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 YouTube 网红养成记

当网红完全是丧心病狂的体力活,你不是被累死就是会被人遗忘。
Game ON 风物

YouTubers Life 在我的 Steam 首页不停跳出来有几个月了。

看画面像《模拟人生》(The Sims),看简介则像是《电影大亨》之类烂俗的模拟经营游戏,而且发行了几个月还是“抢先公布版”,让人没办法不怀疑它是那种假装声势浩大,实则打一枪就跑的鸡贼作品。

然而几个月来,给它赞好的人却在稳步上升。我忍不住点进游戏页面,读了几则留言,思路基本一致:“没想到这个游戏内里还挺丰富的”,而玩家纪录平均游戏时间也都有十几、二十个小时。于是我禁不住诱惑,买来试试。零零散散打了一个礼拜,加起来刚好是24小时,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当 YouTube 网红完全是丧心病狂的体力活。

Youtuber Lifes



发行时间:2016年

类型:模拟经营、独立

制作公司:U-Play Online

平台:Windows, Mac OS

进入游戏,你可以看到几个成为 YouTube 网红的常见模式,包括“游戏”、“烹饪”、“时尚”、“生活方式”、“音乐”五个选择,但由于这款游戏现在还是“抢先公布版本”,眼下玩家只能选择“游戏”模式。也就是说,在这款游戏中,你要扮演或者说控制的小人,是一个制作电子游戏解说视频的 YouTuber。

一切从这里开始。
一切从这里开始。

经过简单的外表、性格、性别设置后,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小公寓的卧室里。这是教学关卡,你还是一个大学生,为了节省开支,和妈妈住在一起。

桌上那台老电脑和 1MB/s 的龟速网络,就是你的全部生产工具。你需要在学习、打工和休息之外,再挤出点时间,用最简陋的网络摄像头来录制短短几分钟的游戏解说视频,能在网上直播的海洋中,分到自己的一杯羹。

熟悉模拟经营的玩家很快就会上手。说到底,这款游戏的核心机制还是时间与金钱的博弈,也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换取最多的金钱——稍有特点的是,金钱也许并不是最能振奋人心的目标,而是关注、订阅你的频道、给你的新视频讃好的人数。不过,投入的金钱越多,单位时间内制作出的视频质素就更高,那么死忠粉丝也就会越多;同样,点击率越高,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时不时还会有游戏厂商不断给你塞钱做软广告。

如此这般,玩家会在金钱收入和受关注程度两个兴奋槽上不断受奖罚机制刺激,如果自控能力不强,确实容易沉迷于这种比现实生活难度低100倍的“成功之路”,无怪乎这么多人一玩就被黏住。

青葱岁月

不过,让我们先不要激动地望着“成功”说个不停,还是乖乖回到小公寓里,一桌、一床、一台电脑的初级阶段。在那个既没有金钱,也默默无闻的阶段,青葱的你唯一拥有的就是时间和热情。

拿著仅有的一百块零用钱,你买了勉强可以用的耳机、摄像头和麦克风,剩下的钱刚好购买一只电脑游戏。网店里也有其他主机游戏能买,但平均价格都要贵几十块,更重要的是,你没钱买那些主机。你手上的这部电脑,显示卡、声卡都太过老旧,内存也不够,剪辑软件则是适用版本,功能有限──这是硬件的缺陷;而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你太过羞涩,面对镜头有些生硬,磕磕巴巴说完不甚幽默的评论,再紧张地挥手再见,剪辑时简直不堪回首。

屏幕成为你最稳定的朋友。
屏幕成为你最稳定的朋友。

内存小、网速慢,视频的渲染、压缩、上传又得十几、二十个小时,眼巴巴看到上线的红灯亮起,看过的人只有个位数,而留言里大拇指都是向下的。然而,没有时间沮丧、也没有时间沉沦,为了制作这个连差评都收获不到几段视频,你的钱花到只剩几块,想要再接再厉,只能补完觉后出去打工,做那种一小时赚五块、十块的纯体力活。

你看著聊胜于无的粉丝数,再打开 YouTuber 排行榜扫一眼名列前茅的竞争对手,还有网店里数不清的游戏,决定再拼一次,毅然出门做销售、做搬运工,一做就是七、八个小时。辛苦钱刚好能买最新一只游戏,快递把它送到门口,你提了口气,再来。

小有名气

其实那些差评也有它的营养,你现在已经习惯了它们一条条弹上屏幕,砸在你眼前。

“同一个游戏录这么多视频干嘛?”

“剪辑这种水平,不如注销帐户吧。”

“这种烂游戏还有人测评,一定是收了钱。”

“怎么这个频道每个视频的感觉都那么千篇一律?”

评论好坏参差,但比没评论要好一百倍。
评论好坏参差,但比总没评论要好多了。

某程度上,这些挑剔的反馈比“爱你的视频”这种迷妹口头禅要有营养。你痛定思痛,开始研究什么游戏值得关注,怎样提高解说水平,又如何加强视频的娱乐性。

这段时间,基本上你都在闭门造片,除了老妈谁也不见。朋友叫你去 party 或是看戏,你都委婉拒绝了。可这些不知人间疾苦的家伙,不但不领情,还会生气地跑来你家当面讽刺你:“一整天都在家录视频,真是没有生活!”

他们不懂,生活就是游戏,就是挑出最多人喜欢的那只,然后凑钱买,好好玩,使尽浑身解数在镜头前好好表演,然后盯着屏幕一丝不苟地进行剪辑和后期,最后上传,屏住呼吸,等着差评、好评——你早已超脱了,有人愿意评就好。

不知不觉地,你有了小小的名气,虽然还是只有千人 follow,但凭借较稳定订户的较高活跃程度,每段视频你都赚几十块钱,你甚至可以花钱买广告,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软硬件都需要不断升级,才能达到较高的质量。
软硬件都需要不断升级,才能制作更高质素的视频。

可你永远往前看,并不满足于这种缓慢的原始积累,你拿这些得来不易的钱提示网速、投资硬件、也购买制作软件。几个月过去,家里能用的地方愈来愈少,攒够钱买到 PS(编注:索尼出品的游戏主机)后,你发现连放手柄地地方都没有了。于是你决定拿存下来的钱进行一项战略性投资──搬家,财务独立后生活也要独立。

风云际会

新房子大了很多,你仅存的朋友还跑来要求和你合租。他每天都会过来蹭一会儿游戏,仔细了解一下,这家伙原来也是游戏达人。不用白不用,你于是开始请他帮助,在电视机前对战录影,两个人嬉笑怒骂,有时甚至拳脚相向,娱乐性顿时增强很多。你还学会了偷用一些未经授权的音乐、视频,一般都是从流行的电影、剧集中截取的,总之,事情变得愈来愈顺利了。

朋友的价值远总是高于对战伙伴,你发现以前不愿去 party 真是蠢透了(你忘记了你既没有钱,又没有时间去玩),你丧失了认识同道中人的机会。就算你咖位太小,社交场合没人理你,你还可以自拍、直播,或者和朋友有的没的拍两下,回家剪剪又是一集。

社交可以遇见更多网红。
透过社交可以遇见更多网红。

网红要和网红生活在一个次元里,才能碰撞出火花,引来更多围观者。如果交情够好,你们还可以在自己的粉丝中互推。推广效应可以呈几何式递增。而游戏厂商也和你愈来愈熟,他们请你去新品发布会,或邀请你为某款游戏专门做一个评论视频。

有时候你也知道,送上门的游戏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是丰厚的利润总让人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重要的是,自从成为了网红,粉丝对你的要求愈来愈高,你每天不发布条视频就会有人取消关注,或者留言抗议,而做厂商提供的游戏就可以一举两得,所以得过且过吧。

游戏到这个阶段,制作视频已经成了肌肉反应,心里迅速计算用哪台电脑做哪段视频,上传的时间刚好可以吃饭睡觉,再联络下感情,扩展人脉。金钱增长的速度远超以往,唯一麻烦的就是,人像上了磨的驴,一切都为发布视频服务:补充体力,购买商品,录制视频,上传宣传……还来不及看结果,就要开始下一轮战斗。

肉体上,你因为太熟悉而停不下来;精神上早已却慢慢倦怠。请个人吧,请个人分担一部分工作量,忙中就可以偷到闲。

看破红尘

“朋友”的又一种使用可能这时候显现了出来——雇佣关系。是的,你挑几个以前就一起对战的资深 YouTuber,每月给他们分成,提供软件硬件,还有自己的频道、名声和粉丝,生产力一翻数倍。

好吧,你承认这些人水准不及你高,有时还爱来个工作事故。你也试过全面监督他们,但搞了一两次之后,你发现比单干还累。虽然订阅频道的人都是冲你来的,但你现在运作的是一个大型工作室,声名在外,只有少数几个眼里不容沙的骨灰级粉丝会计较某一段视频有失失准,但总体上发的视频越多,你涨粉的速度就越快。有些粉丝好像只要看到你更新就点赞,丝毫不介意内容品质──真不知道他们赞的是更新这个动作,还是更新的内容。

如今,你不只是你,还是一个品牌、一个工作室。
如今,你不只是你,还是一个品牌、一个大型工作室。

你还是没闲着,为了鼓励自己再下一城,你忙着进入网红联盟。如果订阅用户过百万,增长速度也达到一定水平,你就是这个精英圈的一员,除了社交红利,很多麻烦事也可以有人帮忙摆平——比如侵权问题,这些有权势的朋友可以帮你压下一切丑闻。

事情变得愈来愈容易,现在要做的基本就剩下买买买和更新更新更新。你搬去了更大的房子,然后再搬进更大更大的别墅。家具和装饰只要有新货你马上订,连游戏中的所有道具你也都买尽了。

但越容易,反而越空虚──你想起挤在妈妈卧室的岁月,反倒怀念起自己的初心,最吸引人的是对于遥远的成功的想像与渴望,等到真实现了,就彻底疲劳。你恍然大悟,这不过是款模拟经营类游戏,它们的弊病就是成功后无事可做。

真实与欲望

今年早些时候玩了《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这款独立游戏,深深同情游戏中被围困在萨拉热窝的人,他们面临严重的物资匮乏,每一天都命悬一线。半年后,机缘巧合的结交了一个塞尔维亚的朋友,听他讲起围城时自己家人如何做蒸馏水、如何去黑市买药品,听得我不由感叹游戏对于真实的还原程度之高。

同样的,很熟的朋友几年来一直在做 YouTube 频道,只是他似乎总是停在初级阶段——凭著热情和希望不断更新,颇有几个痴心粉丝,但也就止步于此。从他身上,我看到很多这个游戏呈现出的情节: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几分钟的视频,往往需要几小时的剪辑、渲染、上传。

而打游戏本身──这个在游戏中被省略掉的一环,往往最消耗时间。事实上,你在 YouTube 上看到的、经过剪辑过的游戏视频背后,制作人往往要花数倍的时间来玩游戏。更不用说还经常遇到爆机之后发现不值得做成视频的游戏,那些时间成本你没有看见,但不等于没有。

然而和《这是我的战争》相比,这款游戏的抱负并不大,它无意反映历史或揭露人心,更像是在时髦的话题上,套用了经典的时间管理、模拟养成游戏的模式。游戏前期和中期可玩性非常高,但到后期就会产生成就疲劳,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可能当网红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件体力活,或许也是因为游戏对于人的欲望洞察不够深刻。

在现实生活里,成名的网红还有更多台阶要爬:跨界、代言、出书、投资等等,游戏可以在社交、资本方面再加一些内容,让人继续开心地累下去。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確實比想像中好玩,上架時的策略有奏效,期待愈少,得到的愈多。