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中:全世界最多礼的国家?日本的规则、秩序与礼仪教育

虽然“礼仪之邦”这句话出自于中国,然而现在恐怕有许多人都不得不承认,这四个字放在形容日本,可能更为切实。
风物

到访过日本的外国旅客,很多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大约都是日本是一个讲秩序、有礼貌,并且守规矩的国家。根据一项对“到过东京的外国旅客”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问起“你认为东京是个守秩序、讲礼貌的地方吗?”时,有超过半数64.9%的人都回答“是”。不过,有趣的是同样的问题,反问身为东京都民的日本人时,却只有24.6%的人回答“是”。

倒不是东京人觉得东京不守秩序或缺少礼貌,而是很多看在外国人眼中的礼仪,对东京人来说,从小到大,早就潜移默化成为下意识的反射动作。因此,他们也就不特别以为那些行为,在别人看来,是一种礼仪。

又或者该说,东京人其实心知肚明,那些礼仪道德的展现,倒不一定是自发性的,而是这个社会实在充满太多你必须遵守的明规则、潜规则,你就是得学着循规蹈矩,遵守那些规则,才能融入这个伦理机制里。

礼仪道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规则的构成。日本人恐怕是世界上最爱制定各种规则,恰好也愿意照规则来走的民族。规则形成秩序,秩序让这个地方运作成我们眼中多礼的国度。

地铁早期宣传海报宣传的主题是“人多混乱时请避免吸烟”及“请勿在月台上吐口香糖”。
东京地铁早期礼仪宣导海报。

地下铁的礼仪道德教育

就从地下铁开始说起吧。我们都已经觉得日本人在地铁上够有规矩了,还需要特别宣导搭车的规矩吗?但迄今走在东京地下铁车站里,仍能不时见到礼仪道德宣导的海报。这系列宣导海报,全年度12个月贯穿同一个主题,每个月更新一次,早从1974年9月起就已开始实施。在东京的地铁车厢里,你应该怎么做,不要令自己丢脸也不要造成别人的困扰,这样的礼仪教育已持续45年之久,而且还在继续做下去。

随着时代背景不同,宣导的内容也有所更迭。有些往昔宣导的内容,已不会出现在如今的海报内容里。因为大家已经养成习惯,许多行为的遵守,变成很理所当然的事。例如回顾最初的宣导海报,以林家三平师匠为主角的“すいません”(真抱歉!)宣传的主题是“人多混乱时请避免吸烟”及“请勿在月台上吐口香糖”。显然现在早就不需要再宣导了。礼仪的养成,果然是必须靠教育的累积。

不过,台湾旅客最初注意到这系列海报的原因,倒不是因为内容,而是海报的设计,比起台北捷运以前的礼仪道德宣导广告,视觉美感好上太多。东京地下铁的宣传广告,设计水准确实都很高,光是走进车站,沿途墙上的海报都像是在逛设计美术馆。

东京地铁礼仪宣导海报系列之一:利用“汉字”作为设计主题,像是字典一样,在解说字义之际,又赋予每一个字所代表车厢内应遵守的礼仪。
东京地铁礼仪宣导海报系列之一:利用“汉字”作为设计主题,像是字典一样,在解说字义之际,又赋予每一个字所代表车厢内应遵守的礼仪。
东京地铁礼仪宣导海报系列之二:这个年度以“为什么?”(なぜ)作为主题。例如“为什么讲话非得这么大声呢?”“为什么就不会稍微留心一下后面的人呢?”“为什么非要把脚张那么开?”以幽默图像反讽车内的非礼行为。
东京地铁礼仪宣导海报系列之二:这个年度以“为什么?”(なぜ)作为主题。例如“为什么讲话非得这么大声呢?”“为什么就不会稍微留心一下后面的人呢?”“为什么非要把脚张那么开?”以幽默图像反讽车内的非礼行为。
东京地铁礼仪宣导海报系列之三:以“看过这样的人吧”(こんな人を见た)文案为主轴,有趣的是,画面上用可爱的动物取代人,呈现出霸占位子、插队、耳机声漏音、焦急奔跑等行为,反讽出这些行为或许动物作觉得可爱,但人应该要比动物懂得礼仪才行。
东京地铁礼仪宣导海报系列之三:以“看过这样的人吧”(こんな人を见た)文案为主轴,有趣的是,画面上用可爱的动物取代人,呈现出霸占位子、插队、耳机声漏音、焦急奔跑等行为,反讽出这些行为或许动物作觉得可爱,但人应该要比动物懂得礼仪才行。

从这些宣导海报中,也可比较出日本与国外风俗民情的不同。例如,最为外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海报上总会宣传“不要在车上化妆”、“不要在车上讲手机”或“请将电话铃声关闭,转为震动”等主题,这对于台港的地铁通勤族来说,恐怕仍是件难以想像的事。

Tokyo Good Museum:一座存在却看不见的博物馆

最近在东京的车站里,会见到一系列新的宣传海报。这名为“Tokyo Good Museum”的系列海报,并非是铁道公司所推出的广告,而是由政府机关的指导下,几间民间传媒机构共同组成的“Tokyo Good Manner Projects Association”(东京礼仪计划协会)所推出的计划。成立的目的,是在迎接2020年东京奥运前,希冀能让东京,成为外国人眼中更有文化礼仪的城市。

初见这一系列的海报,会误以为是东京在哪里要开设新的美术博物馆了?细看才明白,这系列所谓的Tokyo Good Museum是要传递,让东京拥有一座“存在却看不见的博物馆”。广告概念是将东京都内,每个人“有礼仪道德的行为”都当作一件“GOOD”,其双关语指涉的即是“物件”作品,亦是“良好”礼仪,展示在这座城市里。

车站内的宣传海报,结合网路宣传,截至目前为止,Tokyo Good Museum已推出11个宣传主题,包括了没有垃圾散乱的街道、搭电梯的礼让、排队上下车和钱汤礼仪等等。每一项主题都从东京的日常生活中取材,使民众重新认识到原来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使东京感觉宜人的细部原因,都必须是来自于人们遵守礼节这件小事。故此,东京才有了循规蹈矩的运作,让街道干干净净,让人与人之间的应对进退有了恰当的分寸。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要让访日的外国旅客,也能感受到这样的礼仪。

Tokyo Good Museum广告概念是将东京都内每个人“有礼仪道德的行为”都当作一件“GOOD”,展示在这座城市里。
Tokyo Good Museum广告概念是将东京都内每个人“有礼仪道德的行为”都当作一件“GOOD”,展示在这座城市里。

全世界最多礼仪书的国家

这么多礼、这么多的规则、这么多的宣导,也就有非常多你活在这个社会中,不得不去遵守和学习的压力。因此,日本大概也是全世界,书店里有最多各式各样礼仪道德书,而且总能登上畅销排行榜的国家。

这些书的类型广泛,包括了教你怎么说话,尤其是正确使用日文敬语的礼仪;教你怎么成为一个有礼的成人;教你学着在职场中,做个有礼的部下和同事;也教吃饭的礼仪,从一桌子的会席料理,到漂亮吃好一条鱼,无论跟一群人共餐或是自己一个人吃饭,都要吃得好看,吃得有礼。

在日本Amazon书店销售排行榜上,几本长销书的风向,就能知道日本人真的非常在意学习礼仪道德,遵守社会规则这件事。例如岩下宣子所着的《礼仪以前的社会人常识》近来最为卖座,书中举出生活中247件事情,从吃生鱼片到婚丧喜庆,将礼仪道德视为一种做人的基本常识。

坪田信贵所着的《人间九种类型:涉及工作与对人关系的人间说明书》。
坪田信贵所着的《人间九种类型:涉及工作与对人关系的人间说明书》。

坪田信贵所着的《人间九种类型:涉及工作与对人关系的人间说明书》则干脆告诉大家,做人跟使用机器一样,也是需要一本说明书才能上手的。其他如杉山美奈子的《说话的礼仪和技巧》也广受欢迎;小仓朋子的《世界最美的饮食礼仪》列举48种场合,让餐桌上的你,在旁人眼中看起来更有气质,特别受到女性读者的青睐。至于《大人的礼仪道德讲座》则是由“日本礼仪道德协会”所出版。是的,日本还有“日本礼仪道德协会”这个机构的存在,甚至每年还会举办检定考,颁发分级的资格证书。

只是在礼仪道德的前提下,制定过多的规则,有时也会呈现矫枉过正的倾向。例如近年来流行的空拍机,因为一两件偶发的意外,就导致几乎现在所有的公园都明文禁止空拍机的使用。又或者像是大头贴拍照机,因曾有男性偷拍女生裙底的新闻,故现在所有游乐场的拍贴区域都规定,禁止男性入场,除非有女性陪同进场才行。一出现问题,为了防范未然,干脆制定全面封杀的规则,借以维持一个拥有礼仪道德的表象,也是日本这个社会的特质之一。

虽然“礼仪之邦”这句话出自于中国,也曾经用来赞誉这个拥有数千年文化的古国,然而现在恐怕有许多人都不得不承认,这四个字放在形容日本,可能更为切实。纵使我们也知道日本众多的传统礼数、风俗习惯,甚至语言用词,多半来自于汉唐,但时至今日,那些东西可能在华人社会早已消失,却反而还能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窥见。历史的吊诡,就是如此微妙的,始终隐藏在文化的变迁里。

读者评论 6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原来在大街上不要公开宣称讨厌X国人,这种基本现代文明,在繁体字使用者眼里,成了礼节了,还是个需要被感恩的礼节。繁体字圈的信息和观念,怎么会进化到如此地步……唉

  2. 空拍機是指 Drone 嗎?

  3. 禮節是為了尊重他人感受而設的。不然大家都在街上說我討厭X國人,玻璃心就又要碎一地。受了別人禮節的尊重,還在嘲笑......真的是忘了自己叫什麼了....

  4. 樓下,你需要吃藥去

  5. 一点都不直接。很烦。

  6. 参照自由度的那篇文章 给日本人自己做调查打分 绝对不是96分 规矩那么多 哪里来那么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