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日本说起“艺术品”,通常只是指与集艺术之大成的茶道相关的器皿,日常所用器物则是平凡物,是“粗品”。而制作艺术品的才能被称为“X艺家”——陶艺家、木工艺家、金艺家,漆工艺家⋯⋯他们制造盛茶的茶碗、放抹茶粉用的茶枣、装废水的水指、插花的花器,而他们就是不造用来盛猪肉味噌汤的汤碗,装薯仔炖肉的大盆子,这情况一直持续到相对传统工艺的“生活工艺”出现。
其实“生活工艺”这个词很早便存在,但它的兴起则晚近至2000年。那一年,木工家三谷龙二为金泽市策划了“生活工艺展”,官方文案上首次出现的这四个字,令一个突如其来的生活文化现象名正言顺起来。三谷龙二看来,“生活工艺”笼统包含古董、民艺品、由工艺家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作品,其重点不在作品类型,也不在某些技术,甚至不论用途或定价,而只是在于它是否与日常生活“亲近”。
生活工艺潮流的兴起,令工艺品从装饰柜和展示架,走到橱柜里;同时也令餐具从百货店,踏进了艺廊与美术馆。生活工艺含糊了家品杂货与艺术品之间的界线——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担当策展人,在自己的餐桌上策划一场美味而美丽的工艺展。
疗愈经济泡沫爆破后的日本人
生活工艺兴起的源头,要追溯到199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爆破。包括艺术家村上隆在内,不少人都将这爆破视为生活工艺热潮的催化剂。物质生活沸腾烧焦之后的日子,人们开始反思以往对名车豪宅、数十万日元一支的红酒的追求,它们是否能为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于是,关注日常生活、从寻常小事觅得幸福——生活工艺展示出来的态度,正好疗愈著日本从高衰落后的丧失。
他们(工艺家)注视的经济泡沬的时代,有著满溢的物质,以及在纸醉金迷生活中心醉神迷的人们。然而,内心真正所需无法得到满足的空虚感却实实在在。在这种情况之下,生活工艺文化开始起动了。
泡沬爆破后,那些饮著柳宗悦“用之美”养份成长的工艺家,开始不约而同以自家生活为主轴制作作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常琐事的重视,都隐约投射在这时的器物作品中。
而将日常工艺品带入艺术领域的,则是陶艺家安藤雅信。1998年,他在岐阜多治见市开设的艺廊兼咖啡厅“百草”,用展示当代艺术的方式替制作日常器皿的工艺家设展,请他们来驻场与顾客交流,咖啡厅里盛茶点的碗碟也都是工艺家们的作品。这样,百草成了当代工艺艺廊的先行者,它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很深地影响了后来日本的工艺艺廊,一时间,日本各地的生活工艺艺廊如雨后春荀,比如随百草而后起的Gallery Yamahon、神户的草灯舍、滋贺的季之云⋯⋯
与三谷龙二聊聊天
三谷龙二常以“木工设计师”自居,但他其实是对生活工艺的兴起影响尤其深远的人物。1985年,他参与创办了Craft Fair Matsumoto,那是在长野县松本市举行、现时日本最为重要的工艺市集。还在2011年开办艺廊 10cm ,策划了每年一度的活动“六九工艺街”。他牵头连结了10cm位处的小街内的多家店舖,将之化为工艺艺廊,邀请全国著名的艺廊开设 Pop Up Store、办座谈会。另外,他出版了十多本散文集,谈生活和自己钟爱的器皿,他的笔下,工艺与寻常生活紧密连结起来。就是上个月,我来到他位于松本市的家中,和他聊一聊他眼中的生活工艺。
林:林琪香
三谷:三谷龙二
经济泡沫时,大家一直在外头耍乐,我想大家厌倦了那种生活。人们开始在家里煮饭,用美丽的器皿⋯⋯
林:三谷先生在1981年于松本市建立工房Persona Studio,那时便专注于造木餐具了。木工匠多是造家具为主,为何三谷先生选择制作日用的餐具呢?
三谷:那时我身边很多造家具的人,虽然我也觉得家具挺不错的,但既然已很多人在做了,我便想做别的。木制品能够长时间使用,会随著年月而变化表情,我想造出能表现木的美感的东西,并不是非家具不可,于是选择了造餐具。
林:三谷先生自那时起便意识到自己在做生活工艺吗?你对生活工艺的定义是甚么?
三谷:完全没有这想法呢,甚至不觉得自己在做工艺。关于生活工艺,我觉得没必要下定义,下定义没有意义的。它纯粹就是我们想在生活之中使用的东西,因为是每日用的物品,所以选感觉良好的会比较好吧,就像每日穿的白衬衫一样。汽车及衣服某程度上都是给人家观看的,但我想在人家看不到的地方能过得丰盛,是很好的事。我希望造出成就丰盛生活的东西。
林:三谷先生由1980年代初开始创作并以个人名义发表作品,而生活工艺的风潮是在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爆破后才产生的,在你看来,二者有甚么关系?
三谷:我觉得日本的意识形态在1970年代前后有很大的转变。1960年代时,日本以至全世界都有学生运动,当时大家多是一起思考,集体行动。那个年代完结后,大家忽然分散了,思考与行动都是独自进行。以往大家听著相同的流行歌曲,看著相同的电视节目,但后来大家看的听的、感兴趣的都不同了,大家有了独立的价值观,也可以说是自由了,但与身边人的共同性也变少了。在经济泡沫的时期,人们又再走在一起,一起去玩、去享乐;但泡沫爆破后,大家又再独自一人。生活工艺的风潮,大概就是那个年代开始的吧。
林:也就是说经济泡沫对生活工艺的影响,并不在于人们资产的多寡吗?
三谷:是的。经济泡沫时,大家一直在外头耍乐,我想大家厌倦了那种生活了。人们开始在家里煮饭,用美丽的器皿,应该就是1990年代末、2000年头的时候。
我想造出能表现木的美感的东西。
林:时代变了,人们追求的东西也不同呢。
三谷:是呢。经济泡沫时,大家买高价而华丽的东西,觉得在外享乐是很快乐的事,但事实上真的这样吗?细想后就发现不是了。我们也需要一些非经济的、物质性的东西,来丰盛心灵。无印良品也是这类型的商店,透过物品让顾客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常说生活工艺是一个 Boom,但我觉得并非这样,而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些根底的。
林:“根底”是指甚么呢?
三谷:嗯⋯⋯例如对丰盛生活的想法,不管是工艺家、艺廊或媒体,大家都不约而同对经济泡沫时的东西厌倦了。那时的东西不是很虚假、很表面吗?大家都不再希望它们再出现在生活里。人们看著上一个年代,反省著现在的时代,做出新的物品。是价值观改变了,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对汽车的兴趣减低,也是类似的状况。
林:最近我听到不少工艺家说,自己本来是想造艺术的,但生活工艺的兴起,大部分工艺艺廊都只愿意举办器皿的展览,工艺家为生活也顺理成章地只好埋首制作器皿。三谷先生除了造器皿以外,还作画及做雕塑,每一项都游刃有余,你自己怎看这现象呢?
三谷:的确有很多工艺家这样想呢,不过听他们这样说时总觉得有点失落,还是尽快放下这种失落的想法比较好吧。能做出有趣东西来的人,都是没有这些想法的。美术馆啊,艺术啊;这边走不下去,于是走到这边去;没其他出路,于是造日用品⋯⋯不如更积极去想可以做甚么。本来从事工艺的人,造雕塑艺术等的话,定能做出跟艺术大学的毕业生截然不同的东西的。该想想自己真正想做甚么,然后诚实地面对。即使只是做碟子或碗,也会流露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
作为澳大利亚传统木匠,作品在国会大厅被使用的木匠,我必须说那叉子做得不好。具体之处在于那两处切入的地方明显不够用心。但是日本人很善于包装和消费,以及善于找到粉丝。这叉子在澳大利亚八成出不了厂。
其实我们每天需要的东西真的很少,其他如美味的食物,豪华的车,大房子都不是必需品而是社会压力赋予我们的奢侈品(每个人都追求这些我也要追求),我们也在这种“我要追求我的“必需品””的想法和如同其奴隶的劳动中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喜欢这种写「工匠」的文字。
也不用太長吧,感覺這一篇很用心去寫的。可能是被日本給治癒了2333
很精緻的一篇,謝謝。人對自身追求的起伏變化也並非偶然,只是每個地區發展進程不同而先後有別矣,而拉長時間看,同一地區不同朝代這些起伏也循環重演。在個人一生不同階段,也有類似起伏。現在某些地區經濟看似“落後”了,其實某種意義上是“超前”了。
長篇大套評《戰2》,短小精致談《生活》。長篇可累牘,而精致卻被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