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 X 邓小桦:现世红楼的青春模样

现世红楼,就是不能硬把雅文化拉下来,或者俗文化把它抬高。
风物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去年出版,乃红学又一盛事,我们藉白先勇今春来港,邀请他跟香港文化人邓小桦进行一场对谈。雨打风吹去,贾府里男男女女,情痴嗔怨,都在一个与我们的速度、习性、伦理、甚至愿景如此不同的时空中上演,又落幕。以下为3月30日对谈直播的记录,地点是香港中文大学旁的凯悦酒店。

=白先勇
=邓小桦

:白先勇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师,2000年的时候我们在饭局中遇过。那时候我记得,大家见到老师都客气地说,老师的家世如何,老师就说:“不要讲了不要讲了,我都要哭了。”当时就觉得老师很可爱。我自己以前是做文学杂志的,叫《字花》,之前常常听到有人说,白先勇老师提起你们的杂志,说要帮帮你,我当时真的觉得是非常温暖的一件事情,都不需要主动说什么。今天能和白先勇老师谈话也很开心。

青春读红楼,红楼教青春

:想问一下白先勇老师,你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红楼梦》呢?

:我和《红楼梦》可以说是不只结了半生的缘分,也是一生缘,《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小说,我现在会讲它是天下第一书。我觉得能和它结缘那么早是一种善缘。

我很小的时候,5、6岁时。那时在中国,有一个美丽牌香烟,香烟里会有画片,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那些。我家里的姐姐们喜欢收集这些。那时我就看到贾宝玉是什么样子,林黛玉是什么样子,她们看过书,会讲里面的故事,所以我从小就对《红楼梦》有了印象。

后来我9岁、10岁的时候在上海,那时生病了,被隔离,没有念书,就在家里听广播剧,正好上海就有一个《红楼梦》的广播剧,很长,我天天听。我就从广播剧里知道了这些人物形象。

最早接触的《红楼梦》书是我母亲的一本绣像,看得似懂非懂,那时很小,就与它结缘了。之后小学、中学慢慢看,慢慢懂,后来到了大学,又自己当老师,当了教授。到1963年我在加州大学 Santa Barbara 校区开始教书,教了29年,当时我常讲的一本书就是《红楼梦》。而且很有意思,当时还分两组,一组是美国学生,不懂中文的,用的是美国的翻译来教;另一组是中国的学生,就是用中文教的。在那边一直教,一直教,这么结缘着。

后来我就退休了,我94年提早退休了,我就去弄昆曲了,那真是比上班还忙十倍。我就没想着再回去教书了,就四处去演讲。我喜欢教书,但教书对我来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我会很紧张的。因缘际会,在2014年,我在台湾大学又开始教书,结果又是再教《红楼梦》,教了一年半,三个学期,一百多个小时。

:刚刚有讲到教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我想幸好是教的《红楼梦》,因为它看不厌的,别的有时候就累了。(白:没错)我在香港也有教一些不是文学专业的学生读《红楼梦》。这就牵扯到我们怎么和青年人推广这个。白先勇老师刚刚讲的经历也很有趣。我开始觉得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那种,没想到您也是从一些改编开始接触《红楼梦》的。您在台大讲课的这一本书,我觉得真的有您的温柔敦厚,什么都包容的,对于民俗的东西都有。我就想知道您当时是怎么去备课的呢?

:这就讲到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刚刚提到我有讲一百多个小时,他们也有录影,录下来以后,时报出版社就把我当时的讲义重新编辑,也有一千页了,就出了这本书。是这样的,虽然我现在是老教授了,教书教了29年,但我教书也还是全心投入的,所以我就会想,我第二天要上课的话怎么引起学生的兴趣,怎么让他们进入《红楼梦》的世界。我的那些台大的学生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

:是通识课吗?

:是的,什么学生都有,有物理、化学等等。所以我就常常在想怎么让这些没看过的学生有兴趣。还有一个备课的地方就有一点点复杂。先讲我在美国的时候用的课本,是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的,是以程乙本为底的这么一本本子,注释非常清楚,校对也很好。

后来这个本子在2004年断版了,所以我在台大用了另外一个本子,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是里仁书局出的,也就是大陆1982年人民文学出的本子,冯其庸那个,这个版本在台湾也流行,反而程乙本就断了。因为冯其庸注的也很清楚,是启功,所以学生就用这个版本,但我自己教的时候是这两个本子对照着来的。这两个版本的差异我也会讲给学生听,还要在 PowerPoint 里打出来。

这个是通识课,我当时以为大概一两百人,结果有一千多人报名,没有那么大的教室。我觉得读《红楼梦》版本很重要,所以我就会把两个版本对照给学生看。

:是抄出来吗?

:我会挑出来然后打到 PowerPoint 里面去。

:所以还是很多功夫要做。

:还好还好,我有六个助教。他们很能干,替我做很好的 PowerPoint。

:我知道白先勇老师是比较推崇程乙本的,但是也有人说,是专业的,懂的人当然选程乙本。我们面前这个就是程乙本的《红楼梦》。

:对,我和时报他们说,一定要印这个程乙版的《红楼梦》,注释非常详细。所以我觉得对于学生其实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大陆的广西师范出版社也都重印了,我觉得要让大家有个比较。

:我其实是从差不多九岁的时候看《红楼梦》(白:那和我差不多),那时人民文学出《红楼梦》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我就拿着这个版本,觉得小孩子都读得懂,所以我是先看的这个庚辰本为底,冯其庸注校的这个。然后因为我现在在教,我就发现版本剩下不多了,其实这个版本中港台都在用,可是有些同学买了中华书局那个设计很漂亮的没有注释的版本,他们就不能看。我觉得白老师这个书里对照的很好,有一回是讲秦钟过世,庚辰本就是:秦钟睁大眼,说,我这一生还是后悔的,然后劝勉宝玉追求功名,要读书上进。我讲的时候就愣住了,之前还是很顺的,不知道怎么解了。

:你提起来这个是很要紧的,整个人物突然就反转了,秦钟是宝玉很亲密的朋友,两个人气质相投。秦钟死的时候宝玉就很伤心,跑去看他。刚刚你讲到他突然睁开眼睛,说,我们错了,快点去念书,求功名。这是宝玉最讨厌别人说的。

:对啊,朋友临死时突然讲这个,你叫宝玉怎么办嘛。

:这是宝玉最忌讳的,如果说秦钟真的说了这个,宝玉肯定早就忘记他了。因为庚辰那个是手抄本,抄的人可能想替秦钟说几句好话,他以为的好话。

:庚辰本就是有这个形态,有时候话说多了,有一点教训的东西在里面,程乙本是文学界比较推崇的。但在这个高调的时代,多说了比少说的好的时代,庚辰本可能要压倒一点。

白先勇与邓小桦。
白先勇与邓小桦。

红楼梦怎样读?听听前人怎么说

:白老师这本《细说红楼梦》其实是对后四十回很宽容的,但我们自己通常对高鹗的后四十回评价比较低,比如张爱玲也讲过“狗尾续貂”,我觉得张爱玲的评价对我影响也很大,她说到后四十回时人物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所以我小时候看后四十回的时候就不想再看了。在《红楼梦》的评价里,张爱玲是比较尖锐的,和白老师的温柔敦厚不太一样。我记得她讲过在后四十回里,黛玉出场穿着水红色的小绸袄,戴着赤金扁簪。张爱玲就很生气,她说黛玉不会穿这个,我就在想,确实在《红楼梦》前面的部分很少提及黛玉的穿戴,更何况是比较刺眼的装扮。她也从作者方面说过,我们不要忘记曹雪芹在他的时代是多么孤立的人,我就觉得很触动。她评《红楼梦》虽然没有她的小说那么高潮迭起,但她偶然透露出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很有见地。

另外一个评《红楼梦》的人,也是很仇恨高鹗的,其实讨厌高鹗的人要比喜欢他的人多。这个人就是周汝昌先生,他有很多的书。我最记得的是周汝昌先生是史湘云的大粉丝,当然其实也是一家之言,他说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真实的太太的化身,也有说曹雪芹的太太就是脂砚斋,就是写脂批的那一个,当然也有在文本里找很多理由,比如说金玉良缘,史湘云也有一个金麒麟,所以金玉良缘不只是讲宝钗,也是讲史湘云,然后她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抽到海棠签,而宝玉住的怡红院里的“怡红快绿”的“红”指的就是海棠。在周汝昌的角度,海棠是《红楼梦》的主角,而史湘云也是《红楼梦》里最重要的角色,她就是曹雪芹的太太和脂批,这样一路推论下去,有一种看连续剧的感觉,让人感到喜欢《红楼梦》的人都有一种痴心。

另外一个我挺喜欢看的就是台湾另一位老师,蒋勋老师讲《红楼梦》,他对身体美学还是很有见地,比如有一回讲到李纨和平儿在玩耍,摸到身上硬硬的钥匙,他说那个暗示了女同性恋的情节,我觉得这还蛮厉害的。好了,我插科打诨的时间就过去了,白老师也已经休息回来了。

现代人不喜林黛玉,反取薛宝钗?

:我想问一下白老师一个我的困难,我现在发现教学生最难的是没有办法让她们理解林黛玉,这个女一真的很不讨人喜欢,大家都觉得她这是在干啥啊,老师可以说一说怎么看黛玉这个人。

:我们的林姑娘真的很多人误解啊,别忘了她前世是绛珠仙草,她是仙子下凡,难怪和人间格格不入,她非常孤傲。(邓:清高自许,目下无尘)有一句诗是“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还有一个要了解的是林如海家里以前也是高官,算中上吧,但比贾府还是差很远。林黛玉在自己家中是唯我独尊的,很自负,自己才貌到顶的。到了贾府后,看到几百个佣人之类的排场,心里当然有种寄人篱下的感受。所以她一直想表现出我不靠你,一点都不落人褒贬,这种状况是比较难处的,加上她又是很敏感的人,林黛玉是诗的化身。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女孩子的描写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感性的,一个是理性的,感性以林黛玉为代表,还有晴雯,龄官;理性就以薛宝钗为主,还有袭人、探春,宗法社会里的那些。这边感性的人和贾宝玉有那种魏晋名士的反叛传统的精神,林黛玉也是,贾府的那些规矩,也许在她心中是不来这一套的。作为千金,即使是爱,也不能直接说爱,现在当然方便,发个简讯就好了。那么黛玉怎么办呢?她会试探,怎么试呢?戳你一下,看你痛不痛。痛,就表示是爱了。

:没有啊,痛到又是哭,又是吐的。

:那就说明爱的深啊,爱的越深,就会越痛。所以她最后要的是什么,是宝玉的心。在第八十二回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噩梦。在梦里,宝玉把胸膛剖开,把心拿出来给他,血淋淋的一颗心。所以他们俩真的是情到深处。整个《红楼梦》讲的情,是林黛玉一生的追求,也是贾宝玉的信仰。我们这本书也叫《情僧录》,“情僧”讲的就是贾宝玉,所以这两个人的爱情不是一半,他们情订三生的嘛,前世就欠了那么多。

:好像就是要很多很多理由来解释,我们为什么在爱情里受那么多折磨。

:所以《红楼梦》里就讲孽海情天嘛。

:但是我觉得,刚才老师虽然解释了黛玉为什么会这样,但还是没有帮她争取同情。我记得里面有一回是〈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剧情就是林黛玉看完《西厢记》,然后再看《牡丹亭》,喜欢的不得了,经过大观园的一角,刚好大观园里唱戏的女孩子正在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就在外面听到哭,然后因为她很美,所以那些鸟儿就惊飞,就好像沉鱼落雁的感觉。我教到这里的时候,学生样子就是没有办法理解。老师解释一下吧。

:为什么啊,那我来解释一下吧,刚好杜丽娘和林黛玉是我两个朋友。是这样的,《红楼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继承《牡丹亭》来的,曹雪芹受汤显祖的影响很大的。刚刚说的是杜丽娘在游园惊梦里的唱辞,她游园时看到百花。林黛玉是听到那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残垣。”暮春了。“伤春悲秋”是我们古典文学一个传统,黛玉对她的命运,这本书另外一个主题也是命运,她对自己的命运就常常感觉到会夭折——“彩云易散琉璃脆”,林黛玉一听到那句,心动神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又很敏感,所以她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像花一样,很快就消逝了。

:所以我教课的时候有时会说些很残忍的话,比如,你们觉得自己很年轻嘛,很快就老了。让他们感受一下林黛玉的心情。老师的书里面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林黛玉明明是感受到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而悲,但老师比的是李后主,把时间的悲凄和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呢?

:我想她一方面是伤感自己的命运,一方面也和后主一样,以己之悲,讲到世人之痛。我想到李后主的那首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讲穿了,整个《红楼梦》里讲的就是佛家的无常。

:我记得老师在书里面说,贾政他们代表的是儒家,黛玉、宝玉就有魏晋名士、道家的自由,最后归到佛家的看穿。

:对,后来宝玉不是出家了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是佛家讲的“空”字。

:讲了宝玉、黛玉,我们讲一下宝钗吧。我之前在北京买了一套人民文学的书,宝玉一本,黛玉一本,宝钗一本,集合起来。黛玉那一本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句子,看见林黛玉就有封建社会,所以那本我就没用了,但最后我留下了一本薛宝钗,看到她很多有争议的事情。她这样做到底真心吗?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人物是圆形的,有争议,我看到老师的书里对宝钗也算体贴的。

:两个我都体贴。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就是儒家宗法社会的理想人物。很多人不谅解她,就是因为她嫁给贾宝玉了,抢了林黛玉的位置。其实我的看法是,薛宝钗嫁的不是贾宝玉,而是嫁给了贾府,嫁给了这个制度里最合适的位置。未来薛宝钗是要担大任的,所以和尚给了她一把金锁。玉可能会碎,但金子不会的,所以宝钗要有那种 endurance,要扛得住。她的理性,她之前抽了个牡丹签,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住的房子也像雪洞一样,她吃冷香丸,她姓“雪”,这个女孩子冷的很。儒家就是要训练你,把感情社会化、制度化。

:我就在想,薛宝钗怎么做的下去,她嫁的那个贾宝玉,明明是为林妹妹痴狂的啊,脸上怎么过得去呢,真的是很命苦。

:那时候的婚姻都是长辈做主,不可能说我不嫁的,她心中也是喜欢宝玉的,宝玉被打的时候她还掉了眼泪。

:“冷香丸”掉眼泪。

:不容易不容易,所以对他还是有情的。

:我们这里还是有一些问题。之前去听了您的公开讲座,文坛的朋友就说白老师太斯文了,把书里情欲的部分都省略掉了,所以这次特地要问你,对秦可卿的看法。

:秦可卿有几重身份,在太虚幻境里警幻的妹妹叫可卿,那也是她的替身,叫兼美,兼宝钗和黛玉的美,所以她是个完美的女性,她又受着贾府的宠爱。当然最争议的是,有一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来曹雪芹因为避讳把它改了,焦大的妈妈公公扒灰,讲贾珍跟她有私。但没有写出来,只是暗示。这个人我觉得一方面她是实在的,贾府里面第三代孙媳妇,是最得宠的人。但另外一点,我觉得她象征的意义更大。她姓秦,和那个秦钟是两姐弟,是情的一体二面,整本书的主题是情字,她是个领头人物。

:还蛮特别的,领头人物一早就死掉,一早就预言。

:而且秦钟也很早就死掉了,所以就有情的脆弱。

:而且我觉得,她是个兼美的人物嘛,既有宝钗、凤姐的精明,能够管家,身子又弱,样子又像林黛玉,兼有之后,身子受不住了,她最后是辛苦而死的,是宝钗和凤姐的运作,但是又以林黛玉的方式死的。

:所以那时候就开始预言了。我想她死的时候不光是秦可卿之死,也暗示了贾府的衰弱。在它最盛的时候她死掉了。我之前讲了“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最好的东西,开头我们说了“好”就是“了”。

:就是一个辩证观。

:对啊,前面的〈好了歌〉已经把红楼梦的主题曲唱出来了。

读其人物,白先勇盛赞曹雪芹写《红楼梦》如撒豆成兵;读其寓言,曹雪芹以满纸荒唐言道尽佛道伦常人情之理。
读其人物,白先勇盛赞曹雪芹写《红楼梦》如撒豆成兵;读其寓言,曹雪芹以满纸荒唐言道尽佛道伦常人情之理。

重拾脆弱雅致,现世红楼梦不只贾环

:现在我们看一下网友的问题。网友 Winnie Ngai 问:据有些专家考证后四十回的真实故事,黛玉并不是掉包计害死的,而是在贾家败落之前,就投水或病殁了。这样就纯粹是红颜命薄,与人无尤,白老师同意这样的推测吗?如果结局果真如此,会不会减弱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这个只是推测,我们还是以现在四十回为本。现在越来越多的红学家说后四十回不是高鹗虚作,本来就是曹雪芹原稿,是高鹗和程伟元从收藏家手里取回来的,我也相信。第一,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的经典小说,没有一本是两个人合作的,两个人都是这么高的才,一定会吵架的。加上曹雪芹前八十回的千头万绪,怎么能接的起来。很多人攻击后四十回,但我觉得这四十回并不输前面的。

:老师的看法好大胆啊。

:我觉得前八十回写的再好,也是为后四十回铺垫的,后四十回的悲剧力量才在那里。作品里最关键的两件事情,一个黛玉之死,一个宝玉出家,我想宝玉出家是中国抒情文学的高峰。意境之美,意象之高。最后宝玉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斗篷站在雪地里,那一段不是大手笔、大天才写不出来。

:下一个网友的问题是讨论《红楼梦》的现代意义,还有一个相连的问题是面对现在很多人只是听演讲、看电视而没有读原著的风气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都是读经典的问题。

:我想如果是经典的话,每个世代都会给人启发。《红楼梦》不光是写宝黛的恋爱或者贾府的兴衰,它写的是中国古代儒、释、道这三家的哲学思想。就算是到了现代,还是这三家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人伦关系。《红楼梦》就是用小说的方式把这三种哲学思想戏剧化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这个,看完之后对人生,对中国人接人待物一定有所启发。

:可是有人说,那我听你讲就好了,我不看原文。

:那不行,讲只是启发,但一定要看原文。你二十几岁的时候可能看不太懂,你三十几岁再看一次,四十几岁、五十几岁再去看,而我七十几岁去教这本书的时候才真正,也还没有真正,大概百分之九十吧,才看到它大部分的密码。它继承了中国人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的大传统,又推陈出新,创造出《红楼梦》。

:怎么样可以不曲解前人呢?就是有时候会有一些过度诠释的东西,老师怎么看?

:其实没关系,这本书每个人看有每个人的看法,这本书才丰富和复杂。

:另一个问题是白老师怎么看待《红楼梦》中“蟹”的意象?

:横行。薛宝钗不是做了一首诗吗?很讽刺的。

:平时她都没有那么鲜明的,为什么在“蟹”上面就说出来了。

:宝姑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喔。她看到林姑娘作菊花诗那么厉害,得了冠军。

:黛玉那一节真的很厉害,它冠、亚、季都拿到了,宝钗就“你横行啊”,是这个意思吗?

:这两个姑娘开始的时候明枪暗箭很好玩的。薛宝钗也有凤姐的那个厉害程度的,加上她受过教育,认识字,更厉害。

:有一个蛮长远的问题,老师您在我们心目中是代表了精致文化的一个人,但是在这个时代,精致还行不行得通呢?以前我们教书的时候,大家都想做宝玉,现在有人想做贾环。现在的学生同情贾环的人很多。宝玉为什么那么聪明那么优秀,因为他资源多啊,而贾环没人爱,没钱,妈妈又不行,丫鬟又不行。然后他们的功课交回来都是讲贾环的。

:真的吗?

:是啊,就是说我们这个年代怎么去面对《红楼梦》呢?

:我想我们中国文化里的确有精致的部分。我们说的雅文化,俗文化从古到今,中外都有的,都重要,但我们不能硬把雅文化拉下来,或者俗文化把它抬高。

:位置还是要有的。

:要有的,所以我现在大力提倡昆曲,就是想让大家感受到我们文化里精致的部分,我们现在丢掉太多了。其实我们有很高的审美观的,但我们现在从19世纪以来失去了自信。完全就是西方文化发言了,我们的《红楼梦》、《牡丹亭》很能代表我们文化里的美的极致。

:《红楼梦》是一本大书,它里面俗的地方也很好看。

:很好看。你看刘姥姥那个“大火烧了毛毛虫”。曹雪芹写贾母这么一个优雅的老太太写的这么好,然后在贵族阶级里突然来了一个刘姥姥,我们想想看写乡下老太太写的最好的,在我们古典文学里,也还是曹雪芹。

:我特别喜欢您写的刘姥姥给巧姐改名的时候,穷亲戚就突然起来了,大家都尊敬她。

:其实就像我讲的,她有点像我们的土地婆,把原始生命带进大观园里,让她们乐不可支,有种生命力。把新鲜的果菜,也是生命里带进去。你看在贾府里做个茄子太精致了,茄子味都没有了,over refined。所以后来18世纪我们的文化往下掉也不是无因的。

:乾隆之后走下坡路。

:发展的太过了,过头了,生命力摔落。后来刘姥姥不是把巧姐就走了吗?就很像我们的土地婆出现救人。刘姥姥的造型也像。

:我觉得白先勇老师说的一方面我们精致的东西好像常常很脆弱,像要消失了,另外一方面有粗糙的,有生命力的,大巧若拙的也有补充。

:《红楼梦》写的最好的就是因为它雅俗共赏,我们的文学“雅”有时候做得到,“俗”这个更容易,但雅俗共赏,难。

:余英时老师就是诗两个世界卡着,像 ab 线一样卡着卡着来。今天谢谢白先勇老师,希望大家多看《红楼梦》喔。

如果你愿意付费成为我们的端会员,请按:http://bit.ly/2nj1oSY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