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进入地下铁”:过去十年,莫斯科如何成为高科技监控城市?

能获得巨量公民数据,而且还能分析数据﹑预测未来,就是攀上克里姆林宫技术官僚晋升阶梯之道。
2020年12月,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名女子站在一个以闭路电视为主题的装置艺术下。

【编者按】人脸识别不止在中俄等威权国家蓬勃发展,即使在民主社会,这种技术还是引起了许多关于私隐﹑人权的争议,而且社会对个体的保障似乎远没有科技发展那么迅速。端传媒九月将刊出一系列专题报道,探讨中国和俄罗斯成为监控社会之路。这篇文章是系列的第二篇,请按此阅读第一篇:人脸识别到底是甚么?演算法是不是无所不能?请持续留意端传媒报道。

在九十多年前开始运作的莫斯科地铁在2021年年底推出了“Face Pay”系统:市民坐地铁再不用买票,甚至也不必用智能手机或信用卡来拍卡入闸。只要事先将自己的脸连上信用卡,那么在莫斯科地铁的二百多个车站,只要用两三秒照一照脸就可以迅速入闸。莫斯科运输局副局长夸下海口,指对于世上任何地方的乘客而言,配备了一流人脸识别演算法的Face Pay都是首屈一指的系统。当然,俄罗斯很多关注数字私隐的组织都觉得“方便”只是借口,当局的意图始终还是安装大量摄像头,以便监控莫斯科这个有近一千二百万人口的巨型都市。

2022年6月12日,俄罗斯全国都在庆祝国庆日( “俄罗斯日 ”)--即俄罗斯从苏联独立出来的日子。当日全国有67人被警察无故拘留,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即43名莫斯科人,就是被地铁站的摄像头拍到,再被人脸识别系统“认”出来的。其中一个被认出来,然后被警察拘留的人,是科普作家和记者卡赞采娃(Asya Kazantseva)。她在没有被起诉的情况下在警察局关押了两个小时,而且警察也没跟她解释为甚么要拘留她。警察逼卡赞采娃写下口供,她这么写了:“我被警告了,说以前曾被拘留过的人,不应该在俄罗斯日进入地铁站。”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12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有一說一,NIST上很重要的參與廠商來自日本,文章說只來自於美國中國俄羅斯不準確

  2. 您好,这篇文章的图片有问题啊,显示不出来。

    1. 讀者好,如果你使用安卓系統,要更新軟件至v2.4.8的版本,圖片才能正常顯示哦。麻煩你了!

  3. 诚如导言,其实民主国家的摄像头人脸识别也都在大规模应用,所以这件事情希望也写一下这些国家,整体能有超越价值观的了解

  4. 順帶一提,這幾天伊久姆一帶的俄軍防線雪崩,俄軍跑路的速度比軍事博主敲鍵盤的速度都要快。建議端可以在假期後整理一下俄烏戰爭的最新形勢🤔

  5. 不論收集的數據再多,只要聽的人只想聽自己愛聽的情報,終究還是會鑄成大錯的。

  6. You are being watched, the gov have a secret system

  7. 好優秀的深度文章,謝謝。
    希望知道俄羅斯異見人士現況。

  8. 终于能理解一些德国人对于监的强烈反对了。

  9. 好文,謝謝端。期待看到關於中國監控的文章。

  10. 真是難過。莫斯科開始有了中國都市的影子。雖然現在歐美供應商不再給俄國監視產業輸血,但是否來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