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导昆汀.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在受访为编导之作《从前,有个好莱坞》(2019,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的同名小说宣传时,再次被问到片中的“李小龙争议”。
这部背景设在1969年洛杉矶的作品,一众早期好莱坞明星身影都现身其中。事前最令华人观众期待的角色,是由美籍韩裔演员麦克.毛(Mike Moh)饰演的李小龙,许多人都好奇阅影无数、尤其珍爱华语武打电影的塔伦提诺会用什么角度来致敬这位传奇武打明星。
但最后呈现的结果却让李小龙影迷感到错愕万分,他的形象被描写成自大、傲慢,自称武技更胜拳王阿里(Muhammad Ali),甚至对特技演员颐指气使。最后在一场略显滑稽的对决之下,他被布莱德.彼特(Brad Pitt)饰演的克里夫摔到车上。虽然李小龙在电影之中并非要角,却引发轩然大波。
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当时公开批评塔伦提诺,称自己在戏院里听见父亲被丑化、遭到嘲讽,感到非常不堪。并为父亲辩驳,指称他生前经常遭遇挑战者,但却一概避免与他人起纷争,也不会有任何吹嘘和挑衅的行为(虽然李小龙过身时,李香凝年仅三岁)。
后来据传李香凝直接向中国国家电影局抗议,控诉《从前,有个好莱坞》侮辱华人形象,在塔伦提诺拒绝修剪片段之后,这部作品因此丧失在中国登上院线的机会。从单纯的为父叫屈,演变成商业利益的巨大损失,因为该作是由中国博纳影业集团投资,偏偏遇上的是向来对作品具有绝对掌控力与明确坚持的塔伦提诺。
塔伦提诺在2019年已经回应过这一次争议,称如果双方是在武术擂台上对决,李小龙将能轻易取胜,但剧中的克里夫好歹是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有近身肉搏的杀人经验,在街头上的对决,肯定略胜一筹。当李小龙传记作家马修.波利(Matthew Polly)出面反驳李小龙不可能自称比阿里优越时,有备而来的塔伦提诺直指这句话的出处来自他的妻子琳达.李(Linda Lee)。
在近日乔.罗根(Joe Rogan)的采访中,塔伦提诺更直截引用马修.波利的著作,指称《青蜂侠》(1966,The Green Hornet)的特技演员对李小龙确实颇有微词。据悉李小龙当时经常对特技演员拳打脚踢,刻意欺侮他们,直接导致许多特技演员因此拒绝与之合作。他表示除了李小龙之女李香凝有资格不满之外,其它人都应该闭上嘴(suck a d–k)。
比起直接引用李小龙形象,香港电影这十余年来主要是以《叶问》系列延伸了李小龙当年抵御外侮的核心精神。这些《叶问》系列作品,有意将焦点摆在李小龙所学是沿袭自“中国正统”。因为李小龙这种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切割态度,摆在今日华人社会,无疑是“政治不正确”的。
这整场争议足以带出很多角度的讨论,如同塔伦提诺所言,李香凝的不满确实是情有可原。但此次的问题在于,这次引起的争议不单只激起李香凝一人的不满,如果去中国问答网站“知乎”上一搜,便能亲眼目睹中国网友的同仇敌忾之情。
《从前,有个好莱坞》本是建构在真实历史之下的虚构故事(片末有一段历史更是完全被“修正”了),对于塔伦提诺而言,能否传达出时代精神,以及当时好莱坞的时代轮廓,或许远比实情重要。对于美国观众而言,李小龙虽然也是文化偶像,但不会与中国观众拥有同样的敏感。
李小龙在1960年代前往美国发展,但当时华人在欧美影视之中的形象,多半孱弱不堪,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六福客栈》(1958,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中,中国人民仍然身处在迷信与落后之中,等待西方人驰援。以1920年代为背景的《蜜莉姑娘》(1967,Thoroughly Modern Millie)亦强化了美国华人的愚昧、唐人街的肮脏环境。
身为武术高手的李小龙有意扭转华人在海外的形象,但初来乍到,也只能在《青蜂侠》中接演日裔角色加藤。在1970年初,李小龙原有机会在美国扬名立万,原因是一出名为《功夫》(1972-1975,Kung Fu)的电视剧找上了他。身为唯一能操流利英语的武术演员,原本他被视为饰演男主角虔官昌的不二人选。
李小龙在拍摄完《唐山大兄》(1971)之后回到美国参与试镜,但剧组最后却要美国人大卫.卡拉定(David Carradine)扮成华人上阵。随著李小龙以香港武打片反攻回美国市场,奠定影坛地位之后,也有越来越多幕后解密出炉,据称当时公司高层直言:“你不可能让一个五尺六寸的中国演员成为明星。”李小龙遭受歧视的事实,也被大卫.卡拉定本人亲自证实。
后续李小龙在香港乃至全球影坛掀起的旋风已经无需赘言。除了他极度高超的武打技巧、魔性的咆哮以及在当时看来有些怪诞的道具双节棍尤其引人注目之外,他的作品最令人感到振奋之处,无疑是他刻意展现的民族主义精神。
在《精武门》(1972)之中,李小龙饰演的陈真力退侮辱华人为“东亚病夫”的日本人;在《猛龙过江》(1972)之中,他远赴罗马抵御外国黑帮,以及美、日武术高手,其中在象征意义强烈的罗马竞技场击败罗礼士(Chuck Norris)的场面尤其脍炙人口。李小龙的对手往往是“外侮”,以战胜西方人与曾经殖民中国的日本人作为精神主轴。
李小龙主演之作在华人市场与美国市场的成功,看似意义不同,却也有同工之妙。长期受到列强屈辱的华人得以从李小龙之作找到久违的民族自信心,而最先追捧李小龙作品的美国观众则是黑人社群,美国黑人发觉华人与自己的处境极其相似,同样经常被刻画成边缘社群,但却有机会透过武术电影扬眉吐气。也难怪在本片争议爆发之后,黑人球星贾霸(Kareem Abdul-Jabbar)会大声为李小龙叫屈。
即便在迪斯可电影《周末的狂热》(1977,Saturday Night Fever)之中,亦可看见影星约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饰演的拉丁裔主角东尼的房间,挂上李小龙的海报。从被认定为“次等族群”的美国人强烈拥护,一直到跃上主流,李小龙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若非英年早逝,未知他还能创造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但也因为李小龙的早逝,使得他的形象最后几乎遭到神格化。以李小龙为题的传记电影不算多,在美国包括《李小龙传》(1993,Dragon: The Bruce Lee Story),香港曾推出《李小龙》(2010)等,向其致敬的电影较多,也更脍炙人口,如周星驰的《少林足球》(2011)。然而,比起直接引用李小龙形象,香港电影这十余年来主要是以《叶问》系列作为延伸了李小龙当年抵御外侮的核心精神。
在中国、香港合拍片创造的一系列“叶问神话”中,叶问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武术家,要不是他人(通常是外国人)蓄意挑衅,或家人已身陷险境,绝不主动出击。这个角色承载了当代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但其实看来更像是中共政权的自我宣传。
依据史实,咏春拳大师叶问确实曾经是李小龙师傅,孩童时期的李小龙曾在《叶问2》(2010)中出现拜师,而在《叶问4:完结篇》(2019)中,叶问甚至亲赴美国,遇上了在当地成立武馆的李小龙。实情是叶问从未去过美国,师徒情谊也多属夸大。
另一个事实是,李小龙自己对咏春拳进行改良(据说对叶问也造成了冒犯),更创立了融合各国武术的截拳道。在1969年,他给友人去信时写道:“我纵然仍叫自己的一套做中国功夫,但已对中国传统武术失去信心,因所有派别,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咏春派亦不例外。”(见《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David Bordwell著,何慧玲、李焯桃翻译)
然而,这些衍伸的《叶问》系列作品,只字不谈李小龙思想,而是反复聚焦师徒情感,无疑是有意将焦点摆在李小龙所学是沿袭自“中国正统”,即叶问所传授之武术技法。因为李小龙这种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切割态度,摆在今日华人社会,无疑是“政治不正确”的。生前他与叶问的连结,其实“拜码头”的意义大于实质的师徒关系,作为一个准备在香港大展拳脚的武打明星,他必须将荣耀归于师傅,以确保自己的“正统性”。
这种正统性的强调,足以继续稳固一种中国武术本位的价值。诠释叶问、李小龙等阐扬中国武术的民族英雄,不仅限于武术本身的意义,更在于强化一种中国人的民族情怀,甚至带有对民族主义的煽动,表明正统中国武术的优越性。但撇除叶问不谈,李小龙有一层形象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往往遭到隐藏,那就是他严重的自恋倾向。
在中国、香港合拍片创造的一系列“叶问神话”中,叶问是一个客气有礼、有文化教养的武术家,要不是他人(通常是外国人)蓄意挑衅,或者家人已身陷险境,绝不会主动出击。这个角色承载了当代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但其实看来更像是中共政权的自我宣传。
李小龙本人的形象显然不适合纳入政治宣传,其中一大原因便在于他的自负与自恋,其饰演的角色亦往往更具侵略性,其形象已然清晰可见,若将他转化成谦卑的中国人,显然会远远脱离现实。叶问形象之所以得以操弄与转化,正是因为世人对他所知不多。
这种自恋从李小龙主演的作品当中便能清楚窥见,在由他亲自执导的《猛龙过江》中,尤其能看见李小龙如何沉醉于展示自己的健壮胴体,更刻意强调了女性对自己的迷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小龙确实颠覆了华人过往低调、受人欺侮的形象,但这大部份是透过张狂的自我迷恋表示出来的。
影评人汤尼.雷恩(Tony Rayns)一语或许更能代表塔伦提诺的观察,他说:“李小龙的自恋比他的民族主义更加鲜明可辨。”也说作为一个自恋的英雄,他令东方文化更易理解。确实比起内敛的亚洲文化,这种英雄性的展示,更符合崇拜外显英雄的美国人胃口,也更容易受到投射。但对中国人来说,见到这种对李小龙自恋形象的刻画,却也会产生被冒犯的感受,实为相当有趣的矛盾心理。中国人或许更倾向于自比韬光养晦的叶问,即便事实并非如此。
话说从头,李香凝与广大中国网友对这部戏的批评,多是指控李小龙竟被刻画成一个不尊重人的自大狂。但如果这场戏的结果是李小龙一样以自以为是的姿态将克里夫击倒,这场戏又是否仍会引发争议?
塔伦提诺一手拿中国资金,一手拍摄“辱华”情节。气得中国人牙痒痒,却又拿他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回复只是一再引用史实加以反驳。目前中国、香港创造的种种神话包装中,这部分的李小龙被全然隐匿了。电影顽童塔伦提诺不过是拿了一根针,戳破了这个神话幻影而已。
塔伦提诺声称自己是要反映李小龙当时真实的待人态度,但曾经执导过《追杀比尔》等跨文化电影、对亚洲影史脉络熟知的他,不太可能没有这种文化敏感度。因此克里夫打倒李小龙的场面,本质上看起来像极了一个美国导演对已然主宰好莱坞的中国人的狠狠反击。塔伦提诺显然很清楚知道中国资金进入好莱坞之后,在创作上面临的种种限制。
对中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改变了美国人表达的自由度,对塔伦提诺而言,最令人向往的或许就是本片描绘的1969年。在当时,恐共的麦卡锡时代已然结束,箝制电影创作自由的“海斯法典”刚刚寿终正寝,美国新好莱坞时代的电影小子则正在摩拳擦掌,但旧有流行的题材如西部片亦仍然蔚为流行。许多人以为《从前,有个好莱坞》是一种对好莱坞保守时代的怀旧,这种看法其实并不精确,那是一个看似保守、但更崇尚自由的时期,整个美国社会思潮如是。
塔伦提诺一手拿中国资金,一手拍摄“辱华”情节。气得中国人牙痒痒,却又拿他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回复只是一再引用史实加以反驳,证明自己没有错解李小龙。事实证明,李小龙的确是武术大师,但他的自恋、自负倾向却也是如假包换,只是在目前中国、香港创造的种种神话包装之中,这部分的李小龙被全然隐匿了。电影顽童塔伦提诺不过是拿了一根针,戳破了这个由中国人建构出来的神话幻影而已。
“但也因为李小龙的早逝,使得他的形象最后几乎遭到神格化。” —缺少主语的病句。
文章有启发性。
因为李小龙早年间已经被推崇过了,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社交网络依然在不断的推崇。叶问只是一个被发掘的新IP而已,再往前还有霍元甲,陈真等等
個人觀點,當這樣一個人(功夫演員)被神化後,經不起後來的任何作品對他的形象和角色再創作,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自卑。或者說是文化自卑才對……如同被執政黨刻意塑造出來的那些“英雄”形象,什麼雷鋒,王進喜等等,經不起任何人的質疑。
昆汀在這片裡展現的,白人男性對往昔榮光的迷戀,和對女性刻意刻板的描繪已經讓我嘔吐多時,沒想到作者還能找出新的角度讓人嘔吐,佩服。
這位作者可能要了解一下世界搏擊運動員如何評價李小龍的技擊能力,連香港的梁小龍也對他有所保留。其實,你只要看一下截拳道門人在各種搏擊比賽中的表現,你應該可以有合理懷疑。
有没有可能,李小龙的自恋是被好莱坞种族歧视后的自我保护反应?
曾经的天降伟人毛泽东都不过是个伪善的人渣和暴君,匡乎李小龙。神话终究是要被解构的,借用公权力去压制这种解构与你国的所谓《英烈保护法》有何不同?再说那个张牙舞爪的李小龙不比你国的斯文败类外交战狗更可亲、更真实,哈哈哈
民族主义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有用的时候就是MAGA,没用的时候就是邪恶的CCP。不过欺负李小龍死了不能站起来为自己辩驳罢了
我覺得很失望,基本上是用「別人的評價」來證明「李小龍」是大家構建出來的形象,恕我直言,這不是不言自明嗎⋯⋯你用的材料和你的關注點已經決定了你的結論。而且處處引用「別人」的言論作為自己的辯護也真省事啊,反正只要說「是xx說的,不是我的觀點喔」就好了。
我覺得李小龍的意義在於讓亞裔族群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認知,對於這點避而不談,糾結於他人口中李的性格,李與葉之間的恩怨,可以說比較,嗯。事實上,如果不能理解他在武術上的追求,那也無法理解他和葉問之間的分歧和交往,說白了不過拾人牙慧地八卦。
之前看到知乎上一篇批林徽因的帖子,對她的作品避而不談,處處引援「教授資質」「工資等級」之流,只知道從外物推內容,卻不知道這些評價標準有何而來,可以說貽笑大方。這篇文章沒有那麽差,但本質上亦是如此。
“但對中國人來說,見到這種對李小龍自戀形象的刻畫,卻也會產生被冒犯的感受,實為相當有趣的矛盾心理。” 个人理解是:李小龙上升成一个中国人眼中的英雄形象后,其实可以把他和西方的超级英雄来对比… 都是大众对民族伟大的投射….其实也不难理解。谁都会美化英雄… 感觉这是不分人种的…
只是现实的人缺陷更有迹可循,虚构出的角色能够更加完美。
并且能够进入西方主流视野的华裔本来就很少,还是一个icon,这的的确确会影响西方人基于此发展出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不过要一个更立体的东方人形象,或许不应该执迷于这一两个icon,而是更大量地书写东方人,并且让其能进入西方视野。
双方本来就一个权力/话语/认知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其实也不难理解了…
who fucking care🤮
我們都應該有一個起碼的基本知識,李小龍並不是中國人。
他出生英屬香港,然後移民美國做了美國人。
所以,你們吵什麼?
後來的李小龍彬彬有禮,如果年少時氣盛,那又怎樣?
Brad Pitt 那蠢蛋打不贏李小龍的,電影要亂講也只是一部其蠢無比的電影而已。
@iternant 我覺得你的這個解讀挺有意思的。不止是昆丁本人,全世界都不時有一種懷念舊時代的風潮。日本會懷念紙醉金迷的泡沫經濟時代,俄羅斯人或許會懷念過去蘇聯的鼎盛時期,內地左派會懷念前三十年,美國人會懷念80年代。但是真的是過去就比較好嗎?大抵只是「人若變記憶便迷人」,人把過去的記憶過度美化而已。
如此漫長的文字總結下來一句話就能解釋清楚:我來賺稿費。
中间一段提到李小龙和美国非裔群体的联结蛮有意思的。李小龙是自恋狂,昆汀的自负也不逞多让,这部电影展示的是昆汀最向往最怀念的好莱坞,自由,且充满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可惜这文章只立意在批判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