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黑人音乐中从来不缺席的社运呼号,就如同他们从未远离的痛苦

近期非裔美国人的平权呼声蔓延到文艺界,其实谴责与诉求从未在他们的音乐之中缺席。
2017年6月3日,Childish Gambino在纽约的一场演出。

George Floyd 遭警员跪颈致死的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社会运动及文化范畴的响应,激起了又一轮激烈的平权运动。唱片厂牌 Republic Records 宣布不再使用 Urban Music 一词,这个词长久以来被用以描述具备当代气质的一种音乐融合风格,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吸收节奏蓝调,骚灵,拉丁,雷鬼等元素,电台为了塑造出一个更具商业营销潜力的名字,动用了 Urban 这个相当暧昧的字眼。Urban 从八十年代起,变成了一种称呼非裔美国人的隐晦指代。近年来一直有学者和评论家呼吁取消,但未有成效,趁着这一波运动热潮,唱片公司开始提出这样的口号,是否能成功还属未知,却抓住了一个相当引人关注的契机。

但我们无法指责政治议题在音乐层面的介入,几乎由非裔美国人全力搭建起的流行音乐基础,本身就与非裔人群政治与社会地位密不可分。中文世界近四十年向听众介绍所谓的黑人音乐,最早由非洲人带入北美,被奴役的非洲人生活和娱乐都受到规管,音乐是他们逃避现实发泄情绪的少数有效方式,由口头传唱开始,这些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将非裔社群连结在一起,从这些根源出发,慢慢演变出蓝调,福音,民谣,爵士,骚灵等多种类型。无论从南北战争的年代,到上世纪美国的大萧条,再到六十年代轰烈的平权运动,源自非裔美国人文化根基的流行音乐都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早年被称为 Black Music,译介为黑人音乐进入中文语境。几乎每一位非裔音乐人都创作过涉及平权和种族问题的歌曲,几乎每一个年代都有这样的作品风靡全世界。我们尝试在有限的篇幅内,为大家推荐遍布于各个年代的歌,也浅述悦耳的旋律和律动的节拍下,这些音乐所包含的愤怒,无奈和悲凉。

Nina Simone – To Be Young Gifted and Black


Nina Simone 是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也是敢作敢为的民运人。她的作品横跨古典,蓝调,福音,爵士等多个范畴,是听众耳熟能详的名字。而她之所以开始关注和支持民权运动,皆因为自己的好友 Lorraine Hansberry。Hansberry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作品被搬上百老汇的非裔美国剧作家。《To Be Young Gifted and Black》这标题正是向她致敬,除了关注种族议题,Nina Simone 还写了不少歌曲,强调黑人女性应该自行定义美和自我价值,不为刻板印象左右。这首歌不久之后就被另一位推动民权的偶像 Aretha Franklin 翻唱,成为跨越不同世代的民运金曲。

James Brown – Say it Loud – I’m Black and I’m Proud


James Brown 狂放的演绎风格和毫不避讳议题的创作胆识让他打破了主流商业舞台上的沉闷格局。他的整个演艺生涯中推出了多首名作,回应不同的社会议题。《Say it Loud – I’m Black and I’m Proud》是六十年代塑造黑人自我认同的一首重要作品,从一开始就展露极富感染力的节奏,James Brown 找来三十位左右平民阶层的非裔少年,和他一唱一和,为黑人群体的身份从自我贬低的N字增添了自信,传统的诗歌章节与当时流行的 funk 元素结合,从过去唱到未来。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 Don’t Call Me Nigger, Whitey


深受 James Brown 影响的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也是先驱,他们率先将迷幻风格与骚灵元素结合起来,在摇滚乐兴盛的年代游走于类型之间,兼有多元化的组合牌面,也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主唱 Sly Stone 极具传奇色彩,他出身中产家庭,后来跟黑豹党有过密切往来,被要求在歌曲中放入更激进的黑人权利内容,还被迫将乐手全部换成了非裔。

很多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的作品光看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他们在1969年推出大碟《Stand!》,除了脍炙人口的《Everyday People》,《Don’t Call Me Nigger, Whitey》以平等的姿态呼吁不同种族的人放下偏见,过几年他们会推出一张名称更直白的专辑《There’s a Riot Goin’ On》。

Curtis Mayfield – Hard Times


Curtis Mayfield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加入了组合 The Impressions,七十年代开始单飞。或许是亲眼目睹了黑人平权运动的起落,他单飞时期的创作具备强烈和直白的政治意涵,很多歌都只能在非裔群体中流传。《Hard Times》也不是他最有名的歌,出自他1975年的专辑《There’s No Place Like America Today》,大碟封面选用三十年代的美国风情画,反讽当年毫不掩饰的意识形态宣传。歌曲则充分表现了创作者的失落,马丁路德金被刺杀之后,Mayfield 见证了曾经充满活力的民运如今变成了一场恶梦,越过漫长的前奏,Mayfield 慢条斯理地诉说自己所见到的消极景象,有说不出的悲凉。

N.W.A. – Fuck Tha Police


组合名 N.W.A. 意为 Niggaz wit Attitudes,他们是八十年代冒起的 Hip Hop 组合,通常被视为匪帮说唱的先驱,在 Hip Hop 音乐历史中有极高的地位。成团后没有多久,他们就发行了这张载入史册的唱片《Straight Outta Compton》。《Fuck Tha Police》是第一批敢于公开直接批判警暴的歌曲之一,毫不遮掩的歌名已经把胆小的人吓坏。据说 FBI 高层曾经特地写信批判这首歌,认为歌曲歪曲了警察的良好形象。组合成员却根本没有在怕,照登台照表演无误。尽管它甚至不是一首商业单曲,但这首歌很快流行起来。歌名被当做标语印在了千千万万的潮服上,也让公开谴责警暴变为了饶舌歌手的一个传统。

Prince – Race


Prince 在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开始了漫长且任性的音乐实验。和唱片公司华纳理念不合之后,为了规避唱片合约,他甚至耍脾气把自己的艺名改成了一个符号。大碟《Come》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其中所收录的所有歌曲歌名都只有一个单字。宣传的缺位也让这张专辑的销量与前作相比有数量级的降低。《Race》没有当做单曲推出,但是同样精彩。这首歌有 Prince 拿手的 New Jack Swing 面貌,又念又唱的歌词夹杂灵活的 Funk 律动。Prince 在这首歌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种族差异,人们的心理受到主流文化的强烈塑形,这种偏见有很漫长的潜移默化过程,即便是谈论严肃议题,Prince 依然保留了他自己嬉笑怒骂的气质。

TLC – Waterfalls


TLC 的《Waterfalls》一样诞生于1994年,组合的第二张专辑《CrazySexyCool》是她们商业上最成功的专辑,全靠这首单曲的支持。《Waterfalls》是一首很抒情的节奏蓝调,讲得确实残忍的现实议题。整首歌在警醒和关怀青少年,希望社会能够重视非裔社群中的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和爱滋病问题。尽管在八十年代演艺界已经开始关心爱滋病患者,不过直到《Waterfalls》,才有一首公开不避讳提及爱滋病的歌曲拿下排行榜冠军。这是一首雅俗共赏的流行歌,取得了商业佳绩,也将严肃议题推广开来,相比很多所谓的公益歌曲,这首歌别有温度。

Childish Gambino – This is America


以美国为标题的黑人平权歌曲很多,但这一首最贴近也最具有影响力。Childish Gambino 表演力和创作力同样强大,应也是这首歌传播力量如此之大的原因。歌曲用吟唱层次起伏的 Afrobeat 穿插多位说唱歌手的饶舌部分,每一句歌词皆描述出黑人身在如今的美国,正在面临的环境与正在经历的疾苦。搭配 MV 观看更具震撼力,Gambino 搭配舞群的不同动作,抽象地展示出非裔的生活姿态与情感,也赤裸地表达出暴力。暴力正是张扬在非裔社群生活之中的存在,MV 的镜头如此公然地观察这一切。这种拍摄角度让观众的凝视变得另有深意,或者对很多远隔重洋的人来说,他们认为非裔的痛苦是一种表演,这种视角如同歌曲想要倾诉的内容无形中接了轨,多数人都只是置身事外的人,而唯有身在这个群体中,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痛苦。

Jill Scott – My Petition


Neo Soul 歌手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意识,他们不只是从身边所见所感入手,还伴随以深刻思考,并将其化为高超的修辞,Erikah Badu,Meshell Ndegeocello,Lauryn Hill 都有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今天要介绍的这首歌,与早期 Nina Simone 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My Petition》看似一首心碎的情歌,不断在批评自己的爱人背叛了自己,承诺都落空,实际上骂的也还是美国政府,Jill Scott 把政府和坏情人进行了巧妙的置换,且维持了恰到好处的暧昧。整首歌达成了一个巧妙的隐喻,虽说喻体不新鲜,写法却很精致。

Rhiannon Giddens – Cry No More


2015年发生的查理斯顿枪击案,一位白人在历史悠久的以马内利非裔卫理公会教堂教堂开枪打死了九名黑人。案件经过调查之后,揭露凶手是一名种族主义者。这件惨案震惊了整个文化界,当即有许多创作者写歌悼念及表达愤怒,《Cry No More》也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完成的。Rhiannon Giddens 是一位乡村民谣歌手,在这首歌中她运用贴近根源的蓝调和福音元素,靠人声的叠加营造神圣,原始又悲凉的感觉,是控诉也是祈祷。

Shea Diamond – Don’t Shoot


在这次的抗议和反思中,不少民众呼吁关注非裔跨性别者的处境,因为他们身处在小众群体中的小众,遭受内外的双重歧视。非裔群体往往受到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在群体内部也形成了类似的歧视倾向,有社会学者希望能够趁这次社会的反思,也一并去除非裔跨性别者遭受的压迫。Shea Diamond 就是一位非裔跨性别音乐人,她在2019年发行的歌曲《Don’t Shoot》深刻地描写了自己提心吊胆的生活,以及随时可能面临的暴力。

cupcakKe – Lemon Pepper


在 George Floyd 事件之后,近两月有很多音乐人推出新作,控诉警暴和种族歧视。这些歌曲的风格也几乎融合了各种曲风,其中比较特别的是饶舌歌手 cupcakKe 的新作《Lemon Pepper》。在去年之前,她曾经认为自己的歌词太过淫荡,也许会带坏青少年决定退出歌坛,不过今年她又带着新作回到了大众视野。《Lemon Pepper》依旧是关于她身体的写作,遍布她擅长的双关语,游走在各种潜藏的情色之间。所不同的是,她宣布将这首歌的所有收益捐给明州自由基金,这个基金将用于保释在这次一连串大型示威中被捕的相关人士。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推荐FX美剧《Atlanta》,从几个混嘻哈界底层的黑人视角出发,透过荒诞和超现实主义讨论了很多黑人社会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个人觉得是了解black experience的不错起点(当然主要是很好看

  2. 看完有点羡慕非裔的文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