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瘟疫变东风:我们不去电影院之后,中国电影竟然大局初定?

中国电影趁疫期三分天下:主旋律片全面开花,串流平台甚嚣尘上,传统电影手握重兵,我们未来的剧本便是三者的交锋与合作?
万玛才旦的《气球》电影剧照。

该用怎样的标准去评价 2020 年的中国电影?

若是以往,业内的标准大体是这样的。总票房越高越好,这个数字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并且决定了未来会不会有新的资金投入;国产片的票房最好也超过引进片,这样说明中国本土电影的制作能力有所提升,最终有望与好莱坞电影角逐全球市场;而最理想的情况,是口碑高的电影也能获得与其品质相匹配的票房,它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潜力,因为观众审美成熟,能够对影片进行筛选,从而淘汰那些投机的热钱。

这些标准在这一年显然并不适用。2020 年的中国电影并非一个正常的市场。受到年初发源于武汉、并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影院关门、剧组停工、影视公司纷纷倒闭,传统意义上的“制作、发行、放映”产业链全部停止运作。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评论区 5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說真,爛片一套又一套,沒人看也是正常

  2. 写得真好呀!看到文末竟有被打动。。

  3. 🎈是无论用什么角度来解构都是非常有看点的电影

  4. 这一年,中国内地对电影的官方审查和人民自发的审查越来越严格,令人窒息且无力,然而在年末上映的一部电影却让我看到了奇景
    这是一部纪录片,讲的是一个从事棒球教育的慈善机构中两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其中一个小孩是西北籍的穆斯林,虽然长相非常有异域特色,但应该是回族。片中这个孩子被描绘得野蛮、暴力,喜欢不顾其他孩子的看法对他们开恶意的玩笑,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因而受到全体孩子的孤立,令教练们陷入忧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恩威并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任性,意识到自己只有通过好好学习和刻苦训练才能摆脱自己贫困的家庭和混账的父亲。然而这个孩子确实比其他人要倔强,导演捕捉到了非常多的“反抗”言论。
    “凭什么他说我不合群,我跑得快,他们跑得慢,明明是他们跟不上我,为什么最后是我的错?”
    “郭教练打我就是因为他是大人,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打他!”
    随着影片的发展,这个孩子必然要逐渐“改邪归正”。但导演为此设计的情节却令我瞠目结舌。这个孩子所在的棒球队获得奖励,要去美国参加比赛。在比赛之前的大巴上,教练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唱国歌。这个少数民族小孩不会,教练回了一句“你不会唱国歌还算得上是中国人吗”,之后安排他的室友帮助他学唱,之后的镜头:
    “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民……”
    “是‘奴隶’,奴隶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把奴隶念十遍!”
    “奴隶,奴隶,奴隶……”
    两分钟以后,这个场景居然又被导演重复了一遍。这次他的室友对他说,不学会“奴隶”不许睡觉
    我看到这里十分震惊,不能确定导演是真的想有所表达,还是只是纪录片拍到了这个场面就把它留下了而已。但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个非常商业的、充满设计的纪录片“项目”,每一个镜头都是有意为之。而且我看了这个导演以往的作品,发现他是非常政治化的,他以前的所有作品拍的全是内地的敏感话题(比如污染、计划生育)。所以我越来越怀疑这样的设计是别有用心,是导演故意加入的讽刺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的情节如果让对多元文化议题有敏感性的人看到一定会引发争议。但是这部电影却在政治审查极其严格的中国通过了审查,获得了广大爱国网友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达到8.3,甚至有人认为这是2020年国内院线的最佳电影。然而在众多的影评中,观众们提到了片中反应的贫困问题、教育问题、体育产业问题,甚至还有相当敏感的“驱逐低端人口”事件,但没有一个人讨论族裔问题。你难以想象这些观众和几个月以前那些拿着显微镜对着《八佰》《金刚川》里的军服挑错、对《一秒钟》的删减问题进行激烈辩论的观众是同一群人。这部电影里的这些在欧美可以被视为殖民主义者的奇观的描写,他们不是看不出问题,而是根本就认为没有问题!所以可想而知,当代中国主流民众对民族问题的无知和漠视
    我现在很感兴趣,如果这部电影能在欧美上映,评论界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5. 万玛才旦的《气球》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电影,各位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