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方大选:民进党全线溃败,柯文哲惨胜,北市留下“选举无效”争议

本届地方大选堪称民进党2016年重返执政以来最大挫败。蓝营支持者则在“韩流”的激励下,从马英九政府失败的震荡中逐步回魂醒转过来
2018年8月3日,台湾总统蔡英文在民进党2018候选人授旗誓师大会中,不慎跌倒。
2018台湾地方选举 台湾 选举

带著十个公民投票案的2018年台湾大选,台北时间二十四日晚间结果揭晓。在六个直辖市长选举中,柯文哲继续主政台北市,原本由民进党执政的台中市和高雄市由绿转蓝,民进党只保住桃园市和台南市。而六都以外的其它县市,民进党输掉了原本执政的宜兰、彰化、云林等七个县市。总计民进党执政县市从13个降为6个,一口气腰斩一半。

周六晚间九点,行政院长赖清德宣布已经向总统蔡英文请辞,但蔡英文半小时后召开记者会,慰留了赖清德续任,宣布自己辞去民进党主席。此外,负责选举操盘的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坦承“选战策略上严重错误”,请辞下台。总统府秘书长陈菊也请辞负责,但一般相信,陈菊“真正的责任”是身为前任高雄市长,却无法顺利传承执政。
本届地方大选堪称民进党2016年重返执政以来最大挫败。蓝营支持者则在“韩流”的激励下,从马英九政府失败的震荡中逐步回魂醒转过来,但胜选归胜选,原领导层却不见得能获得这场胜利的加持。

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在最后关头以半个头之差率先冲线,惨胜丁守中,维持住在政坛的一席之地。但也因为选举过程的诸多争议,留下了丁守中提告“选举无效”的尾声。

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在最后关头以半个头之差率先冲线,惨胜丁守中,维持住在政坛的一席之地。
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在最后关头以半个头之差率先冲线,惨胜丁守中,维持住在政坛的一席之地。

台北市的“选举无效”争议是怎么回事?

台北市长的选举过程堪称是近十年来最离奇、戏剧化的一役。从下午四点投票结束,开始开票后,电视萤光幕上柯文哲和丁守中互换领先地位的次数,多到数不清。两人票数始终维持在两、三千票以内,甚至几十票的差距。

而开票的速度也令人费解,一般而言,四点钟投票结束后,最优先开出就是首长选票,七点到八点之间,其它县市结果陆续揭晓。但台北市的选票却一直到午夜两点,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点算完毕,但丁、柯两人只有几百到上千的差距。

一直到周日凌晨2点37分,台北市选委会才确定最后票数:柯文哲58万820票,丁守中57万7566票。但就在选委会确定前一刻,丁守中抢先一步宣告:他要提出“选举无效”之诉。

丁守中所持的理由是:这次地方选举因为连带有十案公投票,投票速度非常缓慢,各地都出现大排长龙的情况,排队超过两小时才投到票的例子并不罕见。但依照规定,只要四点截止时间前到投票所,就可以投票。因此出现了有些投开票所已经开始开票,但有些投开票所还有人在排队等投票的怪象,最晚的投票所,一直到深夜七点半才完全结束。但姚文智在约莫两小时后,就自我宣布败选。


丁守中在深夜现身总部向支持者讲话,他细数了上述情况,也认为“一边排队投票,一边看开票”的怪象,会影响投票者的决定,造成“弃保效应”。尽管丁守中没有明言,但言下意就是指一旦选民排队时看著开票感觉姚文智当选无望,当下就可能决定改投柯文哲。在这样紧绷的选举中,这些失误可能改变了选举结果。因此他当场宣布要提出“当选无效之诉”。

结束讲话后,丁守中立刻转往法院提出诉讼,同时声请查封选票。丁守中发动的诉讼将由法院审理,届时如果判决“选举无效”,台北市长选举必须重新投票。但在此之前,选委会仍然公告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

台北、高雄两市市长选举,是本届大选最重要的两个观察区域。首先在台北市,2014年打著“白色力量”旗号,旋风般崛起的柯文哲,在这次选举中以百分之一的差距击败丁守中,延续了柯文哲自许的“白色力量”——或者后来称作“无色觉醒”在台湾政坛的生机。

2018年11月25日凌晨,丁守中转往法院提出诉讼,同时声请查封选票。
2018年11月25日凌晨,丁守中转往法院提出诉讼,同时声请查封选票。

比起四年前以16个百分点的选票大胜国民党连胜文,柯文哲这场气力放尽的胜利得来不易。首先,选战后期情势紧绷,大有蓝绿选民归队的态势。《 端传媒》曾在选前的分析中提到“弃保效应”对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决定性影响。

回顾过去三届台北市长选举:

国民党候选人得票率在百分之40到55之间。
民进党候选人得票率在百分之40到43之间,但2014年民进党未推候选人。

以此对比这次的选举结果可以发现,姚文智的得票率,并没有超过百分之20,等于原本支持民进党的板块中,只有半数归队。而值得玩味的是,尽管蓝营本届声势大涨,但根据中选会最后公告的数字,代表国民党出战,面对分裂绿营的丁守中,得票率和上届连胜文完全相同 —— 百分之40.8。换言之,如果就板块结构分析,丁守中几乎完全没有开拓出新的支持者。

这意味著,决定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结构性因素,看来最终仍是姚文智和柯文哲之间的选民板块挪移。而丁守中就是稳坐原本可得的四成选票,在三足鼎立的结构下纹风不动。

因为民进党推出了自家候选人姚文智,因此也完全无法逃过“败选”的标签。而必须推出人选和柯文哲一战的原因在于,民进党和柯文哲在两岸关系的主张上出现了不可调和矛盾。

不必讳言,在台湾的重要选举中,始终会有北京较“乐见当选”的候选人,而柯文哲恐怕就是其中之一。明显可见的指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八月中对柯文哲从政格风格做了一次正面长篇报导;此外,台湾一家亲中立场鲜明的媒体集团选前也开始以柯文哲为追捧标的,倡议“无色觉醒”的政治路线。更遑论柯文哲在2017世大运前夕对两岸关系的表态:两岸一家亲。

因此可以预期未来北京政府将持与柯文哲保持往来,而柯本人也仍然将运用台北市长这个位置,在两岸舞台上持续占有一席之地。

高雄市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晚上宣布当选高雄市长,终结民进党在高雄20年的执政。
高雄市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晚上宣布当选高雄市长,终结民进党在高雄20年的执政。

“南部=深绿”的格局开始松动?

除了三强鼎立的台北市,最受注目的莫过于高雄市长。国民党提名的韩国瑜在高雄市卷起千堆雪,得票率百分之53,以九个百分点胜过准备为民进党接棒的陈其迈。这样的选举结果,除了著落在韩国瑜个人高雄当地的结构性因素外,值得关注的是民进党在台湾南部的长期执政传统,是不是已经松动?

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台南、高雄和屏东三县市,这次不仅丢掉了高雄,在台南的胜利也不如预期。例如上一届台南市长选举,民进党提名的赖清德得票率百分之72,国民党黄秀霜只得百分之27;但民进党黄伟哲这次只拿下百分之38,超过国民党高思博不到6个百分点。竞选连任的屏东县长潘孟安比起上届,得票率也衰退7个百分点。

在台湾解除戒严之初,南部曾经是国民党票仓,民进党反而只能抢攻都会区。这样的格局随著台湾政治走向本土化而翻转为“南绿北蓝”。这一次韩国瑜在揆违二十年之后,再一次为国民党拿下高雄市执政权,未来会不会产生外溢效应,从而改变“南绿”的政治生态,值得进一步观察。

国民党卢秀燕以百分之56得票率对百分之42的击败寻求连任的民进党林佳龙。
国民党卢秀燕以百分之56得票率对百分之42的击败寻求连任的民进党林佳龙。

中台湾大翻转

直观地看,民进党输掉了整个中台湾。

在投票前,民进党在中台湾拥有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和嘉义县市的执政权,只有南投县由国民党执政。但大选之后,上述的地区除了嘉义县以外,全数由国民党执政。再连结国民党其它的执政县市,可以说在台湾西部,除了弹丸之地的新竹市外,北起新竹县南到云林,加上“内地”南投,全部都由国民党执政。

点燃中部大翻转的领头羊无疑是国民党在台中市的胜利,国民党卢秀燕以百分之56得票率对百分之42的击败寻求连任的民进党林佳龙。台中市的投票结果不仅跌破台北各路专家的眼镜,也非常巧合:上一届市长选举,林佳龙就是以同样的差距击败寻求连任的国民党市长胡志强。一来一往,意味著4年之间,百分之12的选票由绿转蓝。

如果扣除林佳龙执政本身可能的问题,卢秀燕的胜利,最明显的因素之一应该是以操作公民投票凝聚支持群众。台中火力发电厂带来的空气污染,久为台中人诟病,因此卢秀燕领衔提出公投案:“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发电厂发电量?”希望以攸关民生的空气污染议取得支,再配合亲国民党阵营发动的“以核养绿”公投,成功民进党塑造成“为了反核,宁愿选择火力发电,付出空污代价”的形象。

在以往台湾的全国性选举中,向来有“北蓝南绿,决战中台湾”的政治结构。2020总统大选转眼就到,民进党却在这一战里失去整个中台湾执政权,对于后年总统大选的影响,不可小觑。

以破百万的全台最高票拿下新北市长的候友宜,选举胜利后与朱立伦拥抱。
以破百万的全台最高票拿下新北市长的候友宜,选举胜利后与朱立伦拥抱。

2020总统大选,两党各自由谁领军?

大选过后,民进党四大巨头请辞,除了行政院长赖清德获得总统蔡英文留任,其它包括党主席、党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都将换人。选后民进党将陷入一阵子权力真空阶段,而接任党主席的人选,最重要的工作恐怕将是为十五个月后2020总统大选未雨绸缪。

面对如此严重挫败,民进党党内追究责任的声音会不会止于三巨头辞职?目前不得而知。除了辞党主席外,绿营内或有可能出现要求蔡英文放弃连任的呼声—— 特别可能来自深绿独派阵营。但实际情况是,除了赖清德以外,民进党几乎没有能够代蔡英文出战的人选,而赖清德身为最高行政首长,面对这场重大败战,也难辞其咎。因此由蔡英文继续竞选连任,恐怕还是在可预测范围里,绿营唯一的选择。

在国民党方面则呈现著“不知由谁领功”的诡异气氛。主持全场选战的党主席吴敦义固然是领导人,但一般认为拉动整体气势的韩国瑜,和吴敦义的铺排布局关系极小。甚至到了选战后期,吴敦义还因为失言暗讽民进党籍前市长陈菊“大母猪”而让国民党选情陷入极大危机。

另外,国民党其它候选人在主要战场上的胜利,例如重重挫败民进党“老县长”苏贞昌,以破百万的全台最高票拿下新北市长的候友宜,是朱立伦拔擢的人马。而真正循党系统觅才产生的台北市长候选人丁守中,则应胜未胜。

因此,尽管有支持者在向吴敦义道贺时出口要他“选总统”,但在国民党目前“胜选后的权力真空”的诡异情境里,希望出头填补的,至少有在竞选期间宣示“不排除‘统一’的马英九、新北市kingmaker朱立伦,当然新科高雄市长,“韩流”的发动机韩国瑜,以及辅选韩国瑜有功、老骥伏坜的王金平,都有可能是国民党2020年总统大选的坐轿人或抬轿人。

读者评论 1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台大校長的爭議,讓我徹底厭惡民進黨

  2. 補充回答下面朋友的問題:
    民進黨的慘敗和之前台大校長的爭議、促轉會東廠事件等各種赤裸奪權、撕裂族群的行徑恐怕也脫不了關係。

  3. 不明白為什麼談到柯文哲,中間硬要扯一段「北京樂見的候選人」。兩岸議題固然重要,但地方選舉(理論上)主要看的還是政見和政績,年輕人很多對藍綠惡鬥最厭倦的,就是什麼選舉都要拿兩岸議題來站隊,上綱上線。民進黨這次大肆用一年多前的「兩岸一家親」來攻擊柯文哲,正是不少年輕人對民進黨不滿的原因之一。
    若真要談中國因素的影響,為何本文到韓國瑜又一字未提中國?韓國瑜當選後即重申承認九二共識,規劃兩岸工作小組,這次中國(社群)媒體捧韓的聲音也不少,中國因素在韓的政見和選戰裡,不比柯來得少。

  4. 当初绿营全面执政跟保守主义崛起难道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觉得这次公投的确反应保守主义,九合一还好吧?

  5. “成功民进党塑造成……的形象”疑为病句。

  6. 公投保守派提的也全數通過,保守派勢力整個大勝.....
    當初美國民主黨人崩潰的情緒,我依稀可以體會到了。
    或者說世界範圍內吹那麼久的保守主義風潮,在持續改革中的台灣。
    終於感受到它的反撲。
    對於整個結果,我只能苦笑的接受。
    只能繼續努力對話 說服。
    [所謂歷史,並不是在過去就完全結束了,它將種下日後的種子,終於有一天開花結果]

  7. 关于所谓台湾经济没有起色,其实宏观上看GDP回升破2、股指创新高、失业率降低,这些都说明台湾经济已经走上复苏轨道,只是一般人还没有感受到。

  8. 勞基法修法、深澳與2025核電退役後的電業發展政策。
    只就這兩項不得民心,加上媒體在資本入侵下鋪天蓋地的負面宣傳,造就了 #藍綠一樣爛 #用選票教訓民進黨 這兩個思維。
    但那些人到現在都忘了國民黨的黑歷史,或著說,為了教訓民進黨,他們可以原諒這樣的黑歷史。
    想想也是可悲。

  9. 關於民進黨在地方額度潰敗,我認為首先執政黨在選戰中有一定劣勢,由於執政中不可能沒有失誤,在地方政治中,只要抓著對方或對方黨派過去執政的痛點打擊,即便政策不夠周延論述不夠深入,不少民眾可能也會買單,或基於想「換人(黨)做看看」的心理跳轉陣營。而蔡上任後經濟未有起色,關於勞工工時法、台大校長案、北農吳音寧事件等使的不少民進黨選票流失,對於軍公教的改革也鞏固了不少藍的票,就我所知許多民眾對於地方投票的態度更趨於想「懲罰中央」。如果想懲罰民進黨,目前各地地方政治中唯有選擇國民黨,若地方,特別是六都,有第三個聲勢足夠的非兩黨候選人也是頗有機會的。

  10. 试答下面朋友的问题:民进党支持者是混合了都市年轻人、南部农民和教会信徒的复杂群体,这些群体的诉求各不相同。如果以前能以“相忍为民主”的心情投民进党候选人的话,这次地方选举捆绑公投开辟战场过多,很多是互相矛盾的立场,相对保守的选民就很容易被国民党候选人把票拉过去,韩国瑜在高雄就是一例。而相对激进的选民由于对执政党的政策不满意,有可能不出来投票,投票者的分布也影响了最终结果。

  11. 所以民進黨為何會在短短四年內如此慘敗,有沒有朋友可以簡單說明下緣由呀…

  12. 無色覺醒分明是紅色覺醒,我認為不應該與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