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国很多城市出现了一个关于疫情封控的新说法——全域静态管理,全员静默状态。其特点是,只要出现阳性确诊者,其所在地几乎所有区域都被要求立即“静止”,等待全员核酸。
外界推测这是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共二十大采取的加码防疫措施。对于“动态清零”是否会在二十大后逐渐退出,很多人充满期待,却普遍悲观。
我们找到一位中国大陆卫生系统的基层官员分享和讲述Ta的疫情经历和体悟。2019年底至今,Ta参与和目睹了三年间中国防疫的基层工作以及发生的变化。2022年9月中旬,Ta所在县城刚从名为静默实则封城的状态中走出,历时一个月。“我们的疫情防控说实在的,是从最上边就有问题,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采取了一整套看起来管用、实际上(对病毒)无效的管控措施。”Ta说。
以下是Ta的讲述。
现在某地防疫出现纰漏,对人的处理更快更严
9月份,国家卫健委重提“核酸常态化”,并要求在国庆假期及其前后实施“落地检”,事实上向各地官员传达出一个信息:从现在开始,疫情防控要更加严格。
我们从8月到9月封了整一个月。封控前基本没有准备,因为它来得很快,在实施前一天才说要“全域静态管理”,第二天马上开始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开始核酸之后说是实行实施静态管理三天,但实际上三天之后静默就一直持续下去。静默第一天还可以出小区,不太限制人员流动,气氛没那么紧张,第二天就不让出小区了。
我们县城人不多,主城区不到6万人,每天早上大概5点到10点11点这一时间段全员核酸。第一天很多超市正常开放,买东西的人很多。当时大家认为就3天,不用准备太多东西,够用就行了。也有人认为政府说3天往往不止3天,所以抢购了更多物资。
我当时没有抢购,因为家里一些平时需要的物资都有。这一次(封控),没有出现吃饭的问题,比如食物、粮油,基本都能买到。最初很多措施还没到位,社区居民自主组建了一些群,小区里超市工作人员能帮忙解决一些紧急问题。后来基本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志愿者组建的群,每天提供日常物资采购清单,一般头一天下单,最迟第二天下午配送到位。
我所住的小区后来划定为中风险,但大家对各自小区具体因为什么被封并不知情,只能根据小区、家庭和本人受到的管控程度,判断可能处于什么状况。
我们小区有南北两部分,各自分开。南边小区一共10栋楼,北边小区有8栋楼,核酸是工作人员上门检测。我们单元楼后来有了阳性,当天晚上他们就被拉走了。单元楼随后封闭,居民足不出户。
就我所知,我们楼一层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是半夜被拉走,就像贵阳转运一样在凌晨2点多。我记得,有一天晚上12点多把一户阳性全部转运,楼道消毒处理完毕后,紧急凌晨采核酸。第二天早上的核酸照做,等于那一天我们做了两次核酸。
为什么一般转运都在晚上?其实有一套工作流程,一般采核酸是上午12点以前,基本下午5点才能出结果,要6个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有关部门在一起会商判断,对结果进行研判,再确定风险等级、划分区域,然后流调,再确定哪些人是哪一级防控措施,这样一套流程走完后再决定转运。
所以转运一般都在晚上,因为走完整套流程已经是夜晚。大面积转运往往更晚,因为被隔离的人太多只好转运至外地,转运肯定更慢。疫情最高峰的时候,我们县向鄰县转运了一万多名隔离人员,因为县里已经住不下了。
这一次病例并不多,基本情况看省一级通报,只通报到市,具体感染者信息由各市再公布,比如流调信息。但我们这儿疫情中后期基本上不再公布流调信息,我能看到的最早那一批通报,公布了几个人的流调信息,后来全都没公布。
从公布的病例数字来看并非没有阳性,后期不再公布流调信息,我推测可能与大部分病例是干部而不是普通居民有关。涉及卫生、公安、文旅几个系统,传播源头很可能都是国家干部职工。政府可能担心公布流调信息对社会各方面影响不好,就没公布。
政策说高风险足不出户,中风险足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可以出小区。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包括我们当地为了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提出了“主城区全域静态管理”的措施,包括城里没有划为中高风险地区的那些小区,全部居家不能出门,下楼做完核酸都回家,街道上不能有人。有人上街不戴口罩被抓,不做核酸被抓,还有人在街道闲逛也被抓了。公安警情通报一直有,每天通报一次,今天处理了多少人。
事实上,一般管控都升级了。正式通知只要求对某主城区进行全域静态管理,但实际上全县都实行了静态管理,包括周边农村。我们当时封控,所有门店不能开门,所有车辆不能上街,小区里不让车辆出入,城里所有红绿灯全部调整为红灯,这肯定比纸面上的防控要求更严。
现在流调很难做到精准,Omicron隐匿性强、传播力强,没办法搞清楚传染源。再加上追责制度和国家对疫情防控要求越来越严格,处理人处理得也比较多。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基层疫情防控决策者,要考虑各方面风险,风险非常大。所以基层政府宁愿将防控做得更严,也不愿意出现疏漏,最后导致疫情失控。
一栋楼出现一个感染者就全部隔离,最早出现在西安。西安之后,很多地方开始沿用这种办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西安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认可,也就是说西安做得好,比较严格,效果比较好。这就导致此后各地的疫情防控实际上都在“加码”,尽管这些措施没有出现在官方方案中。
这并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不是说病毒还有多大危害性。而是国家总方针提出动态清零,要求基层在管理方面更严厉,由此而来的是责任追究也更严厉了。现在如果某一地疫情防控出现纰漏,对人的处理更快更严格。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层面还曾提出各地在防疫时不能“层层加码”,比如核酸常态化。6月时国家卫健委曾明确“没有疫情发生,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成为一种常态”。但进入9月,国家卫健委又表态说,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9月中旬又提出国庆假期及前后在全国推行“落地检”。(注:“落地检”指为跨省流动人员到达当地后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过去一些地方的落地检是属于层层加码,是受批评的,但现在明确提出所有跨省人员都要落地检,不管高中低风险地区。甚至连低风险地区人员,除了48小时核酸之外,落地后还要三天两检。
这些政策其实也变相地向各地官员传达了一个信息,从现在开始,疫情防控要更加严格。现在离重要会议(中共二十大)还有一个月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现在到会议之前,可能会越来越严。
折腾的是谁?体制内的人
Omicron之后,疫情防控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疫情防控确实问题比较多,很多政策措施都与依法科学精准的要求不符。2021年年末一直到今年,这段时间对国家、经济、社会、人们心理各个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大。
压力最大的角色是谁?
一个社会要保证正常运转,需要非常多的力量,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力量都在其中。现在的问题是,静态管理之后大家都不能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机构几个人去完成所有防控工作肯定不行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不能满足。在防疫过程中,头等大事肯定是疫情防控,就不谈诊疗了。
那么问题是,不能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这些事,谁知道?比如,上了岁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是有紧急就医需求的这部分人,他们在这一个月平安度过了吗?只有家里出现过类似事件的人才知道,如果不曾发生在自己身边,很难有体会。因为它不允许媒体报道,有人因为抢救不及时去世了,没人说,谁知道?
不要看文件里写的那些东西。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就医也确定了方案,由某一家医院去承担,但问题在于文件有没有可操作性。
比如,一家医院有几辆救护车,救护车要负责这家医院承担的核酸检测、转运等防疫工作,通常需要上百人才能完成这些事。这种情况下,救护车能不能忙得过来?全县所有公共交通中断,街道全是红灯,所有私家车不能上路,安排一家医院去解决居民的看病就医,救护车跑得过来吗?居民需要买药,打电话给这一家医院,它忙得过来吗?更不用提老人突发疾病、各种慢性病用药、突发疾病的转诊救治了。
单纯靠官僚机构去维持肯定不行。但现在上面的意思,包括整个系统的惯性,都认为依靠自己人——公务员、党员,依靠医疗系统,来面对整个疫情,思维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变化。
这就是中国官僚体制的惯性,体制内人的思维惯性。
为什么疫情严重的时候,像西安、吉林、长春暴露出的问题好像不多,而现代化程度更高的上海反而暴露出更多问题。主要是上海相对其他城市来说市场化程度更高,居民的公民意识更强,我有不痛快、不舒服我敢说,我胆子比较大。而且上海社区这一块的服务靠的不仅是社区,而是社会各个组织的服务,所以它在目前这种疫情防控体系下,更不适应。
而很多地方决策者,现在在位置上的这些人仍然认为,我们动员体制内所有人都去干这个事儿就能干好。实际上不行。如果能干好,我们还改革开放干什么?我们还要靠社会、民营经济干什么?
基本上,公务员这一块的工作全部都停了,疫情防控成为主要任务,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所有工作人员都集中起来做志愿者,全部进入到疫情防控各个社区岗位。现在疫情缓解之后,政府要求大家回去上班,因为解封后居民的生产生活可以自己出去解决,就不用再靠志愿者。
现在折腾的是谁?体制内的人。体制内的干部职工都没办法,必须去干。如果再继续这样防疫,基层就全部瘫痪、崩塌了。人员流失在很多基层已经出现了,他们不愿意再在这个行业里待了。比如我是个村医,是卫生院的,是医疗机构的,我不干了,你就没办法再调动我。
包括卫健系统在内的基层,从刚开始到现在也很痛苦,也不适应,也觉得很疲惫,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吃在单位睡在单位。他们很多人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是没办法。作为基层,它只能落实上面的要求,没有决策权。
疫情防控从最上边就有问题,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采取了一整套看起来管用、实际上(对病毒)无效的管控措施。比如核酸,现在每天做一次核酸,实际密度加强了,但问题是即便如此也发现不了或者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发现。
为什么说动态清零这个目标本身就有问题?我们花了那么多钱,打了上百亿剂次的疫苗,好像什么用都没有,防控措施还在以没打过疫苗的前提来设定。打完疫苗之后如何评价这些疫苗?各地采取强制措施加强疫苗接种,搞了那么多机制,到底有多大用?没人说,没有一个科学的数据去评价。如果打了疫苗有用,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为什么不调整?当时那些专家说全程接种之后就可以放开了,现在还是没放,反而更严了,老百姓实在是受不了了。
现在说的“静默”,就是不能说,也不能动,不能乱说乱动,你没办法发现受不了。但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到了承受的临界点了。
疫情爆发到现在,中国的疫情防控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疫情爆发,2019年12月武汉疫情爆发,一直到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这段时间,对于病毒、对于疫情,大家都不清楚,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因此我们也不能轻率地去评价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不好。总体上,那是一场遭遇战。
总体效果是好的,尽管损失也很惨重。当时所有人都对病毒一无所知,检测手段也很落后,全国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没有做核酸检测的条件,只有到地市一级疾控中心才能做。当时的核酸检测能力也很有限,核酸采样到出结果的时间我们就不说了。
第二阶段我记得很清楚,大概从2020年5月开始。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台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包括各机构的具体防控方案,对于疫情防控基本上按照依法、科学、精准的要求,就宣布我们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我感觉,对原始毒株和Delta毒株的防控,文件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Omicron之后,疫情防控应该说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疫情防控确实问题比较多,很多政策措施都与依法科学精准的防控要求不相符。2021年年末一直到今年,这段时间对国家、经济、社会、人们心理各个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大。
不讲科学,讲政治,讲政治就是领导说了算
疫情对于普通中国人的影响,包括对于社会治理的影响,很多人的感受是相通的,就是没有必要。就像有人分析,现在的疫情防控不是想把疫情控制住,而是想把人控制住。领导不担心经济下行,领导担心的是人不听话。
我们还是在用过去那一套老办法应对Omicron。实际上,现在对疫情的评估出现了原则性的问题,现在提的疫情防控,不是讲科学,是讲政治。
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所有违法、不合法和胡来,包括随意扩大隔离人员范围、层层加码都是不科学、不精准。但是我们现在不讲科学,我们讲政治。一旦讲政治,这就没话说了。讲政治就领导说了算,领导说怎么弄就怎么弄。
比如从这次贵阳转运大巴侧翻事故,就可以知道我们并没有因为感染新冠(Covid-19)死亡多少人,事实上危重症病例并不多。但是因为疫情防控,我们死了很多人。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没有人知道,它成了一个黑箱。
而且这些(动态清零)措施,对国家在全球经济地位有影响,对政治影响更大。全球各个国家都放开或准备放开了,但中国还坚持清零,看起来很怪、很另类、不协调。
我觉得问题是中国人好面子。什么叫面子?脸是谁给的?好面子实际上是不自信,但嘴上还在讲“四个自信”。我们过去长期被人看不起,这种阴影就在我们基因里,总感觉自己是穷人,担心被人看不起。这种不自信走向极端就是过于自信。不相信科学、不相信法律,只相信领导说的就是对的。过于自信就是不自信,本来就是一回事儿。只相信自己,别人说的都不对,不敢接受别人的观念。
很多人希望这一次重要会议之后政策能调整,但是我认为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会议之后突然调整,会让人感觉是不是专门为了这个会议才坚持清零?好像政策的坚持或调整,各方面来看都不科学、很随意?
很多下台阶的机会都已经错失了。我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疫情防控是讲政治,而不是讲科学。最近一次国务院疫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会议上,高层传递出来的信息还在强调,现在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全世界最好的,还在讲疫情防控措施是算的总账、讲的大局、干的大事,里边蕴含着大智慧。
比如,9月中旬后核酸常态化在更多城市实施,你想在重要会议之后马上取消,可能性不大。更核心的问题是,疫情防控的官员责任追究机制不改,即使上边不强调,下边也会继续这样做。所以我对政策调整并不乐观。
疫情对于我们的影响,对于普通中国人的影响,对于社会治理的影响,很多人的感受是相通的,就是没有必要。就像有人分析,现在的疫情防控不是想把疫情控制住,而是想把人控制住。领导不担心经济下行,领导担心的是人不听话。
三年搞到现在,很多东西已经深入个人骨髓了。普通民众看到核酸检测点,也不再紧张,自觉排队,好像习惯了做核酸这个动作。特别是近几年出生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要戴口罩、采核酸,很多小朋友还不会说话,但见到“大白”的第一反应是张开嘴。我们一定要看到他们。
现在的疫情防控,其实唤醒了部分中国人的公民意识。改革开放40年,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包括更年轻那一代人,从小享受的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的环境。而这一次疫情唤醒了甘愿服从、甘愿做奴隶的更老一辈人。
很多人之所以排队做核酸,是因为不做会被惩罚甚至被警察逮捕,大家是怕,不是心服口服。很多人不服,包括上海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愿意服从。但政府有办法让你服,慢慢地就形成习惯了,后面再延续政策也就更顺利。我们当时说封三天,三天后社区通知还要继续静默,普通人肯定很不舒服,但我们只能配合,我们没有权力说不,有痛苦也不能喊。
但必须要承认有很多人还是心服口服的,要承认有一个社会基础在这里。他们认为国家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合法正当、有理由的,这类人仍然很多。清零政策之所以能持续,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基础。这次封控前,我看到很多老干部老同志认为国家就应该管得严,不允许人胡跑,在通报了某某给当地带来疫情时,大家恨之入骨。
现在就是一个字——熬。说是那么说,但疫情防控的措施该配合还是要配合,我们又没有权利能做什么。只要不影响我正常生活就行了,没有更多权利要求。
樓下說的用台灣拼音,這東西也不是中文傳統啊。只是幾十年前受日本假名啟發的系統,看起來也像片平假名不是嗎。
”現在的疫情防控,其實喚醒了部分中國人的公民意識。改革開放40年,像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包括更年輕那一代人,從小享受的是一種比較自由的、市場經濟的環境。而這一次疫情喚醒了甘願服從、甘願做奴隸的更老一輩人。“
看到这段话,我都想笑了
司马00后顺从的批爆看不见?
說來也是怪,ta 這種用法也是行之有年,端也不是第一次這樣使用,怎麼來自台灣的不解和抱怨突然在這一篇大爆發?
煞笔,包子皇帝
被评论区台湾人的无聊和麻木震撼了。是都只看完了第一段吗?
简中语境下ta=她或他,作为女性,不认为“他”有模糊性别的功能。
用“ta”是为了隐藏性别啊,进一步提高这位基层官员被找到的难度。你们不在内地,太不了解官方有多强大了,但凡文章中透露出一两个特别的细节,那么要找到人非常简单。
在简中新闻已经灭亡的当下,感谢端,感谢这篇报道,记录下这个荒谬的时代。
我一開始看到Ta也是以為是助教,後來才想起牆內的用法,印象中,我也沒在台灣的貼文看過這個用法(可能是因為我沒參加彩虹社群),只是看過有人認為應該用人字邊的他,不用分男女。所以我個人也覺得下次如果要用拼音或是拼音縮寫,可以放個註解,不然引起誤解會影響閱讀..........
喚醒老一輩的服從意識這點放在中國語境,確實有一定根據。帶來天翻地覆的改革開放成為意識的分水流,重視經濟多於意識形態的人更能接受與世界防疫大勢融合,相信這樣的人也佔青壯年的大多數。
問題是參與防疫政策制訂的主要決策層,可能已經不是當年主導改革開放的人或他們意志的繼承者。最近出台的政策屢屢倒退,政治先行的意味濃厚,會歡迎這樣被嚴管的往往是被嚴管過的人,畢竟他們當真相信國家出手在中國是治好萬病的唯一法則。
可是,即便現在是由重視經濟、相信改革開放成果、樂意向世界開放的人擔當領導層,在擁有全世界最便捷的管治機器及最易控制的人民的情況下,肯定也不會讓此刻的中國人過真正的好日子。
插句和文章内容无关的:支持"ta"这种用法。性别未知或保密时,用“ta”非常简洁易懂,无歧义,又消解了单人旁的霸权。语言是在时刻进化的。
TA完全可能是受訪者要求的啊,為何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呢?
並且TA並不是簡體中文才會用的,台灣的彩虹社群都會用這個代稱,如果平常有看這類文章的話應該不陌生才是。
好难得的基层人员详细自述,讲述的矛盾点很真实也很重要,希望还能看到更多的基层采访。
這篇文章,樓下的討論重點均在「TA」這個稱呼,而非事件本身。
正如文章所言,現在中國的疫情控制,重點已放在測試控制性系統,無論是控制官員行為,還是控制人民行為。
經濟上保增長,人民生活保建康,已不再重要。
而在香港,這幾個月有關中國疫情的報導也減少了,政客們呼籲學中國防疫的聲音也減少了。
基层确实累,扯一个不相干的话题:八月份,我们这边迎接创城检查。一个在教育局工作的朋友被安排作志愿者,腾不出时间,找我顶替。那一天,我代替他干的活就是:在一个小区不停的来回走动,捡垃圾,入户宣传。只要创城没结束,他们就得这么一直干下去。。。期间问他的一些同事,说这一个多月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双休,除了迎接创城,之前防汛等等,都要他们取消双休。。。而且这种周末加班是无偿性的。。。。
求仁得仁
謝謝大家解釋ta之意,我至此才知道在此文是不分性別的代稱,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大學裡的助教(TA、RA)....。我認同其他讀者的建議,中文中的「他」即有不分性別之分,即使選用ta也應於第一次出現時說明阿!
其實「他」本身就帶有不分性別的意思,作者或端傳媒編輯不可能不知道,但可能出於其他因素,而選擇使用更流行於簡體中文圈的「ta」,在此不對其動機進行推測。但本篇文章在描述的是簡體中文圈發生的事情,選擇使用簡體中文圈的固定用法倒也不太奇怪。只是作為一個受眾分布甚廣的平台,還是要盡量考慮到各讀者圈的閱讀習慣吧。我敢保證大部分台灣讀者並不了解「ta」是什麼意思,雖然看多了會理解意思,但在繁體中文圈並不是一個普及或正規的用法,最起碼應該要加註一下,才是比較能顯示尊重的做法。
我反對用ta。古代「他」字不分性別的,是到劉半農才造了一個「她」字。之後又借了「它」,造了「牠」「祂」,作成了標準,搞得人很煩。到現在要一個不分性別的第三人稱的字,沒有了,要用拼音,這是什麼循環?我強烈建議:就回復到用「他」,第一次出現時,夾注一下說本文的「他」不分性別,也就是了。
“他”在简体中文中基本是特指男性,台湾所用注音,在中国很少有人能看懂,如果用“ta”也有读者不乐意,“受访者”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文章。
謝謝作者,謝謝端。
台湾的注音并不是所有说中文的人都能看懂吧
“他”的释义是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不过一般用于男性。为什么作者用“TA”而不用“ㄊㄚ”呢?明明中文中有替代品还用英语字母,有点搞笑。
为了一个并无科学根据且不合理的疫情防控管理行政政策,官僚之内层层加码,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大跃进时的放卫星、对饥荒的瞒报谎报。感叹一个没有监督的权力,从不缺盲从者或者帮凶者。ps.希望能看到更多基层人员的采访。
很難得看見體制內的人寫出這樣的文章,體制內還是有很多明白人的,只是迫於無奈不敢說真話,有一天總會牆倒眾人推。
“他”是中文里一个已经被性别化的指代,用ta,一是为了隐藏受访者的性别,二也是尊重非二元性别者的选择。没有什么足够不足够的,端这样的改变挺好的啊
同意不需用ta,用他就足夠表達了吧
補充一點,現在墻内的防疫政策走向是外松内緊,外松直白點來說就是假裝能正常生活工作,内緊是一旦發現病例就采取更嚴格的措施,例如二十大前各地政策明面上沒有太大變化,實際操作上是加碼升級,先把人送進集中隔離點再說,因爲在集中隔離點陽性就不算社會面新增病例。再例如,現在很多城市很少會說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但檢測核算的密度和頻率反而比以往更大了,還有内部會給基層下達核酸檢測數量,就跟銀行開卡KPI一樣,達不到數量就繼續做,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全員核酸檢測。這種外松内緊的政策,最先壓垮的自然就是基層。
認識一些在墻内社區和基層單位工作的人,情況跟文中說的十分一致,本質還是楚王好細腰。
第一次看到关于疫情采访体制内的报道,赞。鉴于这三年如此大规模的防控体系,体制内相关个体的数量、区域、感受角度、深度都会相当丰厚且有层次,建议端传媒能否以此为韧,持续挖掘一些敢于讲述事实和真实感受的爆料人,形成更立体的报道组合
to ypp: “Ta”作為大陸拼音可以是「他」或「她」,在大陸使用“Ta”通常是為了隱藏性別信息,也有可能是受訪者不認可傳統的二元性別。也許端以後可以用「受訪者」來作指代,因為港台讀者可能都不甚熟悉這個比較大陸的用法😂
不错 很有意思的个人体会 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里头有不少上下文互相矛盾的表述 比如先说公民意识觉醒了 然后又说公民会越来越服从 值得琢磨
最近在幾篇端的文章中都會出現「TA」,推測上下文應為中文的「他」?閱讀起來都還能理解,但仍建議確實校對,畢竟還是對閱讀體驗造成影響了
生在中國,世代為奴。
从基层官员口中能说出来这些,有点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