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內戰!科幻小說家組成的復仇者聯盟大亂鬥

他們的錯誤結論增進了世界和平,促成了美蘇裁減核武的多個條約,維持了太空的非軍事化條約——直到這些被Trump政府打破。
1980年代一群當紅科幻小說家捲入的一場大亂鬥,很可能改變了整個星球的命運:他們用紙筆促成了蘇聯瓦解,也用紙筆讓人類躲過了一場世界末日。圖為1952年美國布拉德伯里科學博物館展出的核試驗圖片。
風物

科幻小說原本就經常承載政治議題,從來沒有科幻歸科幻、政治歸政治的問題。不過歷史上科幻小說家參與政治的深入程度,仍然遠超過你我的想像。

1980年代,一群當紅科幻小說家捲入了一場《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等級的超級英雄內戰,著名的科幻三大家——Arthur C. Clarke(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原著作者)、Isaac Asimov (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原著作者)、Robert Heinlein(電影《星艦戰將》(Starship Troopers)原著作者)先後加入雙方陣營參與交戰。這場日漸被遺忘的科幻小說家大亂鬥,其實很可能改變了我們整個星球的命運:他們用紙筆促成了蘇聯瓦解,也用紙筆讓人類躲過了一場世界末日。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導演Stanley Kubrick與Arthur C. Clarke。
《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導演Stanley Kubrick與Arthur C. Clarke。

科幻三大家的口水戰

科幻三大家中,Arthur C. Clarke 和 Isaac Asimov 都是左手寫科幻小說、右手寫科學普及書籍的全才。所以他們兩位有一場持續多年的爭論,關於誰是最好的科幻小說作者和最好的科學普及作者。終於在某一次共乘計程車路過紐約公園大道時,兩人在車上達成共識:Asimov 承認 Clarke 是最好的科幻作者、Clarke承認 Asimov 是最好的科普作者。正是科幻史上著名的「公園大道協定」(Treaty of Park Avenue)。

相較之下,發生在 Clarke 與 Robert Heinlein 間的另外一場爭論就沒有任何幽默成分。這場口角爭執導致原本情誼深厚的兩位大師關係決裂,並且終其一生保持疏遠。

事情發生在1984年,另外一位科幻小說家 Larry Niven(《環形世界》(Ringworld)作者)家的廚房裡。包含 Heinlein 在內的幾位美國科幻小說家邀請來自英國的 Clarke 來做客,一起聊聊美國總統 Ronald Reagan 提出的 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 核彈防衛系統的可行性。

這場廚房高峰會議的氣氛其實非常詭譎。Clarke 幾個月前才以英國太空專家身份出席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並以「科技褻瀆」(technological obscenities)的強烈字眼痛批該計畫荒唐不可行。寫過非常多軍事科幻小說的Heinlein則強力支持 SDI 計畫,整個晚上指著Clarke的鼻子叫戰,一面怒斥 Clarke 的論點錯誤,一面指責這個傲慢的英國佬不應該用這麼強烈的字眼來對美國國家政策指指點點,干涉美國內政。據說Heinlein最後氣到拒絕和Clarke再講話,Clarke也鬱悶地半途離席。

兩位科幻大師自此絕交。即便幾年後氣消停火,也僅只恢復書信往返的淡如水關係,終身未再見面交談。

Robert Heinlein。
Robert Heinlein。

保護美國存亡的秘密組織

Arthur C. Clarke敢在1980年代踏入這個非比尋常的美國廚房已經算是膽識過人。

這個廚房裡頭聚集的美國科幻小說家其實是一個名為「國家太空政策公民顧問委員會(Citizens' Advisory Council on National Space Policy)」的民間組織。從1980年底美國總統大選開完票後,這群人開始在廚房裡多次秘密聚會,替Reagan總統完成了太空、國防、外交政策的論述。

1983年Reagan總統發表了被在野黨以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 )之名嘲弄為「星戰計畫」的SDI計畫演說,講稿據說就是出自這群科幻小說家之手。

他們提供給總統的書面報告則借用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劇集的經典台詞「太空,最後的疆土」,取名為《Space: The Crucial Frontier 太空:最重要的疆土》。打算從衛星發射鐳射光消滅核彈的SDI星戰計畫,只是他們這份報告各種千奇百怪的科幻奇想的其中之一。他們還提供了包含太空發電站、捕捉小行星採礦、月球採礦、太空死光武器等等超前時代的點子。在這些點子背後最重要的論述基礎是:他們主張太空是美國國家存亡的關鍵,所以美國應該立即退出所有限制太空軍事化的國際條約,以便全力發展太空武器。

「我們對於外太空資源的佔有將會大幅增加我們的軍事實力。而軍事實力增強更會使總統您的外交實力跟著增強,因而得以實現真正的和平。」這些科幻小說家在報告中如此作結。

1983年,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提出的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核彈防衛系統。
1983年,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提出的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核彈防衛系統。

不愛國毋寧死的科幻小說家

雖然這個委員會還包含了科學家、工程師、退休軍官和太空人等等成員,但科幻小說家卻是委員會中佔比最多的成員。委員會的主席Jerry Pournelle不只是科幻小說家,同時還是Reagan總統科學顧問。

為什麼偏偏是科幻小說家?

科幻小說源自歐洲,在美國開花結果。經過百花齊放的黃金年代之後,美國主流科幻小說的作者跟讀者開始越來越有同質化的傾向:他們多半偏向右翼(有時候帶有自由意志主義色彩)、保守派、虔誠教徒、迷戀菁英主義、反性別平權、反共產主義、崇尚軍事強權、信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甚至帶有白人至上思想),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愛國者,並且認為愛國是最優先的價值。

這些人格特質直到現在仍可在許多科幻界身上找到蛛絲馬跡:

比如電影《Ender's Game 戰爭遊戲》的原著作者Orson Scott Card就經常因為同性戀歧視言論而惹議,還到處說Obama政府之所以投入經費輔導誤入歧途的幫派青少年是為了替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召募自己的私人軍隊。

近年三大科幻獎連續把大獎頒給女性、華人或其他族裔的作者,也惹來被稱為小狗黨的一群白人作者發起行動抵制。他們每年推出一個只推薦白人男性作者的小狗黨配票名單,藉由鼓吹白人投給白人的惡質手段全力阻止少數族裔作者得獎。

1980年代的「國家太空政策公民顧問委員會」中的科幻小說家幾乎清一色是這種極右派角色。

Larry Niven。
Larry Niven。

廚房的主人Larry Niven曾在自己的小說中描述一個再小的罪名都會被判死刑的未來世界,因為更多的死刑犯可以供應更多的器官給國家醫療系統經營的器官銀行。Niven本人顯然是認真相信小說中的這種道德觀,因為他曾在一次國土安全部的會議上(你沒看錯,科幻小說家也是國土安全部的政策諮詢對象)主張美國政府應該主動用西班牙文散播謠言說美國醫院的急診室醫師會偷病人的器官,藉由製造恐慌情緒來讓非法移民遠離醫院,以免佔用醫療資源、拖垮美國醫療體系。

在《星艦戰將》故事中只有服過兵役的公民才有投票權,因為軍人出身的作家Robert Heinlein認為只有願意為自己的同胞犧牲生命的人才有資格對自己的同胞行使政治權力。委員會的主席Jerry Pournelle也有類似觀點的名言:「自由不是免費的。自由的人不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不是自由的。」

謝天謝地在這群令人心驚膽戰的右翼作者之外,還有幾位科幻小說家是站在天賦人權、普世價值這一邊。

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根據公園大道協定)世界最好科普作者、第二好的科幻作者Isaac Asimov正是另外一個超級英雄聯盟的隊長。

「我反對SDI計畫不是因為我是科幻小說家而因此我有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我反對是因為我是個心智正常的人。」Asimov認為SDI星戰計畫不僅是白花錢,甚至無法防止戰爭反而會升高敵意、觸發核戰。

他也替遭Heinlein痛罵的Clarke抱不平:「Clarke曾被某人貶低說他根本不是美國公民,所以沒有資格對星戰計畫說三道四。這是愚蠢至極的批評。如果你不是那個國家的公民就沒有權力評論那個國家的政策,為什麼Reagan總統一天到晚要對人家蘇聯的政策鬼吼鬼叫?請問他是蘇聯公民嗎?」

 Isaac Asimov。
Isaac Asimov。

事實上Asimov原本也是「國家太空政策公民顧問委員會」的前身——太空政策遊說團體L-5 Society L-5學會的成員。當他發現L-5學會試圖為Reagan的太空軍事化政策背書後就立刻退出該學會。

作為一個堅定的無神主義者/人文主義者,同時還是個在蘇聯出生的猶太人,他對於Reagan到處跟美國人說「蘇聯人不可信任」的邏輯嗤之以鼻:

「那些不相信上帝跟死後審判的人不值得被信任。」Reagan說。以「Asimov機器人三大法則」聞名的Asimov認為這個「Reagan法則」非常可悲,因為總統先生假設人們需要獎賞的賄賂和刑罰的恫嚇才能行為檢點,所以當我們熱心助人、信守承諾或是舉止檢點的時候,我們其實都是在藉此預購一張上天堂的門票。

以上種種不那麼愛國的言論讓Asimov變成愛國者的目標。近年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解密的FBI聯邦調查局檔案中,就發現FBI一直懷疑Asimov是蘇聯間諜卻苦無證據證明。

電視科普明星參戰!

Isaac Asimov的超級英雄盟友除了同樣也被美國人指為蘇聯間諜(只因曾獲邀參訪蘇聯)的Arthur C. Clarke之外,還有另外一位年輕的天文物理家:Carl Sagan。

雖然主業是學術研究,但Sagan的碰巧也寫過科幻小說,後來也被改編成電影的《Contact 接觸未來》就是他的作品。此外,他還是史上最多人看過的電視科普節目《Cosmos宇宙大探索》的主持人。

「核子武器代表了我們人性的一部分。但人的本性還有其他部分。把核子武器送上軌道的火箭科技,也能夠帶領我們走向和平。從太空的角度來觀察,我們才能真正看出我們的地球——這個微小、脆弱、美麗的星球正是我們絕無僅有唯一的歸屬。我們可以看到種族、宗教或是國家的分界線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們也可以看到各個種族以及整個星球都是合而為一、無法割裂的。」把美國總統職位交棒給Reagan的Jimmy Carter總統在卸任演說中這麼說。這段激勵人心的講稿據說就是出自Carl Sagan之手。

作為當年科普界聲量最高的明星人物,Sagan和Clarke一樣出席了參議院的聽證會質疑Reagan總統的SDI星戰計畫,也參與了1986年總計6500名科學家連署反對SDI的聲明。

猜猜看愛國者對於Sagan的反擊是什麼?直到現在都還有右翼媒體說他極可能遭到蘇聯間諜的收買。

Carl Sagan。
Carl Sagan。

核子冬日假說

Carl Sagan稍後把自己的學術聲譽當成賭注,發動了SDI星戰計畫反對陣營最強烈的一次攻勢——「核子冬日假說」。

1983年10月美國廣受歡迎的「Parade 大觀雜誌」刊登了Sagan一篇擲地有聲的文章:「核戰會是世界末日嗎?」。該文內容摘自Sagan掛名為共同作者並在當年年底發表的TTAPS研究小組論文(TTAPS是五個作者的姓氏縮寫)。Sagan並沒有真正參與研究,找他來掛名是為了藉由名人效應增加這篇論文的政治影響力,同時也利用名人壓陣來避免當局對這些研究者政治報復(研究經費來自太空總署)。

這幾位科學家在研究中使用電腦模擬大規模核戰的後果,發現核爆的煙塵可能使全球氣溫下降攝氏15到25度,使全球進入所謂核子冬日。從核戰中倖存的人必須面對長時間的低溫和飢荒,最終結果甚至不排除人類因而滅絕的可能性。

核子冬日假說的恐怖情節使這篇學術文章瞬間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Asimov因為在廣播中聽到Sagan的理論而感動得快要落淚。他情緒激動地寫信激勵這位年輕學者:「這是我所能想像得到針對該議題最理性的討論。讓我激動萬分的是你在裡頭說的每一個句子,我都百分之百完全支持。」

除了獲邀出席國會聽證之外,Carl Sagan還因此得到教宗召見,向教宗當面報告他的世界末日推論。1988年美蘇高峰會談中,蘇聯總書記Mikhail Gorbachev甚至直接指名道姓把Sagan的核子冬日理論搬到談判桌上討論。作為一個寫作者,所能想像到自己的文章影響世界的最大可能性大概莫甚於此。

這群科幻小說家(部分兼有不同領域科學家身份)針對SDI星戰計畫和核子冬日議題持續激烈辯論了數年。然後措手不及的事突然發生——

1991年12月25日蘇聯最高領導人Gorbachev閃電請辭,蘇聯隨後解體,美蘇冷戰嘎然而止。

1991年,蘇聯最高領導人Gorbachev閃電請辭,蘇聯隨後解體,美蘇冷戰嘎然而止。
1991年,蘇聯最高領導人Gorbachev閃電請辭,蘇聯隨後解體,美蘇冷戰嘎然而止。

動機正直的不正直

用今日的科學見解來看,當年這場大亂鬥得雙方陣營可能都涉及了有意扭曲或是無意錯估他們的主張背後的科學基礎:

Pournelle、Niven和Heinlein為首的SDI星戰計畫支持派,涉嫌誇大了星戰計畫中雷射武器的可行性,讓國會白白花了數百億美元的研發預算卻直到但20世紀末都沒有研發出任何真正可行的產品(雷射武器的實用化直到最近幾年才發生)。但另一個很難求證的陰謀論說法是這些科學家和小說家之所以在報告中對政府/國會說謊,是企圖讓蘇聯陷入持續提升軍備因應的財政壓力,企圖以可以預見的經濟崩潰來瓦解敵手。而歷史告訴我們經濟崩潰確實是蘇聯解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至於極力主張用外交手段取代軍備競賽的Asimov、Clarke和Sagan陣營,則被日後的更進一步研究推翻了核子冬日假說。更細密的電腦模擬指出當年TTAPS的研究高估了氣溫的降幅和持續的時間,核戰頂多只是一定期間的氣候災難,不至於導致大規模滅絕。所以核子冬日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核子秋日,甚至在特定情境中反而推導出地球升溫版本的核子夏日。

不論是有意或無意,他們的錯誤結論仍然增進了世界和平,促成了美蘇裁減核武的多個條約(直到Trump政府揚言退出),維持了太空的非軍事化條約(直到Trump政府計畫打破非軍事化)。

捲入上個世紀末這場科幻小說家內戰的六位超級英雄,除了現年80歲的Larry Niven仍然健在之外,其他幾位如今都已不在人間。

不過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後,當年尚在人世的Jerry Pournelle還是帶著好友Niven出了最後一次的愛國任務:他重組了一個名為Sigma的新超級英雄聯盟,為國土安全部獻策,提出包含使用手機偵測炭疽病毒、用腦波圖控制緝毒犬、用臉部辨識系統監控人群等構想。終究這還是美國,好萊塢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的故鄉。所以當他們街區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大事( there's something strange in your neighborhood),美國人永遠都知道:

Who you gonna call?

讀者評論 1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文章寫得真好,讓我想起建議「端」提供按鍵以便讀者追蹤喜歡的記者。• •

  2. 這篇文章太妙了!

  3. 阿西莫夫当时的观点比较符合现在的全球观啊。
    可惜川普政府,又让这一切开了倒车。。

  4. 非常有趣!!!!感謝端!

  5. 好棒的文章,對美國科幻作家有新的認識,脈絡清晰,且以串連的故事分個介紹,這些大師每一個都躍然紙上。

  6. 这篇文章简体版没有内容。

    1. 抱歉,出了一點錯,已經修正了。

  7. 为何看不到内容?

    1. 抱歉,簡體版出了一點錯,已經修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