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去月余,春节档电影依然在画。是次大陆春节档激烈混战(年初一多达七部电影同时上映),《刺杀小说家》本来一直徘徊在第三第四之间,后来终于上升到第三位,在《你好,李焕英》与《唐探3》之后。上映一个月来,这部电影拥大陆票房近10亿人民币;另一“战场”是在台湾,它曾在今年陆片来台十部抽签名额中,幸运抽中第四名,半月前元宵节上映以来也有近350万台币的票房,虽然与10亿人民币差距甚远,但相比以往陆片来台的遇冷常况,已被称为在台“逆风翻盘”,突破陆片来台的“天花板”。
当然,和“李焕英”与“唐探”的红火相比,《刺杀小说家》还是有些寂寞的。它不是热热闹闹的喜剧,不是大IP的改编或续集,没有超级巨星或者顶流鲜肉担纲,也没有足以引发各类票房奇迹的民族主义情绪加持⋯⋯甚至连片名,都被网友吐槽为春节期间“不吉利”,而且“小说家”听起来似乎离普通观众的生活不可谓不遥远。
实际上,这部电影也确实差点有另一个名字。导演路阳曾经考虑过将片名换成 “干掉大魔王”,符合电影情节,也更上口,更燃,更直接。但最终原名还是被保留了。正如主演雷佳音所说:“我不希望我履历里有个《干掉大魔王》,但我希望我的履历里有个《刺杀小说家》。”
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虛實交錯、穿越古今,富含魔幻寫實風格。這讓我想到另一部電影「羊男的迷宮」,但我認為這部劇本寫得更好,更富娛樂性。想必在劇本上下了極大的功夫,推薦給大家。
“雷佳音:不想自己的履历上有 [打倒大魔王],但不介意有 [刺杀小说家] ...” 今日最佳 😂😂 其实我还是挺想读读这个小说,看看这个电影,因为至少不是一个老调的故事吧。现在没有机会,只能慢慢等了。
人成长的过程很多时候是痛苦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要接受起来也不易。但是现实中”易懂“的信息必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但最求这种”易懂“与信息本身似乎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但中间路线可以是什么呢?
看文章开头对电影情节的介绍,感觉这部电影并不需要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