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海道道央、空知地区中部的美呗(ビバい、Bibai),关于地名来源的主流解释,是来自爱努语ピパイ(Pipai),指有许多淡水贝类的河川或地区,过去以意译写做“沼贝”。后来铁路开通后,虽然车站以“美呗駅”命名,但地方仍以片假名ピパイ的用法为主,直到1900年之后才改为汉字美呗。
日本从明治时期开始发展重工业,做为能源的煤矿产业也随之大兴,矿藏丰富的北海道,自然也在国家的挖掘之列。美呗,正是在这一波开发的浪潮卷起的小镇之一。
美呗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西边为石狩川以东的石狩平原,平原上的石狩川牛轭湖群中最著名的湿地宫岛沼,每年都有约六万只野雁,在从俄罗斯迁徙到宫城途中在此短暂停留,宫岛沼因此在2002年成为拉姆萨尔公约所登录的湿地之一,野雁也同时是日本国家指定的纪念物之一。数万只野雁齐飞向空中的壮观场面,每年吸引许多爱鸟人士前来。
相对西部,东美呗地区则是由夕张山脉延伸过来的丘陵与山地,地层内含丰富矿脉,在划分上属于石狩炭田。美呗的产煤量约为北海道总量的两成,在过去是日本产煤量名列前茅的矿区,以煤炭之镇闻名于世。
美呗因矿业发达之故,在1956年前后迎来人口高峰,九万多人在此地生活,而其中约六万多人聚集在矿业聚落一带。
在1874年,美国地质学者在此地进行探勘时,发现地层含有煤矿。1887年前后,德田与三郎占有了美呗一代的矿区,并进行试挖。到1906年设立了石狩石炭,隔年并开始着手美呗川上游的矿区开发与专用铁道,1910年时成立了德田炭矿,却因矿区的争议,开发暂时中断。德田炭矿后来改名为新美呗炭矿,与光珠炭矿和锦旗炭矿等中小型矿业公司被三井财团旗下的三井炭山所收购,统整为三井美呗炭矿。
在德田矿区的争议事件后,由饭田延太郎取得了矿区,饭田美呗炭矿第一坑于1913年在美呗川上游的我路地区开矿。开业隔年,开设了美呗轻便铁道(后改名为美呗铁道),由国有铁道的美呗车站延伸到饭田炭矿。1915年三菱财团来到美呗,收购了饭田炭矿及其铁路,并改名为三菱美呗炭矿。
美呗轻便铁道的开设,一口气加速了此地矿业的开发速度,许多中小型矿坑陆续开业,小镇人口也急速增加。原为农业聚落的美呗川上游地区,盖起了大量由矿业公司出资兴建给矿工居住的免费炭矿住宅,在当地形成矿业聚落。
美呗因矿业发达之故,在1956年前后迎来人口高峰,九万多人在此地生活,而其中约六万多人聚集在矿业聚落一带。其中,光是三菱美呗炭矿员工数,就高达九千六百多人,为此区之冠。为了因应矿业带来大规模的移入人口,聚落接连设置了学校和邮局等公共建设。集中住宿的生活形式与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为矿区的人们之间牵起高度的羁绊。矿业有句话叫“一山一家”,即指生活在这个矿山的人,都是家人。在矿山关闭后,许多人虽然为求谋生远走他乡,但仍心系这个煤矿小镇。
在国家的增产政策下,除了征召一般良民前来挖矿,也有囚犯被移至此地作为苦力。无论是良民还是囚犯,矿工们都在严苛的环境下劳动,忍受低薪并面对各种频发的事故与生命威胁。在1941年和1944年,在三菱美呗炭矿的矿坑都发生了死者超过百人的大型事故。然而,因矿业暴富的资方,过着奢侈生活的同时,却未曾想过改善矿工处境。被压迫的三菱美呗炭矿矿工们忍无可忍,在战后成立工会团结起来,向资方争取劳动权益,希望改善矿工原本极不人道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能活得更像个人。
在南美呗小学校的校舍内,一间美呗市用来做为绘画保管间的教室里,有一张名为《人民裁判之画(人民裁判の絵)》,是由当时隶属于美呗炭矿的美术团体的平山康胜等五人所绘之油画,记录了1946年一个重要的矿工运动——“人民裁判事件”。
画面的中间是张长桌,右侧坐着三菱美呗炭矿的资方代表,左边则是工会代表四人与声援的矿工群众。人民裁判事件的开端,从长达36小时的薪资谈判开始。过去矿工的薪资是以个人产量多寡计算,矿工可能因为被分配到脉矿稀缺的区块,劳动整日也拿不到多少薪资。从画面中的抗议标语,可以知道工会方提出的诉求是针对加薪与薪资计日定额制等劳动权利,一旁的听众也随之鼓噪应和或举标语助阵。
根据文字纪录,在场的劳方除了工会代表与劳工外,还有矿工的家人。矿工之妻从战后矿业聚落的食物配给不公为出发点,控诉资方与管理层有饭配酒,但矿工阶层仅能以野草和干燥南瓜籽等果腹,甚至连资方用来喂养家犬的食物都较矿工家庭的餐桌来得丰盛等,来哭诉资方对矿工的剥削。
虽然劳资争议成功得到解决,但在两周后,如同多数的劳资争议事件一样,等待工会干部的无疑是来自资方的报复。资方将工会告上法院,且朝刑事案件发展。工会干部被以妨碍自由等理由逮捕,被判有罪者亦有之。
即使如此,做为日本最初的劳资群众团体协商(大众団交),这是日本第一次有劳工进入协商的场合并为自己发声。人民裁判事件让劳动者学习到根据自己的主张,来要求与资方以对等关系进行交涉是可能的。该事件做为战后风起云涌的劳工运动的象征为人所知,也是炭矿历史里重要的一页。
然而,在矿坑里捐躯陨首的不只日本国民与罪犯。八年抗战里,许多朝鲜人和中国人被拉夫到此,遑论劳权,连基本人权都构不上边,被强制在高危险的矿坑中劳动,严苛的工作条件与营养不良,让许多外国人成为矿下亡魂。位于我路地区的大円寺,就曾发现一份写有473名韩国殉职者名字、出生地与死亡日期的资料。但客死异乡的殉职者人数远不止如此,有许多人耐不过这种恶劣劳动环境,无法在二战后返国。
战后,煤炭一举成为日本复兴经济的要角。资金方面,由国家带头投入钜额资金;人力方面,许多在战后由满洲和库页岛归国的人投入煤矿产业,美呗矿业聚落与商圈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我路地区因应矿工对甜食的痴迷,各种面包店、和果子店和水果店等当时被认为是较奢侈消费的甜食店,纷纷在此开业,展店规模不逊于大城市。
另外,由于矿业多为轮班制,小镇的商店街也因此成了繁华的不夜城,连带文化、艺能和运动都得到发展。1933年兴建的三井美呗炭矿互乐馆,是现存北海道内最大的矿区剧场,在当时也是北海道首屈一指的电影院,设备最新且可容纳两千人,被称为矿山的娱乐殿堂。当年在新片上映日,人们会在工作结束后赶到这里,在馆外排起长队等着进场。其他如当红艺人的演唱会、一流艺术家的展览或公演、大型运动赛事也都在美呗小镇热闹开演,文化的高度发展,也是美呗人所引以为傲的。
可惜好景不常,在石油崛起之后,矿业随着煤矿需求量急速下滑,矿坑相继闭山。即使是大型财团也难敌这波倒闭潮,三井美呗炭矿在1963年关闭。年产量一百多吨,最多曾达189吨的三菱美呗炭矿,在风光了六十年后也在1972年收山。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呗市内所有的矿坑都闭山,矿工携家带眷离开。曾经近十万的人口,到1974年只剩四万人左右。
位于三菱美呗矿业聚落的荣小学校,完整见证了美呗矿区的兴与衰。为了因应大量人口移住而于1950年设立的荣小学校,在1959年矿业正盛时,在校生人数曾经高达1250人,运动会就像超大规模的祭典一样热闹,家长甚至还要前一天去占观众席的位置。1981年,在矿山关闭、人口大量外移后,在校生加上附设幼稚园总共67人参与废校典礼,令人不胜唏嘘。
生于美呗的铁道员之子、也是名雕刻家的安田侃,在义大利学习雕刻有成,接到的第一份委托,便来自故乡美呗。
安田侃虽然离乡路远,但蒸气火车头的声响、煤炭的气味与铁轨散发的热气,都仍为他的身体所铭记。只是就如同离开矿山求职的人们,即使每年都会在盂兰盆节时回到此地,与旧识一起回忆过往。然而,矿业聚落的一切都在持续朽坏,没有一秒停下。唯一不变的,只有早年丧命于矿坑中的人们,就那样沉睡于矿山地底,与时间再无瓜葛。
试着揣摩遇难矿工的心情,安田侃做出了“炭山の碑”这个作品,以纯白大理石刻成三根高约七公尺的立柱,雕像上头的尖端则朝向三个方向。作品的设计概念,在于向遇难而永眠在地底的矿工之魂输送空气,让他们灵魂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纪念碑放置在我路ファミリー(Family)公园内,位于同一园区内的三菱美呗纪念馆,也搜藏并展示许多珍贵的文献和资料。
安田侃接下“炭山の碑”的委托后,在找制作场地时,因缘际会被人推荐了荣小学校的旧体育馆。校舍因废校多年,不仅天花板漏水,地板也全然腐朽。当时,旧校舍的一部份挪作幼稚园之用。但破旧的校舍与遽减的学生人数,距离闭园越来越近。可是这些孩子没有因为校舍破旧而失去笑容,依旧无论寒暑,每日精神奕奕地到学校。孩子元气满满的姿态,让安田侃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他想到的,是弄出一个让孩子开心奔跑的大广场。
经过美呗当地的努力,校舍逐步整修。做为雕像展示场的体育馆,开起爵士音乐会,诗人也到此来演讲,小朋友的钢琴发表会也在此热闹开办,废校校地变身成为当地人交流的场所。又过了几年,不仅校舍和体育馆,户外广场也摆上数件雕刻作品,成为安田侃雕刻美术馆アルテピアッツァ美呗(Arte Piazza,义大利语,意为艺术广场)。美术馆不收费,也没有栅门,全日全年开放的广场上,雕像不需要拉警戒线或贴警告标语,或摸、或抱、或爬,作品在与观赏者的互动中完成。
校舍的一楼,目前是美呗市立荣幼稚园的校园,有14名学生,在大自然与雕刻环绕的校舍中学习成长,虫子、松鼠和各种小动物都是玩伴。日前校舍所在地曾因传出熊出没的目击情报,使得学校曾一度面临关闭危机。所幸,学习与大自然共存是校方向来的教育方针,面对自然的力量、强大与恐怖,是这时代的孩子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目前已恢复营运,继续培育美呗之子。
距离美术馆约十分钟车程的炭矿メモリアル(Memorial)森林公园,则是将三菱美呗炭矿遗址整修而来的市民休憩地。当年矿坑相关的建筑和设施都已封闭但保留在原址,游客可自由游览。其中,两台巨大的竖坑橹(将地底的矿工和煤矿运出坑外的机械),如同煤炭小镇的象征般竖立在园区中,更在2007年被选为近代产业遗产。
这两台高约20公尺的竖坑橹,在当年可深至地底170公尺之处运煤,在极盛期1944年时,曾有年运量189万吨的纪录。随着矿坑闭山,即使这对红色铁骨曾撑起三菱美呗炭矿的伟业荣景,却再无可用武之地。
由于美呗烤鸡串的售价相当便宜,在当时即使是生活不富裕的矿工也能大量购买用来填饱肚子。于是,到摊车或店家外带大量烤鸡串回家与家人共享,成了当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逝者已逝,但有些东西时至今日仍飘香。
在美呗铁道路线上的我路站,是当时三菱美呗矿业聚落的重要车站。在车站附近的繁华街里,诞生了美呗的代表美食——美呗烤鸡串。
名列日本七大烤鸡串且被选为空知地方三大矿坑美食的美呗烤鸡串(美呗焼き鸟),据传是1945年前后,由我路地区的路边摊车“三船(Mifune)”所发明的。
三船的美呗烤鸡串,诞生于这个矿业小镇并非偶然。当时许多矿工及其家庭移居到此,产生对廉价食物的大量需求。当时三船从养鸡场引进便宜的淘汰蛋鸡,将鸡肉先烫过再烤,经过这道手续,除了鸡肉会较为柔软且炭烤时容易控制熟度外,也会产生一锅鸡高汤。因应客人的要求,三船使用鸡高汤制作鸡肉荞麦面,在当时是熟客才知道的隐藏菜单。
在“三船”受到当地人的喜爱而大红后,三船福太郎将原本的路边摊车和招牌让给学徒们(现名为三船和たつみ、Tatsumi)的美呗烤鸡串店据说是学徒们的分家)。他自己则开起了店面,从自己和妻子名字取字成为店名“福よし(Fukuyoshi)”。在矿山闭山后,由我路迁移现今美呗本店的位址,在道内有十数家分店。
说了这么多,美呗烤鸡串与其他烤鸡串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日式烤鸡串(焼き鸟、Yakitori)一般系指将鸡肉切成一口大后,以竹签串起烧烤,并以盐或酱汁调味的料理,最常见的是烤鸡腿串(モモ、Momo)和烤鸡胸串(ムネ、Mune)。或以大葱葱白切段,串在肉与肉之间,成了葱肉相间的烤鸡串。美呗烤鸡串以一根竹签串起鸡腿肉或鸡胸肉、输卵管(ランカン、Rankan)、鸡皮、鸡心、鸡肝、鸡胗或鸡卵丹(キンカン、Kinkan,又称卵单,母鸡卵巢内未成熟的蛋黄,在排卵时会成为鸡蛋内的蛋黄。有些地方将整副鸡卵巢称为提灯或灯笼,因长型输卵管连着顶端浑圆金黄的蛋黄,形似而得名)等材料,不同部位之间以洋葱切片间隔,整串放在炭火上烧烤,并以胡椒和盐调味。因为串了各种内脏,以往也被称为鸡杂串(モツ串或もつ串、Motsukushi)。每个店家选择的肉类或内脏部位都不尽相同,若是经验老道的在地人,望一眼即知是哪家烤串。
近年随着日本饮食习惯变迁,以及内脏料理方式的普及,过去被视为屠宰废品的牲畜内脏,才逐渐出现在日本的日常饮食中。虽然今日烤鸡肝串(レバー、Reba)、烤鸡胗串(砂肝、Sunagimo)或烤鸡心串(ハツ、Hatsu)等鸡杂串随处可见,但像美呗烤鸡串这种大量使用鸡杂的烤鸡串在过去并不多见。
美呗烤鸡串使用鸡杂,而且在一串里有四五种部位,吃个三五串就像吃了一只鸡的概念。对于每次到烤串店,面对菜单洋洋洒洒数种烤串,无论点了多少种、总有未竟之憾的选择困难症患者如我,简直是世纪级的福音。胃袋与预算之有限,欲望却无穷,便宜又料丰的美呗烤鸡串,无疑是各位贪心饕客的好选择。
元祖福よし将美呗烤鸡串定调为鸡腿、道产洋葱、内脏、道产洋葱和鸡皮的组合,内脏的部分随机出现鸡卵丹、鸡肝或鸡胗等部位。道产洋葱必须切得大块,也是福よし的坚持之一。使用洋葱而非烤串常见的大葱葱白,是因为美呗位在的空知地区为日本最大的洋葱产地,使用邻近地区多产的物产来降低成本,也是美呗烤鸡串能以低价贩售的原因。
当鸡串上桌,炭烤香气扑鼻来,第一口是多汁的鸡腿,接着鲜甜的洋葱稍事休息,再出发是滋味浓郁的鸡卵丹、入口化开的鸡肝或香脆的鸡胗,再度以洋葱转换心情,最后以柔软不油的鸡皮结尾,就像一场味觉小旅行。美呗烤鸡串使用的鸡肉味浓有嚼劲,炭香加上胡椒香,配啤酒或汽水都十分豪气过瘾。
由于美呗烤鸡串的售价相当便宜,在当时即使是生活不富裕的矿工也能大量购买用来填饱肚子。于是,到摊车或店家外带大量烤鸡串回家与家人共享,成了当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直至今日,若逢聚会或有人来访,购买大量烤鸡串作为宴客的餐点,仍是当地人习惯的招待方式。
美呗烤鸡串不只好吃,更是美呗的精神象征之一。在2015年美呗市的吉祥物公开征选活动中,高二学生以美呗烤鸡串为概念所设计的“烤鸡串男(ヤキトリ男、Yakitorio,简称やきおじ、Yakioji)”从268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烤鸡串男的外观如美呗烤鸡串,将肉片和鸡皮的部分画成帽子和衣服,洋葱既是帽檐,也是衣领。以鸡卵丹为脸,脸上画了深思的表情,下半身不是竹签,而是一双大长腿。整体来说似乎说不上可爱,但忠实呈现美呗烤鸡串的外貌,冲击感满点,让人一望即知,算是万千吉祥物里一个异色的存在,掀起讨论的热潮。在官方设定上,烤鸡串男与美呗市于昭和61年以当地的候鸟野雁为概念所设计的吉祥物マミィーちゃん,是一起为推广美呗市而努力的朋友,经常在美呗的公关活动中现身。
在美呗,还有一道料理,也是怀着体贴矿工的心意研发出来的。
高桥制面厂于1956年在美呗市开业,当时美呗市处于人口最盛期,高桥制面厂的业务主要是供应当地餐厅面条。1965年,高桥制面厂改名为角屋(かどや、kadoya),同一年当地的三菱美呗矿坑开业,大量矿工移入当地。角屋的经营者考量到矿工的工作型态,设计了“角屋的炒面(角屋のやきそば)”。
这款角屋的炒面,方形塑胶袋装着褐色面条,外头的小塑胶袋装着几片红姜,以人工用胶水装订,最后钉上写了商品资讯等文字红色标签纸作为封口。为了让矿工在没有筷子也没办法洗手的状况下也能填饱肚子,装订必须兼顾卫生与便利。使用者只须两手分别抓着红姜跟炒面的塑胶袋,就能打开封口。隔着塑胶袋将炒面轻柔搓开,并将红姜放进炒面,以塑胶袋就口就能享用美味。即使双手脏污,也不会直接碰触到食物,吃饱又能继续工作。
角屋的炒面在味道上也极为讲究,使用自家制拉面用卷面(ちぢれ麺、Chijiremen,又写做缩れ麺),调味后长时间放置也不会糊。卷面是北海道拉面的主流面种,粗细各有爱好者。有些制面厂还能依据店家需求,提供不同粗度的卷面。卷面的外观有如波浪般弯曲凹凸,富嚼劲与香气,且较直面能沾附更多汤汁而受到欢迎。
角屋的炒面虽然名为炒面,但制程中仅使用大锅清烫面条后,以偏甜的浓醇酱汁调味,定义上其实比较接近干拌面。虽然冷藏的状态直接吃也很美味,但若想热热吃,也能将角屋的炒面和蔬菜放到平底锅同炒,增添几分香气外,也能落个炒面之实。
除了矿工外,当地人也经常以角屋的炒面当作午餐或孩童的点心裹腹。虽然曾一度停售,但在当地人的期望下,2005年重启贩售。除了原味的酱汁炒面外,还研发了第二弹的盐味炒面(塩やきそば),以清爽的口味拢络非酱汁派的饕客。第三弹则是以香料取胜的咖哩炒面(カレーやきそば),可惜后来停产,成为传说的口味。第四弹是在2012年推出的石炭炒面(石炭やきそば),灵感来自美呗曾因矿坑而繁荣的过往,以当时被称为黑钻石的石炭为炒面命名。面条不含石炭,而是揉入竹炭粉做成黑色面条,调味用酱汁没有添加竹炭粉,味道与原味相去不远,不会染成满口黑牙,爱美者也可以放心食用。
若您厌倦了主流的北海道旅行,不妨来美呗进行一趟煤矿之旅吧。像个当地人般一次豪买20支烤鸡串,再带上两包角屋炒面,坐在公园草皮望着矿业遗迹野餐,看着孩子在雕塑爬上爬下。夏日里凉风吹过,也许能嗅到空气带着一点往日的煤都风华。
文章好看...但圖片好像還差一些...
好想吃, 半夜垂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