拿到剧本奖真是因为剧本是20部电影中最好?还是因为 Anatomy of a Fall 得了大奖,有分配给其他电影的空间。同样在女主角奖,我不是说 About Dry Grasses 的 Merve Dizdar 不好,但 Anatomy of a Fall 的 Sandra Hüller 难道不是更出众。现在的颁奖机制是分配给不同电影,而不是选那个项目中最好的,无比讽刺的是,Ceylan 的男性角色存在感太强势,往往都是,至少役所广司大家都认同,因为他的演出绝对影响了电影的价值。但究竟电影怎样讨论出来才是重点。回到怡昕的另一个问题,亚洲电影人的事,与去年不一样,去年韩国制作拿了两个重要的奖项,导演和男演员,而且韩国电影在影展每一个部门都有作品首映,可以说是展示韩国电影工业的强势。今年得奖的东南亚作品,不如说是欧洲对亚洲艺术片的补助成果,余修善和范天安的电影都经过好几个欧洲电影节工作坊而拍成。今年康城影展,也有一件事发生了,就是亚洲地区的电影组织组成电影联盟,有韩国,台湾,蒙古和印尼等地,会对未来亚洲的艺术电影有什么影响,是值得去留意的事。

Nuri Bilge Ceylan 《枯草》。
Nuri Bilge Ceylan 《枯草》。

:典礼的时候因为是从小奖开始颁的,听着范天安、坂元裕二、役所广司、陈英雄四个名字连续拿奖,真的有种亚洲电影大赢家的感觉。但真正的中心奖项最后还是落在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导演手里,当然这也跟影片质量有关。怡昕提到的这几部我恰巧都没什么特别想说的,锡兰的《枯草》是我近几年看的他最不喜欢的一部,开始对叨叨的男主感到厌烦。《枯叶》是 Kaurismäki 的一贯风格,也没有任何新鲜的感觉。文德斯这部没有排上,但是身边记者朋友的评价都比较一般。我记得中段我有和阿岚讨论过,今年感觉韩国电影的声势没有前两年那么高涨,韩国观众也没有以往多。记得去年场刊连续四五天都是韩国电影作为封面,不过你们提醒了我,今年也有商业片比如 hopeless 作了 Screen Daily 封面。最后提一句中国电影吧,我对《河边的错误》的气质颇有好感。尽管我认为它的风格带有些许模仿九十年代的日本电影的感觉,但它所营造的悬疑气氛,以及幻想与现实的混沌感,依然是中国电影近年来比较独特的一部作品。

:完全可以想像在法国本土抱怨“文化免议”(cultural exception​​)的阵营,同样一群人抱怨法国的坎城影展,被亚洲作品攻占。尽管,这些作品已经很大多数是欧洲国家投资、销售;这也是讽刺之处,欧洲艺术电影、文化政策依赖着亚、非洲提供的观点,同时内部的保守派势力又在拒斥着“多元观点”。于此同时,坎城在“一种注目”也“被迫”选了很多大公司的法语商业片。越南裔陈英雄获导演奖 The Pot-au-Feu 其实是大公司商业片;亚洲的艺术片不是要拿欧洲补助金、变成部份欧洲制作,不然就得像陈英雄,直接帮西方人打工;纯粹的亚洲电影,如和韩国片,确实在票房成长、概念创新上都慢了下来。部分地区的电影还有审查,但亚洲电影提供世界电影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方向。从今年坎城影展亚洲电影的表现看来,亚洲电影前景不是没有伴随阴影,不过我想短时间应该还会是世界电影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最后我们每个人从影展全部片单中挑选了三部影片,希望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影片推荐:


Riddle of fire (Weston Razooli)
推荐语:一部适合所有人观看的轻松影片,用孩童的视角重构西部片与公路片。即便知道最终皆大欢喜也会为每一次麦高芬的戏谑转变感到惊喜。

The zone of interest (Jonathan Glazer)
推荐语:极为特殊的作品。像舞台也像画框,人物几乎已大远景,以致完全无法看清演员的表情。这也许正契合了大屠杀之于我们的距离,平庸之恶隐匿于集体性中。

La Chimère (Alice Rohrwacher)
推荐语:本届遗珠!复杂的故事结构之下实际是人与爱最原初的探索。喜欢洛尔瓦彻的神秘学与宗教元素,以及对费里尼式流浪儿的致敬。


黑衣人 (王兵)
推荐语:王兵在视觉上最精致的作品,以身体和政权碰撞,远离了中国的王兵,依然在探索真实的中国故事可能性。

Kidnapped (Marco Bellocchio)
推荐语:贝洛奇奥的历史落点准确,拍叛徒也反思自身意大利人身份,由第一部电影至今一直批评义大利社会里,任何一个结构和组织。

Creatura (Elena Martín)
推荐语:对女性成长和困境,描写细致,令俗不可耐的情节拍到动人处,一个轻轻的动作胜过千万言语,期待导演之后的作品。


May December(Todd Haynes)
推荐语:海恩斯改写肤浅通俗剧的精湛技艺,在这部片中竟化作不稳定的 Campy 幽默,将“过气vs.当红”女演员自恋对决,升华为对影像自身终极自我绕射大秀。

青春(王兵)
推荐语:长时间凝视工人个体面孔,二段式结构以一首邓紫棋〈喜欢你〉为枢,转动两个精准对仗的段落:前段是青春,后段是青春失落。

A Brighter Tomorrow(Nanni Moretti)
推荐语:莫瑞提自导自演,片中他演“戏中戏”导演拍义大利共产党与极权主义分道扬镳关键时刻,戏外讲得却年将七旬对抗新自由主义,步履蹒跚,却生命力旺盛、诚恳至极。

读者评论 5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last summer 配图好像不对啊

  2. 錯字挺多的,特別是人名和片名。雖然是對談,但缺乏編輯讀起來很吃力。

  3. 还是对谈类的文章好读,信息量还大,没想到获奖电影也是几轮工作坊的结果,场外的那些八卦醜聞潜规则也可以是电影节热闹有趣又引人注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天也开始摇奖看片开心。

  4. 純粹的亞洲電影,如和韓國片
    是不是漏了字?這篇文章還有好幾處錯字漏字 煩請再校對一下。

  5. 「坂」元裕二,不是「阪」元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