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周报:台湾疫情数据仪表板,“死亡率偏高”与半导体产业移工疫情成焦点

台湾疫情爆发,端传媒将收集政府公开资讯、综合采访专家意见,于每周日下午14:30,推出每周的关键疫情数据仪表板...
2021年6月8日台湾新竹,一名戴著口罩的妇女在网球场设置了一块隔板,该网球场被改造成临时疫苗接种点。
台湾疫情 台湾 公共卫生 灾害

台湾疫情爆发,端传媒将收集政府公开资讯、综合采访专家意见,于每周日下午14:30,推出每周的关键疫情数据仪表板,直到疫情警戒解除为止。

第四周的疫情仪表板,维持上周栏目,包括:“平均七日确诊数”趋势、“60岁以上死亡病例数”、“重症比例(并标示出高龄人数)”、“总死亡数”、“确诊”人数的趋势变化(含校正回归后案例)、“采检阳性率”、“未检验的检体数量”与全台的“疫苗累积接种人次”。

今(13)日下午最新数据,尚未列入此表中。13日指挥中心最新公布,新增174例本土、1例境外移入个案,死亡个案26人。

台湾“死亡率偏高”、到院前死亡之谜

截至6月12日为止,台湾总确诊人数为12,476人、死亡人数411人,死亡率为3.22%。而在本周间,死亡率尚未达3%时,即有不少专家议论,为何台湾死亡率高于全球的2.16%,也高于日本、香港等地?

6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回覆国民党立委吴怡玎质询时表示,死亡率偏高的原因,是因为“实际确诊的人数有可能比目前确诊数字较多,可能还有一些母数还没有被确诊出来,”陈时中在立法院表示,未来将持续积极采检,将这些“潜在病人”都寻找出来。

本周台湾社会热烈讨论的另一数据焦点,即是重症比例与到院前死亡人数是否有比其他国家更高、疫情更加严重?

根据指挥中心提供数据,自04月20日后,确诊个案共11,142例,依WHO严重度分类,其中有1953人为严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重症),占全体比例的17.5%;而年龄高于60岁3965位个案中,有1346例为重症,占33.9%。

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说明,60岁以上的患者中,除了高龄,大多有其他慢性疾病,许多到院前死亡的案例,多同时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

 2021年6月11日台湾台北,医院工作人员为 75 岁及以上人士准备接种疫苗。
2021年6月11日台湾台北,医院工作人员为 75 岁及以上人士准备接种疫苗。

苗栗县疫情延烧,县政府未提供阳性率数据

本周的另一疫情焦点,则是邻近新竹科学园区(竹科)的苗栗县电子科技厂外籍移工感染事件。

竹科是台湾半导体供应链的摇篮,台积电、联电等世界知名的晶圆制造厂均位于此,苗栗县是一位于新竹南部的县份,许多厂区均是竹科厂商扩厂而来,或与竹科厂商存在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此次科技厂染疫的移工,亦不只服务于一家厂商,而是由仲介公司调配、轮流于不同厂商的厂区内工作。

因此,若这次“竹南 / 苗北”的疫情无法获得控制,进一步让科技厂移工、本国籍员工大量确诊,恐将影响台湾甚至世界半导体产能。

根据6月12日,中央指挥中心通报苗栗县数据,苗栗新增确诊病例为9例,其中移工7例、本籍2例,分别位于竹南与后龙镇(邻近竹南)。而以确诊案例所服务的厂商来看,9例中服务于京元电子的有6位、服务于智邦科技2位、京鼎电子1位。

另与上述科技厂有密切接触的前源科技公司全厂快筛60人,全数阴性。微矽电子公司全厂快筛579人,全数阴性。另6月11日于顶埔里社区快筛共计245人,亦为全数阴性。

身为全国焦点疫区,苗栗县政府的数据公布量能明显不足,其并未如台北市、新北市政府一样,单独统计县内的“阳性率”数据,故我们并未将其放上疫情仪表板。

苗栗县政府所发布的确诊与疫调资料,也均由中央指挥中心通报,县政府直接转录于官方网站上。县政府另对县境内移工祭出“禁足令”,县境内工厂移工目前均不得外出,仅能在宿舍与工厂活动,两点间以专车接送。

部分苗栗公民团体批评,此举形同囚禁移工。县政府则回应,这是“百般无奈不得不为”。而竹科所在地、辖境内有更多移工的新竹市,市长林智坚接受端传媒专访时明确表示,不会采取与苗栗县相同的移工措施。

根据13日最新数据显示,苗栗今日没有新增确诊案例。

上周疫情深度报导、评论回顾

7日,刊出评论作者江怀哲〈大疫之年,台湾半导体产业链的世纪机遇与隐忧〉

13日,刊出前线医师陈亮甫评论〈疫情期间又见医疗暴力事件,健保卡注记能解决问题吗?〉

讀者評論 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有提到 疫情剛開始大規模爆發的時候最先被發現的一定是比較重症的病患 死亡率當然偏高 各國都一樣 但是隨著時間及篩檢量增加 也就是分母增加死亡率便會開始往下降

  2. 要看死亡率是否偏高的話,需要對比確診者年齡層分佈。要看有沒有漏檢的話,也要對比無症狀確診者比例。

  3. 死亡率的不同確實可以細細研究,不過可能要有更多實際的數據支持才不會流於臆測
    我個人的猜測是這波疫情是從萬華開始擴散,且從爆發以來最高峰的每日確診量在達到數百人後並未繼續指數上升,反而似乎有下降趨勢,顯示感染管控有發揮效果,第一波爆發後的傳播有受到限制,那麽確診者中最初的萬華群體相關者應佔不少比例,而這次爆發點所在的萬華茶館所在地帶相對老舊、遊民群聚且衛生條件較為不佳,此群體的死亡率應高於平均值,或許可以是其中一個解釋。

  4. 一樓,根本不是好不好。台灣就是死亡率偏高,與有沒有普篩無關。死亡率是從確診人數來計算的,全世界都這樣。沒病就算去篩也不會確診,普篩量大不代表死亡率會變小。若台灣這個死亡率用歐美數據計算,確診會高好幾倍,但實際上台灣沒有,難不成大家都是隱性帶原沒被檢查到?別傻了,怎麼可能!所以事實上是死亡率偏高而已。

  5. 樓上 你說的ptt求助帖在哪個版?
    你說的篩檢量也許是原因之1
    但說什麼老百姓得不到指引太誇張了吧

  6. 這個病死亡率就是百分之二點幾,波動取決於醫療水平,台灣比正常的高是因為沒有普篩,很多患病沒有統計進去,你上PTTDCARD等論壇都可以看到很多求助貼,老百姓根本沒得到應有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