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Moonlight》 为何受欧美所有观影群体好评,这有马后炮之嫌,不如罢了。倒可以借此机会谈谈那些对 《Moonlight》 并不公允的批评,或从批评开始,讲讲 《Moonlight》 到底怎样不同。
我反对目前大部分说这部电影政治正确的观点,也否认相应族群会因为认同感盲目追捧这部电影。这可以先从美国2015至2016年非裔文化作品的集体主流失语开头。《12 Years a Slave》的成功,既是突破,也是诅咒。因为这部豪华制作的电影在非裔题材的深度的确毫无寸进,它延续了非裔严肃影像题材在主流层面的一贯价值观和重点,不可忽视的历史潮流,画面锋利的群体矛盾。
这是非裔题材长久以来的固定路数。本身也和非裔的平权历史及阶层困境有关。非裔群体面临的歧视和打压,曾常见又有普遍性。他们行成了特别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进而衍生出许多所谓的“默契”。在过往的影视作品里,演员的台词和动作,价值观和生活环境都加深和强调了那种“默契”。抱怨和玩笑的语调,日常或非常的困境,其他群体对非裔的印象变得单一,刻板,另一边,这些内容也反过来影响了非裔群体本身的表达和举止。它与港产片近年来的粗口对白相似,一边让人以为粗口真的是广东话里不可隔离的部分,另一边也有广东人真的越来越频繁运用粗口,变成主流文艺对真实的反噬。
它不是所谓过往“黑人题材”的书写方式。相反,导演找到了向内蔓延的角度,从自身的体验来讲性取向的压抑,这种自我意识在过往的非裔题材都是少见的。
这些年的非裔题材影视,的确与反噬密切相连。我们看到种族问题变得显性,变成不可不谈,又不宜详谈的话题。它们被重复太多次了。进而让人以为,所有非裔主导的题材,都是“黑人”题材,都在讲述那些他们已知的“黑人问题”,都是表达政治上无法完整倾吐的意见。
《Moonlight》 的“黑”,不是苦大仇深的被压迫,同时它详细烘托了非裔 LGBT 的“原罪”。有人评价换成白人本片一样成立,这绝不可能。全片没有任何一幕在写其他族群压迫了非裔,也没有灌输其他族群如何压迫了他们,他们受到了何种不公。它不是所谓过往“黑人题材”的书写方式。相反,导演找到了向内蔓延的角度,从自身的体验来讲性取向的压抑,这种自我意识在过往的非裔题材都是少见的。它没有借着“情势逼人”这种已成立的大题目偷懒,写一个大众认可的,举世皆知的“真理”,而是真的用角色“自我”认知来呈上整个文本的立脚点。即便是非裔群体本身,也不见得会支持这样的视角。描绘的角度不讨好,也不取巧。
电影对 LGBT 的陈述也是一样,男主角遭受的霸凌没有一件是明面针对性向的霸凌,绝不是明确性取向之后保守人士的欺辱。它将问题变得更细腻,也更凝炼。当一个“黑人”因为散发的个性而被排斥,阻碍了他自我探索自我求证的内在认同时,他的成长过程如何?所以《Moonlight》 也并没有为LGBT代言,它交出的也不是取向爆光之后的奇耻大辱和千刀万剐,疑虑和压抑都来自“原罪”的罪恶感。
这原罪恰是其他族群区别极大的地方,也是本片的“黑色”所在之处。白人绝对不会因原罪而纠结性向,除非指向古早的年代,放眼这几年的LGBT白人题材,最响亮的几部皆是时代影剧,尽量将“左右为难”放置在未开放的年代。那样的怜悯和通感,自然是取巧的。“真爱无敌”和“人人平等”的共识下,激发出生活在如今年代的侥幸和澎湃,这是最容易也最滥用的角度。《Moonlight》都没有选取。
而华语地区,不少关于《Moonlight》的评价都略扁平。一些言论把非裔题材归纳在极狭窄的区域,或把LGBT题材归纳在纯爱或社运标签下,也许是为了便利,也许是视野有限,也许是自以为高人一等。
《Moonlight》是很重要的一步,它逃离了苦难,压抑的模板,它抛弃了煽情,浪漫,苦情的固有套路,它其实既不是LGBT电影,也不是在宣泄非裔遭遇的不公和不平。它所有的拍摄技术和文本技术,都是在为影片的内核铺垫
个人化的影像语言,固然是《Moonlight》与其他非裔题材不同之处,恰恰也是因为它将过往一味求大求全的“视野”放回到了非裔美国人的个体体验层面。以往的非裔电影内核,极度暗示着“社群”的重要,电影里角色的互动很可能饱含了群体的“代表”意味。个体的暧昧,畏缩和拒绝,都是群体弱势的表征。《Moonlight》提出“你自己究竟是谁”,实则是非裔电影里面极少提出的问题,那不是一种“与白人相比,你是谁”的较劲,它是单纯并平静的。正正是正视自身,抬起头来最重要的一步。
在2016年初奥斯卡大量非裔作品提名失败之后,尽管声讨之声四起,却很少有人打破“政治正确”去思考,究竟非裔题材文艺作品是否存在问题,公众人物最理智的发言,也是“没有数量,就无从谈精品”,那么精品的定义究竟为何?是漂亮的镜头?是宏大的历史视野?但反而任何强调特殊性的笔触,都会反拉著作品停步不前。
《Moonlight》是很重要的一步,它逃离了苦难,压抑的模板,它抛弃了煽情,浪漫,苦情的固有套路,它其实既不是LGBT电影,也不是在宣泄非裔遭遇的不公和不平。它所有的拍摄技术和文本技术,都是在为影片的内核铺垫,不论起源来自侯孝贤,还是王家卫,它没有着力在一段有故事的关系,重点不是双方相爱或分开,自始自终,它只关注自我意识。
三段式的进程,乍看是一种大家都使用的影像剪辑,可其中每一章节的名字,正好让这手法脱离了单纯的“技术”,主力强调男主角在经过三个不同自我认知后,他的自我将处于怎样的位置。
《Moonlight》的地位,在多年后或许会更加清晰。它不是脱离现状的一部电影,实则是相当有效的时代书写,也是重要的变革之声。
爱,恨,逃避和宽恕,都是男主角寻找自我的过程。若要因此判断技术的“先进性”,与歌唱真人秀里面寻找高音的最大分贝和频率并无区别,是一种从功利角度出发的猎奇,而不是赏析。
带着自以为高贵的骄傲,他们甚至可以想当然地认为王家卫的繁复凌驾于《Moonlight》的抒情之上。然而大多数言论并不了解非裔文艺作的处境与发展,就如同很多人嘲笑西方观众看不懂王家卫电影里的含蓄和暧昧一模一样。
2016年,非裔文艺作品颇为丰收。不只电影,电视剧集类代表有喜剧《Atlanta》,音乐代表有歌手Blood Orange,说唱歌手 Chance The Rapper,小说有作家 Paul Beatty,戏剧有 Hamilton,这些还只是其中一二。整体上非裔的流行文化逐渐迈向内敛,自省,低回的风向,那种喧闹式的呈现,逐渐成为一隅,不再是唯一。非裔作品如果从此逐渐脱离宣言式的警号,将会是文艺内核进阶的标志年份。《Moonlight》的地位,在多年后或许会更加清晰。不,换作白人和其他族群当然未必行得通,《Moonlight》就是此时此刻。它不是脱离现状的一部电影,实则是相当有效的时代书写,也是重要的变革之声。
“不可否认,在一些包装精美的 LGBT 电影面前,欧美传媒及影迷通常都失去理智,前例有《Carol》” LOL 失去理智?Carol在我看来就是一部masterpiece,不管是摄影配乐还是剧本人物等等
去年電影上線時大概就猜黑人青少年、藥物、貧窮、同志,那必然也會有愛滋,上台領獎時的白西裝紅絲帶很醒目,昨天看到一個比較輕鬆詼諧的開獎前預估,提到這部片符合許多政治正確,不得獎沒道理。
這不是政治正確,這是許多人一輩子逃不了的人生。前年美國疾管局評估黑人男同志愛滋病盛行率為百分之五十,而黑人的(不論男女性傾向)接受治療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五,黑人青少年的愛滋暴露風險為白人的五倍,後面花很多篇幅分析牽涉到醫療資源、貧窮、教育普及、性教育、社區暴力環境、性工作維生種種因素種出如此苦果。花很多心力去解釋,讓標籤是有意義的,讓群眾是可以接受到服務的,讓警醒是可以被彼此傳遞的。
這部戲不是美化的政治正確,是人生。是黑人跟愛滋脫不了連結的人生,生不由己的人生,而我們可以嘗試用知識、理解、行動、政策來改變這樣的人生。每個人的命都是命,每個人的健康平等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