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内战!科幻小说家组成的复仇者联盟大乱斗

他们的错误结论增进了世界和平,促成了美苏裁减核武的多个条约,维持了太空的非军事化条约——直到这些被Trump政府打破。
1980年代一群当红科幻小说家卷入的一场大乱斗,很可能改变了整个星球的命运:他们用纸笔促成了苏联瓦解,也用纸笔让人类躲过了一场世界末日。图为1952年美国布拉德伯里科学博物馆展出的核试验图片。
风物

科幻小说原本就经常承载政治议题,从来没有科幻归科幻、政治归政治的问题。不过历史上科幻小说家参与政治的深入程度,仍然远超过你我的想像。

1980年代,一群当红科幻小说家卷入了一场《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 )等级的超级英雄内战,著名的科幻三大家——Arthur C. Clarke(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原著作者)、Isaac Asimov (电影《机械公敌》(I, Robot)原著作者)、Robert Heinlein(电影《星舰战将》(Starship Troopers)原著作者)先后加入双方阵营参与交战。这场日渐被遗忘的科幻小说家大乱斗,其实很可能改变了我们整个星球的命运:他们用纸笔促成了苏联瓦解,也用纸笔让人类躲过了一场世界末日。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游》导演Stanley Kubrick与Arthur C. Clarke。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游》导演Stanley Kubrick与Arthur C. Clarke。

科幻三大家的口水战

科幻三大家中,Arthur C. Clarke 和 Isaac Asimov 都是左手写科幻小说、右手写科学普及书籍的全才。所以他们两位有一场持续多年的争论,关于谁是最好的科幻小说作者和最好的科学普及作者。终于在某一次共乘出租车路过纽约公园大道时,两人在车上达成共识:Asimov承认Clarke是最好的科幻作者、Clarke承认Asimov是最好的科普作者。正是科幻史上著名的“公园大道协定”(Treaty of Park Avenue)。

相较之下,发生在 Clarke 与 Robert Heinlein 间的另外一场争论就没有任何幽默成分。这场口角争执导致原本情谊深厚的两位大师关系决裂,并且终其一生保持疏远。

事情发生在1984年,另外一位科幻小说家 Larry Niven(《环形世界》(Ringworld)作者)家的厨房里。包含 Heinlein 在内的几位美国科幻小说家邀请来自英国的 Clarke 来做客,一起聊聊美国总统 Ronald Reagan提出的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 核弹防卫系统的可行性。

这场厨房高峰会议的气氛其实非常诡谲。Clarke 几个月前才以英国太空专家身份出席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听证会,并以“科技亵渎”(technological obscenities)的强烈字眼痛批该计划荒唐不可行。写过非常多军事科幻小说的Heinlein则强力支持SDI计划,整个晚上指著Clarke的鼻子叫战,一面怒斥Clarke的论点错误,一面指责这个傲慢的英国佬不应该用这么强烈的字眼来对美国国家政策指指点点,干涉美国内政。据说Heinlein最后气到拒绝和Clarke再讲话,Clarke也郁闷地半途离席。

两位科幻大师自此绝交。即便几年后气消停火,也仅只恢复书信往返的淡如水关系,终身未再见面交谈。

Robert Heinlein。
Robert Heinlein。

保护美国存亡的秘密组织

Arthur C. Clarke敢在1980年代踏入这个非比寻常的美国厨房已经算是胆识过人。

这个厨房里头聚集的美国科幻小说家其实是一个名为“国家太空政策公民顾问委员会(Citizens' Advisory Council on National Space Policy)”的民间组织。从1980年底美国总统大选开完票后,这群人开始在厨房里多次秘密聚会,替Reagan总统完成了太空、国防、外交政策的论述。

1983年Reagan总统发表了被在野党以电影《星际大战》(Star Wars )之名嘲弄为“星战计划”的SDI计划演说,讲稿据说就是出自这群科幻小说家之手。

他们提供给总统的书面报告则借用了《星际争霸战》(Star Trek )剧集的经典台词“太空,最后的疆土”,取名为《Space: The Crucial Frontier 太空:最重要的疆土》。打算从卫星发射镭射光消灭核弹的SDI星战计划,只是他们这份报告各种千奇百怪的科幻奇想的其中之一。他们还提供了包含太空发电站、捕捉小行星采矿、月球采矿、太空死光武器等等超前时代的点子。在这些点子背后最重要的论述基础是:他们主张太空是美国国家存亡的关键,所以美国应该立即退出所有限制太空军事化的国际条约,以便全力发展太空武器。

“我们对于外太空资源的占有将会大幅增加我们的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增强更会使总统您的外交实力跟著增强,因而得以实现真正的和平。”这些科幻小说家在报告中如此作结。

1983年,美国总统Ronald Reagan提出的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核弹防卫系统。
1983年,美国总统Ronald Reagan提出的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核弹防卫系统。

不爱国毋宁死的科幻小说家

虽然这个委员会还包含了科学家、工程师、退休军官和宇航员等等成员,但科幻小说家却是委员会中占比最多的成员。委员会的主席Jerry Pournelle不只是科幻小说家,同时还是Reagan总统科学顾问。

为什么偏偏是科幻小说家?

科幻小说源自欧洲,在美国开花结果。经过百花齐放的黄金年代之后,美国主流科幻小说的作者跟读者开始越来越有同质化的倾向:他们多半偏向右翼(有时候带有自由意志主义色彩)、保守派、虔诚教徒、迷恋菁英主义、反性别平权、反共产主义、崇尚军事强权、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甚至带有白人至上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爱国者,并且认为爱国是最优先的价值。

这些人格特质直到现在仍可在许多科幻界身上找到蛛丝马迹:

比如电影《Ender's Game 战争游戏》的原著作者Orson Scott Card就经常因为同性恋歧视言论而惹议,还到处说Obama政府之所以投入经费辅导误入歧途的帮派青少年是为了替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召募自己的私人军队。

近年三大科幻奖连续把大奖颁给女性、华人或其他族裔的作者,也惹来被称为小狗党的一群白人作者发起行动抵制。他们每年推出一个只推荐白人男性作者的小狗党配票名单,借由鼓吹白人投给白人的恶质手段全力阻止少数族裔作者得奖。

1980年代的“国家太空政策公民顾问委员会”中的科幻小说家几乎清一色是这种极右派角色。

Larry Niven。
Larry Niven。

厨房的主人Larry Niven曾在自己的小说中描述一个再小的罪名都会被判死刑的未来世界,因为更多的死刑犯可以供应更多的器官给国家医疗系统经营的器官银行。Niven本人显然是认真相信小说中的这种道德观,因为他曾在一次国土安全部的会议上(你没看错,科幻小说家也是国土安全部的政策咨询对象)主张美国政府应该主动用西班牙文散播谣言说美国医院的急诊室医师会偷病人的器官,借由制造恐慌情绪来让非法移民远离医院,以免占用医疗资源、拖垮美国医疗体系。

在《星舰战将》故事中只有服过兵役的公民才有投票权,因为军人出身的作家Robert Heinlein认为只有愿意为自己的同胞牺牲生命的人才有资格对自己的同胞行使政治权力。委员会的主席Jerry Pournelle也有类似观点的名言:“自由不是免费的。自由的人不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不是自由的。”

谢天谢地在这群令人心惊胆战的右翼作者之外,还有几位科幻小说家是站在天赋人权、普世价值这一边。

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

(根据公园大道协定)世界最好科普作者、第二好的科幻作者Isaac Asimov正是另外一个超级英雄联盟的队长。

“我反对SDI计划不是因为我是科幻小说家而因此我有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我反对是因为我是个心智正常的人。”Asimov认为SDI星战计划不仅是白花钱,甚至无法防止战争反而会升高敌意、触发核战。

他也替遭Heinlein痛骂的Clarke抱不平:“Clarke曾被某人贬低说他根本不是美国公民,所以没有资格对星战计划说三道四。这是愚蠢至极的批评。如果你不是那个国家的公民就没有权力评论那个国家的政策,为什么Reagan总统一天到晚要对人家苏联的政策鬼吼鬼叫?请问他是苏联公民吗?”

 Isaac Asimov。
Isaac Asimov。

事实上Asimov原本也是“国家太空政策公民顾问委员会”的前身——太空政策游说团体L-5 Society L-5学会的成员。当他发现L-5学会试图为Reagan的太空军事化政策背书后就立刻退出该学会。

作为一个坚定的无神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同时还是个在苏联出生的犹太人,他对于Reagan到处跟美国人说“苏联人不可信任”的逻辑嗤之以鼻:

“那些不相信上帝跟死后审判的人不值得被信任。”Reagan说。以“Asimov机器人三大法则”闻名的Asimov认为这个“Reagan法则”非常可悲,因为总统先生假设人们需要奖赏的贿赂和刑罚的恫吓才能行为检点,所以当我们热心助人、信守承诺或是举止检点的时候,我们其实都是在借此预购一张上天堂的门票。

以上种种不那么爱国的言论让Asimov变成爱国者的目标。近年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法解密的FBI联邦调查局档案中,就发现FBI一直怀疑Asimov是苏联间谍却苦无证据证明。

电视科普明星参战!

Isaac Asimov的超级英雄盟友除了同样也被美国人指为苏联间谍(只因曾获邀参访苏联)的Arthur C. Clarke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年轻的天文物理家:Carl Sagan。

虽然主业是学术研究,但Sagan的碰巧也写过科幻小说,后来也被改编成电影的《Contact 接触未来》就是他的作品。此外,他还是史上最多人看过的电视科普节目《Cosmos宇宙大探索》的主持人。

“核子武器代表了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但人的本性还有其他部分。把核子武器送上轨道的火箭科技,也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和平。从太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才能真正看出我们的地球——这个微小、脆弱、美丽的星球正是我们绝无仅有唯一的归属。我们可以看到种族、宗教或是国家的分界线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各个种族以及整个星球都是合而为一、无法割裂的。”把美国总统职位交棒给Reagan的Jimmy Carter总统在卸任演说中这么说。这段激励人心的讲稿据说就是出自Carl Sagan之手。

作为当年科普界声量最高的明星人物,Sagan和Clarke一样出席了参议院的听证会质疑Reagan总统的SDI星战计划,也参与了1986年总计6500名科学家连署反对SDI的声明。

猜猜看爱国者对于Sagan的反击是什么?直到现在都还有右翼媒体说他极可能遭到苏联间谍的收买。

Carl Sagan。
Carl Sagan。

核子冬日假说

Carl Sagan稍后把自己的学术声誉当成赌注,发动了SDI星战计划反对阵营最强烈的一次攻势——“核子冬日假说”。

1983年10月美国广受欢迎的“Parade 大观杂志”刊登了Sagan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核战会是世界末日吗?”。该文内容摘自Sagan挂名为共同作者并在当年年底发表的TTAPS研究小组论文(TTAPS是五个作者的姓氏缩写)。Sagan并没有真正参与研究,找他来挂名是为了借由名人效应增加这篇论文的政治影响力,同时也利用名人压阵来避免当局对这些研究者政治报复(研究经费来自太空总署)。

这几位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电脑模拟大规模核战的后果,发现核爆的烟尘可能使全球气温下降摄氏15到25度,使全球进入所谓核子冬日。从核战中幸存的人必须面对长时间的低温和饥荒,最终结果甚至不排除人类因而灭绝的可能性。

核子冬日假说的恐怖情节使这篇学术文章瞬间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Asimov因为在广播中听到Sagan的理论而感动得快要落泪。他情绪激动地写信激励这位年轻学者:“这是我所能想像得到针对该议题最理性的讨论。让我激动万分的是你在里头说的每一个句子,我都百分之百完全支持。”

除了获邀出席国会听证之外,Carl Sagan还因此得到教宗召见,向教宗当面报告他的世界末日推论。1988年美苏高峰会谈中,苏联总书记Mikhail Gorbachev甚至直接指名道姓把Sagan的核子冬日理论搬到谈判桌上讨论。作为一个写作者,所能想像到自己的文章影响世界的最大可能性大概莫甚于此。

这群科幻小说家(部分兼有不同领域科学家身份)针对SDI星战计划和核子冬日议题持续激烈辩论了数年。然后措手不及的事突然发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领导人Gorbachev闪电请辞,苏联随后解体,美苏冷战嘎然而止。

1991年,苏联最高领导人Gorbachev闪电请辞,苏联随后解体,美苏冷战嘎然而止。
1991年,苏联最高领导人Gorbachev闪电请辞,苏联随后解体,美苏冷战嘎然而止。

动机正直的不正直

用今日的科学见解来看,当年这场大乱斗得双方阵营可能都涉及了有意扭曲或是无意错估他们的主张背后的科学基础:

Pournelle、Niven和Heinlein为首的SDI星战计划支持派,涉嫌夸大了星战计划中雷射武器的可行性,让国会白白花了数百亿美元的研发预算却直到但20世纪末都没有研发出任何真正可行的产品(雷射武器的实用化直到最近几年才发生)。但另一个很难求证的阴谋论说法是这些科学家和小说家之所以在报告中对政府/国会说谎,是企图让苏联陷入持续提升军备因应的财政压力,企图以可以预见的经济崩溃来瓦解敌手。而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崩溃确实是苏联解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极力主张用外交手段取代军备竞赛的Asimov、Clarke和Sagan阵营,则被日后的更进一步研究推翻了核子冬日假说。更细密的电脑模拟指出当年TTAPS的研究高估了气温的降幅和持续的时间,核战顶多只是一定期间的气候灾难,不至于导致大规模灭绝。所以核子冬日更精确的说应该是核子秋日,甚至在特定情境中反而推导出地球升温版本的核子夏日。

不论是有意或无意,他们的错误结论仍然增进了世界和平,促成了美苏裁减核武的多个条约(直到Trump政府扬言退出),维持了太空的非军事化条约(直到Trump政府计划打破非军事化)。

卷入上个世纪末这场科幻小说家内战的六位超级英雄,除了现年80岁的Larry Niven仍然健在之外,其他几位如今都已不在人间。

不过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当年尚在人世的Jerry Pournelle还是带著好友Niven出了最后一次的爱国任务:他重组了一个名为Sigma的新超级英雄联盟,为国土安全部献策,提出包含使用手机侦测炭疽病毒、用脑波图控制缉毒犬、用脸部辨识系统监控人群等构想。终究这还是美国,好莱坞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的故乡。所以当他们街区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大事( there's something strange in your neighborhood),美国人永远都知道:

Who you gonna call?

读者评论 1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文章寫得真好,讓我想起建議「端」提供按鍵以便讀者追蹤喜歡的記者。• •

  2. 這篇文章太妙了!

  3. 阿西莫夫当时的观点比较符合现在的全球观啊。
    可惜川普政府,又让这一切开了倒车。。

  4. 非常有趣!!!!感謝端!

  5. 好棒的文章,對美國科幻作家有新的認識,脈絡清晰,且以串連的故事分個介紹,這些大師每一個都躍然紙上。

  6. 这篇文章简体版没有内容。

    1. 抱歉,出了一點錯,已經修正了。

  7. 为何看不到内容?

    1. 抱歉,簡體版出了一點錯,已經修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