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属于后人类的读物:人类如何面对科技嵌合的社会模样

科技正在渗入社会,这绝对不是科幻故事。
读书时间 风物

【编者按】我们常言“科技源于人性”,科技、科学早已用不同的形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紧扣连。出门忘了带手机的焦虑,早上闹钟没有按时响闹的慌张,铁路列车失去讯号无法前行⋯⋯科技象征着精确、效率和创新,同时也是耐损、可被修复与替换。面对日渐衰败的身体、繁不胜数的疾病,不禁臆想借助科学科技的力量,让肉体与机械嵌合,甚或从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着手,以科技满足人类各式各样的欲望。

将来的世界会否逐渐走向如动漫作品《攻壳机动队》、《乐园追放》等机械全面统占社会不同层面,肉体在科技社会变得毫不重要?抑或如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弗兰肯斯坦》等直接从肉体筛选改造开始,人类有意识地操纵科技来打造“完美”的模样?科幻创作常见于大众流行的作品,引领观众去思考、想像,由一个想法为原点,萌发更多思考的可能,配合阅读下列十本推荐读物,借助人文领域的一些先慧,更深刻地思考:人,该如何与科技共处?又该怎样跟科技一起走下去呢?

人,该如何与科技共处?又该怎样跟科技一起走下去呢?
人,该如何与科技共处?又该怎样跟科技一起走下去呢?

把身体改造,就能换到更好的未来?

1、《猿猴、赛伯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

《猿猴、赛伯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出版社:群学

作者:Donna J. Haraway

译者:张君玫

美国女性主义研究学者 Donna Haraway 在1985年发表〈赛伯格宣言〉,提到我们早已生活在人与机器混合的世界,创出“Cyborg”一字形容新主体的诞生与状态。

被科技介入的生活,因着机械而产生过去不曾想像的全新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机械结合,身体的辅助工具与生产,生活、行事乃至思考都会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揉合生物工程(包括人类与书中提及的灵长类)和资本主义的新思维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编码系统,人的各式认同都将被打碎,并重新置放在以速率、限制成本及自由程度的新运作系统与决策程序。

回顾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研究与女性主义,Haraway 总结出特定的家庭形式辩证地关连到资本的形式,及其政治与文化的相应情况。赛伯格世代,或是在哲学上所命名的“后人类”社会,会发展出怎样的对应政治与文化呢?

2、《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出版时间:2002年5月

出版社:时报

作者:Francis Fukuyama

译者:杜默

如果 Haraway 说的是外在人体与机械的结合,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说的就是体内与科技的融合——基因工程与药物刺激。延续福山著名的《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讨论,这本《后人类未来》点明生科发展是改变历史的可能动力,换句话说,历史因着科技而尚未终结。

生物科技的进步,也是人类从“天择”到“人择”的演进过程。人类通过药物、基因工程、脑科学等不同生物科技来对抗肉身的自然定律和迎合社会单一期待,意图把衰老、不受控管的活力、降低生产效率的抑郁等不符合社会所需的都要被消弭。当“教养”辅以科技,人还能依天性而活吗?谁又有权来设想“人”该长成什么样子?

3、《技术帝国》

《技术帝国》

出版时间:2004年6月

出版社:三联

作者:R.舍普等著

译者:刘莉

《技术帝国》结集整理17篇访问纪录,分成四个部分:“演变”、“赌注”、“创造”和“冲击”,与不同领域的工程师对谈,反复地讨论与揭示因现代技术而引起的全体人类共同忧虑、兴趣和困惑。

自“上帝造人”始,人类可说是永不止步地追求着冒险,技术科学亦因此跟着人类的演变而进步、发展,经历古代、中世纪的工匠,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启蒙运动的技术,到现代的工程师、工艺学家与专家,“工程师”的职能除时代而演化,但不变的都是让技术不可逆转地发展,其动能就如福山在《后人类未来》所称的一样:人类历史因科技而推动前进着,然福山所提及的基因工程在《技术帝国》则被指称为一种“赌注”——需要人类去防范风险的赌博行为。然而,正如 Haraway 的论调,当技术化成生产工具时会与人类社会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与社会模式,访问人在本书中带出对社会的新图象与新视野,回应着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质疑,带出随技术科技而生的新哲学批判。

科技人文,技术让智人开始演变进化?

4、《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

《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译者:林俊宏

犹太裔历史学家 Yuvak Noah Harariz 从创天开地的起源神话开始,不断层分开讨论文字前后的历史。以通史历史笔法的时间顺序为纲、哲思观点为领,分成大脑认知、农业生产、科学新知与文化融合四部分,纵观智人的自身与社会互动的演化过程。

智人通过获取资源、知识,不断“改造”自身。初为存活,后为求“进步”,进一步贴近、甚至想要扮演所信仰的神。作者笔走至此,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无限扩展,现代科学所带来的新知新技术,会让智人演化至什么情况,届时的社会又会随智人之变和改造,出现怎样的面貌?

5、《人类大命运:从智人到神人》

《人类大命运:从智人到神人》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译者:林俊宏

延续《人类大历史》的演化主题,在可以理解及控制之前未知的自然力量后,曾能融合人类社会的宗教信仰与道德已不如过去有效。回顾已知的智人历史,曾需面对的三大难题饥荒、瘟疫和战争都得到解决,而今面对当代社会的三大议题︰医学进步令寿命延长、个人主义凌驾在国族认同之上、生物机械工程的进步让人类生活形式大大改变,作者预言,传统的人文主义会因新宗教—科技人文主义而遭到撼动,大数据会全面占据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也许也能为其他著作的问题作一回应。

生物科技和资料科技为人类带来强大的新力量,这种力量让人不再顺从宗教性的宿命观,而逐渐想要自己动手去改变社会的现状,想要把命运掌握在手里。作者理解为“第二次认知革命”,第一次认知就如《人类大历史》所描述的让智人成了地球的统治者,第二次则是让人接触到目前难以想像的新领域,在科技人文主义之上企图创造超人类和升级心灵。只是当人文主义一直往“升级”演化,却慢慢忽略了社会是根据当下的需求来塑造人类心灵,这便是在延续福山在《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所问:谁有权力决定人的模样?要往怎样的方向继续前行?作者也点出当人类有能力让身体与大脑升级了,却在过程中失去了心灵,剩下的便是无法组成完整心灵频谱的各怀鬼胎了。

6、《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

《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Don Ihde

译者:韩连庆

现今世界高度与各式技术结合,大至社会、企业运作,小至日常生活、工作,无一不仗赖着科技技术。一如书中导言所说,我们每天被闹钟的声响吵醒、睁开双眼的一刻开始,技术便与生活重合共存。作者尝试建立一种视角来观察技术的广泛地与生活交织,并带着人文的情怀来理解眼下的复杂状况。

人类的生活模式、思维、衡量准则等,因为技术的出现与进化而出现怎样的改变?这是作者希望通过梳理技术与人类社会互动,而得到解答的核心命题。恰恰也正好佐证了《科技渴望社会》想要讨论科技也能成为一股社会力量来导引与形塑现代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二书都写出了科技技术已不再仅仅是“工具”或是特定领域象牙塔的研究范畴。

介入生活,科技是会暴走?还是使社会变得更民主?

7、《超智慧︰出现途径、可能危机与我们的因应对策》

《超智慧︰出现途径、可能危机与我们的因应对策》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出版社:八旗文化

作者:Nick Bostrom

译者:唐澄暐

人工智慧是人所创造的东西,但我们的命运却渐渐受其操控,甚至与之连动。如《人类大历史》提到,人类有演化、适应社会的能力,乃因人类有独立与其他动物的智能。英国哲学家 Nick Bostrom 认为人类在常态智慧上的优势让我们发展了语言、技术和复杂的社会组织,但当人打造了在常态智慧之上、超越人脑的“机器脑”——人工智慧,一如 Haraway 回顾的生物科学研究,科学家们如何操控猩猩的命运,我们的命运也逐渐在这些机器超智慧的手中。

在当前人工智慧的现况中,作者爬梳出可能达成超智慧的途径,包括人工智慧、全脑仿真、生物认知、脑机介面、网路和组织强化等领域,并推论假设当超智慧一旦出现会否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人类有方法在超智慧形成之前,凭着动机选择与价值决定,使人类的价值转译成人工智慧能理解的形式语言,为人类找出一条未来的出路。

8、《科技渴望社会》

《科技渴望社会》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出版社:群学

作者:台湾科技与社会网络计划群

编者:吴嘉苓、傅大为、雷祥麟

《科技渴望社会》与《科技渴望性别》是台湾一套“科技与社会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 STS)的读本,由三位主编吴嘉芩、傅大为和雷祥麟组织台湾科技与社会网络计划群,选译 STS 领域的经典文献并附有台湾相关领域学者所撰写的导读,引领读者进入科技与社会的讨论。“科学与社会互动”在现代大学学门分化下属知识生产的真空地带,甚少有能有系统地检视与反省自然、机器与社会的互动。

从《技术与生活世界》读到科技和社会间双向互动、交引缠绕的历史动态过程,《科技渴望社会》既不认同“科技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和否定人文与科技的断裂假设,也不会全盘接收或抗拒科技变迁。收录八篇论文编译均承载台湾 STS 领域研究人员的期待,不仅只满足于描述科技的社会形塑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公众读者明白科技产物的选择是一种共同生活环境的愿景与价值抉择。因此从追问“科技使用”(Technology in use)为核心概念,同时关心科技演进史中看不见的非西方种族、女性、弱势族群等不同社会大众的使用经验和追溯其回馈后续演化,可见科技与人性带着新认知、责任与欲望的相互参与和民主协商、拉据的过程。

9、《科技渴望性别》

《科技渴望性别》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

出版社:群学

作者:台湾科技与社会网络计划群

编者:吴嘉苓、傅大为、雷祥麟

与《科技渴望社会》同时推出的另一本台湾 STS 读本《科技渴望性别》,主编之一的吴嘉苓写道,读本的选文会令读者翻转理解世界的角度。《科技渴望性别》以性别为选译基点,探索科技如何把性别关系形塑成现今我们所理解的日常。性别形象与气质的定型、精子卵子的结合叙述、女性家务劳动与家庭电器的新生产模式等等,都显示女性从未缺席于科技社会。

性别政治并没有因为科技社会的进步而被淡化,性别、性取向、族群、阶级等各式社会组成元素依旧与科技社会交织在一起。回溯性别气质与权力关系于在社会的模样,可如 Haraway 在《猿猴、赛伯格和女人》爬梳灵长类的生物研究与社会性别关系隐喻的互换过程,也可如本书的选文一样仔细以女性作为科技用家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我们家居生活、职场参与和强调创新认知的知识生产等时刻相处的科技,在拆解知识背后所代表的权利架构后,让科技社会能朝着更民主、更符合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下去。

10、《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John Brockman

译者:吕芳

查尔斯.珀西.斯诺(C.P. Snow)在1959年出版了一本《两种文化》,提到人文知识分子与科学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在1963年第二版时加入了一篇短文〈两种文化:一次回眸〉,提到“第三种文化”,用以成为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沟通的桥梁。时至今日,科学、技术等讨论已变了一种大众文化,以科学新知、潮流新闻等形式出现在公共信息。然而这种“新知”,也只是技术的更新,人心却始终依旧。

作者言这书是一部自发动力系统的口述史,也是一场关于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庆典。但实质这是一本与不同科学家对谈的结集,在作者与受访者的言谈间道出一种从第三种文化诞生而来的新自然哲学,用以描述自我的存有、心智、宇宙和所有已知之事,作者深信,这就是引领我们时代的前进方向。

以《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为这份书单的总结,也是期待科技与人类社会的互动会一直持续、进化着,一如《科技渴望社会》和《科技渴望性别》的期待,走出一条民主参与的、动态且尊重不同群体的崭新道路。

如果你愿意付费成为我们的端会员,请按:http://bit.ly/2nj1oSY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出這些系列的書單時,如果能夠把非譯本(尚沒有譯本)的原版書籍也納入考慮範疇,時效性會更強,眼界會更寬吧。不過畢竟是主打華文的媒體所以沒辦法,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