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来,4月27日,香港老演员曾江(1934-2022)溘逝于尖沙嘴防疫酒店房间。八十六年忽忽,曾江演太多角色了,而且演艺生涯跨度极长,由1955年学生时代拍《同林鸟》开始,到2022年逝世还有等着未放映的作品,除了读书及从事建筑那段日子,拍足60年。此所以,不同年代观众看到的,会是不同的曾江。
我的金手书生,你的黄老邪
我那个曾江,是儿时看粤语长片《碧眼魔女》中的金手书生。上世纪70年代香港电视台,常有这批大致是60年代生产的黑白片re-run 。雪妮饰演魔女,戴着女鬼面具从棺材中起来,却被曾江这大侠取笑她那么优雅,叫快把面具脱下,要看下这美女。那带点恐怖但又化为笑料的一幕,现在回想,他带点傻气邪气,实在是一种对大侠小生的颠覆。曾江常常就有这种传统文武小生定型以外的off-beat特色,把他和同辈的同是一线男星如谢贤(铁汉柔情)、胡枫(朴实戆直)区分起来。
《碧眼魔女》已是1967年的老片,同样难以想象,那一年他拍了起码12部电影,市场蓬勃可想而知。这距他重返影圈,只不过是三年前的事。1964年他演《大马戏团》,穿著紧手演出服,像美国superman 一样,做空中飞人。
可在中国大陆,曾江普遍为大家认识,却是因为TVB《射雕英雄传》(1983)中演东邪黄药师。那是港剧引进大陆的最先几部,与更早的《大侠霍元甲》、《上海滩》,成为了某个时代的全国记忆。
90后年青人怕都没经历过每周准点邻里围观看一部电视剧的经验,以至当提起曾江,冷不妨得知,他们是跟爸爸去看《007》 才知道这个人(演一个北韩军官),多少还有点惊讶。但的确如此,不能期待新一代了解老一辈的前世今生了。虽然那故事不乏再次重温的价值,因为那也大可看成为那一代香港人的故事。
现在回想,实在是一种对大侠小生的颠覆。曾江常常就有这种传统文武小生定型以外的off-beat特色,把他和同辈的同是一线男星如谢贤(铁汉柔情)、胡枫(朴实戆直)区分起来。
渡江涉海,第一代香港人
到很后期才知道曾江原本出生在上海。那是2012年曾江参与大陆新剧的发布会,上世纪30年代故事《海上孟府》,他现场𩙪了一段上海话,谈起他与出生地的渊源。他说和女主角陈冲闲谈时,也是讲上海话。1934年出生,经历都大江大海。1949年前后到香港的上海南移家庭,后来当然也汇聚成为香港故事的一部份。大家落地生根,以吕大乐“四代香港人”说法,成就了这框架下的第一代香港人。
而这第一代确实有浓浓的外来气息,曾江家族(华侨和广东家族往上海发展)代表的正是那南来资本移民组成的重要部份,带来有资本、人材、技术(其中不少工业界和电影界)。结合广东省内到港的力量,才组成当年香港发展的资源原型。
曾江家族(妹妹林翠)南迁到香港后,住过的半山巴丙顿道,经张爱玲《倾城之恋》提及,已成了一种离乱暂且容身的苍凉比喻,但那小小一条街泛著老派的优雅。随后迁到香港的小上海北角区,偶流连皇都戏院,不难想象后来找他来宣传保育这古老戏院的原由。1955年就有机会演出电影《同林鸟》,尚算新人而合作的皆大牌,如何看来,怎会不是条件优越。
就读过的港岛华仁,或后来转入九龙华仁,至今仍是香港名校。华仁1919年创校近一百年历史,两所华仁将会生产出五届香港特首中的两位(曾荫权就读港岛华仁,无人竞争笃定上位的未来特首李家超就读九龙华仁)。可以想像成旧日精英学府如上海圣若翰的那种气派,精通各科的神父,学生训练有素参与各式运动或剧社。
这一代,未是全部土生土长,却是在这裹成事。“那时候,我们少计较一个人的出身,而多留意他最终可到达哪个终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能否倒下之后重新振作,努力翻身⋯⋯”
而之后有机会赴美国修读建筑,在其时更算天之骄子。这家庭背景和教育使他跟训练班出身的同代演员都不一样,当然也塑造了日后的戏路及发展空间。譬如谢贤是1936年香港出生,广东番禺人,入训练班出道;胡枫1932年广州出生,1953年考入电影公司。
这一代,未是全部土生土长,却是在这裹成事。
“那时候,我们少计较一个人的出身,而多留意他最终可到达哪个终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能否倒下之后重新振作,努力翻身⋯⋯那时候,我们还相信很多事情都在离开校园,踏足社会之后才发生。”
这是第一代人成功的基础,而今天,他们陆续退出舞台。
香港电影第一代高峰:半世纪前预演的香港大瘟疫
曾江和他的一代,恰好处于香港粤语电影第一个高峰时代,虽有些滥制片得用“七日鲜”去形容,但无可疑问同时意味那日子类型繁多,给到极大的发挥空间。
不同的明星小生满足着多片种的需求。文艺小生只在文艺片中出现,但同一个演员,又可任意替换演别的角色。胡枫谢贤以外,还加上曹达华的正直,邓光荣的学生王子到江湖大哥,吕奇演员时期的脂粉味男儿。在这些比较之下,曾江就显得更灵活,翻起来像本活的角色选单。他和雪妮可能是最另类的CP组合,除古装,还有时代动作片《女黑侠木兰花》;甚至可伙拍冯宝宝拍《小武士》(冯宝宝同样演小白龙),配上陈宝珠也很称职,只是或多或少都是陪衬女明星的男星。
曾江另一系有别于同代男星的演出,是《黄飞鸿》系列演凌云楷,相比曹达华演的死板,他的世故甚至轻微的反叛,老像挑战著关德兴这黄师傅的道统。可戏路太多,反而间接说明,他没有属于自己的主戏路,以至担起主角的代表作。
胡枫谢贤以外,还加上曹达华的正直,邓光荣的学生王子到江湖大哥,吕奇演员时期的脂粉味男儿。在这些比较之下,曾江就显得更灵活,翻起来像本活的角色选单。他和雪妮可能是最另类的CP组合。
1970年曾江演出了一部没太多人提及,但今天看来极有意思的龙刚导演作品《昨天今天明天》(龙刚可能是香港影坛最被低估的导演),影片云集大批其时重要明星,可是看起来,也像是提前预告了他们这个电影世代的消亡。后来龙刚拍过前新浪潮先驱作品《广岛28》 (1974),用更激进的拍法,表现其时香港导演从来没做的事:对世界宏大主题的关注,《广岛28》 是有关原爆后遗和反战;早前《昨天今天明天》放到今天来看更是先见,因写的竟是莫名其妙的一次发生在香港的大瘟疫,市民抢购日用品,全城危机,得把染病者关起隔离。有卡缪之风之外,其隐喻更是敏感:是否可作为对之前67暴动的影射?
曾江在片中演一位朴实带粗黑框的处长,统筹对抗那场瘟疫。但导演花了大量空镜头,交代香港的街头户外实景,从公司商场、拥挤交通、新建的公共屋邨到山中的水塘都有。
事实上,之后整个70年代,文艺小生都没大出路了。吕奇转拍风月片,谢贤拍过黑帮片。功夫热潮过后,许氏兄弟才是票房新保证。曾江在影圈中得拍起《应召名册》(73 ),甚或后来大胆演出去拍《狂情》(83)。直到70年代终结,《疯劫》(79)正式与旧的香港电影拍法和演出方法告别。小生到了这时候,年纪也不小了,得另外寻找出路。
《昨天今天明天》放到今天来看更是先见,因写的竟是莫名其妙的一次发生在香港的大瘟疫,市民抢购日用品,全城危机,得把染病者关起隔离。有卡缪之风之外,其隐喻更是敏感:是否可作为对之前67暴动的影射?
黄药师之英雄本色:进过黑道,可以邪,但不能坏
出路在电视台。
70年代电影,留给接近四十岁的中生们的机会不多了。曾江转到电视发展,演过《狮子山下》(早期版本有固定角色),民间电视台方面,他最早加入的并非TVB而是拍佳视版本的《射雕英雄传》(76年,演郭啸天)。但进到TVB才真是他电视时代开始。由此才造就了绘炙人口的《射雕英雄传》83年版黄药师一角。谢贤则延续他的萧洒形象,以《千王之王》作为他为数不多的电视时代代表作。
今次曾江找到令人有印象的戏路了,但那不是某部剧的某角色,而是在众多剧中,他也像演同一类角色:那个七分邪三分正的父亲,或绝大部份是奸的大富人家企业老板。那是TVB群起造星的年代,五虎将到更后期的家庭伦理剧,都需要父亲形象的奸角被打倒。这是曾江的机会。随之而来是一大串给人印象的角色。那是TVB开始大批拍摄武侠剧的时代,他演过《笑傲江湖》岳不群、《鹿鼎记》陈近南。90年代跟着剧种由武侠转至家族商场斗争类,再有了另一批高辨识度角色:《誓不低头》陆国荣、《我本善良》齐乔正、《大时代》龙成邦。
今次曾江找到令人有印象的戏路了,但那不是某部剧的某角色,而是在众多剧中,他也像演同一类角色:那个七分邪三分正的父亲,或绝大部份是奸的大富人家企业老板。那是TVB群起造星的年代。
他在香港电影的复苏时刻,要等到《英雄本色》(1986),曾江才以坚叔一角回归众人视野。那句:“坐监就坐监啦,做咩嘢生意吖(做什么生意啊)!......有人钟意收留孤儿,我就钟意收留监趸。”依然浩气干云,是他中期不多的仗义角色的极致。挪到今时今日,这些适合对墙内青年讲的话,显然别有一番意义。可以进过黑道,可以邪,但不能坏,这角色像东邪一样展示一种江湖的世故。父亲形象绝非完美,可就是人生。
守到最后:直把他乡做故乡
同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港片的疯狂育养了远方另一代新电影人。塔伦天奴们由追捧吴宇森林岭东徐克,到找来香港电影人合作,由袁和平到周润发,亚洲面孔在90年代政治正确风潮下,得到步步为营的进展,出现了吴宇森周润发李连杰的荷李活作品之余,亚洲面孔作为荷李活剧中绿叶也有了明确需求,这很快也变成曾江的新领域。当然了,论英文沟通,演员视野,硬演出技术,曾江都是不会犯错的选择。于是才有了《血仍未冷》(1998) 、《安娜与国王》(1999) 、《007:谁与争锋》(2002)等的机会。也标志著香港电影对荷李活电影注入的新能量。
他就是这样,成为那个走了最多路的过来人,从黑白粤语片时代到港片的高低潮,出入电视小荧幕,再转身回到电影。是否衝出荷李活已不重要,整个华语地区都记得他是黄药师。
2000年代,第一代人已步入老年。在流行的商场、江湖斗智片中,往往需要一种老成持重的奸角,代表一种其时兴起的新民间敌人,去被颠覆或打倒,那可以象征地产霸权、幕后造王者、江湖阿公、官僚系统的大BOSS黑角色。这种角色必须要的生命阅历、霸气、老谋深算,幸运地也被曾江接过来。于是才出现了如《窃听风云》系列、《寒战II》、《追龙》中的角色。
直到最后几年,曾江以同代人比较,依然算多产,跨步至网剧,新电视台ViuTV,甚至参加大陆真人秀,可以说在同辈演员中,没有另一位可以守到最后还那么多产的这一步,只有谢贤罕有再出镜演了《杀手的黄昏》可相提并论。跨越半世纪的一线男明星,已没有还活跃演出的了。曾江是最后一位。他因疫情隔离导致的欠药失救的结局,重复了他得奖作品《窃听风云3》的戏剧人生。为这地方与自己奋进一生的老人,把他乡变成故乡。计划是按著指示静待隔离后便返抵家园,可现实比他拍过的“瘟疫”更荒谬,最后孤独中逝去。
当问到他自己的水平,曾江很明白,他是A级尾,B级头。他其实没有最大的野心,不像谢贤很早就自己搞电影公司。他更像个技术型人员,而非那种天才万人迷的明星。相比起当影帝,他可能更享受自个儿驾飞机、扬帆和开电单车。但他就是这样,成为那个走了最多路的过来人,从黑白粤语片时代到港片的高低潮,出入电视小荧幕,再转身回到电影。是否衝出荷李活已不重要,整个华语地区都记得他是黄药师。从上海至香港,香港到美国又回来,中国大陆、南洋,游走遍。是否明星也不重要,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身边长辈的影子。
好文章,但請作以下修改:
八十六年"匆匆"
《殺出個黃昏》
穿著緊手演出服
應該是「穿着緊身演出服」
好文章,資料詳盡。
曽先生活出精彩人生,代表大中華演藝事業發展,令人欽佩。
RIP
大家的評論都精彩
曾生去逝全国知悉,李卓人被加控干犯国安法入狱3周,不知道是否同一个年代的,谁是香港上一代?不知道,但我知道香港不单单只有tvb和电视剧,还有理想和坚守。(曾经)
除了影視方面,曾江是UC Berkeley建築系畢業生,少提了他對香港空間、建築發聲的身影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