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保佑我男人:一个80后大马迷妹的哈韩旅程

港台流行文化是她的青春、福山雅治让她学会日文。但近十年来,却是韩剧、韩综、韩乐、韩国欧巴与弟弟占据了她的生活。韩流南向,大马华人迷妹由“哈台”转“哈韩”,也标志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典范转移。
李嘉雯的入坑初体验维持一年多,算是成功转移当时的忧郁,他也再没有离开韩流坑的圈子,只是在一浪接一浪的韩流中,不定期迷恋上新的对象,从韩流巨星、小生、韩团成员、舞台剧演员到导演。
东南亚 国际 韩国 文化现象 音乐 风物

马来西亚槟城,早上七点闹钟铃响,35岁的李嘉雯醒来,滑开手机,反射动作般先点开微博,接着是IG、噗浪,最后是韩国最大入口网站Naver娱乐新闻版,15分钟内,她已将韩流娱乐圈、迷妹圈与亲友圈的消息更新完毕,这才起身梳洗,准备出门工作。

李嘉雯在槟城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单位上班。两年多前,她还是中文媒体的地方采访主任,年过三十,没有结婚,工作前景不明朗,“整个媒体圈停滞不前,过一天算一天,非常茫然。”转换跑道之际,追剧、追星的兴趣,陪伴她度过人生低潮的时刻,也构成她的日常作息。

韩流席卷亚洲,在外界看来,粉丝心甘情愿当盘子(台语,指愿意花大钱购买商品而不在意的傻子、有钱人),好不疯狂。但花痴、脑残粉的标签背后,迷妹故事是千万种,追星之于他们,绝不只是花钱尖叫而已。80后的马来西亚华人李嘉雯,出身中产家庭,受文科高等教育,求学与工作历程看似平凡,但迷妹的身份,让她在马来西亚见证港台、哈日与韩流的大时代,安顿偶尔迷惘的自己,也因而学好中文、日文与韩文,在平凡的生活中,展开不一样的旅程。

迷妹的身份,让她在马来西亚见证港台、哈日与韩流的大时代,安顿偶尔迷惘的自己,也因而学好中文、日文与韩文,在平凡的生活中,展开不一样的旅程。
迷妹的身份,让她在马来西亚见证港台、哈日与韩流的大时代,安顿偶尔迷惘的自己,也因而学好中文、日文与韩文,在平凡的生活中,展开不一样的旅程。

“我们家好像有迷妹体质,外婆过世前的遗愿是把她葬在她钟爱马来西亚歌手所在的墓园;从小我喜欢谁,我妈都支持,还请认识的报摊留有我喜欢明星的偶像杂志给我,”李嘉雯笑说。

李嘉雯个头不高,戴着粗框眼镜,笑容爽朗。受访时,她特意将马来西亚华语调整成方便记者听懂的台湾腔。如今看来,李嘉雯只是个对韩流发展如数家珍的专业“韩饭”,但在她的少女时代,也曾受港台流行文化甚深。

“马来西亚华人有种文化情怀,父母都想让孩子回到中华圈,加上早年台湾有侨生政策,学费便宜又有补助优惠,就送孩子去,这些大量前往台湾求学的马来华人也将台湾演艺方面的流行文化带回来。”

在无线电视台与租借录影带的时代,李嘉雯一家的8、90年代回忆,几乎与台湾零时差,不是琼瑶的《雪珂》、《青青河边草》,就是经典港剧《真情》、《妙手仁心》与《大时代》。风靡马来的华语流行歌曲也分两挂:广东与台湾。李家是马来西亚第四代华人,祖籍福建安溪,家里不懂粤语,稍微更偏向台湾一些。妈妈最爱邓丽君,爸爸喜欢王杰,李嘉雯自己念小学时,Boys Group(男孩团体)正活跃,她追台湾的小虎队,广东挂的同学爱草蜢、Beyond,小他两岁的妹妹,则喜欢西洋来的911。

“当时感觉台湾是流行文化的中心。”

每晚,李嘉雯的父亲会用卡带播放王杰的歌,“喔~为什么道别离,又说什么在一起,如今虽然没有你,我还是我自己。”小小年纪,虽还不懂爱情,却被多情激昂的词曲深深吸引。为了掌握王杰第一手消息,李嘉雯从报纸娱乐版开始学中文,为了买专辑、自传、散卡存零用钱等样样来,尤其热爱抄写歌词,甚至为了习写歌词,大学最后念了中文系,“具体打到我的那首歌,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但我的中文能力大概是那时奠定的。”

台湾金韵奖在1984年结束,但民歌创作的风潮吹到马来西亚,1993年,“海螺新韵奖”开办,山脚下男孩、无印良品、梁静茹、戴佩妮与方炯镔等歌手陆续脱颖而出,有些人随后跟着滚石走上华语流行乐坛的舞台,大马帮风光的20世纪末,堪称马来西亚华人的集体回忆。自198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引进台湾戏剧播放,2000年左右达到高潮,《流星花园》与《康熙来了》都是当地华人青年成长的一部分。在当时,本土偶像歌手都要先来台湾发展,先取得台湾人的认同、才能得到本国华人的认可。

李嘉雯14岁加入北工站(全名北马各(音乐)工作坊交流站),一个以槟城为中心,举办各种音乐创作交流活动的组织,也算是酝酿新韵奖的前哨基地。中学五年,她与才华洋溢的学长姐一块参加合唱比赛、创作词曲,她喜欢的无印良品,偶尔也来当表演嘉宾。这段经历,以及台湾民歌运动与马来西亚的关系梳理,甚至成为她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念硕士的论文主题〈主流、反抗、跨越:马华青年流行音乐创作的认同与位置〉。

问李嘉雯对台湾流行音乐为何情有独钟,为了抒发青年时期的苦闷吗?

“不是,单纯只是词曲比较有共鸣,有一种生活的向往,从王杰、巫启贤、伍佰、陈升、陈绮贞到好友疯狂的五月天、SHE,当时感觉台湾是流行文化的中心。”李嘉雯如此回答。

“词曲比较有共鸣,有一种生活的向往,从王杰、巫启贤、伍佰、陈升、陈绮贞到好友疯狂的五月天、SHE,当时感觉台湾是流行文化的中心。”
“词曲比较有共鸣,有一种生活的向往,从王杰、巫启贤、伍佰、陈升、陈绮贞到好友疯狂的五月天、SHE,当时感觉台湾是流行文化的中心。”

李嘉雯回忆,“2001年我毕业,台湾偶像剧刚进来,我们母女三人租了《流行花园》的VCD,不是录影带喔,花了三天熬夜看完。2006年,整个办公室都在看《花样少男少女》,现在来我房间还能找到一本飞轮海的写真集,黑历史啊(笑),直到那时台湾偶像剧还很厉害。”

除了对台湾与华文世界的孺慕,90年代的马来西亚,也有所谓“向东学习”的政策,大量引进日剧、日本电器与汽车。李嘉雯第一部日剧是福山雅治跟常盘贵子的《邂逅》,她为福山雅治买了第一张CD,也在这股热潮中学了日文。

李嘉雯所向往的,大约是90年代东亚开发中城市所共享的:经济向上飞升的氛围、自我追寻、爱与不爱的抒情与感性,然而,亚洲金融风暴的震荡,也扩及娱乐生活。2000年,各行各业面对数位的冲击,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力,都让台湾、马来西亚乃至日本,都必须面临更大挑战。

但在迷妹视角来说,日本的内容好看,看完就算了,没有太多情感连结,当更好看的内容出现,观众难免变心。跨入21世纪后,李嘉雯进入大学,念的是双联学位,其中两年在南京大学就读,同寝室友是韩国人,住宿生活少不了追剧。当时他们透过VCD看日韩的戏剧与电影,也跟室友学基础韩语,是她认识韩流的第一步。

李嘉雯的大学生活,在历史上有两重“翻页”意义,一是东南亚流行文化开始由“台流”称霸时代,逐渐迎来“韩流”进入;二则是台湾对于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教”独占优势不再。1950至70年代左右,在冷战格局下,国民党积极的争取侨民、侨生,政府给予奖学金、保障名额、设立海外青年技术训练班,吸引侨生来台就读。当时的中国,因为各种政治与社会因素,很难成为大马华人的留学首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大陆成为留学目的地,前往南京读书的李嘉雯,正是其中之一。

从之一到唯一:“亲切”韩流占据迷妹心

然而,在大学时代,韩剧对李嘉雯来说,仅是只是追剧的其中一个选项,与台剧、日剧、陆剧并肩,与细致而闪烁着粉红色光芒日本偶像剧相比,韩剧套路脱不了“车祸、癌症与医不好”三宝,色阶偏灰。李嘉雯真正与韩国结下不解之缘,是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她拿着奖学金到新加坡攻读硕士,论文胶着、感情不顺,一人只身在外,身心状态行至低谷。学校谘商师建议她,“找个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吧!”刚好,去台湾念书的妹妹跟同学室友一块疯韩国综艺,也推荐给她,成为她迷妹生涯的转折。

“以前喜欢明星,只是看剧、听音乐、收藏周边或有机会看现场,停留在欣赏消费的层面,真的让我入坑的,是韩综。怎么说呢?当你开始追直播、进入论坛、拉群建楼、当翻译,还有,成为CP粉(Couple的缩写,意指成为某一对荧幕情侣的粉丝)…就是入坑了吧!”

现实中一个难关过不去,因而投入虚拟世界,甚至发展出新的人际关系,是不少韩流粉丝入坑的契机。李嘉雯入坑是2008年,恰好是韩流二代团的盛世。Wonder Girls一首性感洗脑的〈Nobody〉打入美国告示牌,无论谁听过都能哼上几句。事实上,那几年,亚洲各地都有年轻人在Youtube上传模仿他们或Super Junior、少女时代跳舞的影片。(注:一代团为韩国元祖偶像团体如H.O.T。二代团包括Big Bang、东方神起、SHINee与2pm等)

李嘉雯入坑是2008年,恰好是韩流二代团的盛世。那几年,亚洲各地都有年轻人在Youtube上传模仿他们或Super Junior、少女时代跳舞的影片。
李嘉雯入坑是2008年,恰好是韩流二代团的盛世。那几年,亚洲各地都有年轻人在Youtube上传模仿他们或Super Junior、少女时代跳舞的影片。

与此同时,韩国真人实境综艺《X-Man》、《情书》、《我们结婚了》、《家族的诞生》、《两天一夜》也透过有线电视台及各种网路管道,像是早年管理较松的Youtube、快播边播边载或PPS下载搭配中国字幕组快速扩散开来。

“韩国实境节目跟以前看过的真人秀都不一样,不是素人选秀,不是探险,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他们非常接近生活、非常真实,有各式各样的个性,给我很大的冲击——这些人明明离你很远,感觉却很贴近。”

偶像明星与综艺谐星一起玩情境游戏,各种隐藏镜头、即兴超展开的挑战,配上大量缤纷的字幕画外音,有别于多数按制式流程走的节目效果,观众仿佛看见成员的直接反应,可能意外笨拙,或意外搞笑,在成员互动中,可能被他们的友情感动,或因若有似无的暧昧而生疑,“一看就停不下来,一定回头从第一集开始追,还要第一时间追直播。”

港台流行文化是李嘉雯的青春,福山雅治让她学会日文。但近十年来,却是韩剧、韩综、韩乐、韩国欧巴与韩国弟弟占据了她的生活。韩流究竟为何能让资深迷妹掉坑如此之深?“韩国实境节目跟以前看过的真人秀都不一样,不是素人选秀,不是探险,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他们非常接近生活、非常真实,有各式各样的个性,给我很大的冲击——这些人明明离你很远,感觉却很贴近。”

这些让李嘉雯惊为天人、甘心被圈粉的场景,是由滴水不漏的基本功夫所组成。韩综拍摄现场,动辄30台以上的摄影机,隐藏摄影机更是无所不在,每位主持、来宾至少一专门摄影师跟拍,只为忠实呈现明星本色。有了丰富素材,便能在赋予他们角色时更为鲜活立体,让观众对他们产生认同。

如李嘉雯一样的韩综粉丝,通常有个特色:他们会用各种具有特色、亲切的称呼来描述明星,好像在说自己实际认识的朋友,跟台湾对于主持人或明星,多停留在外观刻板印象的八卦,非常不同。面对全球竞争,主打真实的韩综,从积极建立观众对明星的情感认同,题材做到与时具进、触发观众共鸣,到开放粉丝观看与讨论的网络,在在让其与相关的戏剧、流行音乐内容,有别于其他国家,更有温度、更有人味,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特色与社群网站结合,更让粉丝得以近距离窥看明星生活,节目内外、真假难辨。以李嘉雯为例,她当时最迷的节目是假想恋爱实境节目《我们结婚了》的“亚当夫妇”,她因为喜欢两人的互动,为了探究两位感情虚实,寻找同好,他第一次踏入百度贴吧的论坛,跟不认识的网友聊得欲罢不能(即所谓“建水楼”),她更因此自告奋勇负责韩网消息翻译,还差点当上吧主。隔年新浪推出微博,这群粉丝们理所当然成为第一批使用者,组成自己的“圈子”。无论喜欢的明星如何更迭(简称爬墙),但圈子一直在。

“因为人生中总有无法常常见到面的人,而你们(指韩星)是一生中一定要见一次的人。”几年前,《Running Man》主持群来台办见面会,粉丝应援阵仗之大,响应之热烈,震惊社会,这段写在粉丝应援牌的话,更引起台湾老牌主持人胡瓜悲叹,“不就是搞笑主持人吗?哈韩粉丝怎么这么如此疯狂?”

拯救无力青年:人生无着,还是看个韩综好

对《Running Man》的观众来说,低薪、日子难过、生活太多不如意,是每周90分钟的节目、主持人卖力的演出,带给他们欢笑跟勇气,迎向下一周的挑战。韩国打破作品与真实、明星与观众界线的内容走向,不见得所有人埋单。但在现今社会,对许多无力突破现状的人来说,却是生活中能认识新事物又带来安慰,门槛最低的方式。

韩国打破作品与真实、明星与观众界线的内容走向,不见得所有人埋单。但在现今社会,对许多无力突破现状的人来说,却是生活中能认识新事物又带来安慰,门槛最低的方式。
韩国打破作品与真实、明星与观众界线的内容走向,不见得所有人埋单。但在现今社会,对许多无力突破现状的人来说,却是生活中能认识新事物又带来安慰,门槛最低的方式。

李嘉雯的入坑初体验,便成功转移当时的忧郁。她也再没有离开韩流坑的圈子,在一浪接一浪的韩流中,不定期迷恋上新的对象,从韩流巨星、小生、韩团成员、舞台剧演员到导演。而韩流也不负迷妹一片痴心,迭代更新,在二代团盛世之后,有TWICE、防弹少年团接棒;后期的实境真人秀,更挥别版权卖翻的《Running Man》游戏类型,发展旅游疗愈的真人实境如《尹食堂》、《孝利家民宿》,风格多元;电影部分,《尸速列车》《与神同行》接连创新票房,亮点不断,持续抓住粉丝目光。

渐渐地,韩流产品成了迷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班回家,除了做饭、看书、运动,她会在当季韩剧、韩综节目表中选择,或追直播、或等中文字幕。一边看剧,还能一边与剧友闲聊,如果那阵子刚好有新的关注对象,大家更会将对方历年所有采访、出演过的节目、作品及讨论区一一翻出看完,被关注的主角则成为粉丝口中“我弟弟”、“我欧巴”、“我男人”。李嘉雯特别强调,比起那些花大钱追机场、演唱会、签名会看生人,“我觉得我是比较理性的『荧幕饭』。”

对许多韩流坑的粉丝来说,追剧、追星开始只是兴趣,后来演变成新的日常关系。在这虚实交错的网络中,她可以舒适的自己待着,不用得到谁的认同,也不怕寂寞空虚。
对许多韩流坑的粉丝来说,追剧、追星开始只是兴趣,后来演变成新的日常关系。在这虚实交错的网络中,她可以舒适的自己待着,不用得到谁的认同,也不怕寂寞空虚。

李嘉雯的迷妹日常,家人与朋友都知道。随着韩剧愈来愈走向主流,妈妈也加入讨论剧情、一起做泡菜的行列。偶尔哪位韩星到吉隆坡,她才从脸书上发现“原来谁谁谁也是韩迷。”对许多韩流坑的粉丝来说,追剧、追星开始只是兴趣,后来演变成新的日常关系。在这虚实交错的网络中,粉丝可以舒适地自己待着,不用得到谁的认同,也不怕寂寞空虚。

现在的李嘉雯,分别在噗浪、微博也有一群几乎天天热聊的迷妹剧友,她们分别居住在香港、大陆与台湾,有学生、公务员、医生、谘商师与设计师,已婚未婚皆有,大多在25岁至40岁间,彼此分享各自喜欢的韩国明星或节目,从剧里聊到剧外,聊各自的国家文化与专业,数度相约到韩国旅行,或彼此造访,“我愈来愈觉得,是认识志同道合的人,发现不同的观点,这件事很神奇,而不是韩流本身。”

对李嘉雯与她的伙伴来说,沉浸于剧情、为男主角心动撒花当然愉快,但是看完之后的来往与讨论才是感受丰富的所在,也是她无法轻易出坑的原因。比如前阵子,群里粉丝看完一部略为冷门的韩剧,故事涉及大型事故及创伤,一群人从台湾花莲大地震一路聊到创伤心理谘询,非常过瘾,“现在很少、很少看台剧或日剧了,(两地的剧)风格、题材常常一成不变。韩剧也套路,但他们有很多组的套路,不至于让人疲乏。”

“我们很多元,但各取所需,很难感受单一民族、单一文化对社会很单向的认同感,因此非常欣赏韩国民族在社会民主争取所展现的力量。”

作家李维菁曾在专栏分享对韩综的心得,或可成为这些迷妹的心情注脚:“何其有幸活在网路时代,若伴侣不可寻,若家人留不住,若朋友似天涯,我们上网吧。娱乐产业会提供取之不尽的小鲜肉与帅大叔,到你死前都源源不绝。”

对于马来西亚华人粉丝而言,韩国更有另一层复杂意义:韩国人拥有一个他们想要却难以得到的“团结国家”与“进步意志”,“长久以来的政治分裂造成马来西亚种族、宗教等隔阂,我念书求职又都在华人圈,我们很多元,但各取所需,很难感受单一民族、单一文化对社会很单向的认同感,因此非常欣赏韩国民族在社会民主争取所展现的力量。”李嘉雯说道。

只是,太过倚赖娱乐内容的生活,再怎么充实,也有弱点——粉丝最怕剧荒。

大年初九拜天公,李嘉雯在微博好友圈发了家里拜拜的照片,图说写道:“天公请保佑我们一家安康和……我弟和我男人早日给个饼(接戏)。”曾是死忠“台粉”的迷妹李嘉雯,手中依然擎着香、按照华人传统习俗祭祀,只是祝祷祈福的对象,在家人之外,多了几个韩国“弟弟”与帅气欧巴。

读者评论 6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很难感受到单一民族,单一文化对社会的单向认同感??拜托,小粉红们应该会很欢迎这个姑娘

  2. QVOD?快播?

  3. 说道韩流每次都会让我想起以前在读的法兰克福学派中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批判。从目前韩流发展的脉络来看,工业性的味道实在是非常的重,不同的明星不同的组合却用着同一包装方式不断“推陈出新”,每一首歌曲其实换汤不换药,让自己的耳朵、审美一直退化,我们习惯了快餐式的娱乐消费,却渐渐忘了细细品味下的灵感之美。不过,说到底都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只是个人不喜欢这些罢了。

  4. 工作很累的時候我也會採用看韓綜的方式緩解。韓綜這幾年真的越發精進了。像《running man》那種單純做遊戲的越來越少了。都已主體性脫口秀為主。看《尹食堂》就像實現未竟的夢一樣,在一個秀麗的地方和老友們開一家餐廳,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不就是每個在城市裡的人嚮往的桃花源;《人生酒館》也喜歡,每次嘉賓坐在那兒喝兩杯小酒然後聊人生讓人感動的同時也很激發觀眾的感同身受。韓綜裡的溫情真的很治癒人心。

  5. @KKelly那個冷門韓劇應該是《只是相愛的關係》。

  6. 猜不到冷门韩剧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