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日本說起「藝術品」,通常只是指與集藝術之大成的茶道相關的器皿,日常所用器物則是平凡物,是「粗品」。而製作藝術品的才能被稱為「X藝家」——陶藝家、木工藝家、金藝家,漆工藝家⋯⋯他們製造盛茶的茶碗、放抹茶粉用的茶棗、裝廢水的水指、插花的花器,而他們就是不造用來盛豬肉味噌湯的湯碗,裝薯仔燉肉的大盆子,這情況一直持續到相對傳統工藝的「生活工藝」出現。
其實「生活工藝」這個詞很早便存在,但它的興起則晚近至2000年。那一年,木工家三谷龍二為金澤市策劃了「生活工藝展」,官方文案上首次出現的這四個字,令一個突如其來的生活文化現象名正言順起來。三谷龍二看來,「生活工藝」籠統包含古董、民藝品、由工藝家以個人名義發表的作品,其重點不在作品類型,也不在某些技術,甚至不論用途或定價,而只是在於它是否與日常生活「親近」。
生活工藝潮流的興起,令工藝品從裝飾櫃和展示架,走到櫥櫃裡;同時也令餐具從百貨店,踏進了藝廊與美術館。生活工藝含糊了家品雜貨與藝術品之間的界線——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擔當策展人,在自己的餐桌上策劃一場美味而美麗的工藝展。
療癒經濟泡沫爆破後的日本人
生活工藝興起的源頭,要追溯到1990年代日本的經濟泡沫爆破。包括藝術家村上隆在內,不少人都將這爆破視為生活工藝熱潮的催化劑。物質生活沸騰燒焦之後的日子,人們開始反思以往對名車豪宅、數十萬日元一支的紅酒的追求,它們是否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於是,關注日常生活、從尋常小事覓得幸福——生活工藝展示出來的態度,正好療癒著日本從高衰落後的喪失。
他們(工藝家)注視的經濟泡沬的時代,有著滿溢的物質,以及在紙醉金迷生活中心醉神迷的人們。然而,內心真正所需無法得到滿足的空虛感卻實實在在。在這種情況之下,生活工藝文化開始起動了。
泡沬爆破後,那些飲著柳宗悅「用之美」養份成長的工藝家,開始不約而同以自家生活為主軸製作作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常瑣事的重視,都隱約投射在這時的器物作品中。
而將日常工藝品帶入藝術領域的,則是陶藝家安藤雅信。1998年,他在岐阜多治見市開設的藝廊兼咖啡廳「百草」,用展示當代藝術的方式替製作日常器皿的工藝家設展,請他們來駐場與顧客交流,咖啡廳裡盛茶點的碗碟也都是工藝家們的作品。這樣,百草成了當代工藝藝廊的先行者,它的經營方式和理念很深地影響了後來日本的工藝藝廊,一時間,日本各地的生活工藝藝廊如雨後春荀,比如隨百草而後起的Gallery Yamahon、神戶的草燈舍、滋賀的季之雲⋯⋯
與三谷龍二聊聊天
三谷龍二常以「木工設計師」自居,但他其實是對生活工藝的興起影響尤其深遠的人物。1985年,他參與創辦了Craft Fair Matsumoto,那是在長野縣松本市舉行、現時日本最為重要的工藝市集。還在2011年開辦藝廊 10cm ,策劃了每年一度的活動「六九工藝街」。他牽頭連結了10cm位處的小街內的多家店舖,將之化為工藝藝廊,邀請全國著名的藝廊開設 Pop Up Store、辦座談會。另外,他出版了十多本散文集,談生活和自己鍾愛的器皿,他的筆下,工藝與尋常生活緊密連結起來。就是上個月,我來到他位於松本市的家中,和他聊一聊他眼中的生活工藝。
林:林琪香
三谷:三谷龍二
經濟泡沫時,大家一直在外頭耍樂,我想大家厭倦了那種生活。人們開始在家裡煮飯,用美麗的器皿⋯⋯
林:三谷先生在1981年於松本市建立工房Persona Studio,那時便專注於造木餐具了。木工匠多是造傢俱為主,為何三谷先生選擇製作日用的餐具呢?
三谷:那時我身邊很多造傢俱的人,雖然我也覺得傢俱挺不錯的,但既然已很多人在做了,我便想做別的。木製品能夠長時間使用,會隨著年月而變化表情,我想造出能表現木的美感的東西,並不是非傢俱不可,於是選擇了造餐具。
林:三谷先生自那時起便意識到自己在做生活工藝嗎?你對生活工藝的定義是甚麼?
三谷:完全沒有這想法呢,甚至不覺得自己在做工藝。關於生活工藝,我覺得沒必要下定義,下定義沒有意義的。它純粹就是我們想在生活之中使用的東西,因為是每日用的物品,所以選感覺良好的會比較好吧,就像每日穿的白襯衫一樣。汽車及衣服某程度上都是給人家觀看的,但我想在人家看不到的地方能過得豐盛,是很好的事。我希望造出成就豐盛生活的東西。
林:三谷先生由1980年代初開始創作並以個人名義發表作品,而生活工藝的風潮是在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才產生的,在你看來,二者有甚麼關係?
三谷:我覺得日本的意識形態在1970年代前後有很大的轉變。1960年代時,日本以至全世界都有學生運動,當時大家多是一起思考,集體行動。那個年代完結後,大家忽然分散了,思考與行動都是獨自進行。以往大家聽著相同的流行歌曲,看著相同的電視節目,但後來大家看的聽的、感興趣的都不同了,大家有了獨立的價值觀,也可以說是自由了,但與身邊人的共同性也變少了。在經濟泡沫的時期,人們又再走在一起,一起去玩、去享樂;但泡沫爆破後,大家又再獨自一人。生活工藝的風潮,大概就是那個年代開始的吧。
林:也就是說經濟泡沫對生活工藝的影響,並不在於人們資產的多寡嗎?
三谷:是的。經濟泡沫時,大家一直在外頭耍樂,我想大家厭倦了那種生活了。人們開始在家裡煮飯,用美麗的器皿,應該就是1990年代末、2000年頭的時候。
我想造出能表現木的美感的東西。
林:時代變了,人們追求的東西也不同呢。
三谷:是呢。經濟泡沫時,大家買高價而華麗的東西,覺得在外享樂是很快樂的事,但事實上真的這樣嗎?細想後就發現不是了。我們也需要一些非經濟的、物質性的東西,來豐盛心靈。無印良品也是這類型的商店,透過物品讓顧客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常說生活工藝是一個 Boom,但我覺得並非這樣,而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些根底的。
林:「根底」是指甚麼呢?
三谷:嗯⋯⋯例如對豐盛生活的想法,不管是工藝家、藝廊或媒體,大家都不約而同對經濟泡沫時的東西厭倦了。那時的東西不是很虛假、很表面嗎?大家都不再希望它們再出現在生活裡。人們看著上一個年代,反省著現在的時代,做出新的物品。是價值觀改變了,就像現在的年輕人對汽車的興趣減低,也是類似的狀況。
林:最近我聽到不少工藝家說,自己本來是想造藝術的,但生活工藝的興起,大部分工藝藝廊都只願意舉辦器皿的展覽,工藝家為生活也順理成章地只好埋首製作器皿。三谷先生除了造器皿以外,還作畫及做雕塑,每一項都游刃有餘,你自己怎看這現象呢?
三谷:的確有很多工藝家這樣想呢,不過聽他們這樣說時總覺得有點失落,還是盡快放下這種失落的想法比較好吧。能做出有趣東西來的人,都是沒有這些想法的。美術館啊,藝術啊;這邊走不下去,於是走到這邊去;沒其他出路,於是造日用品⋯⋯不如更積極去想可以做甚麼。本來從事工藝的人,造雕塑藝術等的話,定能做出跟藝術大學的畢業生截然不同的東西的。該想想自己真正想做甚麼,然後誠實地面對。即使只是做碟子或碗,也會流露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
作为澳大利亚传统木匠,作品在国会大厅被使用的木匠,我必须说那叉子做得不好。具体之处在于那两处切入的地方明显不够用心。但是日本人很善于包装和消费,以及善于找到粉丝。这叉子在澳大利亚八成出不了厂。
其实我们每天需要的东西真的很少,其他如美味的食物,豪华的车,大房子都不是必需品而是社会压力赋予我们的奢侈品(每个人都追求这些我也要追求),我们也在这种“我要追求我的“必需品””的想法和如同其奴隶的劳动中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喜欢这种写「工匠」的文字。
也不用太長吧,感覺這一篇很用心去寫的。可能是被日本給治癒了2333
很精緻的一篇,謝謝。人對自身追求的起伏變化也並非偶然,只是每個地區發展進程不同而先後有別矣,而拉長時間看,同一地區不同朝代這些起伏也循環重演。在個人一生不同階段,也有類似起伏。現在某些地區經濟看似“落後”了,其實某種意義上是“超前”了。
長篇大套評《戰2》,短小精致談《生活》。長篇可累牘,而精致卻被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