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大数据”可能都没有在中国这般光彩夺目——最高层视其为重要的执政资源、社会治理变革的关键所在,作为国家级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科技巨头们渴望透过它掌握用户行为、获取更大利润,不惜斥巨资对手中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利用;普通民众则在数据带来的便利中自我陶醉——买着被精心推送的商品,看着被算法层层筛选过的新闻,随时随地扫码付账,却将个人隐私忘得一干二净。
政府、企业和民众,在对待大数据这件事上吊诡地实现了高度一致。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政府决策、商业活动乃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也一举成为大数据领域的排头兵,不仅数据资源占有量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在数据分析和数据交易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政策的扶持、宽松的监管和民众对于隐私的忽视,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等一起,成为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所在。
然而,光鲜的表象之下,中国的大数据交易产业是在稳步发展,还是在野蛮生长?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个人隐私与数据使用如何平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是会带来便捷高效的生活,还是会孳生出“数据利维坦”,让威权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我们为你梳理了与中国「大数据」密切相关的四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