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捱瘟疫,台湾电影却在这一年毕业了⋯⋯

台湾电影于2020掀起热浪,全球形势、中国与香港、本土因素各给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照。
台湾 公共卫生 家庭 电影 风物

关于2020年的台湾电影,最普遍的一种说法便是,因为COVID-19疫情持续蔓延,好莱坞强片纷纷退散、一再延档或撤档的结果,台湾电影反倒在疫情控制得宜的情况之下,闯出一片天。

2020年台湾电影,虽然没有像2019年出现《返校》那般创下全国票房2.6亿新台币的现象级强片,但有两部破亿台片,它们分别是票房已破新台币1.81亿的《孤味》(总票房仅次于《鬼灭之刃》、《尸速列车:感染半岛》及《天能》,其后则有圣诞节前夕甫上映的《神力女超人1984》已破1.3亿急起直追中),以及票房1.02亿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票房介于新台币5000-9999万这个区间的有三部:近8000万的《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加上两部恐怖片《馗降:粽邪2》(破7200万)和《女鬼桥》(破5800万);至于票房介于新台币3000-4999万这个区间,则依序是《无声》(4983万)、《打喷嚏》(4707万)、《怪胎》(4509万)、《同学麦娜丝》(4344万)、《亲爱的房客》(3790万)、《消失的情人节》(3185万),以上是综合国家电影中心截至 12月20日为止的每周票房公告叠加台北票房观测站发布的每日票房数字至12月24日的结果。

与2019年台湾电影相较,2020年台湾电影的破亿片数由一部增至两部,票房达五千万片数由三部增为五部,票房达新台币三千万以上片数由四部增为十一部。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第四名《寒单》(4929万)是第五名《阳光普照》(2616万)的1.88倍,排名第十的《老大人》全国票房则是1353万,从《返校》的2.6亿到《老大人》的一千余万,2019年台湾电影前十名票房之间的巨大鸿沟,在2020年有了显著缩小,主因是全国票房落在3000-5000万这个间距的片量大幅提升,从去年仅仅一部到今年总计六部,而且全都是获得金马奖提名的作品——这样质与量的双重提升,一方面是拜全球疫情蔓延导致好莱坞强片退散延档让台片能排到更好的档期、在更多影厅放映、有更多机会被观众看见的“天时”之赐;另一方面是基于多数中国电影和中港合制商业大片基于政治盘算而放弃报名第五十七届金马奖的“地利”考量;加上今年台片题材够多元、整体水准有提升、不负金马评审厚爱予以大量提名所营造出的话题热度、媒体效应和市场需求之“人和”因素,所共同促成的最终结果。

票房数字是一部商业电影最真实的结业成绩,但有时并非最终极的成果。这篇回顾文,没有办法去预测2021年台湾电影会不会延续如此佳绩,一旦疫苗问世稳定控制疫情,好莱坞强片纷纷归队之后,明后年度的台湾新片,还有没有机会、有没有实力与之一搏,我们能够分析归纳的是,从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有申请分级证明(准演执照)做正式商业放映的台湾电影(不含影展片、旧片重映、数位修复片)共计45部,其中11部为纪录片,在这批片型、题材、主创团队各异的作品中,与往年台片相较,它们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变化?有没有惊喜?是否面临局限?以下将以关键字方式来进行说明。

质与量的双重提升,一方面是拜全球疫情蔓延导致好莱坞强片退散延档的“天时”;另一方面是多数中国电影和中港大片基于政治盘算而放弃报名金马奖的“地利”;加上今年台片题材够多元、整体水准有提升、不负话题热度、媒体效应和市场需求之“人和”因素。

《亲爱的房客》剧照。
《亲爱的房客》剧照。

关键字1 陈淑芳与家庭片

陈淑芳恰好为这两个母亲角色,创造出一种足以代表当前台湾的普世性格,是近年继《血观音》之后对台湾电影中母亲角色的再次精彩且深刻的“重新定义”。

在台湾,陈淑芳应该比桂纶镁或徐若瑄更有名。陈淑芳从台语片演到八点档,从新电影演到学生毕制,甚至演过歌仔戏,即使叫不出她的名字,但是看到她的脸,便肯定自己看过她的戏,即便说不出到底看过她演哪部片哪出剧,她那国民妈妈国民阿嬷的形象总是深植人心。

陈淑芳戏龄长达六十年,但是得奖运奇差无比。金钟奖五次入围都是陪榜,在今年以前更是未曾获得金马奖提名,即使当年演《春花梦露》自行将三颗牙齿敲掉以准确诠释剧本设定缺牙、讲话漏风的祖母角色,其敬业精神和演出效果获得肯定,仍没能获得评审青睐。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后,她以八十一岁高龄成为今年全国最卖座台片的女主角(另部担任配角的《亲爱的房客》则是全国台片票房第十名),并且凭借《孤味》和《亲爱的房客》同时拿下第五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奖,就连担任配音的动画片《夜车》也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只差和于子育合唱的〈孤味〉同名主题曲入围但未获奖)。

不应该说陈淑芳是走老运,她的存在之于台湾影视界如同空气,稍不注意便会忽略,其实无所不在,没有空气根本不行。陈淑芳在《孤味》中扮演卖虾卷养大三个女儿的强势妈妈,对于离家三十载丈夫的告别式如何举办,及对方后来结交的女友该以何种身份出席,她从心有不甘到最后学会放下;《亲爱的房客》里她则扮演久病厌世的妈妈,对于自己和孙子在生活上和经济上必须依赖儿子同志伴侣的全盘照料,从原本心怀怨恨到后来决意化解心结安然离世。这两部片都有外遇情节,《孤味》的一家之主背叛含辛茹苦的妻子,在生命末期想要落叶归根,告别式成了两个“未亡人”的修罗场;《亲爱的房客》的一家之主为了传宗接代而违背自己性向,后来离婚与同性伴侣再组家庭,意外身亡之后同性伴侣毅然挑起养家重担,婆婆却难以谅解。

《孤味》是另种型态的大老婆与小三对决,《亲爱的房客》是性别翻转的婆媳过招,这两部家庭片讲的其实是观众再熟悉不过的家庭纷争,但是换个方式来讲,便有了新意,便与一般电视剧、人生剧(电视电影)有了区隔。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片的结尾,不约而同传达一个呼吁人家要懂得放下懂得理解成全、看似温良恭俭却又不全然保守也不过度挑衅、而且还符合时代潮流的微妙价值观,而陈淑芳平凡传统的外在形象,加上自然纯熟的真情演出,恰好为这两个母亲角色,创造出一种足以代表当前台湾的普世性格,是近年继《血观音》之后对于台湾电影中母亲角色的再一次非常精彩且深刻的“重新定义”。《孤味》在票房的大获成功,可以观察是否对于后续家庭片在质与量上是否造成显著影响。

《孤味》剧照。
《孤味》剧照。

关键字2 YA片、成长电影、新演员

到底是台湾电影急著“转大人”转不过去,还是每个导演(特别是新导演),总是太过急切想透过创作,去回首自己的青春?

台湾电影什么不多,成长电影最多。有时会有点纳闷,新电影时期有很多成长片,是因为许多创作者把个体成长和社会变迁连结起来,把个人故事拉至时代格局,如今新电影一晃眼过去已经快四十年,台湾电影最大宗仍是成长片,有的讲对于性别或是性向的困惑,有的关于破处的焦虑,有的假借校园生活去批判社会及国家机器,有的则是抒发一种再也回不去的情怀,到底是台湾电影急著“转大人”转不过去,还是每个导演(特别是新导演),总是太过急切想透过创作,去回首自己的青春?

全国票房仅次于《孤味》,名列第二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第三位的《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以及第五位的《女鬼桥》和第六位的《无声》,都是以校园为背景的成长片,都是新锐导演,虽然主角是高中生或大学生,不过故事的类型殊异,从纯爱片到恐怖片皆有。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刚解严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为背景,两个互有好感的男生从原生家庭到班级校园,面临重重的威权压迫,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直到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2019年,必须远渡重洋去到尼加拉大瀑布及深夜无人的蒙特娄旧城区,才终于露出一线曙光。相形之下,《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人气作家肆一的畅销书,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一跃成为破亿编导的林孝谦和吕安弦合写的剧本,把发生在校园里头四段恋爱故事,说得天真可爱妙趣横生,讨喜到了极点。

《女鬼桥》剧照。
《女鬼桥》剧照。

其实就算不拍鬼片,边缘人与群体认同,永远是校园成长电影万年不变的关注所在。

《女鬼桥》和《粽邪2馗降》是今年卖座亮眼的两部恐怖片,有别于《粽邪2馗降》另辟蹊径戮力借由技术上的精进以营造临场体验的感官刺激,《女鬼桥》故事和《粽邪》首集反倒有点相近,都涉及校园特定团体内部的情感纠纷,边缘人渴望获得群体认同在此成为故事最重要的关键逆转。其实就算不拍鬼片,边缘人与群体认同,永远是校园成长电影万年不变的关注所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人翁张家汉崇拜落拓不羁不在乎旁人想法的Birdy,《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其中一段是万人迷校队队长与怪咖资优生的恋爱,到了取材真实事件的《无声》,启聪学校惊世骇俗的性侵案背后,性侵别人的和遭受性侵的孩子,之所以噤声不语,除了因为恐惧,更多时候是基于得到认同——得到同侪团体的认同,或者来自大人世界的认可。

今年暑假另有两部票房、评价皆称不上出色的YA片,《破处》是两男一女伴尸上路的公路电影,《哈啰少女》则是仿照好莱坞校园YA公式由一个外来者的角色来看校园霸凌议题。整体成绩以前者为佳,因为它的前半部真的搔到抖音等“直播世代”的痒处,用缤纷闹热的炫目视觉吸引观众目光,三个主角从动机思维到对话举止皆从真正的当下出发,编导与角色及观众做到真正的三向彼此沟通,没有故作姿态的刻意装年轻可爱,也没有台湾时下YA片常犯(创作者不自觉流露出来)的中年人立场、过份伤春悲秋以致流于滥情主义的毛病,简而言之就是够屌,没有空干。此外,《破处》的裸露戏对于台湾电影尺度是相当重要的里程碑,赤裸的身体是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重点不在于展露奇观或是渲染情色,而是一种直言不讳的诚恳,而是一种豪不扭捏的坦荡。

至于《哈啰少女》,大抵就是拍得还可以的偶像剧,它真正的贡献不在影片本身,而是拱出几位优秀的新生代演员。如果说《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为台湾电影打造了两颗璀璨夺目的“明星”陈昊森和曾敬骅;《无声》让人看见台湾新演员刘子铨、陈姸霏和向韩国借将的金玄彬对于争议题材、高难度角色勇敢无畏的诠释;《消失的情人节》捧出如黑马般的大霈;《破处》杨懿轩、大文和香港演员吴肇轩对于裸露身体的坦然自在堪称空前;那么《哈啰少女》包括“怪物新人”李沐、气质特殊的刘主屏、已经小有名气的姚亦晴和陈怡叡,以及挑大梁表演充满爆发力的王渝屏,一字排开颇有宣告台湾电影明日之星的华丽态势,期待她们尽快接到更有发挥的角色,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同学麦娜丝》电影剧照。
《同学麦娜丝》电影剧照。

关键字3 怪咖、边缘人、新派与老派

廖明毅和《怪胎》主创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提供我们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镜头里的男女老少及风土人情,那是一个既真实又奇特,新颖却早已存在的台湾当下。

今年台湾电影另个特色,特别关照怪咖、边缘、弱势族群的角色。《亲爱的房客》林健一遭受讯问的时候,警方对其性倾向在言谈间所流露的偏见,对应《无声》开场,警方对于瘖哑人士的刻板印象及误解,再对应《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从家里父亲、学校教官、班级男生所象征的阳刚威权形象,针对同性恋或是缺乏理解或是不由分说一迳压迫的粗暴举止,倘若再加上讽刺国家政党的小蒋葬礼,天桥上遭警察逮捕的祁家威惊鸿一瞥,甚至《同学麦娜丝》准备从政选立委的吴铭添即使到了老友告别式现场都不放过自我宣传的机会而消费死人的行径,台湾导演想方设法,用最大的真情诚意,表现他们的人性关怀。

讲到怪咖,自然不能忘记廖明毅以手机拍成的《怪胎》,这是2020这个COVID-19时代最应景的电影,虽然讲的是两个怪咖的故事,但其实它是一则寓言,在讲恋爱的世界里可以包容对方的所有怪异与不足,如果有一天彼此的爱情消散了不见了,那么所有的牺牲隐忍包容便失去了存在意义。有一种爱情类型片叫病痛爱情,处理各式各样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告诉你爱情可以征服一切,偏偏《怪胎》故意倒过来讲,告诉你一段恋情的开始与结束关键不在怪与不怪,只有爱与不爱。这是今年台湾最亮眼的首部剧情长片,不只是叙事新鲜、技术成熟,廖明毅和本片主创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提供我们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镜头里的男女老少及风土人情,那是一个既真实又奇特,新颖却早已存在的台湾当下。

《消失的情人节》剧照。
《消失的情人节》剧照。

陈玉勋的《消失的情人节》和黄信尧的《同学麦娜丝》也是如此。陈玉勋和黄信尧是这三十年来最具幽默感的台湾导演,他们的幽默感是与生俱来且浑然天成的,他们所要调侃或嘲讽的往往是悲伤或不幸的事情,但是经由电影表现出来,有时荒谬到哑然失笑,有时是悲喜夹杂的好笑,有时是笑中带涙的好笑。他们总是把悲剧当喜剧拍,故事中的爆笑桥段总是具有多重层次,一言难尽的,恰如《消失的情人节》片尾阿泰和晓淇久别重逢却不发一语只是又哭又笑,恰如“闭结”突然说话不再结巴于是马上跑去帮参选立委的老同学吴铭添摇旗呐喊叫阵助选,他们关注的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电影提醒我们去感受到草根与泥土的温度,去闻海边的鱼腥味与随风阵阵飘来的狗屎味,这样的幽默其实是一种乡土的温柔。

最后,《消失的情人节》和《同学麦娜丝》都是同学会电影。前者是小学同学,后者是高中同学,原来不只新导演喜欢拍成长电影,台湾多的是拍片缅怀自己青春的创作者,陈玉勋从《爱情来了》到从三段式电影《茱丽叶》第三段〈还有一个茱丽叶〉,不断玩转小学同学久别重逢这个哏,柳广辉和监制瞿友宁把他们高中就读教会学校的私密记忆写进《刻在你心底的名子》,黄信尧的《同学麦娜丝》则是改编自己成名作《唬烂三小》,一部记录自己和高中同学人生际遇的纪录片。如果把2020年看作台湾电影一个阶段性结束的毕业班,那么十年后谁成为了谁,谁拍了或演出什么,到时以此为题来开一场同学会,说不定挺有意思。

读者评论 5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看了同學麥娜絲與消失的情人節,都很好看

  2. 今天剛看完“消失的情人節”,是部可愛溫馨的電影,蠻喜歡的。

  3. 劉主“平”,非“屏”

  4. 喜歡這篇2020年的台灣電影總結,整體來說,今年的台灣電影雖然無2019年現象級的「返校」與達到藝術高度的「陽光普照」,但卻有了更多樣的題材與商業類型片,許多票房不錯的作品也同時獲金馬獎提名更是顯示水準的齊整,其實更令人感到欣慰,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我們還能進戲院支持自己鄉土的好電影,是令人開心的事情。
    期待台灣電影能呈現更多元自由的面貌,往成熟的工業化產業持續邁進,畢竟,自由的空氣如此難能可貴。

  5. 《打噴嚏》作为雪藏多年的旧片,竟然还可以获得4700万的票房,可见九把刀IP仍有不小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