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他杀’变‘自杀’已经够荒谬,但原来这个地方更荒谬的都有。”——探员Max
Max是香港短片《Time, and time again》中的角色,黑白影像里,他一边说出这句话,一边吸入尼古丁,呼出一片薄雾。这荒谬也是导演王彦博在2022年切身体会到的。影片获香港鲜浪潮短片竞赛“特别表扬”奖项,讲述探员调查失踪少女“燕琳”(英文名Christy)。角色姓名与2019年社会运动中轰动一时的人物陈彦霖(Christy Chan Yin Lam)高度相似。香港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办事处(下称电影报刊办) 对该片拒绝发出“核准证明书”(下称准映证),而依据香港《电影检查条例》规定,影片因此不能在戏院等任何地方公开放映。
另一部短片《与乱世共舞》也同样不顺利。据导演郭颂仪介绍,影片本已于2021年3月通过审检获得准映证,也在一些场所公开放映过;惟九个月后,当影片要再次公映而再度送检,电影报刊办却要求删减两幕英文字句“The government use restrictions to clamp down on protesters”、 “resist unjust rules”。这等于变相收回先前发出的准映证,导演最终决定一刀不剪,取消放映。“现实的生活很压抑,至少我在自己的电影世界里可以抗衡”,这是郭颂仪紧守的底线。
自港英政府于1980年代末更新电影分级制,1995年正式取消《电影检查条例》内的“破坏本港与其他地区间的友好关系”条文,停止政治审查,此状况一直持续至港区国安法开始实施的2020年。2021年,香港出现多起政府机构要求电影删减内容、拒发准映证致放映取消的事件,涉事作品由初起直接是2019反修例运动的纪录片,到被认为牵涉社会运动与相关政治立场的剧情短片。
而2021年11月5日,《2021年电影检查(修订)条例》(下称《条例》)及《有关电影检查的检查员指引》(下称《指引》)正式刊宪生效,香港电影评审过程必须考虑国家安全因素。自那时而今,整整一年又过去,坊间流传香港已经进入“禁片年代”, 但同时香港电影在疫后却展现被称为“小阳春”的商业票房佳绩,也有评论人认为港产片正经历“大转型”,而到底香港电影在这条例变更后的一整年里,状况如何?对影片的审查比起2021年,有什么“新”变化?而新一轮审查,可会最终影响到香港电影工业各环节,加入产业板块连动,并最终影响到港产片面貌与观众利益?
“我始终相信今天被禁的东西,有朝一日全部都会解放,但万一我们现在不够姜(没胆),后人就没有东西看了。我们不甘这段历史是空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